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馬夢瑤 濟南報導
青島市市北區,一座設立在百年前老廠房、老設備內的博物館,有著「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典範」之稱,濃縮了中國啤酒工業和青島啤酒的發展歷史,它是青島啤酒博物館。據悉,目前市北區有187處各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有3處,青島啤酒博物館就是其中之一。
6月15日,「活化文物傳承 聆聽歷史回聲」2020膠東半島文化遺產保護媒體行走進青島啤酒博物館。
文物保護工作是一種與優秀歷史文化的對話,亦是一座城市十分重要的根脈。青島市市北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王霞表示,工業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商貿文化是市北區歷史文化傳承的四大文脈,給市北區留下了非常寶貴的文物資源,青島啤酒博物館就是市北區工業文化的代表。
王霞表示:「保護的目的是利用,對於青島啤酒博物館來說,我們進行了合理的開發、利用和管理,做好保護和利用、傳承與創新的結合,在保護好文物自身價值的同時,讓其發揮更大的作用。」
據介紹,青島啤酒博物館在2003年青島啤酒百年大慶之時由青島啤酒廠的早期建築改建而成,經過將近20年的運作取得了優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博物館內共分三個展區,A展區是利用早期的辦公室、宿舍等改建成的歷史文化區;B區是利用老廠房、設備等改建成的實物展區;C區是利用現代化技術建立的多功能互動展區,內含多種文創產品,這些文創產品為博物館帶來了極高的創收增長,已成為博物館的一張個性化名片。
「我們主要利用文化和現場的實物對青島啤酒博物館的歷史進行宣傳,並且考慮到遊客的參觀體驗感受,在過程中融入了很多互動體驗的內容,加深遊客對青島啤酒文化、歷史、工藝的了解。同時我們也對文創產品進行了開發,取得了不錯的效益和成績。」青島啤酒博物館館長董方介紹說。
據了解,青島啤酒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情感保護階段,在建立博物館之前,啤酒廠內老員工們對車間及設備的不舍使得博物館在原有廠房的基礎上進行了修繕和利用。第二階段為修復和文化挖掘階段,利用老廠房及其設備,將此處建成博物館,並充分發掘其文化底蘊。第三階段則是宣傳教育階段,利用博物館宣傳啤酒文化,增加民族工業品牌的信心,並不斷利用基地進行研學培訓,融入知識性、趣味性,增加其教育功能。
董方表示,作為工業博物館中的佼佼者,青島啤酒博物館在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今後會不斷提升自身發展,同時也會站在更高的高度,做好工業遺產保護工作的引領作用,把自身經驗進行傳授。在文創產品的開發方面,青島啤酒博物館將會持續發力,接下來會組織舉辦全國工業產品設計大賽,力爭打造全國首家行業一級博物館和第一家工業5A級旅遊景區。(攝影/韓春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