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凡 (詩意江南雨平臺專欄作家)
主播:竹 笛
設計:森瞳
責任編輯:Rose
寧波江南雨文化創意工作室監製
官也街,澳門氹仔島南市口的老街,長不過百十來米,寬不過四五米,且不說是街,就一條窄窄的小巷而已。老街甚至袒露著斑駁破舊,全然不是我所想像,比如杭州的河坊街那樣的精緻古雅。
殊不知小島何時聚而為鎮,小街何以集而為市。官也街講述著久遠年代的澳門故事,它濃縮了昔日澳門市民的生活畫面,折射出殖民期間澳門的市井風貌、裡弄景象。今天這條街卻以美食而聞名,成了遊人必去的美食街,澳門傳統美食的集市源頭。
宮也街鱗次櫛比的老房子,似乎是清一色的樓上住人樓下開店。市民除澳人外,也有葡人或澳葡人的後代。家家戶戶的樓廊窗臺擺滿了盆花,沿窗的外牆攀爬著茂密的滕蘿之類。陣陣的美味香氣,罐滿了整條街。
這兒幾乎集中了澳門所有的老牌名吃。當從老字號莫義記入口處進入,見店鋪食肆的單間門前一個挨著一個。公雞、木偶、小飛象等葡國餐廳舉步皆是,名市糕點飲品的作坊小吃隨意即可。數不過來的大大小小的各種招牌橫七豎八雜亂無章地擠掛在街市上,幾乎全是大有來頭的百年老字號。
樸素的門面裝飾,簡單的店鋪設計,如此素顏簡易,沒有絲毫的顯擺和做作,沒有吆喝,有的是低語柔聲的粵普語。這樣的老字號給我以慕名的信任,這與我所慣見的現實而言,是回歸到了本真。據說食品工業之初都會有假冒偽劣,澳門很例外。
放心這片乾淨陽光,就毫無顧忌地一飽口福了。大利來的豬扒包、咖喱魷魚,莫義記的榴槤雪糕、糠布丁,興記冰室的茄汁雜排通,達榮魚翅撈麵,誠昌水蟹粥,更有隨處可見的椰撻、蛋撻、燕窩撻。再捎帶一份手信,找最有名氣的咀香園、鉅記,都是手信的品牌,帶上些著名的燒肉乾、杏仁餅、薑糖、雞仔餅。
聽市民敘說起父輩的創業,很多人世代居住守著。官也街的歷史寫滿了艱難和創意,漫漫歲月涵養了當地人謙和誠信的性格,他們的聰明智慧為官也街撐起一片天地。名符其實的美食薈萃了中西南北,各色口味應有盡有,不愧美食家的樂園,吃貨們的天堂。
走出官也街,我深深感慨為商者的心是寧靜的,經典的品牌與人一樣樸實無華,也許僅此是賺來的商機。飲食習俗體現當地的人情志態,而我看到人人手裡必拎著的手信,也是最簡單不過的包裝,澳門人禮尚往來的傳統。一份手信,顧名思義即是信手捎來之意。便帶的禮物,不在貴重,而在情意,不僅體現當地樸實的飲食文化,更是淡泊如水的君子之交。
一凡:本名張法榮。50後,知青,現居杭州。喜歡文學、戲曲、音樂、旅遊。在央企基層單位從事文秘工作二十餘年。早年文章多論說體、總結類。撰寫的專業論文曾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偶有文學作品見諸報刋。2006年開博並文學創作。為文主張反映現實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其文曲婉含蓄,語言清麗雅致,蘊含哲理情趣人生感悟。作品見於各類網媒,是"詩意江南雨「公眾平臺專欄作家。微信號:ZFR395996920
竹笛:筆名O-K Mom,微信號olina778,現旅居北美,醉茶聽雨平臺主播,海外五洲詩軒副社長,海外鳳凰詩社朗誦部主任,加拿大楓之聲傳媒朗誦藝術主編,作品散見詩刊、網絡、報紙和書籍。
總編:港灣
微信:dreamyu810
策劃:卡薩布蘭卡
圖片設計:森瞳
版面編輯:琴兒
責任編輯:Rose
寧波江南雨文化創意工作室監製
投稿郵箱:191041905@qq.com
公眾號:shiyijiangnanyu
轉載請註明作者及轉自公眾平臺:shiyijiangnanyu
關注請點擊右上角「詩意江南雨」。或長按右邊的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