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上的食物必須方便車手騎行中進食,但也要注意多樣化。
環法自行車賽是世界職業公路自行車運動中最高級別的比賽,賽程長達23天,車手們的體能消耗非常大,所以在賽中的能量補給和賽後的飲食搭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毫不誇張的說,環法的比拼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後勤補給的比拼。
以前的環法比賽中,能量補給的工作其實已經比較到位了。各類隊車、組委會的中立車以及場邊補給都能在當時的比賽中見到,說明這個理念很早就已經在環法比賽中普及了。
車手補給吃什麼?
那時候車手們所獲得的補給包和現在車手們拿到的補給幾乎完全不同,當時補給包裡面可沒有能量棒這類高科技食品。車手們在比賽途中的補給食品,通常是香蕉、牛肉、小麵包、巧克力這樣的普通食品,雖然這些食品沒有現在的補給起到的作用大,但對車手恢復體力還是有一定的幫助。
現在的環法,車手們的補給蘊含了很多高新科技成果,車隊在細節處理上也越來越好。具體到每個賽段來說,車隊營養師要為車手們提供5000卡路裡左右的熱量,要達到這樣的能量攝入是具有挑戰性的。
2014年冠軍尼巴利從車隊食物袋裡拿吃的
因為補給不僅僅是提供卡路裡那麼簡單,具體補充能量的過程也很有講究。騰訊解說嘉賓計成指導就曾經在直播中說過這個問題,一開始吃到那些補充能量的食物還感覺很新奇,也很好吃。但是後來吃的次數多了就感到厭煩了,不過為了比賽仍然要強迫自己吃下去。
由於每周吃的食物差不多,所以控制車手的食慾以及抑制用餐疲倦也必須要考慮到。此外車手們還可能出現腸胃問題,特別是在比賽的後期,這時營養計劃又需要重新制定。因此,運動營養產品和食品必須仔細挑選,個別重要車手還需要量身訂製。
天空車隊的食物
天空車隊在這方面就做的很好,車隊配有多位專職營養師,每天負責為所有車手配置合理而高效的營養補給計劃,幾位重要車手的餐飲計劃更是量身定製。途中補給點的數目也放了很多,保證隊內車手在比賽中適合的地方都能拿到補給,儘可能儲備好能量,當然其他車隊要像天空車隊一樣做到這點確實需要強大資金能力的支持,也需要對細節的精確把控能力。
比賽當天怎麼補給?
比賽當天,車手的能量補給大致可以分為賽前、賽中、賽後三個階段。比賽前後的補給對車手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具體探討一下比賽途中的補給,本屆環法騰訊解說嘉賓邢彥東指導也在直播中說過,比賽途中的補給要隨時進行,不能感覺能量不足時再吃,因為如果是感到餓了再補充能量,身體沒有那麼快的代謝,這就會導致體能出現問題。
所以我們經常在比賽中看到車手們隔一段時間就在進行補給,間隔時間不長。 而車手們的途中補給主要是分為固態和液態兩類,固態補給主要是能量膠和能量棒,液態補給就是裝在水壺裡的電解質飲料,這些飲料都是由車隊的營養師親自配好,然後放在比賽的途中補給點的服務人員手中。
車隊在賽道邊給自家車手送吃的
具體到不同類型的賽段中,完賽時間、強度和賽道的溫度都不相同,所以途中補給還要根據當天的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在一些平路賽段中,車手們可以跟在大集團中前進,大集團整體的速度也不快,這個時候車手自身的能量消耗也不大,這時車隊的途中補給點就可以適當少放一點,車手們補充能量的時間間隔長一點。但是突圍車手如果在一些難度很大的高山賽段,比如今年環法第二周的高山賽段三連擊,尤其是第12賽段中共有3個HC級爬坡,這時車手們消耗的能量也會迅速增加,必須及時補充能量。車隊的途中補給點就可以適當多放一點,車手們補充能量的時間間隔短一點。
車手早餐吃什麼?
車手們在早上一般吃什麼當做早餐呢?早餐一般要供給足夠的能量和營養,很多時候為了方便和快捷,口味上考慮的就不是很充分了,畢竟作為一位職業車手不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得對自己的體重和體脂率負責。
康塔多吃曲奇?
曾有記者對車手們進行採訪,有的車手早上就吃了雞蛋卷、麥片和香蕉,實在是夠清淡!經過調查,麥片粥和雞蛋卷在車手群當中是一種十分流行的早餐,不過這種食品相比和我國的煎餅果子以及麥片粥的味道相去甚遠,以清淡為主。
甚至還有車手在早上吃沒加任何嚼頭的水煮義大利麵,義大利麵可以提供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不過水煮意面實在是一種挑戰人味蕾的主食。麵包以及蜂蜜果醬這種歐洲人最愛的搭配也經常出現在主車群當中。
環法現場觀賽小福利
值得一提的是,公路自行車賽中的途中補給和現場觀賽的車迷們也有關係。因為每個賽段車手們在喝完水壺中的補給之後,為了拿到下一階段的補給和減輕車身重量會選擇將空水壺扔到路邊。而有些車隊並不會回收這些水壺,在下一賽段中再使用新的水壺。
那麼賽道兩旁的車迷們則會把這些水壺搶奪一空,作為觀看比賽的紀念品留存。這項福利的確令人羨慕,所以希望廣大自行車愛好者有機會的一定要去現場觀看一場公路自行車比賽,最好是環法。親自領略公路自行車運動的魅力,在欣賞比賽的同時還能撿到職業車手使用的騎行水壺留作紀念,真的是很好的觀賽體驗了。(火力聊單車 蘇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