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技術支柱落地,英特爾 10nm Ice Lake 帶來指數級性能增長

2020-12-11 IT之家

今年的臺北電腦展上,英特爾公司推出了十代酷睿處理器,也就是10nm工藝的Ice Lake處理器,今年6月份出貨,量產時間比預期提前了半年。10nm Ice Lake是首發10nm的處理器,也是基於六大技術支柱的創新、可實現指數級性能增長。

  現在已經是以數據為中心的時代了,雲服務、大數據、5G、AI、物聯網帶來的數據量是指數級增長,2018年僅僅是中國就產生了7.6ZB的數據,2025年預計會大幅增加到48.6ZB,全球數據量高達175ZB,這樣的增長已經超過了單一處理器性能增長的極限。

  不僅僅是數據量的爆發,還有數據形態的多樣化,都對數據的處理提出了更複雜的需求。未來我們連接的設備也不再是數億級的PC,或者是10億級的智慧型手機,隨著5G及物聯網的發展,未來的時代是萬物互聯,2025年中國就有800億智能設備,全球則是1500億智能設備,縱橫交錯下對數據的處理、存儲、連接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應對這樣的時代,英特爾公司也轉變了戰略,從以往的以電晶體為中心變成了以數據為中心,轉向了六大技術支柱並行的創新,這六大支柱就是製程和封裝、架構、內存和存儲、互連、安全、軟體。英特爾的目標是藉助這六大技術支柱,實現指數級的增長。

  在Ice Lake處理器上,先進工藝是10nm,架構是全新的Sunny Cove及Gen11核顯,內存上DDR4+傲騰也帶來了性能、容量的雙重升級,集成雷電3、WiFi 6也擴展了Ice Lake的連接性,安全及軟體優化更是重中之重。

  製程工藝:先進的2.7倍微縮

  六大技術支柱之中,先進的製造工藝至關重要,是打造領先產品的關鍵基礎,而Ice Lake帶來高性能的前提就是10nm工藝的超高電晶體密度。

  從14nm節點,英特爾工藝的升級幅度明顯超過了前面幾代,22nm到14nm是2.5倍密度,而從14nm再到10nm更是提升到了2.7倍,電晶體密度達到了1MTr/mm2,也就是說一平方毫米空間裡就有1億個電晶體。

  除了電晶體密度上繼續符合摩爾定律之外,英特爾的10nm工藝在材料、工藝上還有不少創新之處。之前Techinsights拆解過英特爾10nm晶片,提到英特爾10nm工藝在後端製程BEOL中首次聯合使用金屬銅及釕,並且使用了自對齊曝光工藝,在新技術上做了很多探索性改進,技術難度要比之前的工藝高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英特爾去年推出了名為Foveros的3D封裝技術,該技術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因為設計人員可在新的產品形態中「混搭」不同的技術專利模塊與各種存儲晶片和I/O配置。

  Foveros封裝技術也是六大技術支柱中的重要一環,雖然10nm Ice Lake處理器目前並沒有使用Foveros封裝技術,不過今年會有Lakefield處理器率先垂範Foveros封裝,未來還有更多處理器用上這一技術,晶片從二維走向三維之後也能帶來更高的指數級增長。

  架構創新:全新Sunny Cove核心,18% IPC性能提升

  除了工藝上的升級之外,Ice Lake處理器上另外一個帶來指數級性能增長的創新就是全新架構的應用。英特爾認為,未來十年,架構創新會是他們創新的主要驅動力,繼續帶來指數級的擴展效應。

  就Ice Lake來說,這次主要的架構升級就是CPU、GPU,其中CPU核心升級到了Sunny Cove,GPU升級到了Gen 11代。

  在CPU核心上,Sunny Cove主要改進可以說是三點——更深、更寬、更智能,具體來說就是:

  - 更深:內部單元增強,L1緩存增加了50%,L2緩存翻倍。

  - 更寬:尋址單元從4個增加到5個,執行單元接口從8個增加到10個等,提高了微架構的並行性能。

  - 更智能:英特爾在Sunny Cove核心上使用了更好的算法,提高了分支預測精度,降低了延遲。

  Sunny Cove核心還提升了某些特定應用的性能,通過增加新的AES、SHA-NI指令提高了加密解密性能,還有解壓縮算法,此前英特爾展示的7-ZIP性能提升了高達75%。

  總的來說,在CPU性能上,Sunny Cove內核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與目前的六代到九代酷睿使用的基於Skylake改進的架構相比,Sunny Cove內核在不同應用中性能提升10-40%不等,平均下來IPC(每指令周期性能)提升了18%之多,這是近年來CPU性能提升最大的一次了。

  除了CPU核心,10nm工藝的Ice Lake處理器在核顯GPU上也來了一次飛躍,升級到了Gen 11架構核顯。與目前主流CPU使用24個EU執行單元的Gen 9/10核顯不同,Gen 11核顯的EU單元暴增到64個,頻率1.1 GHz,浮點性能高達1.12 TFLOPS,FP16半精度更是高達2.25 TFOPS,是目前核顯的2-3倍。

  Ice Lake的GPU規模增長帶來的好處就是遊戲性能提升了80%以上。據Computex上的信息,48/64單元的Iris Plus核顯可以保證多數遊戲大作的平均幀率超過30 FPS,部分還能突破60 FPS。

  此外,Gen 11核顯在解碼、視頻輸出、垂直同步技術上也有革命性升級,雙解碼單元支持HEVC、VP9硬解,最高支持4K60、8K30,還支持DP 1.4、HDMI 2.0b,支持三屏獨立輸出,最高可輸出5K60、4K120 10-bit。

  最後,Gen 11核顯終於支持了VESA標準的Adaptive Sync自適應垂直同步技術,這是目前遊戲顯示器光為支持的新一代垂直同步技術,玩遊戲時可以避免畫面撕裂或者卡頓等問題。

  內存升級:DDR4提頻 傲騰內存加速

  內存和存儲的重要性往往被人忽視。事實上,隨著海量數據時代的到來,內存和存儲的重要性日趨提升。

  不論是內存還是存儲,英特爾認為需要內存層級結構上各層級的指數級提升,以滿足當前的計算需求。而傲騰技術的推出,便是英特爾正在重塑內存和存儲層級結構,填補層級空白,指數級提升內存性能。

  首先,Ice Lake處理器的內存頻率大幅提升,支持LPDDR4-3733MHz內存以及DDR4-3200內存,前者主要用於移動版產品,後者主要是桌面版產品。相比以往較低的內存頻率,Ice Lake處理器提升到DDR4-3200內存平均下來會提升30%的內存性能,對遊戲及專業應用來說大有裨益。

  2020年還會有Ice Lake伺服器版處理器上市,應該是第三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系列了,而從今年的第二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開始,英特爾就開始支持傲騰數據中心持久性內存(Optane DC Persistent Memory),進一步提升存儲系統的性能及容量。

  傲騰數據中心持久內存容量目前提供128GB、256GB、512GB,最大功耗18W,頻率最高等同於DDR4-2666,讀取帶寬最高6.8GB/s,寫入帶寬最高2.3GB/s,性能遠高於PCIe硬碟,更接近DDR4內存,可以彌補DDR內存容量小、SSD硬碟性能不足的問題。

  互連加速:40Gbps雷電3、WiFi 6

  在這個數據洪流的時代,CPU不只是要處理海量數據,還能夠更快速地連接海量數據,這也是Ice Lake處理器不同於其他產品的地方,因為它是第一個集成了雷電3以及WiFi 6的處理器。

  英特爾的Thunderbolt雷電技術發展了數年了,目前最新標準是雷電3,速率高達40Gbps,是USB 3.0的4倍多,傳輸超大容量的文件也不需要等待太長時間了,拷貝100GB的高清電影只要20秒左右的時間。

  今年3月份英特爾宣布向業界免費開放雷電3授權,而Ice Lake處理器是第一個集成雷電3主控的處理器,進一步降低了雷電3平臺的成本及接入難度。

  此外,USB推進組織也宣布未來的USB 4將基於雷電3協議,意味著USB 4不僅擁有同樣的40Gbps,而且雙方的接口都會統一為USB Type-C,互相兼容。

  目前雷電3已經獲得了Windows 10及Linux系統的支持,支持雷電3的PC數量每年翻番增長,超過400多款PC支持雷電3接口了,而支持雷電3的外設數量也超過了450款,同樣延續著每年翻番的增長趨勢。

  40Gbps的雷電3是有線連接,Ice Lake還在WiFi無線連接上走在了前列,率先整合了WiFi 6,也就是之前的802.11ax無線標準,並且支持160MHz通道和OBSS網絡噪音過濾,提升速度的同時增強網絡可靠性,特別是改進密集環境中的網絡性能。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同樣都是WiFi6標準,但是英特爾的網絡速度更快,速率可達1680Mbps,是標準2x2 WiFi6 80MHz通道的2倍。

  除了速度更快,英特爾還打造了成本更低、集成度更高的WiFi 6解決方案,Mac物理核心使用了14nm工藝,RF射頻使用了28nm工藝,減少了15%的封裝面積,同時也減少了40%的針腳。

  軟體擴展:生態系統突圍 AI加速

  英特爾公司有超過1.5萬名的軟體工程師,軟體也是英特爾六大支柱中的關鍵一環。

  之所以軟體生態會受到重視,是因為當前多元化的計算需求之下,全新硬體架構每提升一個數量級的性能,軟體優化就能帶來兩個數量級的性能提升,也就是說現在到了向軟體生態要性能的時代了。

  此外,英特爾目前已經擁有了CPU、GPU、FPGA、AI晶片等多種架構產品,為了簡化開發者的難度,英特爾將推出One API的戰略,可以簡化跨CPU、GPU、FPGA、人工智慧和其它加速器的各種計算引擎的編程。該項目包括一個全面、統一的開發工具組合,以將軟體匹配到能最大程度加速軟體代碼的硬體上。

  AI是未來幾年的重點領域。Ice Lake處理器上集成了AI加速功能,加入支持DLBoost機器學習加速指令,結合GPU核心、低功耗加速器,全面支持Windows ML、Intel OpenVINO、蘋果CoreML等框架。

  得益於先進的AI加速指令,Ice Lake處理器的AI性能相比八代酷睿性能可輕鬆提升2-2.5倍。

  此外,不得不提的就是Ice Lake處理器的安全性,由於10nm Ice Lake是下一代處理器,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安全防護問題,其安全性是這幾代處理器中最高的。

  總結:指數級創新驅動英特爾未來增長

  正如前面所說,Ice Lake對英特爾來說不只是新一代處理器,也不是升級10nm工藝那麼簡單。僅僅依賴製程工藝升級已經無法適應數據洪流時代的計算需求了,10nm Ice Lake處理器正是英特爾實施全新戰略的縮影。正如宋繼強院長在今年春天的戰略紛享會上所言,應對以數據為中心的時代所需的指數級增長,英特爾將依託六大技術支柱來推動計算革命,在以數據為中心的時代繼續創新,未來5年、10年甚至50年裡,它們將成為英特爾發展的驅動力。

相關焦點

  • 10nm處理器雙響炮 Intel六大技術支柱2020年爆發
    Tiger Lake、Lakefield兩款處理器是2020年的重點產品之一,它們也同時是Intel六大技術支柱戰略中的代表產品,從製程到封裝,再到架構都極具創新性。何為六大技術支柱?Intel的目標是藉助這六大技術支柱,實現指數級的增長。在當時的會議上,英特爾高級副總裁、首席架構師以及架構、圖形與軟體部門總經理Raja Koduri提到,「我們現在正把這個模式(六大戰略支柱)運用於我們的整個工程部門,落實在我們將在明年和未來推出的全新創新產品與技術規劃。
  • 「重新定義10nm」:性能提升約20%,英特爾架構日更新四大技術
    儘管截止發稿時,這次架構日發布的積極內容尚未反應到股價上面來,但讓10nm性能提升約 20% 的 SuperFin 技術本身,以及英特爾在 CPU、GPU、存儲、軟體等領域全方位的技術進展,還是非常值得關注。
  • 五個角度說說為什麼英特爾10nm出世即王者
    目前,處於王者段位的半導體晶片廠商屈指可數,而英特爾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去年12月份,英特爾在架構日活動上公布了未來六大戰略支柱,從製程、架構、存儲、超微互聯、軟體以及安全方面為PC行業未來發展定下基調。同時,英特爾還正式公布了10nm製程的相關信息。
  • 英特爾下一代10nm Ice Lake處理器深度賦能騰訊雲,實力派星星海...
    該伺服器作為雲服務的硬體基礎,採用英特爾10nm工藝處理器,在核心數、單核性能上較上一代基於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的伺服器有大幅提升。該款伺服器同時也是雙方聯合發布的第二款伺服器產品,於此前發布的騰訊雲星星海首款自研四路伺服器將於本月底正式加入騰訊雲產品矩陣,為行業終端客戶帶來全新升級的使用體驗。
  • 英特爾公布新一代Ice Lake-SP至強處理器 10nm Sunny Cove與新指令...
    定於今年晚些時候到來的該伺服器晶片產品線採用了 10nm 製程,具有改進的 Sunny Cove 內核架構和一系列新功能,輔以 I/O 和軟體堆棧方面的增強。英特爾在演示文稿中拿 28 核心的 SKU 舉例,且 Whitley 伺服器平臺上可選基於單路 / 雙路插槽的方案。
  • 知恥而後勇:英特爾正視製程工藝競爭
    作為行業的引領者,英特爾正全力實施從以PC為中心轉型為以數據為中心,並推出了製程和封裝、架構、內存和存儲、互連、安全、軟體六大技術支柱來應對未來數據量的爆炸式增長、數據的多樣化以及處理方式的多樣性。Davis坦言,為了重新獲得領導地位,我們加快了10nm和7nm之間以及7nm和5nm之間的重疊。據悉,英特爾直接競爭對手臺積電於 2019年推出了7nm製程的Zen 2架構產品,其不僅在製程及性能上都有優勢,甚至在市場佔有率上也有所斬獲,而這一局面是過去一直以來都非常少見的。
  • 英特爾10nm的前世今生
    在2018年初,英特爾表示已經開始了Cannonlake處理器的營收發貨,並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逐步提高產量,但在2018年4月,英特爾承認由於產量不佳,將不得不將10nm處理器的量產推遲到2019年。後來,事實證明,2019年投產的英特爾第二代10nm製程(不要與10nm+混淆)比最初的10nm製程有許多重大改進。
  • 牙膏廠終於盼來了10nm?英特爾攜Ice Lake處理器亮相臺灣
    英特爾表示,它正在提供跨越六大支柱的技術創新:工藝和封裝、架構、內存、互連、安全和軟體。每一個都需要自己的基準。「英特爾擁有1.5萬多名軟體工程師,他們致力於優化工作負載,釋放英特爾處理器的性能。「英特爾首席架構師、軟體和圖形高級副總裁Raja Koduri在一份聲明中說。
  • 英特爾公布新一代Ice Lake-SP至強處理器 10nm Sunny Cove與新指令...
    定於今年晚些時候到來的該伺服器晶片產品線採用了 10nm 製程,具有改進的 Sunny Cove 內核架構和一系列新功能,輔以 I/O 和軟體堆棧方面的增強。英特爾在演示文稿中拿 28 核心的 SKU 舉例,且 Whitley 伺服器平臺上可選基於單路 / 雙路插槽的方案。
  • 英特爾超異構計算模型能為摩爾定律續命多久?
    數據石油需要的是強大的算力來進行「提純」,在這個時間節點上,物聯網等大潮催生了指數級增長的數據,但是算力提升眾所周知面臨了摩爾定律失效的尷尬。這時候英特爾提出了超異構計算的模型,能夠滿足現在所需的算力需求?能為摩爾定律續命多久?
  • 英特爾IceLake擴展處理器 10nm工藝28核56線程
    中關村在線消息:據悉, 今日的Hot Chips 2020主題演講中,英特爾公布了新款的至強可擴展 「Ice Lake- SP」企業級處理器。英特爾Ice Lake擴展處理器亮相 10nm工藝+28核 56線程「Ice Lake- SP」企業級處理器,是基於英特爾的10nm製造工藝,採用「Sunny Cove」CPU 核心,比「Skylake」的 IPC更高。「Ice Lake-SP」企業級處理器,擁有28個核心,配備了1.25MB的專用L2緩存,支持AVX-512 VPMADD52等指令集。
  • 英特爾發力智能計算、存儲、連接,透露7nm將於2021年實現產品首發
    這將帶來指數級的數據量爆炸,推動業務增值和跨產業融合,並且使經濟發展邁向轉折點。「智能X效應」的機遇,要麼發展,要麼失敗。」楊旭說。王銳表示,現在是行業轉折性技術的歷史交匯,推動智能進入新的發展拐點。AI讓網絡和邊緣更智能,5G和邊緣讓AI無處不在,AI和5G讓邊緣解鎖新機遇。AI、5G、智能邊緣的三方匯合,創造了智能技術飛速更新迭代的需求和條件。
  • 技術創新是PC市場發展基石,英特爾佔據明顯領先優勢
    這三個系列的新品均採用了 10nm 工藝,自此之後,英特爾在移動平臺的處理器已經實現了 10nm 工藝的全線覆蓋。另外,博瑞平臺中集成了業界首款集成在晶片中的 AI 威脅監測技術,從而進一步提升終端設備的安全性能,保護終端用戶的信息安全。英特爾還推出了基於英特爾 Evo 認證的英特爾博銳平臺,將英特爾 Evo 平臺的出色性能和博銳平臺的全面安全性相融合,從而為商用客戶帶來兼顧安全和優質使用體驗的終端產品。
  • 英特爾至強處理器路線圖洩露,Sapphire Rapids或基於10nm SupeFin
    ,英特爾至強處理器CPU的大規模路線圖已在網上洩露,該路線圖顯示了已知的英特爾至強ice lake、Sapphire Rapids以及英特爾正在開發的一些未知處理器未來兩年的發展規劃,概述了已經上市、正在開發、正在規劃中以及正處於概念階段的至強處理器,所涉及的行業包括HPC(高性能計算)、CSP(雲服務提供商)、存儲服務以及其他可擴展行業。
  • 10nm 已就緒:Intel 稱 Ice Lake 處理器已流片
    IT之家6月14日消息,Intel此前已經多次宣布,他們計劃在2017年底之前發布其第一代10nm處理器,但現在看來,該公司在10nm第2代上也取得了穩步進展。英特爾宣布,其Cannon Lake處理器正按計劃進行,但同時補充說,第二代10nm(代號Ice Lake)已經流片。
  • 英特爾10nm Ice Lake詳解:IPC提升18%
    英特爾還推出了新的Gen11核顯,據英特爾表示,它將提供高達2倍的性能提升,並聲稱優於AMD的APU。英特爾還集成了新的DLBoost功能,通過新的矢量指令為AI工作負載提供高達2.5倍的性能。其他方面,還有多達四個Thunderbolt 3埠,其吞吐量是USB 3的四倍,還具有高達千兆位速度的Wi-Fi 6。
  • 官方完整版PPT帶你詳解英特爾新一代伺服器處理器Ice Lake-SP技術...
    英特爾面向高端伺服器市場的第三代10nm至強可擴展處理器Ice Lake-SP即將到來,在今年的Hot Chips會議上,英特爾分享了關於這一處理器的更多細節。Ice Lake-SP採用英特爾創新的10nm SuperFin製程和Sunny Cove微架構,Sunny Core帶來了IPC約18%的提升,單個處理器最多應可集成28個核心。通過專用指令集,Ice Lake-SP在多種應用性能上相較上一代顯著提升。除此之外,該處理器還改進了亂序重排緩衝區、可擴展的功耗控制、電源管理機制、電壓頻率等。
  • 英特爾聯合騰訊發布基於至強IceLake-SP的星星海自研雙路伺服器
    2020年12月21日,於近日舉行的2020騰訊雲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期間,英特爾聯合騰訊正式發布搭載下一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代號「Ice Lake」)的騰訊雲星星海新一代自研雙路伺服器。該伺服器作為雲服務的硬體基礎,採用英特爾10nm工藝處理器,在核心數、單核性能上較上一代基於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的伺服器有大幅提升。
  • 英特爾:11代酷睿Tiger Lake的儲備是Ice Lake的兩倍
    IT之家4月25日消息 去年第三季度,英特爾推出了10nm工藝的Ice Lake移動處理器,同時推出了14nm的Comet Lake系列,因此筆記本市場上出現了兩種不同的十代酷睿處理器。IT之家昨天報導,英特爾公布了其2020年第一季度的財務業績。在幻燈片中,英特爾宣布11代酷睿 Tiger Lake 處理器將於年中發布。根據AnandTech的消息,Tiger Lake將基於英特爾最新的CPU架構,也將是該公司第一個集成Xe-LP圖形架構核顯的CPU。
  • 英特爾第十一代酷睿處理器的已知信息梳理
    雖然我們還不清楚Xe集顯的準確性能如何,但可以預見的是,Tiger Lake處理器在不搭載獨立顯卡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一定的網遊、PS、視頻剪輯等工作,這勢必會擠壓Nvidia入門級獨顯的出貨量。超低壓Lakefield處理器Lakefield處理器同樣為10nm工藝,不過它與目前的處理器都不大一樣,Lakefield採用了Intel最新的Foveros 3D封裝技術,在一個小小的晶片中繼承了CPU、GPU、內存等,整體體積12mm*12mm*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