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改革方案有望明年出爐 業內:增加專項扣除是方向

2020-12-25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月22日消息(記者劉禕辰 張明浩)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個稅改革正在提速推進,方案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出爐。再教育支出將成為抵扣首選,首套房貸款利率也有望納入稅前扣除。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輿論熱炒個稅改革中的專項扣除。記者採訪中,相關人士確認增加專項扣除是改革方向,但具體哪些可以確定納入,現在評論還言之尚早。

  個人所得稅,從名稱上來看就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因此無怪乎個稅改革啟動以來,輿論焦點無數。其中,哪些費用將納入專項抵扣屢次大吸眼球。事實上,在今年「兩會」期間的新聞發布會上,原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就曾經表示,此次改革,不會再簡單地提高所謂個稅起徵點。他指出,一個人的工資五千塊錢可以過日子過得不錯,如果還要養孩子,甚至還要有一個需要贍養的老人,就非常拮据,所以統一減除標準本身就不公平,在工薪所得項下持續提高減除標準就不是一個方向。

  那麼方向是什麼?專業來說,就是進行分類和綜合相結合的改革,將部分收入納入綜合,同時建立基本扣除加專項扣除的機制,適當增加專項扣除。通俗解釋一下,就是一些收入項會加在一起按稅率扣稅,而一些費用,則將從計算稅額的基數中扣除,從而減輕中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

  中國財政科學院院長研究員孫剛表示,分類就是把各種收入分成很多類,每一類都有稅率表,有不同的扣除方法。好處就是計算簡單,彼此不相關。壞處是有的人就是工資這一項,有的人很多項,收入種類越多,扣除的次數就越多,這樣就產生了橫向的不公平。那國外現在很多都採取了綜合的,所有收入綜合在一起,使用一張稅率表,這樣比較公平,我們現在改革是向著這個方向發展。

  事實上,個稅改革的思路已經在一些領域推開:比如,在現行3500元起徵點和三險一金扣除的基礎上,今年起我國已經在31個城市試點商業健康保險扣除政策,下一步還將開展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再比如,9月22日,財政部、國稅總局聯合下發《關於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將科技成果股權激勵兩步納稅合併成一步納稅,納稅比例從40%左右下降至20%。稅務系統也提出未來將相應建立自然人稅收管理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朱青表示,例如分類所得稅比如工資,主要是代扣代繳;如果實行綜合分類相結合,就還要自己每年把各種收入加總報稅,這叫代扣代繳與個人申報相結合。這樣徵管方式就發生變化了,稅務機關就需要有一個技術支撐。這個技術支撐就是它要知道每個人的收入有多少,一個自然人,他可能在北京有收入,在上海也有收入,甚至國外也有收入,所以這個技術支撐就很有必要了。

  思路一出,引發的就是長時間跨度的猜測。究竟哪些費用將會進入個人所得稅未來的稅前扣除?從首套房貸到二孩教育再到養老支出,社會各界的猜想五花八門,每一次都引來關注。但接近政策制定部門的相關人士表示,稅收法定原則下,個稅改革方案尚未提交人大審議,此時怎樣的猜測與評論都還言之尚早,但通過增加扣除公平稅制的確是方向。

  相關人士表明,希望在現有的政策基礎之內,增加一些扣除。目前對扣除的社會反向也很大。基本想法是扣除更加合理,能惠及千家萬戶,來達到降低中低收入者負擔的一個方法。

  不過,中國財政科學院院長劉尚希也表示,個稅改革非常重要,要實現個人所得稅的稅收調節作用也不假,但也不應將過多過廣的效果寄希望於僅僅一個個稅改革。事實上,經過連續調整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我國的個稅納稅人早已不足全體勞動人口的10%。他指出,不能讓個人所得稅承當過多的功能,教育的問題,房貸的問題都能通過個稅解決嗎?個稅本身就佔全國稅收的6%,交稅的人佔9億勞動力的10%,這要通過公共服務去解決。

相關焦點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什麼意思?該怎麼理解個稅專項附加扣除?
    記者了解到,採取定額扣除而不按租金髮票限額據實扣除,是考慮了目前租房市場的實際情況,即大部分租賃行為並沒有開具發票,如果把發票作為前置條件,會增加納稅人負擔,還會推高租金價格。  此外,扣除方式為依據住房租賃合同扣除。根據規定,納稅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時分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
  • 15個焦點問題,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全解答
    近期第一財經刊登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系列解讀報導(連結詳見文末),不少讀者提出具體實操問題,一財記者選擇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問題予以解答,供讀者參考。1.為什麼不直接提高個稅起徵點,這樣不更方便?的確相較下來提高個稅起徵點操作上更方便,但違背了公平合理基本原則。
  • 2018新個稅稅率表及專項附加扣除標準 個稅專項扣除怎麼申請
    2018新個稅稅率表及專項附加扣除標準 個稅專項扣除怎麼申請  十幾天之後,到2019年1月1日,我國個稅將正式引入專項附加扣除機制。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近期財稅部門已經在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進行內部培訓,為個稅減稅政策的切實落地做準備。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是什麼意思有哪些?解百姓後顧之憂
    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法迎來自1980年出臺以來的第七次修正。19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  此次距離上次修法已有7年,從草案披露內容看,新一輪個稅改革涉及範圍廣、亮點多,堪稱1994年以來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也將是百姓獲益最大的一次改革,被業內視為對現有個人所得稅制的一次根本性改革。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明年元旦起施行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明年元旦起施行 這張「個稅表」怎麼填事關你明年的收入 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12月22日正式亮相,標誌著我國個稅改革邁出症候群稅的關鍵一步,2019年元旦起納稅人將獲得更大減稅。
  • 專家:提高個稅起徵點有劫貧濟富傾向
    今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激活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要求進一步減輕中低以下收入者稅收負擔,發揮收入調節功能,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11月,財政部單獨設立個人所得稅處;隨後,有媒體披露個稅改革正在提速推進,個稅改革方案有望在2017年上半年出爐。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是什麼意思有哪些?解百姓後顧之憂
    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法迎來自1980年出臺以來的第七次修正。19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  此次距離上次修法已有7年,從草案披露內容看,新一輪個稅改革涉及範圍廣、亮點多,堪稱1994年以來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也將是百姓獲益最大的一次改革,被業內視為對現有個人所得稅制的一次根本性改革。
  • 個稅扣除細則20問:要發票不?租房扣除為何高於房貸?
    為幫助讀者更好理解個稅抵扣細則,最大程度享受抵扣減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相關文件,請教權威人士,整理出了20大焦點問題,在此為大家一一作答。   1問◎專項附加扣除何時可以真正實施?   根據安排,15天的徵求意見期過後,經過修改完善並提交國務院討論,專項附加扣除辦法將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
  • 個稅改革方案或於2020年實施 起徵點有上調空間
    免徵額有上調空間,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專項扣除考慮家庭因素,稅率可適當下調,這正是備受關注的個稅改革可著力的四個方向關乎每個人「錢袋子」的個人所得稅改革,在每年兩會上都會成為眾人關注的熱點問題。「目前,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設計和論證中,總體思路是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方案總體設計、實施分步到位,逐步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個人所得稅制。」
  • 個稅專項扣除來了,夫妻雙方由誰扣除最划算?
    今後納稅人計算個稅應納稅所得額,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扣除和「五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可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   其中,房貸、房租、子女教育夫妻雙方都可以扣除或只能其中一方扣除,那麼,這些項目到底應該算在誰的個稅扣除裡,才能省下更多呢?
  • 媒體:個稅改革方案未詳細涉及房貸利息抵扣
    不過,《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目前個稅改革方案中並未過多涉及房貸利息抵扣的具體細節。早前,財政部成立了個稅改革小組專門討論方案內容,目前個稅改革的方案已經初步完成,但還未對外公開。  多位財稅專家表示,從目前徵管條件看,房貸利息抵扣還需要相關數據支撐,短期內難推行,未來改革還將循序漸進地推廣其他個稅扣減項目的進程。
  • @普陀人,子女學籍變化,個稅專項扣除要注意→
    子女學籍變化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如何填報?又到開學季!今天,就和大家來聊聊「子女學籍變化,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應如何填報」!這樣操作會導致您可以享受扣除的時間變成從2020年9月開始,1月~8月的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就無法享受了。啊?那我應該怎麼操作啊?當您子女學籍由學前教育到了義務教育階段,您在個人所得稅APP操作時,千萬不要點修改,而應該新增一條信息哦!
  • 專項附加扣除:邁向更加科學的個人所得稅
    經過意見收集、再次修改後,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以及新擬定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都將於2019年的1月1日起正式實施。自1980年以來的七次個稅改革中,今年的改革方案是力度最大的一次。
  • 個稅專項附加怎麼扣除?正式版來了!看解讀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北京日報再過一周多市民就要迎來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新禮包。剛剛,國務院正式發布了《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與徵求意見稿相比,房租扣除標準最高漲25%,大病最高扣除限額漲了2萬元,子女上技校也能享受扣除,一系列新確定的優惠將落地。
  • 明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 納稅人需在本月31日前完成
    明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納稅人需在本月31日前完成 慈善捐贈、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也可抵扣市民通過公眾號了解個稅政策 新華社發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紅12月4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從稅務部門了解到,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
  • 2021年個稅繳納與有啥不同?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常見問題?
    [導讀]明年的個稅繳納與以往有啥不同呢? 最主要的變化可以從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布的一則公告中發現端倪,《關於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中指出,從2   明年的個稅繳納與以往有啥不同呢?
  • @所有人: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需本月內確認 關係明年收入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需本月內確認,關係明年收入!此外,這類人明年暫不預扣個稅有一件事,關係到明年工資多少。個人所得稅APP開始確認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了。用戶需要在12月31日前對2021年的專項附加扣除進行確認;如有變化,需及時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影響明年的每月收入。
  • 2020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 事關到手工資(附操作指南)
    A:  如果您未能及時關注、修改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可能會對您明年繼續享受政策帶來一定影響。比如,如您的任職受僱單位發生變化而未更新,新的任職受僱單位將無法獲取您的相關信息並據以辦理扣除;再如,如您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的條件發生變化而不進行修改、仍按原條件在明年繼續享受,還可能影響您的納稅信用。
  • 明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納稅人需在本月31日前完成
    近日,記者從稅務部門了解到,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依據相關規定,納稅人在2020年12月31日前,需對2021年的專項附加扣除進行確認。需要提醒的是,除了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租房和房貸之外,慈善捐贈、大病醫療等費用,也可以進行專項附加扣除。
  • 考試報名費降價 個稅專項附加稅扣除 職稱制度改革三大利好為銀行...
    實際上,近年來與銀行業專業人員職業資格考試相關的好消息持續不斷,例如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和經濟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前者從經濟生活上,後者從職業道路上,為廣大銀行業從業人員帶來關乎個人「錢途」與前途的重大利好。2019年1月1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正式頒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