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做太后有什麼不好的,端妃當了皇貴太妃後為何對她避而不見?

2020-12-09 今天看電視

四大爺在甄嬛的刺激下駕崩之後,四阿哥順理成章繼承皇位做了新帝,甄嬛也母憑子貴被尊為聖母皇太后,先帝的妃嬪中除了宜修皇后被軟禁在景仁宮、葉瀾依自盡以外,其他人都按照規矩成了太妃,好吃好喝地伺候著,欣嬪和敬妃對這個結果感到十分的滿意,經常到壽康宮陪甄嬛聊天說話,唯有端妃躲在自己的寢宮裡稱病,再次開啟了閉門謝客的模式。

從前端妃在王府裡被華妃強行灌下一大壺紅花的時候確實是身體不好,因為華妃不許太醫給端妃醫治還時常去她寢宮裡欺負她,所以那個時候端妃的身體是真的不好。但甄嬛小產時去延慶殿探過望端妃就發現了這個情況,讓溫實初私下給端妃調理身體,等到華妃倒臺的時候,端妃的身體也好得差不多了。

後來在甄嬛出宮修行的那三年裡端妃帶著溫宜公主想必也是養尊處優,皇帝生病的時候也是她去照顧的,按理說端妃沒道理在這個時間突然生病到不能見人的地步才對,那就說明,她是故意躲著人不見的,可甄嬛做太后對端妃來說沒什麼不好的,為什麼端妃當了太妃以後要對甄嬛避而不見呢?

很多人說,端妃對終生不能生育一事恨毒了華妃和宜修皇后,卻不恨皇帝那個罪魁禍首,說明她心裡是愛極了皇帝,認為端妃是對甄嬛後期的所作所為十分生氣才會疏遠甄嬛的。可是大家想過沒有,端妃如果真的深愛皇帝,她在明知道皇帝駕崩是甄嬛動的手腳的前提下,怎麼可能還配合後來甄嬛扶四阿哥上位的一系列操作呢?

其實端妃和甄嬛之間的關係本來就沒有多親近,她們倆完全就是在相互利用,當年甄嬛鬥倒華妃之後,端妃可是立刻就疏遠了甄嬛,不管甄嬛是被禁足還是被廢棄出宮,她都沒有出現過一次;後來甄嬛復寵回宮,端妃也不想摻和她與宜修皇后的鬥爭,是甄嬛用皇貴妃的位置換得了端妃的全力支持,這才有了她們的二次聯盟。

皇帝駕崩之後,後宮就是甄嬛的天下,宜修皇后再沒有翻身的機會,接下來就是甄嬛與前朝的鬥爭,那端妃就不想再參與了。而且先帝駕崩前唯一被甄嬛允許接近皇帝的葉瀾依在新帝登基後就自盡了,端妃那麼聰明不可能猜不到其中的彎彎繞繞了,她用一格電量好不容易活到大結局,當然不想繼續跟著甄嬛搏命了。

相關焦點

  • 甄嬛傳:怪不得甄嬛會舉薦端妃做皇貴妃,看她安的什麼心?
    這也是為何端妃雖無所出,卻依然被皇帝「敬重禮遇」的原因。甄嬛把端妃的位分舉薦的比自己還高,不但讓端妃的家族勢感恩戴德,無話可說,關鍵時刻端妃還能為甄嬛扛雷——以「皇貴妃」的身份。有了端妃在前面做擋箭牌,甄嬛才能真正架空皇后,成為實權在握的「無冕之王」。
  • 甄嬛傳:端妃接二連三的幫甄嬛對付皇后,皇后為何不對端妃出手?
    然而有一個人,卻沒有受到皇后的算計,就是劇中的端妃。她因為被皇帝算計而得罪於華妃之後,就和華妃成為了敵人,皇后剛好又和華妃不對付,因此端妃於皇后來說,是她可以時時用來堵一下華妃的存在。因而在華妃在的時候,皇后不動端妃可以理解。然而到了後期,端妃接二連三的明目張胆的幫著甄嬛對付皇后,為何皇后還是沒有對端妃出手呢?
  • 延禧攻略:裕太妃是誰?她和乾隆的關係是什麼樣
    在《甄嬛傳》的最後甄嬛撫養的四阿哥登基後,她成為太后。那麼跟甄嬛一起侍奉雍正爺的就被稱為「太妃」,說明裕太妃是跟甄嬛一樣,都是雍正的妃嬪。本來歷史上說甄嬛只比乾隆大了10來歲,但是在《延禧攻略》裡卻是大了幾十歲,不過也可能是長久以來的定律,太后就一定是老奶奶,但是裕太妃一出場,明顯就太后年輕了不少,那麼歷史上的裕太妃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 《甄嬛傳》:端妃屢次利用甄嬛,甄嬛為何堅持讓皇上封她為皇貴妃
    甄嬛讓皇上封端妃為皇貴妃,一個原因是自保,另一個原因是給端妃封口費!首先,甄嬛在滴血驗親中處死斐雯和靜白,是故意做給端妃看的。滴血驗親真相大白後,皇上讓甄嬛自行處置斐雯和靜白。經過這場生死劫難之後,甄嬛明白,自己要保護所愛之人,就不得不狠而無心了,於是她當場賜死兩人,還說了一番話震懾後宮眾人,而一旁的端妃聽見這段話,臉色甚為凝重。甄嬛殺雞儆猴,實則是告訴端妃,既然你知道了真相,就要好好守住秘密,我以前寬縱流言蜚語,以後可不會了。所以端妃的臉色甚是緊張,好像一個不小心獲知了什麼了不得的秘密!
  • 甄嬛傳:宜修為何對太后恨之入骨?端妃道出當年的秘密與隱情
    導語:之前我一直以為純元是個不折不扣的聖母白蓮花、綠茶心機婊,看罷原著才發現——還真是冤枉她了。純元是無辜的,她也不過是被人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這個秘密與隱情只有端妃知道。1、端妃憶當年甄嬛最後一次懷孕,端妃與敬妃前來祝賀並探望。
  • 端妃是堂堂皇貴妃,甄嬛只是貴妃,為何二人相遇行的是平級禮儀?
    甄嬛聚集火力對付安陵容的時候,宜修皇后用一張萬能藥方讓安陵容懷上了皇嗣,並趁機向皇帝為安陵容求了個妃位,甄嬛見狀不得不停止進攻的計劃轉而使用迂迴的戰術,以六宮的名義向皇帝請封,並著重強調要以端妃為尊,原本皇帝確實屬意甄嬛來做皇貴妃,可他聽完甄嬛的一通彩虹屁之後,就改變主意,晉升端妃為皇貴妃了
  • 甄嬛傳中口才最好的不是甄嬛而是太后,她和皇上的第一場對手戲...
    其實太后這時是想借竹息為隆科多說說好話,只是皇上其實早知道隆科多與太后有舊情,在這裡聽了竹息的話有些不以為然,不過也不好發作,所以只是很淡地「嗯」了一聲。  皇上粥喝好了,太后開始正題:「皇帝呀,你這陣子忙,可有關心三阿哥的功課?」  潛臺詞:朝政雖然重要,後嗣也非常重要,不能不管。  皇上表示前兩天才查了三阿哥的功課,沒有懈怠。
  • 皇上知道甄嬛和果郡王有私情後,為何宣端妃侍寢?原因讓人震驚
    直到之後才知道原來端妃的弱不禁風,都是因為當初華妃強迫她喝了一碗紅花,導致她的身體柔柔弱弱,不能為皇上生下皇子。然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不是囂張跋扈的華妃,而是皇上。 不知道小夥伴們還記不記得之前的劇情,也就是皇上知道果郡王和甄嬛有姦情的當晚,他竟然宣召了端妃來侍寢,那麼大家知道皇上為什麼要這麼做嗎?
  • 如懿傳:皇帝為何讓身為太后的甄嬛住壽康宮,而並非慈寧宮呢?
    如懿傳:皇帝為何讓身為太后的甄嬛住壽康宮,而並非慈寧宮呢?甄嬛並非是皇帝弘曆的親生母親,而是養母。看過《甄嬛傳》的人相信都知道,甄嬛回宮之後先帝便把弘曆交給她撫養,對外宣稱兩人是親生母子,但實際上甄嬛只是他的養母。
  • 《甄嬛傳》甄嬛無力反駁玄清要將她禁足,端妃突然出現拯救甄嬛!
    甄嬛沒有理華妃,只是看著玄凌說道:「雖然所有事情都指向臣妾,但是臣妾確實沒有做過。」華妃冷冷的說:「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再狡辯也沒有用。」甄嬛說道:「華妃娘娘硬要指責嬪妾,嬪妾無話可說,只求皇上皇后明鑑。
  • 甄嬛傳:甄嬛第二次生產,為何被子上灑滿菊花?皇上對她最大寵愛
    甄嬛一共經歷過兩次生產,並且兩次生產所得孩子的父親都是不同的。她第一次所生的朧月的父親是皇上,第二次所生龍鳳胎的父親則是果郡王。最重要的是甄嬛第一次生產的時候,皇上只是將她當作純元皇后的替身,而甄嬛第二次生產的時候,皇上早已經喜歡上了這個女人。
  • 甄嬛傳:端妃到底得了什麼病?華妃活著她生病,皇帝死了還生病!
    一向心高氣傲的妃嬪自然會因為爭奪皇帝、爭奪榮寵而產生各種糾纏,女人的心思向來又很細密,於是就有了爾虞我詐和相互的算計。《甄嬛傳》中能叫得上名字的嬪妃就有十來位,其中就有我們今天的主角端妃娘娘。端妃出身將門,和華妃一樣有著顯赫的門第,但是端妃和華妃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心性,端妃端莊穩重識大體,從不爭風吃醋,深諳人心的她明白後宮的生存之道。
  • 甄嬛傳:後宮小主都無孕,為何甄嬛能數次懷上龍種?太后一語道破
    在甄嬛這一批秀女進宮之前,宮中已經有皇后、端妃、華妃、敬嬪、欣常在和曹貴人等諸位小主,但是子嗣卻只有,宮女生下的四阿哥,常年不在宮中;齊妃生下的三阿哥,宜修和純元的大阿哥早在王府就去世了,公主有溫宜公主,曹貴人所生,皇上很是寵愛。
  • 甄嬛傳:純元與甄嬛有何關係?甄嬛入宮本是喜事,甄遠道夫婦為何哭成...
    《甄嬛傳》中的甄嬛能得到皇帝寵愛,最大的優勢就來自於她的長相——酷似已經去世的純元皇后。而純元皇后是皇帝心中的白月光,是無可取代的女神,所以,甄嬛的長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 《甄嬛傳》端妃身份貴重,為何身邊卻只有一個大宮女?
    本期話題【《甄嬛傳》端妃身份貴重,為何身邊卻只有一個大宮女?】端妃身邊只有一位大宮女的原因首先就和華妃脫不開關係,從華妃能深夜隨意闖入端妃的寢宮毆打辱罵端妃就能看出,端妃身邊奴僕越來越少和她脫不開關係,因為只有端妃身邊的奴僕越來越少,那麼自己經常打罵端妃的事情才會儘可能少的傳出去,也會更少人知道自己心中的苦悶。
  • 《甄嬛傳》太后討厭甄嬛,更討厭純元,她心裡的兒媳人選是這樣的
    她這些操作就是告訴甄嬛,自己不喜歡她,不想她入宮。按理說,甄嬛雖然沒有沈眉莊沉穩,但是氣質是不比沈眉莊差的。再者她的衣著打扮都是十分素雅,從外到內都是十分妥當的。太后對她不應該為難才對。太后之所以對她有這麼大的成見,完全是因為她長得像自己的侄女純元。
  • 甄嬛傳中五個細思極恐的細節,原來甄嬛能活下來是靠「它」!
    1.甄嬛和果郡王的結局早已有伏筆甘露寺裡,甄嬛談及梁祝時,果郡王說:「他們一個哭嫁,一個吐血早亡,我們比他們幸運多了。」第一個孩子未出生,卻給了華妃一記重擊;第二個孩子朧月,在嫁禍皇后的過程中出了大力,一句「皇額娘她推了熹娘娘」直接打中皇后的七寸,穩,準,狠。
  • 《甄嬛傳》中為何皇后在後期被甄嬛壓制的毫無還手之力
    一.皇后一家獨大,謀害皇嗣,導致太后必須出面制衡在純元故衣事件發生後,甄嬛去了甘露寺修行,這等於她已經被廢。《甄嬛傳》中的設定是,從未有過廢妃重新回宮的先例,所以那個時候的後宮,真的成為了皇后的天下!這才使在甘露寺的甄嬛,有了回宮的機會。無論是甄嬛回宮、還是封妃、之後協理六宮,靠的絕不只是皇帝的寵愛。甄嬛能得到的一切,靠得更多是太后的暗裡縱容。大權獨攬,會使皇后喪失心智。而甄嬛不過就是太后制衡後宮的一顆棋子和一種手段罷了!
  • 甄嬛回宮前,曾與舒太妃做了一筆驚心動魄的「交易」
    甄嬛得知果郡王的死訊後,就立刻積極籌劃回宮事宜,甚至不惜把崔槿汐犧牲掉,「賣」給太監蘇培盛對食。甄嬛這樣做有三個目的:一來可以給自己腹中的寶寶找一個強大的「綠爹」,一輩子不愁吃喝,運氣好的話,沒準還能當個太子什麼的。二則呢,可以解救出被流放在寧古塔受苦受罪的父母親人。
  • 槿汐是掌事大宮女,甄嬛老後為何消失了?答案讓人心疼萬分
    導語:槿汐是掌事大宮女,甄嬛老後為何消失了?答案讓人心疼萬分槿汐對甄嬛的幫助真的很大,可以說沒有槿汐就沒有後來的甄嬛,更別提能不能當上太后了!可是,槿汐陪著做了那麼多的事,為什麼等甄嬛年老了,卻只有小允子一個眼熟的人陪在身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