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衷「宅」文化的日本人:真正拉開生活差距,正是獨處

2021-01-21 日本二三事

有人說:「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其實往往就是那獨處的光陰。」

走進日本社會你會發現,這裡普遍流行的一種「宅」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並不是消極的「宅在家裡」,而是積極地享受一個人的「獨處時光」。

因此,對於熱衷「宅」文化的日本人:真正拉開生活差距,正是獨處。

在一個人待著的時候,才是最接近「自由」的時候,充分利用「宅起來」的時間,享受一個人的獨處時光,也能很好地認清自己,以及眼前的現實。

對於熱衷獨處的日本人來說,宅在家裡,並不是無所事事,而是在選擇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以及按照自己的期待,過好這一生。

生活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之中,存在於燈紅酒綠之中的欲望,總是亂人眼目。

唯有宅在家裡的獨處能讓人靜心,保全一個潔淨、從容、真我的精神世界。

充分利用這段獨處的時光,也是個人很好的「增值期」。

用作蟄伏,提升個人的價值,在獨處中不斷的學習,掌握必備的生存技能,也可以開發自己的生活潛能,通過興趣和愛好,發揮出特長。

例如:有的日本人熱衷宅在家裡獨居,然後看書寫作。

出版了一部書,就以自己的「獨居生活」為靈感,竟然也開闢出新的事業領域,獲取成就。

獨處才是讓一個人靜下心來,提升自己的關鍵期,也是個人價值得到升值的重要時期。

學會獨處,便是在這快速運轉的世間,掌握了從容生活的秘訣,以及更接近個人價值實現的秘籍。

而真正拉開生活差距,也正是獨處。

所以啊,也有讀者說:「閒來無事,不必急匆匆地組飯局,搭人脈,不如獨闢一隅,享受只屬於自己的獨處時光。」

最後對此,不知諸位喜歡這種生活狀態嗎?

相關焦點

  • 「宅」在家裡的日本人,都在做些什麼?
    日本人喜歡獨處,他們的「宅文化」也是相當的出名,生活上的斷舍離,也為這群「宅」在家裡的日本人,提供了更多的獨處空間。在多數情況下,日本人並不喜歡外出,比起待在人群中,他們更喜歡待在自己的屋子裡不出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旅居日本的遊客都在納悶,為什麼平常時間,日本的街道上竟然都看不到人,更別提一下偏遠的郊區,即使在住宅區域裡面,也很少看到出門的人。比起很多人懼怕的孤獨,那些宅在家裡的日本人,反正活得一身輕,他們宅在家裡,也可以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 流利說英語:真正拉開你與他人差距的,恰恰是獨處時光
    除去上班、必要的社交活動等場景,獨處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常態。關於獨處,很多人的理想畫面可能是靠在舒服的沙發上,在柔和如蜜的燈光下,或是翻看自己喜歡的書籍,或是聽聽自己欣賞的音樂。然而在現實中,很多人的獨處變成了另外一種模樣:本想拿起手機看個時間,結果一會兒逛逛淘寶,一會兒刷刷抖音,時間就這樣被消耗掉了,事先想好的計劃也都成了空想。曼迪·赫爾在《安頓一個人的時光》中寫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滯不前,也可以是一場充實、美妙、精彩紛呈的冒險。
  • 日本旅遊,國內女遊客喜歡穿著和服街上閒逛,過於熱衷日本文化了
    一般遊客都是喜歡去周邊的國家去旅行,今天就要來說說我國的鄰國日本。日本是個海島,四周都是海,環境是相當的美,去過日本的旅行的遊客,會發現他們的城市很乾淨的,在街道上你幾乎看不到一點垃圾,而且你在街上也很難看到垃圾箱,幾乎不需要環衛工,這點和中國差距還是蠻大的。
  • 喜歡「出去浪」和喜歡「宅在家」的孩子有區別嗎?差距會逐漸拉開
    差距會逐漸拉開說起孩子的性格,從小時候的表現就能看出一二,一般情況下,家長會覺得聽話乖乖宅家的孩子更懂事,而那種時不時就往外竄,成天在外面瘋玩不著家的孩子,就是「壞孩子」不聽話。可你知道嗎,這種常規理解其實從本質上就錯了,喜歡「出去浪」和喜歡「宅在家」的孩子的確有區別,但和想像的卻不一樣。
  • 人與人真正的差距,是怎樣一步一步被拉開的?也許是以下幾個原因
    如果你是一個用心觀察的人,不難發現,當你走出校門的那一刻,同班同學,甚至同年級的校友,起點都相差不大,真正有背景的人,也只有那麼幾個人。但是若干年以後,同學再相聚,班裡的人,變得參差不齊,人與人生活的層次已經拉開了,有人當大老闆,有人在打工,還有人在天天挖土。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存款有多少之分,生活有檔次之分,勞動的價值有高低之分。
  • 芝華仕「宅神椅」,打造宅家生活新體驗
    80、90後成為泛娛樂文化主流調查顯示,82.8%的青年群體願意晚上宅在家裡享受獨處時光,而獨處的娛樂模式主要是娛樂,學習和放鬆,其中86%男性群體喜歡玩遊戲,看直播和聽音樂;77%的女性群體喜歡看直播,在線購物和追劇。
  • 日本宅文化盛行,宅男熱衷「女神腋窩飯糰」,遊客:有味道的食物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四周環海,總面積為37.8萬平方公裡,卻有著大約1.26億人口這樣的大數據,雖然這個國家面積比較小,但深受遊客們的歡迎,尤其是日本的溫泉和櫻花在世界上都非常的出名,每年都會吸引很多人慕名前來。日本的動漫在世界上非常的出名,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宅文化的興盛。
  • 八月旅行,熱衷「慢生活」的日本人,都去了哪裡?
    八月旅行,盛夏的尾聲,對於熱衷掌控生活節奏,越來越趨向於極簡主義,帶來慢生活的日本人來說,沒有什麼比一場儀式感到來的旅行更加讓人享受。在夏日祭的各種祭典活動中,人潮湧動著的遊客,都去了花火大會。八月旅行,熱衷「慢生活」的日本人,都去赴了一場煙火的約會,把日常過成了不尋常,注重生活的儀式感,也活出了十二分的精緻。緩步輕裘,身穿精緻,傳統的和服浴衣,也為旅行途中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也許,這就是旅行的最好見聞,遇見美,也更能夠感受美。
  • 真正的自由,是能夠在孤獨面前「獨處」
    素履遠行|原創文章做你的#情感#聆聽人。點擊上方「關注」,是你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我們都在故事中。NO.13--真正的自由,是能夠在孤獨面前「獨處」曾經拜讀過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的《一切都在孤獨裡成全》這本書,讓我對認知自由有了全新的詮釋。
  • 拒絕偽精緻,這一屆的日本年輕人熱衷「極簡生活」,崇尚少即是多
    拒絕偽精緻,這一屆的日本年輕人熱衷「極簡生活」,崇尚少即是多眾所周知,自從日本社會進入第四消費時代以來,這一屆的年輕人,就在對待消費的態度上出現180°的轉變。比起以前物質膨脹時代下的「攀比消費」「欲望消費」,這一屆的日本年輕人,開始在極簡主義的影響下,探索「少即是多」的消費模式,也就是「極簡消費」。運用有限的物質生活,其實,也能夠把眼前的生活打造的精緻,這樣的狀態,才是真正的精緻。
  • 獨處,是一個人真正的自由,願我們在獨處中學會思考,學會獨立
    生活在世間有很多時候身不由己,很多時候,「不合群」,不是桀驁不馴,更不是狂妄自大,而是在人來人往的生活中,能始終保持一份清醒,有著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定海神針。04真的是圈子不同不必強融,身邊的人看不慣卻離不開,不得不相處,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必強融,孤獨其實挺好,不是聰明人不合群,而是聰明人,有時候可以選擇不合群,畢竟深夜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的孤獨。
  • 日本宅文化盛行,宅男熱衷「女神口嚼酒」,遊客:有味道的白酒!
    在海洋的彼岸日本,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國度,許許多多的民族習俗吸引著大多數人的眼球!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周圍都是海洋,陸地面積約37.8萬平方公裡,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因此也被稱為「千島之國」!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顯而易見,不只是性格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顯而易見,不只是性格公司小姜和小麗家的孩子年齡相仿,作為媽媽,倆人時不時就會相互做些比較。「出去浪」的孩子和「宅在家」的孩子,除了性格之外,還有哪些差距?1)學習能力的差異「出去浪」的孩子和「宅在家」的孩子因為成長環境的不同,因此,會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
  • 《精緻的獨處》:一本優雅的旅行筆記,教你感知獨處的幸福
    可是,當你獨自待在家裡,你獨處的日子似乎過得並不怎麼樣。當我正在努力調節這禁足後的生活,我遇到了這本《精緻的獨處》。已經不記得是什麼時候把它放在書架上的,但冥冥之中,好像它正是為在這個時候出現,解救我不安的靈魂。獨處時,可以做什麼?
  • 日本人為什麼熱衷於舉辦祭典?
    日本人為什麼熱衷於舉辦祭典?每次一提到來日本旅遊,很多讀者朋友們第一時間浮現在眼前的就是當地各種各樣,非常具有特色的祭典。除了夏日祭之外,熱衷於舉辦祭典的日本人,還創辦了其他各種各樣的祭祀典禮,用以傳承民俗,慶祝節氣。想知道為什麼日本人熱衷於舉辦祭典?首先,仔細觀察當地的地理環境,就會發現,因為土地資源有限,所以當地人對土地對糧食更是格外地珍惜。
  • 疫情下的宅家生活:每個說自己快樂的肥宅,都不是真正的快樂
    因為疫情,成年人終於過上了宅在家裡的生活。他們以為宅在家的時間一定能被自己高效地利用起來,以前沒時間看書、沒時間學習是因為自己工作太忙,現在有了時間,自己無論如何也能看完三本《xx升職記》,再不濟至少也能把一本行業進階指南給看完。
  •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獨處?心理學家的答案很明確,看完豁然開朗
    獨處,作為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它既是一種價值取向,也是生活方式的一種境況。人們經常把好人緣,朋友成群,當成一種了不起的能力,但實際上,脫離群體的「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一種能力。
  • 那些不想上班的「日本人」,都在幹什麼?
    在日本,有著這樣一群人,家裡蹲,社交恐懼,喜歡獨處。有的即使擁有著高學歷,也依舊保持著無業的狀態,宅在家裡,既不熱血也不奮鬥,被稱為「低欲望」一族。那麼問題來了,那些不想上班的「日本人」,都在幹什麼?事實證明也並非如此,比起犧牲自己的時間去和上班的收入進行相互交換,他們更熱衷在「無業」的狀態下,為自己而工作。在他們眼中,這種每天朝九晚五、按部就班去公司報導的生活,實在是一種煎熬。儘管有些人會認為這種所謂的「穩定」,是一種生活的體面。但是,即使為了外人看來的「體面」而勉強自己去上班。坐在辦公室裡面的他們,「靈魂」也是出竅的狀態。
  • 宅家如何懶出風格?山業懶人沙發提升冬日幸福感
    相信很多人和瑟瑟發抖的小編一樣,憧憬能宅在家裡天荒地老該多好啊。 手邊一杯熱可可,懷裡一部iPad,窩在沙發上舒舒服服刷劇玩遊戲。我們都需要這樣一個小角落,來讓自己感到舒適放鬆。 為這個角落添磚加瓦就交給SANWA吧。山業家產品設計素有美學傳承,將溫暖淡雅的日系風情還原,將現代高品質生活完美演繹,營造冬日浪漫脫俗的家居氛圍,為你的宅系空間增添一份治癒感。
  • 日式極簡主義:那些喜歡獨處的日本人,都是怎麼過日子?
    有人喜歡熱鬧,就會有人追求獨處,走進日式極簡主義的生活模式,那些遠離都市圈子的人群,反而過出來一種「人間有味是清歡」的獨處時光。在鄉下安靜的老房子裡面,修整一番,入住,修養的是身心,安撫的也會焦躁不堪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