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微創椎間孔鏡技術減小負擔
每當提到椎間盤手術,人們常常會聯想到血紅的開刀畫面、漫長的臥床恢復,然而,12月16日,在桂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傷科的病房裡,已經93歲高齡、滿頭銀絲的王爺爺笑容滿面地對前來查房的骨傷科主任黃斌說:「你們的手術做得真好!傷口也小,好得也快,今天才第二天,我就能正常下地走路了,我終於可以好好睡覺了。」
王爺爺身上的腰腿痛已經幾十年了,隨著年歲增長,生活狀態越來越不好,整天被腰腿痛折磨著。「疼痛發作起來,腿稍微動一下就痙攣劇痛,像抽了筋似的,晚上睡不著,也翻不了身……」王爺爺的站立、行走也已嚴重受限。王爺爺曾四處求醫,但效果甚微。最近在親友介紹下慕名來到桂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傷科求醫。
微創椎間孔鏡技術帶來的福音
骨傷科黃斌主任為老人做了認真、全面的檢查,帶領團隊經過慎重分析研究,為93歲的高危患者王爺爺制定了周密的治療方案,決定為王爺爺進行可視數位化電磁導航椎間孔鏡手術。依託導航系統進行了微創手術治療,一次性穿刺到位,微創傷口僅3到4毫米,手術時間約一個小時,術後三天即可出院,手術非常成功。
微創椎間孔鏡技術的成熟開展,為漓東百姓提供了更好的就醫條件,也為桂林市更多的患者帶來福音。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見病,典型症狀表現為腰腿痛,保守治療無效者常需採取手術治療。以往常採用開放手術,需要全麻輔助,且創傷大,出血多,康復慢。隨著脊柱外科微創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很多脊柱疾病都能通過微創治療解決問題,尤其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椎間孔鏡技術是目前國際上治療椎間盤突出的最先進方法,醫生在高清影像監視下,為患者摘除病變組織,直觀準確,是脊柱外科界公認的損傷最小、適應症最廣、效果最好的椎間盤突出(脫垂)微創療法,也是脊柱外科技術發展的新境界。
小針孔裡面的大革命
骨傷科是桂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重點科室,擁有經驗豐富和技術精湛的醫療專家和醫護人員,每年為3千多名患者解除病痛。
近幾年來,醫院十分重視骨傷科的內涵建設,近年來投資1000多萬元資金引進椎間孔鏡、鈥雷射及可視數位化電磁導航系統等一批國際先進設備,為新技術的開展創造了條件。
該院骨傷科近年來通過引進人才和技術,開展臨床科研,在中西醫結合微創治療骨傷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多項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自開展椎間盤鏡微創手術以來,至今已經為無數患者解除病痛。
近年來,該院通過創建「三甲」醫院,骨傷科今年已成為自治區級重點專科,能夠更好地促進專科能力建設、臨床技術創新性研究和成果轉化。骨傷科還堅持舉辦桂北地區中西醫結合骨傷醫學學術交流會,總結推廣專科適宜技術,為桂林市中西醫骨科同仁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平臺,提高桂林市脊柱疾病的綜合診療能力,推動桂北地區中西醫結合骨傷醫學的發展,造福於廣大骨傷病患者。
【來源:桂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