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史前文化、運河文化、紅色文化組成了獨具魅力的聊城風情,盛夏,走進聊城,跟著小說去旅行,去遇見一個不一樣的山東。
三天兩晚的時間,我不僅行走了聊城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古蹟,品嘗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還無意間發現了一個韻味悠長的聊城,小橋流水,楊柳依依,漫步在亭臺樓閣之間,漫步在山東小城的詩情畫意之中。
夏天的風輕輕拂過東昌湖,安靜的東昌碼頭,我從容的登上一艘遊船,沿著水路,去探尋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故事。脈脈水波,徐徐微風,你且聽這深厚歲月處,那聊城的故事走來一步步,你且聽這風浪永遠不停歇趕朝暮。
聊城有著北方威尼斯的美譽,就是因為這裡的東昌湖,這裡是國內三大城中湖之一,和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齊名,夏天旅行來到東昌湖旅行,在水波瀲灩中感受這座古城的魅力。
東昌湖又叫做環城湖、鳳城湖,被城市道路分割成8個大小不一的湖面,對於來到聊城旅遊的人來說,來到東昌湖碼頭,坐著遊船看看這座古城的風貌,是一件心曠神怡的事情。
東昌湖的歷史頗為悠久,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的宋代,當時是掘土築城時形成的護城河,在漫長的歲月中,經過了歷朝歷代的挖土、蓄水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引入京杭運河、黃河之水予以補給,形成了如今穩定的湖面。
東昌湖的水域面積很大,差不多有5個大明湖那麼大,和杭州的西湖齊名,是中國三大城中湖之一,加上聊城也是一個歷史底蘊深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很多人會特意來到聊城,來到美麗的東昌湖。
坐在船上遠眺,不僅可以欣賞上秀麗的聊城風光,聽一聽當地人講故事,也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東昌湖一共分為八個湖面,每一個湖面都有一個歷史故事。
就拿丁家坑來說吧,剛剛聽到這個名字,覺得十分尋常,其實這裡面是和聊城歷史名人丁志方有關,他的故居就位於該區北側,明朝時期,建文帝被朱棣推翻後,丁志方堅持「一臣不保二主」之遺訓被殺,朱棣感其忠良封賜一個大坑,取名丁家坑,名字簡單好記,飽含了過往朝代更迭中的歷史典故。
聊城是一個古典和現代相交織相融合的城市,在東昌湖遊覽,我們既可以看到江北水城古韻悠悠的一面,也可以感受到聊城現代化的一面,時代的發展,賦予了聊城嶄新的面貌,也讓這座古城成為了熱門的旅遊目的地。
當我們的遊船走到東昌湖南岸的時候,一個巨大的摩天輪看起來格外醒目,這個摩天輪也是聊城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整個摩天輪可以分為地下一層,地上13層,共14層,項目設備總高168米,是全球首座建築與摩天輪相結合的城市地標,在麗日藍天之下,看起來十分壯觀。
摩天輪被聊城人親切的稱為水城之眼,我來的時候不巧,沒有乘坐摩天輪,也為我的聊城之旅留下了一個小小的遺憾,也許是他日再來的伏筆吧。
東昌湖的八大湖區,每一個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比如琴湖,位於鳳凰臺東南,琴湖從外觀來看小巧玲瓏,形似古琴,所以得名琴湖,寓意也很美好,用琴瑟和弦奏響水城華美樂章,這大概是一個聊城人的心願吧。
九州窪月季公園
夏天來聊城旅遊是愜意休閒的,走進九州窪月季公園,走進浪漫唯美的花花世界。在綻放的花顏裡,感受屬於聊城的美好。
月季公園位於山東聊城,這裡有著濟南後花園的美譽,357畝月季花爭相綻放,通過11個專類月季公園的建設,形成國內種類最多、規模最大的月季主題公園。夢幻般的歐式城堡在大片的月季花海中,如童話故事描述的一樣,這裡很適合拍攝清新風格的個人寫真和婚紗照。
聊城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給這座城市帶來了勃勃生機,早在6000多年前,聊城就有大汶口文化古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先後創造了史前文化、運河文化、紅色文化等,境內名勝古蹟2700多處,月季公園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築風格的融合,徜徉在花海中,感受聊城的秀麗風景和文化底蘊,是一次很美好的旅行。
微風徐來,水波不興,來到月季窪賞花,是最應景不過了,盛放的花朵和遠處的古城堡交相輝映,組成了一幅唯美浪漫的畫面,也吸引了很多遊客專程前來拍照打卡。
月季是很常見的花朵,也是我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花期長、花型美觀、氣韻高雅,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會種植,在九州窪月季公園裡面,根據不同種類月季的特色,結合不同的景點,營造優美的賞花空間,通過花海、花林、花灣、花園四大月季片區,以及經典玫瑰園、大花月季園、微型月季園,蔓生月季園、精品月季園等11個主題園,展現出不同月季的特色與魅力,讓每一個來到這裡旅遊的人,都覺得心曠神怡。
隨著無人機的普及,從空中看風景會讓整個畫面更加大氣,也可以很直觀的看到我們想要看到的風景,九州窪月季公園的園區包含月季小鎮區、度假酒店區、休閒購物街、主題餐飲、精品商店、娛樂休閒吧等,極大的豐富了聊城人的生活,就連很多周邊地區的遊客,也會來這裡旅遊賞花。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喜歡讓腳步放慢,享受慢生活帶來的快樂,漫步在月季窪公園,徜徉在花海之中,一派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象,鮮花怒放的湖畔,山清水秀、風景如畫。
山東聊城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史前文化、運河文化、紅色文化組成了獨具魅力的聊城風情,我的這次聊城之旅是一次深度旅行,不僅行走了聊城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古蹟,當走到聊城臨清的時候,無意間走進了宛園,猶如走進了韻味悠長的江南,小橋流水,楊柳依依,漫步在亭臺樓閣之間,漫步在山東小城的詩情畫意之中。
我們想像中的江南,總是充滿了小巧精緻的美,這樣的美總少不了煙波畫船,亭臺軒榭,誰知道在山東,也可以領略到這樣雅致的江南園林之美呢。宛園位於山東聊城臨清的西北角,是一處古色古香的蘇州園林式設計。 整個園林以運河文化為內涵,充分體現了山水詩、山水畫、山水園的極致美。
漫步宛園,一步一景,似乎只要我們舉起手中的相機,隨手一拍,就是一幅精緻的江南唯美畫卷,古色古香的園林建築在小橋流水間,靜靜的詩意著,這樣的畫面,猶如從山東風情的大氣遼闊中,一腳踏入了江南水鄉的清麗婉約中。
宛園的風景是婉約清麗的,這裡宛若山東人的桃花源,盛夏時節過來走走,十分清涼愜意,宛園是臨清市三和色織集團將企業與文化有機結合的瑰寶。它創建於1999年,佔地近110畝,移步換景,環境清幽,因為比較小眾,外地遊客知道的並不多。
園林的設計,就是在有限的空間內,讓我們可以通過意境,感受到無限的韻味,江南園林主要通過對空間的分隔與聯繫的關係處理,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清朝的錢泳曾指出:造園如作詩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後呼應。這也就是我們漫步在宛園之中,感受到那種曲徑通幽的美,是意境悠遠的。
在宛園內,除了感受到江南園林般的清幽精緻外,還可以感受到運河文化的深入延伸,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流程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整個宛園的布置就是以運河文化為內涵,布局緊湊靈活,空間劃分時閉時合、曲直相間、氣氛各異,讓我們徜徉在秀麗的風景畫中。
安靜的園林風光,因為幾隻小精靈的到來,變得更加靈動,生活在這樣的清幽的環境裡,對於他們來說,也是悠哉遊哉的美妙生活。
宛園的每一個小細節,都可如詩如畫, 在這裡還刻著季羨林先生手書的8個的大字「壺中天地曲徑通幽」。背面為「觀魚驚月」四個行書大字,有心的朋友來了可以仔細觀摩一下
宛園的整體布局,都十分貼合江南園林的風骨,以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築樸素,廳堂隨宜安排,結構不拘定式,亭榭廊檻,宛轉其間,一反宮殿、廟堂、住宅之拘泥對稱,而以清新灑脫見稱,既有運河文化的底蘊,又有江南的精緻小巧。
一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宛園就如隱藏在城市之中的桃花源,安靜的散發著歲月的芬芳,讓每一個行走其間的人,陶醉在江南水鄉風情之中,悠然自得,心曠神怡。
這個夏天我來到了山東聊城的臨清,無意間聽到本地人說起臨清特色菜裡的金瓶梅故事,懷著一顆好奇的心,特意找了當地很有名的飯店,來感受一下舌尖上的聊城味道。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魯菜經歷漫長時光的沉澱,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我們中國人懂得用五味雜陳形容人生,因為懂得味道是每個人心中固守的鄉愁。
走進山東聊城臨清,品嘗最具特色的臨清味道,諮詢了飯店的工作人員,點了一桌比較有代表性的菜品,臨清有一道菜,叫做鍋燒雞子,是臨清名吃,名字大有來歷,是當年乾隆皇帝起的,這道菜又名黃袍加身,寓意吉祥,也是臨清的特色菜之一。
臨清位於聊城的西北部,和河北省距離比較近,是 京九鐵路進入山東省的第一站,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了臨清這個名字,漫長時間的積累,讓這座此小城變得與眾不同,舌尖上的美味也是經過了若干年的時光沉澱,形成了獨具體特色的臨清魅力。
很多對於山東不太了解的人,可能都有一個誤解,覺得山東屬於北方,菜品應該是粗獷豪放的,來到臨清的開元山莊,看到魯菜精緻的擺盤,不得不感慨魯菜的精緻和唯美。
來過臨清的朋友都知道,臨清清真八大碗、九大碗歷史悠久,也是來到臨清旅遊必嘗的美食,聽飯店的主廚介紹,隨著時代的發展,臨清的扣碗有12道,這次就給我們上了比較經典的6道品嘗。
臨清的八大碗、九大碗是清真食品,在全國的少數民族中,特別是穆斯林生活習俗中都是獨樹一幟的,賣相好看,色彩分明,別有風味,經久耐久,民族氣息濃厚,不管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都會喜歡。
舌尖上的美味,最能代表了一個地方的風物。我重點想介紹的美食,就是臨清什香面,這是一道有故事的美食,跟金瓶梅裡面的典故有關,在小說當中,曾經提到的溫面,就是臨清什香面,當年乾隆南巡的時候,也曾經品嘗過,聽當地人說,就連臨清什香面的名字,都是乾隆皇帝起的。
當十來樣配料隆重的出現,都只是為了搭配麵條的時候,吃麵的儀式感,就讓人覺得是過癮了,臨清什香面三分吃麵,七分主要是菜,菜碼也會隨著季節的變化,發生相應的改變,中國人飲食講究不時不食,不管是南北都是如此。
臨清什香面也是一道很養生的主食,搭配的小菜大部分都是蔬菜,維生素含量豐富,十分適合現代人的輕食主義,開元山莊一份配豐盛的什香面,大約需要158元,麵條可以根據食量無限次的添加,六七個人點上一份就夠吃了,還是很實惠的。
夏日旅行,來到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聊城,一路走來,不僅欣賞了聊城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古蹟,還品嘗到了很多地方特色美食。
當我的旅行來到莘縣的時候,當地的朋友很神秘的告訴我,要帶我去見識一下莘縣獨特的旅遊新體驗,看著我一臉好奇的樣子,朋友十分開心的告訴我,我們大山東也有香蕉樹、雞蛋花等熱帶才會出現的植物,帶著這份神秘感,我走進了莘縣中原現代農業嘉年華。
說起莘縣來,大家都知道這裡有著中國蔬菜第一縣的美譽,莘縣位於山東省西部、黃河北岸,冀魯豫三省交界處,隸屬聊城市,是全國聞名的農業生產大縣,這裡的傳統農業發展迅速,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化農業科技讓莘縣變得和其他地方不一樣,走進中原現代化農業嘉年華,走進一個奇妙的世界。
當我第一眼看到無數個紅彤彤的小番茄掛在空中的時候,還是感到十分驚奇,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讓很多我們以前不可想像的事情真實發生,整個嘉年華總軸線面積74688 ㎡ ,主題場館軸線面積55296 ㎡,包括8個主題場館,1個育苗溫室,1個高效栽培溫室,每一個主題場館,都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現代農業和旅遊相結合,我覺得不管是大人和小朋友,都會在這裡有很大的收穫,那些我們平時吃的蔬菜,在這裡也變得以前看到的種植場景不同了,第一個場館的名字叫做蔬韻高科,本場館以蔬菜為主題,科技、生態、創意為基調,展現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場景。
水培現在是農業上很廣泛的使用栽培手法了,只通過營養液為其提供水分、養分、氧氣的有別於傳統土壤栽培形式下進行栽培的蔬菜。水培生長周期短,富含多種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莘縣中原現代農業嘉年華,不僅帶給我們視覺的享受,還有很多小場景,都很適合拍照打卡,寓教於樂,小朋友在親眼所見中感受科技的力量。
當我看到南方才會出現的香蕉樹和雞蛋花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很驚喜,現代科技的發展已經超越了地域,合理的創造環境和條件,南方的水果也可以在北方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山東省素有「北方落葉果樹王國」之美譽,漫步在中原現代農業嘉年華,漫步在神奇的植物王國。
山東聊城旅行的這一站,我來到了陽穀縣。陽穀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最有名故事莫過於武松打虎了。這裡是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發生地,也是武松斬殺西門慶的地方。
來到陽穀吃飯,獅子樓旁邊的水滸宴感受一下水滸文化,體會一下當年江湖好漢們聚義的豪情萬丈,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坐在富有江湖義氣的忠義廳,頓時有了身在武林的豪情,長長的木板桌正中,一個大大義字,兩邊八個大字:替天行道,大義參天,這樣的畫面,是不是讓人覺得身在江湖,也有了豪氣幹雲的感覺?
說起水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的北宋時期,一部水滸傳以豐富的思想內容、鮮明的英雄人物形象、受到世人的廣泛喜愛,我們現在喜歡的水滸菜就是在《水滸傳》中演變而來的一大菜系。陽穀作為水滸英雄武松打虎的發生地,這裡的水滸宴也成了很多遊客來到陽穀旅遊都會品嘗一下的美食。
水滸宴採用的是分餐制,我們這次點的是68元的套餐,一共10道菜,大家按照水滸英雄們的方式分列餐桌兩旁,服務員把每道菜都分成了一人份,放到個人的面前。
68元的水滸宴葷素搭配,每個人都有半隻鴿子,還有小點心和湯品,我個人覺得,這樣的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水滸宴上,有一道主食,是每一個來到陽穀的人都會點的,那就是武大郎的燒餅,帶有濃鬱的山東風味, 金黃酥香,造型美觀,誘人食慾,是魯西名吃,來到武大郎的故鄉,吃一個燒餅更有感覺。
和燒餅一起上桌的,還有一碗黑乎乎的鹹菜,上面點綴著白芝麻,這就是傳說中的潘金蓮鹹菜了,當地人說,只有武大郎的燒餅配上潘金蓮的鹹菜才是絕配,味道才更好吃,品嘗了一下,深以為然。
武大郎燒餅2元錢一個,我們定的水滸宴是朋友提前預定好的,當我自己想買幾個燒餅的時候,店家告訴我燒餅已經全部賣出去了,看來還很熱銷啊,留點小遺憾,下次再來陽穀的時候,我要提前預定武大郎的燒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故事,如果說起山東聊城陽穀縣的故事,那有一部名著就不得不提,一部水滸傳讓施耐庵被大家熟知,也讓小說中的人物,成了大家耳熟能詳的。
小說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膾炙人口,流傳很廣,很多小學生對於書中的武松打虎的故事,都可以講述的繪聲繪色。
獅子樓位於山東聊城陽穀縣的大隅首西南角,始建於宋景祐三年,這裡發生過最有名的故事,那就是武松 為了替兄長武大郎報仇,在這裡斬殺了西門慶。
登上獅子樓,還可以看到水滸傳中的場景重現,關於獅子樓的歷史,當地人是這麼說的,宋仁宗年的時候,陽穀縣人口興旺,買賣繁榮,店鋪林立,在陽穀城西街隅首上,有一中藥鋪,掌柜的叫趙潤春,膝下無兒,只有一個女兒名字叫做秀姑。
秀姑在當地經營藥鋪,童叟無欺,買賣昌順。當地有個惡霸西門慶看上秀姑秀色,派人殺害了趙潤春,霸佔了藥鋪和秀姑。成親之夜,秀姑為報殺父之仇,灌醉西門慶,關在屋裡,點火燒屋,然後自殺了,可是西門慶未被燒死,而西花園鴛鴦閣化為灰燼。為鎮邪壓驚西門慶聽從風水先生建議,蓋起了獅子樓。
當地傳說是這樣的,可是獅子樓的出名卻和水滸傳大有關係,如今人們來到陽穀旅遊,也是衝著武松的故事,才來參觀獅子樓的。
獅子樓是陽穀的地標性建築,獅子樓景區內,模擬水滸傳中的場景,重現了宋朝時候的繁華景象,讓我們一秒鐘就穿越到了一千年以前,西門慶五大店鋪、七進庭院、縣衙、古戲樓、銀匠店、武大故居、王婆茶館、獅子樓酒店、紫石街,古色古香。
在武記燒餅鋪,我們還見到了開門做生意的武大郎。
獅子樓景區除了可以去武大郎家裡逛一逛,再去西門慶的藥鋪參觀一下,還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演藝節目,皮影戲就上演了獅子樓裡面最經典的一幕,武松斬殺西門慶的故事,通過皮影戲的形式,讓我們在十幾分鐘內,通過聲光影的世界,欣賞一場精彩的表演。
山東快板在各大綜藝節目裡面都很受歡迎,在獅子樓景區現場欣賞一段膾炙人口的武松打虎故事,也是一次特別的旅遊體驗。
來到陽穀縣,不來一次景陽岡,好像這次旅行就是不完美的,從獅子樓出來後,我和朋友就驅車來到了景陽岡。
景陽岡距離陽穀縣城16公裡,在古代的時候,景陽岡沙丘起伏,莽草無涯,古木參天,人煙稀少,這裡有一個古老的寺廟,當地人叫做武松廟,據歷史考證,始建於明代中葉,距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了,廟前面的縣衙告示,也是古蹟。
在景陽岡景區內,有一個三碗不過崗處,有興趣的朋友到了這裡,可以喝上兩碗水酒,然後再去走一走景陽岡,感受一下小說中武松喝酒時的豪氣幹雲。
武松打虎處,是一處經典經典,這塊石碑為南宋時期所立,距今也有千年歷史了。
時光悠悠,經典小說水滸傳雖然虛構,但是書中描述的重朋友,輕生死,講俠義的精神依然被人們所傳頌,跟著小說去旅行,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