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澳大利亞發生森林大火以來,這場山火的相關情況被持續報導。
大家對於一場連續燃燒了整整4個月,卻依舊沒有被熄滅的山火表示揪心。
2019年9月,澳洲發生森林大火。
2019年12月19日,據《衛報》報導澳大利亞山火仍在肆虐,澳洲再次進入緊急狀態。
2020年1月3日,外媒報導稱澳洲山火致超2萬隻考拉死亡。
1月5日,來自《地球》雜誌高級記者拍攝的視頻顯示,澳洲公路兩旁堆積了成百上千具燒焦的動物屍體。
圖片來源:網絡
1月6日,澳大利亞消防員就山火期間總理一家赴夏威夷度假一事怒斥總理。
1月12日,據澳媒報導當地降雨以後,積水漆黑如墨,雨水中有一股刺鼻的煙燻氣味。
同日,澳大利亞總理回應山火期間度假,稱感到後悔,沒想到平衡工作與家庭這麼難。
1月13日,澳洲政府宣布撥款五千萬澳元救助動物。
1月14日被曝出因山火致使墨爾本空氣汙染嚴重,導致澳網選手呼吸困難,咳嗽不止,不得已退出比賽。
圖片來源:網絡
一個接著一個的新聞,不斷的刺痛著我們的心。
曾經那個「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如今成了通天紅色,黑灰瀰漫的「人間煉獄」。
2
澳大利亞附近的居民被山火趕到海邊避難,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盛滿他們美好記憶的家園,在大火中一點點燃燒殆盡。
圖片來源:網絡
全國共有24人死亡(包括數名志願消防員),數百人受傷,僅在新南威爾斯州,就有1300多所房屋被摧毀,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斯州有數千居民無家可歸。
在一段採訪視頻中,一名消防員哪怕身體已經疲憊至極了,卻依舊馬不停蹄地趕往火災現場去滅火。
他說:我已經失去7個家了,不能再失去了!
圖片來源:網絡
那痛苦絕望的神情讓人心疼……
據報告顯示,這次澳洲山火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需要一百年的時間,才能夠被植被完全吸收,巨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加劇了全球變暖。
相信今年冬天很多人有著同樣的感慨:今年的冬天一點都不冷,在打算買羽絨服之前,天氣就暖和了起來。
氣候的變暖導致冰川區域的冰塊加速融化,沿海地區水位線上升,誰也無法預料洪水何時決堤,泛濫成災。
澳大利亞的鄰國紐西蘭,原本冰藍透明的冰川,因被澳洲山火產生的煙塵覆蓋,將冰川變成了「沙漠」。
不僅如此,澳洲山火所產生的煙霧還飄到了12000公裡之外的南美洲。
要知道,澳大利亞與南美洲之間可是相距著一個太平洋!
可是煙塵搭載著季風和洋流的「順風車」,分分鐘就過去了。
無人能夠預料到這片煙塵什麼時候會飄散到自己居住地的上空。
3
這場災難原本始於2019年9月的一場澳洲山火,當時的山火還只是零星的一部分。
從零星山火到熊熊大火,誰都知道,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它本可以被熄滅,但是因為澳大利亞政府官員的輕敵與不作為,山火火勢變得無法控制。
為了保衛家園奮不顧身的澳洲消防員們,他們夜以繼日地趕往火災第一現場去滅火,始終堅守在火場一線。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居民身處水深火熱的災難現場,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家園付之一炬;
1300個消防員奮力滅火卻依舊杯水車薪;
超兩萬隻考拉死亡,近5億動物葬身火海……
然而在這個時候,他們的一國總理卻帶著一家四口去夏威夷度假。
這裡是星火燎原的緊急狀態,數千居民無家可歸;
那邊是海島上拍照歡慶,玩得樂不思蜀的一國總理。
圖片來源:網絡
對此,澳洲的其他政客表示支持澳洲總理的做法,說莫裡森總理有權和孩子們度假;也可以過聖誕節;也有休息的空間。
很多網友對這種言論感到匪夷所思,國難當頭,一國領袖卻撂挑子不管,帶著一家人去夏威夷度假,這是何等的荒唐?!
就像熱評第一說的那樣:「在其位,謀其政」。
當初競選總統時打著「民權」的幌子,實際上在一些精明的澳洲政客眼中,百姓的生命、家庭有什麼值得自己去費心的呢?哪裡比得上自己的利益重要。
見群眾眾怒,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整整4個月後才回應道:
「假如當時料到今天的局面,我是不會去夏威夷的。平衡工作和家庭責任都是一大難題,2019年對我而言太忙了。」
圖片來源:網絡
澳洲總理這一騷操作,套用瓊瑤阿姨句式就是:
你們失去的只是家園和家人,而我失去的是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啊!
4
在大家紛紛指責澳大利亞總理只顧自己玩樂,完全不顧自己國家百姓的同時,也有網友表示自己身為中國居民感到特別幸福驕傲。
有網友在下方留言:
圖片來源:網絡
還記得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嗎?
在地震發生後的三天時間裡,來自全軍20餘個兵種的十萬餘官兵立刻深入受災嚴重的58個鄉鎮。
用自己的身軀撐起了災區的「天」。
圖片來源:網絡
事前,這15名勇士曾寫下生死決絕的請戰書:「我願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挽救災區人民的生命,實現我們軍人的價值。」
圖片來源:網絡
震後兩個小時,溫總理火速奔赴災區一線,與大家一起共進退,看望救助一線的軍隊、醫療隊,慰問當地災民,給群眾動蕩不安的心打了一針有效的鎮定劑。
圖片來源:網絡
《我是演說家》第三季第一期的一則「國強則少年強」的演講,演講者許吉如講了這樣一件事:
許吉如的一個敘利亞同學,在得知她畢業後就要回中國時,跟她說:
「我很羨慕你,我的國家常年在內戰。雖然在今天,我們倆都是在美國的留學生,但是我們各自還有一個身份——我的身份叫敘利亞難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國國民。」
難民與國民的最大差別,在於你是否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你是否一定要將自己的命運,寄托在別的國家;寄托在一紙冰冷的移民法案,還是說,你可以輕飄飄地講:「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家裡這麼好,我隨時可以回得來。」
當其他國家突然爆發政治暴亂、戰爭時,中國軍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接中國同胞安全回家。
那些身處戰爭的人們,除了對中國人投以羨慕的目光以及哀嘆國家的不幸外,什麼都做不了。
發生在2015年葉門撤僑事件,是電影紅海行動真實事件的原型。
圖片來源:網絡
2015年3月26日起,由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約旦、蘇丹等其他海灣國家,參加的國際聯軍在葉門發動打擊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
使得當地局勢驟然緊張,當時有590名中國公民在葉門,為保證我們公民的安全,2015年3月29日中國政府派遣臨沂艦、濰坊艦和微山湖艦前往葉門撤僑。
中國艦船進入已經成為交戰區的葉門亞丁港,全面實施警戒行動,臨沂艦進入一級戰鬥部署,特戰隊員和水兵全副武裝設立安全區,完成兩批次撤僑,第一批次124人,第二批次400人,分別用時39分鐘、40分鐘。
圖片來源:網絡
2015年尼泊爾發生8.1級大地震,超過六千多人死亡,中國國航,南航,東航客機進入尼泊爾加德滿都機場,將5685名中國公民安全撤離,此次行動中,中國是第一個完成撤僑的國家。
有人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因為身處強大國力的國家,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當然,災難不分大小,澳洲山火肆虐的悲劇,依舊值得所有人警醒。
此時還在澳大利亞山火中頂高溫和汙染奮戰的消防員以及消防志願者同樣可敬。
只是他們的力量在這場浩劫中顯得杯水車薪罷了。
我們真心希望,澳大利亞這場持續4個月的火災,能夠早日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