誤區1
洗牙會將牙齒洗壞
這一觀點是錯誤的。齲齒和牙周病是最常見的兩種口腔疾病,兩者主要是由於牙斑菌所致。對於已經形成的牙菌斑和牙石,刷牙是無能為力的。
而牙周潔治(即人們常說的洗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祛除附著在牙齒與牙齦交界處的牙菌斑、牙石和沉積在牙齒表面的色素,以祛除局部致病因素,使牙齲的損傷停止發展,恢復到相對健康的狀態。
洗牙,不但可以維護口腔衛生,還可以祛除牙齒表面的汙物,使牙齒恢復自然顏色。但需要說明的是,洗牙後雖然牙齒變乾淨,但若因此忽略清潔,很快牙結石還會再長出來,所以勤刷牙及使用牙線仍是必要的。
誤區2
「蟲牙」不痛不礙事
齲齒,也稱「蟲牙」,是口腔常見病之一,但許多人對此不夠重視,結果是小洞不補大洞吃苦。齲齒是由於牙齒硬組織脫鈣、軟化、破壞,最後形成蛀洞,若不進行及時治療,病變將會越來越嚴重,從淺到深,從小到大,當病損延及牙髓後,引起牙髓炎,病變再進一步地發展,會引起根尖周炎、根尖周膿腫,甚至牙齒鬆動、脫落缺失。
齲洞內有大量的細菌及膿液,是潛在的病源灶,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它可以引起細菌性心內膜炎、腎炎、敗血症或菌血症等。而補牙能夠控制這些病的發生和發展,所以患了齲病應當儘早到醫院進行治療和補牙。
誤區3
拔牙後即刻鑲牙
拔牙後,不但影響咀嚼功能還影響美觀,因此不少人都希望拔牙後能在較短時間內裝好義齒,但這是不合適的。這是因為拔牙後創口的完全癒合需要有一個過程。在正常情況下,拔牙後會露出一個牙槽的窩洞(即創口),裡面充滿了血凝塊,幾天後,窩洞內生長出肉芽組織,慢慢地填滿這個創口,以後窩洞逐漸長平,直到創口完全癒合。
創口癒合後牙槽骨還需要有一個吸收過程,這一過程要2個月以上才能穩定。如果拔牙後即刻去鑲牙,由於創口還未癒合,牙槽骨也沒有完全吸收,義齒與牙齦組織間會出現間隙,造成食物嵌塞、口臭、義齒鬆動等,可能影響功能,造成重新再裝。因此,拔牙後3個月左右是鑲牙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