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湖南發展成就巡禮·市州篇」株洲:工業...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株洲從一個江邊小鎮崛起為享譽全國的百強之城,從百業待興之地成長為動力強勁的工業之城,從十大汙染城市蝶變為宜居宜業的山水之城,從內陸腹地發展成為連接世界的開放之城,從溫飽不足的貧困地區跨越成為全面小康的幸福之城,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新中國成立初期,株洲只是湘江邊一個僅有7000人口、一窮二白的小鎮。
-
70年時光隧道,「湖南元素」熠熠生輝
成就展中,出現了一大批令湖南人驕傲的名字——毛澤東、羅盛教、毛岸英、雷鋒、袁隆平、姜開斌、張超……他們的名字,刻印在新中國走過的70年輝煌歷程中,彰顯出三湘兒女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的巨大貢獻。觀看視頻後,與共和國同齡的陳瑞峰老人禁不住溼了眼眶。 「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專題展示單元,出現在1963年的展示中。1963年3月5日,《人民日報》等各大媒體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了毛澤東主席題寫的「向雷鋒同志學習」手跡。此後,3月5日成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紀念日。這一區域,展出了文字、圖片及電影《雷鋒》的片段。最為特別的是,還展出了8本雷鋒的日記。
-
70年70城丨烏海與新中國一路同行
70年70城丨烏海與新中國一路同行 2019年10月04日11:13 來源:烏海新聞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網信辦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烏海市委網信辦出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視頻中心、烏海廣播電視臺聯合製作的《人民記憶:70年70城 記住內蒙古烏海》短視頻日前在央視網上線,生動展示了烏海建市以來的城市發展變化和人民生活變遷
-
全市唯一,武漢革命博物館「敢教日月換新天——武漢70年巨變」展覽入選國家文物局2020年重點推介項目
」主題展覽,其中重點推介展覽20項,武漢革命博物館「敢教日月換新天——武漢70年巨變」展覽名列其中,是武漢市唯一入選項目。「敢教日月換新天——武漢70年巨變」展覽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向祖國母親獻禮,由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中共武漢市委黨史研究室、武漢市檔案館主辦,武漢革命博物館承辦的的專題展覽。
-
電視劇《最好的時代》湖南衛視開播 展現「株洲工業創造」的蝶變
由株洲城發集團下屬湘江文旅公司和湖南電視節目中心共同傾力打造的工業題材青春勵志電視劇《最好的時代》,最終定檔湖南衛視,並於11月16日晚在湖南衛視十點檔(青春劇場)開播,騰訊網絡同步跟播。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最好的時代》於2019年4月29日在株開拍,以年輕一代中國高鐵人的勵志成長為主線,以國家名片——高鐵機車為背景,通過對老工業基地鳳凰涅槃為「中國動力谷」的細緻描述
-
「70年70城」記住內蒙古烏海!在這裡,沙漠裡看海
央視網消息:新中國成立70年來,烏海市從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一個工業小城,成長為一座創新開放、充滿活力、文明和諧、宜居宜業的現代之城。「人民記憶:70年70城」記住烏海,精選了5位行業代表人物,從葡萄酒產業、城市綠化、沙漠旅遊、書法文化、就業創業等角度切入,生動反映了烏海建市40多年來生態環境、產業發展、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巨大變化,展示了烏海人愛國愛家、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精神。曾經的烏海,是一片沙漠和戈壁灘,今天的烏海,宜居宜業,書城飄香。觀長河落日,品紅色溫柔,烏海以它獨特的風採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
-
「70年70城」記住鳳陽!在這裡,鳳陽花鼓傳遍大江南北
央視網消息:70年前,滁州市鳳陽縣是個易旱、易澇的地方,百姓經常餓得四處逃荒。新中國成立70年來,鳳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成為全國商品糧基地和全國百個產糧大縣之一,而且依託儲量居華東之首的石英資源,建成千億元矽玻璃產業基地,幾十家全球知名的玻璃企業已落戶鳳陽。
-
「70年70城」記住格爾木!在這裡,建成富「鉀」一方的鹽湖城
格爾木市——天路起點、鹽湖之城、崑崙明珠、高原重鎮。新中國成立之初,格爾木還是地圖上一個鮮為人知、原始封閉的戈壁荒灘,只有800多名少數民族牧民在此以遊牧為生。隨著1954年我國「一五計劃」重大建設成就——青藏公路的建成通車,格爾木市因路而生、因路而興,在偉大祖國的懷抱裡和一代代崑崙兒女的手中,開啟了開發建設的壯闊徵程。新中國成立70年來,巍巍崑崙山見證格爾木的滄桑巨變,神奇柴達木輝映鹽湖城的壯麗篇章。
-
電視劇《最好的時代》在湖南衛視開播!植入大量株洲元素,你看了嗎?
電視劇《最好的時代》在湖南衛視開播!植入大量株洲元素,你看了嗎?11月16日,由株洲城發集團下屬湘江文旅公司和湖南電視節目中心共同傾力打造的工業題材青春勵志電視劇《最好的時代》在湖南衛視十點檔(青春劇場)開播,騰訊網絡同步跟播。據悉,這也是國內首部講述高鐵故事的電視劇。
-
「70年70城」記住延邊!在這裡,朝鮮族文化傳承大放異彩
70年歲月如歌,延邊從落後走向繁榮、從封閉走向開放。「人民記憶 70年70城」記住延邊將鏡頭聚焦經濟發展、鄉村振興、文化傳承、開發開放、全域旅遊等多個層面,全景展現了延邊的發展變遷,精彩呈現了特色亮點,描繪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中央的關懷下、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延邊民族團結進步、經濟繁榮發展、社會和諧穩定、邊疆穩固安寧、人民安居樂業的歷史進程和良好局面。
-
70年湖南70件大事
會議總結了全省解放5年來所取得的成就,討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並作出了擁護決定,審查通過了省政府工作報告,批准了1953年度財政決算,通過了1954年度財政預算和增產節約、生產自救等5個決議,選舉林伯渠等50人為湖南省出席全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會議標誌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根本政治制度在湖南確立。
-
紀錄片《為了人民健康》書寫新中國70年醫療造福人民的壯麗史詩
以「防病未然」「利民為本」「護佑婦兒」「大愛無疆」為主題,細膩展現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醫療和衛生健康事業所取得成就的同時,也著力傳遞著「健康中國」鋪就「人民幸福路」的理念,為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全面保障人民健康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
意法之夜株洲服飾產業推介交流對接會召開
10月15日上午,2020湖南服飾博覽會暨蘆淞服飾節(簡稱服博會)在株洲蘆淞服飾市場群盛大開幕。現場籤約項目20個,引進服飾企業48家,引資101.4億元。當天,服博會專題活動——意法之夜株洲服飾產業推介交流對接會在希爾頓酒店隆重舉行。
-
70年湖南70件大事
會議總結了全省解放5年來所取得的成就,討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並作出了擁護決定,審查通過了省政府工作報告,批准了1953年度財政決算,通過了1954年度財政預算和增產節約、生產自救等5個決議,選舉林伯渠等50人為湖南省出席全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會議標誌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根本政治制度在湖南確立。
-
30多處湖南元素閃耀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日前,時刻新聞記者在展會現場注意到,30多處湖南元素遍布新中國70年曆程的各個階段,講述著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的湖南印記。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分為「序廳」「屹立東方」「改革開放」「走向復興」和「人間正道」5個部分,按照編年體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取得的非凡成就。
-
全國圖書館界首個新冠肺炎疫情專題資料庫在湖南株洲上線
3月13日,由湖南株洲市圖書館建立的新冠肺炎株洲疫情專題資料庫正式上線,這也是全國圖書館界的首個戰「疫」專題資料庫。新冠肺炎株洲疫情專題資料庫平臺主要分為政策精神、每日動態、戰疫故事、疫情知識、抗疫作品五大類欄目。市民可通過株洲市圖書館官方微信進入專題庫界面。
-
16家中央媒體這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要聞區、「70年70問」專區、人民訪談、特別策劃、視頻報導、高清大圖、全媒交互、多語種報導等幾大區塊徐徐鋪開,環環相扣。在設計製作方面,採用了業內先進的多種動畫技術著力提高用戶體驗,開屏採用流媒體動態加載技術,手繪疊層動畫效果生動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變遷。頁面內容採用DOM動畫、CSS3D動畫,使得大圖切換更自然,觀影效果更佳。頁面導航採用頂部吸附的效果,方便用戶閱覽專題整體內容。
-
秦皇島70年,從寂寂無聞到名揚四方!
「人民記憶:70年70城」記住秦皇島,選取了秦皇島各行各業的奮鬥者,從生態建設、全域旅遊、自主創新、臨港產業等角度,展現了秦皇島深入實施生態立市、產業強市、開放興市、文明鑄市的發展戰略,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幹勁、堅韌不拔的毅力,向沿海強市、美麗港城和國際化城市的目標邁進,300多萬港城兒女用行動奏響時代樂章,向偉大的祖國獻上祝福
-
《平凡的世界》等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新華網北京9月23日電(記者 王志豔)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面展現新中國文學發展水平,學習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等8家出版機構聯合推出「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並於23日上午在北京圖書大廈首發。
-
湖南株洲樊女士向鎮江博物館捐贈70餘件文物
金山網訊 近日,鎮江博物館工作人員趕赴湖南株洲樊女士家中,接受文物捐贈,並精心打包妥善保管,目前70餘件文物已安全運抵鎮江。早在幾個月前,樊女士通過電話向鎮江博物館表達了捐贈意向,提出要將家中祖傳的清代至民國的一批古籍、瓷器、銀飾等共計70餘件捐贈給鎮江博物館。其中,《左傳》《唐詩三百首》等古籍均為清光緒年間鎮江京口善化書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