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北極圈的小鎮,居民晚上睡覺不敢關門,早上還要把自己挖出來
說到小鎮,全世界的小鎮都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傳統。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便是全世界最獨特的小鎮。這座小鎮的生態環境惡劣到了極致。如果當地人晚上睡覺關門,那麼第二天或許就無法走出家門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座小鎮叫做紹伊納,位於俄羅斯,在地理位置上靠近北極圈。這裡一片荒蕪,基本上算得上寸草不生。但是在很久之前,這座小鎮之所以能夠吸引這麼多的居民,是因為這裡山清水秀,風景秀麗。漁業也很發達。很多人看到了這裡的發展前景,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到這座小鎮生活。可是隨著人類的活動加劇,這座小鎮的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
隨著河水的乾涸,樹木開始枯萎,原本翠綠的大地,開始逐漸的變為荒漠,人們失去了大自然賦予的綠色,同時人們也失去了維生的漁業。因為這裡的環境太過於惡劣,沒有發展前景,所以當地的很多年輕人都選擇了離開,可是老人們卻固執地守在這片被稱為北極沙漠的小鎮,或許是因為思念故土,又或許是根本不知道該去何處。
那麼為什麼不能關門呢?因為這裡現在成為了荒漠,一到晚上,黃沙漫天。若是關門,第二天起來的時候堆積的黃沙將會把房門堵死。遇到風沙特別大的時候,甚至屋子都會被埋進去一大半。所以,為了能夠第二天早上順利地走出家門,當地人晚上從來不關門。當地人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走出房門,挖沙子,開一條路把自己給「挖出來」。
因為純靠人力,所以挖沙子非常的耗時耗力。當然了,當地政府並沒有放棄這裡,為了讓這些人的堅守不那麼困難,當地提供了挖土機,可以更快更省事省力的挖走沙子。為了保障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不要因為自然環境的惡劣而遇到困難,政府還給當地居民每個月提供四百美元的生活補助。雖然不算多,但是對於這座荒漠小鎮的居民來說,還是足夠維持生活的。
人類和自然的關係本不應該如此的惡劣。如果在這座小鎮的人口活動越來越頻繁的時候,注重保護生態,或許不會綠洲變荒漠。
如今想要發展這裡的唯一辦法便是選擇植樹造林了。希望這座小鎮能夠恢復往日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