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工投資保護壯麗泰山在行動助力泰安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2020-12-24 環球視訊

本報訊 (通訊員 楊柳 杜澤宇)12月15日,經過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工人師傅半個月的調試,泰安市第四汙水處理廠所有工藝運行單體、設備性能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滿足日處理汙水12萬噸的需求,嚴陣以待投入到泰安市高新區汙水處理中。

1-泰城效果圖 (總平面布置圖)

泰安市第四汙水處理廠位於泰山之麓、泮河之濱,是泰城水生態環境治理工程PPP項目子項目之一。2018年8月,泰安市政府為解決城鎮汙水排放激增與汙水處理能力不足的矛盾,破解第四汙水處理廠頻繁出現滿負荷運行的的難題,啟動第四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及擴建工程。

2-第四汙水處理廠全貌

泰城水生態環境治理工程PPP項目總負責人徐松苗介紹:「第四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及擴建工程建成後,日處理汙水規模從6萬m/d躍升到12m/d,汙水處理主體工藝採用預處理+AAO生化池+高效沉澱池+反硝化濾池處理工藝;新建6萬m/d反硝化濾池;建設回用水設施,規模為3萬m/d。

3-第四汙水處理廠綜合辦公樓

採用高效沉澱池和反硝化濾池工藝,將水中的汙染物指標降低到地表水Ⅳ類標準(總氮除外,總氮≤10mg/L),通過深度處理將大幅度降低汙水的汙染程度,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泰安市社會經濟的長遠發展提供保障。」

4-反硝化濾池

截至目前,泰安市已有4座汙水處理廠在運營,日處理能力達32萬m/d,滿足了265萬城鎮人口生活汙水處理需求,助力泰安市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保護五嶽之首的泰山。

5-河道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據悉,泰城水生態環境治理工程PPP項目是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大型項目,總投資57.68億元,是由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投資、建設、運營的大型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是國務院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項目,也是山東省重點打造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樣板工程。項目主要有三河(芝田河、明堂河、梳洗河生態修復工程)、兩網(城區排水管網改造、梳洗河雨汙分流工程)、一庫(王家院水庫供水工程)、一廠(第四汙水處理廠提標改擴建工程)等內容。

6-中國鐵工投資為美麗泰安建設作貢獻

項目自開工以來,中國鐵工投資旗下中鐵(泰安)環境治理有限公司面對工期緊、任務重、壓力大等困難,根據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打破常規求創新,始終保持施工生產高速推進。

7-生態修復後的河道景觀

特別是為確保12月初第四汙水廠開始試運行、12月底王家院水庫供水工程完工,中國鐵工投資建設者們始終堅持「抗疫生產兩手抓,勞動競賽促大幹」的工作思路,科學組織施工,層層分解任務,各參建單位你追我趕、奮力爭先,發揚「白天大幹、晴天搶幹、雨天巧幹、晚上加班幹」的四幹精神,把由於疫情、雨季等影響的工期搶回來,採取掛圖作戰定目標、夯實責任壓擔子、獎罰激勵提進度、品質建造強質量、強化管控保安全、精心籌備促運等強勁措施,全力攻堅項目建設,以「品質建造、山東經驗、泰山樣板」為建設目標,充分發揮央企一體化作戰優勢,優質高效推進項目建設任務。

8.王家院水庫

整個項目建成後,將通過河道綜合治理、雨汙分流改造、水庫擴容改造、水廠擴建提標,打造更加生態宜居、富有活力、獨具魅力的山水生態名城,構建泰山區域「山青、水綠、林鬱、田沃、湖美」的生命共同體,為美麗泰城勾勒出生態「新軸線」,提升人居環境「新氣象」,不斷煥發生態宜居城市「新動能」。

文圖:楊 柳 杜澤宇

責編:王守仁

版式:劉曉麗

相關焦點

  • 新安鎮人大代表助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日前,常德市臨澧縣新安鎮人大開展代表監督問政行動,通過依託代表問進度、問原因、問措施、問成效的「四問」機制開展人大監督,助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推動澧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新安鎮轄區內澧水河道曾出現過度捕撈、汙水排放等現象。如何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近年來,該鎮人大組織人大代表實地調研,提交了一份關於澧水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
  • 旌德縣: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近年來,為了守護這片綠水藍天,旌德縣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示範樣板,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制度體系、生活方式,確保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讓這裡的碧水藍天招引八方人氣。汙水變清泉,淨水甜心尖日前,記者來到旌德縣域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汙水管網PPP項目,全縣鎮級汙水處理監控中心正有條不紊地運行。
  • 常德市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常德晚報訊(記者 曾幀)昨日,記者從市七屆人大六次會議上獲悉,2020年,我市繼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市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提高8個百分點。13個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沅澧兩水水質穩定在II類以上。耕地保護數量、質量居全省第一,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經驗全國推介。
  • 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遼寧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記者16日從遼寧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遼寧省生態環境廳緊緊圍繞打造「生態宜居」的人居環境,按照「突破水、鞏固氣、治理土」的總體思路,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綜合運用行政、市場、法治等多種手段,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遼寧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興隆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點擊【承德生態環境發布】關注我們興隆縣作為河北省首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立足京津生態屏障和重要水源地功能定位,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發展理念,積極加強環境監管整治,堅決打好碧水、藍天、淨土三大保衛戰。
  • 周德睿赴澧縣督導生態環保工作: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加強水汙染防治,加快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與水生態修復的能力和水平,堅決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推進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臺階,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 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要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堅持問題導向,壓實監管責任,拿出務實管用措施,加大宣傳、管控、監督、處罰力度,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要早準備、早謀劃,認真做好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迎檢準備工作,全面開展自查自糾、隱患排查、宣傳引導,確保萬無一失。 會議強調,各地各部門要把環保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推進,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屬地責任。
  • 民樂: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取得階段性成效
    民樂 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取得階段性成效每日甘肅網11月24日訊據張掖日報民樂報導(記者王曉涇)今年以來,民樂縣統籌謀劃、攻堅克難,抓實抓細汙染防治攻堅戰各項重點任務,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嚴格落實建築施工場地「六個百分百」抑塵措施,嚴禁柴油貨車尾氣超標排放,全面實施生活面源汙染「網格化」管理,加強炕煙爐煙汙染治理。結合全縣生態宜居搬遷工程,對搬遷戶土炕採取淘汰拆除或去功能化方式同步完成本年度農村炕煙爐煙汙染治理工作。
  • 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幸福新蘆淞擦亮生態底色
    紅網時刻記者 蘇莉雅 通訊員 羅夏風 株洲報導 回眸「十三五」,蘆淞區的藍天越來越多,河水越來越清,青山越來越美……環境就是民生,五年來,蘆淞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了生態環境的靚麗底色
  • 江西撫州東鄉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為持續改善全區生態環境質量,東鄉區政府下狠心、舉全力在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中先後投入10個多億,徹底解決生態環境方面存在的重難點問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0年12月19日,東鄉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98天(輕度汙染天數為6天,全省均無有效數據的天數為2天),優良天數率為98.02%。
  • 庫倫旗:堅守環保底線 守護碧水藍天淨土 ​
    庫倫旗:堅守環保底線 守護碧水藍天淨土 ​ 2021-01-12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面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奮力推動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全面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奮力推動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治汙力度大 三晉氣象新    「今年的藍天特別多,我們身邊的天藍了、水綠了,大家的心情都變好了。」   ……   問及近年來大氣環境如何,越來越多的百姓為此點讚,那洋溢在臉上的笑容一一印證著三晉大地的華麗蛻變。
  • 莆田荔城鎮海街道:百日攻堅 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圍繞汙染防治攻堅戰六大專項行動,廣大鄉鎮、街道黨政領導幹部積極投入到攻堅一線,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效。為挖掘廣大鄉鎮(街道)河長的典型故事,汙染防治工作的經驗做法及創新舉措,莆田市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領導小組、莆田市河長制辦公室、中共莆田市委網管辦、莆田市通聯站、東南網莆田站聯合策劃「汙染防治攻堅——鄉鎮(街道)河長在行動」系列專題報導。
  • 我市全力守護藍天碧水淨土
    原標題:整治7條不達標水體 淘汰黃標車8000多臺我市全力守護藍天碧水淨土「滴,滴,滴……」12月6日上午10時,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牆壁上秸稈禁燒智能視頻監控平臺發出警報,實時畫面顯示長埫口鎮劉家垸林場窯臺分場一組出現火點
  • 黎川精準發力打好碧水藍天淨土「保衛戰」
    開展入河排汙口整治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露天焚燒秸稈行為,大力整治畜禽養殖汙染……今年以來,黎川縣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用實際行動呵護碧水、藍天、淨土。開展水汙染防治,呵護一池碧水。該縣加強縣級及以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治理,完成惠民水庫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工作。
  • 羅城打好三大保衛戰 呵護碧水藍天
    2020年以來,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縣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8.6%,境內主要河流水質、城區飲用水水質、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全面抓好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打好藍天保衛戰。
  • 堅決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要壓實職能強化紀律,扛起環境保護的生態責任。要久久為功,樹立全面責任意識,堅持最嚴厲的保護措施,不斷完善創新工作機制,加強監管,堅決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 丹鳳縣全力打好四大保衛戰
    今年以來,丹鳳縣深化汙染防治攻堅戰,全力打好四大保衛戰,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一是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嚴格落實《丹鳳縣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修訂版》和《年度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緊盯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汙染防治,繼續強化「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六項措施,深入開展打贏藍天保衛戰暨秋冬季大氣專項強化行動。紮實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 「十三五」以來阿里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掠影:碧水藍天映藏西
    「十三五」以來,阿里地區堅持把生態環保作為底線、紅線、高壓線,強化汙染防治和環境監管,實施生態修復和治理,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讓藏西高原的碧水藍天永葆純淨。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上世紀80年代,因為阿里地區冬季苦寒漫長,家家戶戶對燃料需求極大,但當時煤、電供應不足,只能砍燒紅柳取暖,導致生態破壞、土壤沙化,生存環境極度惡化,尤其一到冬天,獅泉河鎮上空就瀰漫著厚厚的煙塵。」
  • 青海省互助縣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初見成效 城鄉環境持續改善
    2020年以來,青海省互助縣認真踐行「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紮實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初見成效,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持續增多,地表水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逐年提高,土壤環境質量整體良好,群眾環境獲得感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