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暴雨不斷
戶外不能遛娃,不如去書城逛一逛
說起深圳的書城你會想起哪裡?
是福田的中心書城?
還是羅湖、南山、龍崗、寶安……
不過今天小編推薦的都不是以上書城
而是深圳書城的新成員
深圳書城龍華城
深圳書城龍華城於2019年12月31日正式開業。位於龍華區核心區域龍華廣場梅龍路與清泉路交界處,總建築面積達4.6萬平方米,僅次於目前最大的中心書城,建成後將成為龍華區最大的文化主題綜合體和文化地標式建築,並率先啟動5G技術,還有個性化定製薦書服務、屋頂農場等。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四:10:00-22:00
周五:10:00-22:30
周六:09:30-22:30
周日:09:30-22:00
地址:深圳市龍華區梅龍大道1389號
交通指南
地鐵4號線:清湖站D出口
文化廣場東公交站:M202/M391/M554
文化廣場北公交站:B730/M302/M424/M517
龍華文化廣場臨時公交站:
深莞1線/深莞2線/M287/M421/M449/M464/M540
作為深圳第二大的書城,
龍華書城共有7層。
室內免費閱讀席位達400個以上,
圖書達20萬個品種,約70萬冊,
按不同年齡的讀者群遍布7層。
每層都分別有什麼內容?
這張圖看完你就都知道了!
▼
層樓疊榭(綜合閱讀館)-
「層樓疊榭侵雲起,望處人家半臨水」
負一層與一層之間穿插著有趣的夾層
猶如層樓疊榭般形成豐富有趣的空間的形態
從而建立起建築空間的功能性連接
為讀者創造出更加整體化的閱讀體驗
與此同時
營業到深夜的本區域空間
如深夜閱讀「食堂」般為需要「充電」的都市人們
提供著精神「食糧」
-「牆「「山」相依(文化公區)-
公共空間通過不同動線的安排
營造出靈活多變的空間
一層與二層連接的大型階梯
作為室內交通的文化樞紐
同時也承擔著展示與休憩閱讀的功能
高三層的書牆藏有超過8000本書
是書城一層區域的視覺焦點
代表著空間故事的序章
讓人宛如置身書海之中,看見閱讀的力量
二層是書城的中心城市客廳
這不止是沉心讀書的理想之地
還是根據需求而變的核心文化平臺
或是嶄新的多媒體展示空間
在此通過承辦各種文化、演講、論壇等活動
為書城和讀者之間搭建起藝術交流的對話空間
高達四層
宛如層層壘砌的「書山」中庭造型
直通天窗
將「書山有路勤為徑」的景象展示在讀者眼前
自然天光由「書頁」狀的玻璃
與隔板的天窗中傾灑而下
留白簡淨的色理與類木材質的交融
使得整個空間溫馨中帶有一面「現代靜謐」
與此同時
柔和的陽光也極大的節省了建築空間能耗
進一步契合綠色生態的設計理念
-孩童的市集(童趣館)-
以孩子的視線出發,打造一處他們心中的樂園
將「微社區」的概念植入空間
構建社區元素的多樣性
通過多元化和多功能的空間組合
啟發孩子們的創造性,在閱讀場景設計上
以符合孩童身高和瀏覽習慣的書架
不受拘束的草坪時閱讀園地
靈活的積木拼接式閱讀卡座
趣味十足的站立式穿梭洞洞設計
在為孩子打造專屬而舒適的尺度空間的同時
也賦予孩子們思考與動手的能力
和賦予家長與孩子於不同場景的視線交流
-小橋流水(人文館)-
「小橋流水」這一空間概念的塑造上
用波光粼粼的鏡面金屬
營造出橋背凹凸「水面」的直覺觀感
同時在橋底擺置木質小船與之形成上下意境呼應
傳遞出雅致自然的空間畫面感
讓輕鬆愉悅的閱讀氛圍如小橋流水般走入人心
-方圓之間(藝術館)-
以水平、線性視覺為主的藝術館區域
在局部空間造出圓形的框景形態
並通過豐富交織的立面層次
營造出「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視覺感
不僅如此
材質的自然肌理附著在書櫃及書臺的簡約形態中
自然營造出柔和溫潤的閱讀氛圍體驗
在這裡,一書一閣
一牆一窗皆是風景
在方、圓結構的交錯中
瞥見人們於中行走、找書、閱讀的行為活動景象
於方圓之間自得
於「景中景」中體驗質感生活
-5G 智慧書城-
除此之外
龍華書城作為深圳第一家
率先啟動5G技術的智慧書城
通過採用「雲+端」技術架構
與書城現有運營系統完成數據對接
為讀者打造個性化定製薦書服務和豐富增值服務
形成以科技創新融合拓展文化創意空間的體驗
本文部分圖文資料來源於:深圳商報,建築師瘋人院,由兒童周末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以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