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和廈門,都是我國有名的旅遊城市,一個位於北方的海濱城市,另一個是位於南方的海濱城市,而且兩個城市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各自的名氣都大於各自省內的省會,使得很多人提到各自的省份都會第一時間想到這兩個城市。
青島曾一度被德國人佔領,因此這裡建築異域風情濃鬱,被稱作「萬國建築博覽會」,廈門與青島一樣,都有異國風情的建築,也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會」,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兩個城市各自的異域風情建築,哪一個更美?
青島老城區
有人說,看「青島是如何煉成的?」就是看青島的城市美學進化史,1897 年德國佔領了青島,短暫的 17 年時間,青島從一個偏遠的小漁村變身成為一個現代化城市,德國人給青島建了個現代化的雛形,青島人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城市文化。
在青島市南老城區,與海岸線相連的一片區域,有上下起伏的小路,有各式各樣的德式建築,封存了半個世紀的記憶,展示了老城的魂魄,悄無聲息地打動著人們的心靈,從紅瓦看來,青島老城區的建築以坡屋頂為主,紅色瓦鋪,形成整個城區的建築特色。
青島老城區遍布各種德國建築,有「東方瑞士」的美譽,很多建築為磚木結構,從嶗山採購的花崗巖石料,德國運過來的鋼材,不少大型建築是以花崗石嵌角,並用非常厚重的蘑菇石作為牆裙,這樣的設計,配合身後的綠樹映襯,在青島碧海丘陵之間,更具魅力。
廈門鼓浪嶼
曾幾何時,當提到廈門人們第一反應只會是「文藝」,一座城市,與其說是因為名勝古蹟而推動的發展,不如說是因為它本身的人文底蘊帶給每個參觀者不一樣的體驗與感受而讓人深刻。
廈門鼓浪嶼有上千座風格各異的中外建築,其中既有中國傳統的四合大院,也有充滿異國情調的歐式建築,漫步於老房和小巷之間,在欣賞萬國建築的同時,常常還可以聽到從周圍人家飄來的陣陣鋼琴聲。
這些建築賦予了這座小島另一種美,一種匯聚人類藝術建造的歷史之美,這些建築的來源是《南京條約》籤訂以後,廈門成為「五口通商」之一,西方列強蜂擁來到鼓浪嶼,搶佔風景最美的地方建造別墅公館,20世紀二三十年代,許多華僑也回鄉創業,在鼓浪嶼建造許多別墅住宅,短短15年內就建造1000多幢。
青島和廈門都是沿海海濱城市,同樣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會」,一個典雅高貴,一個文藝清新,你更喜歡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