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愛凌正用自己的人生經歷,鼓舞著其他年輕人,尤其是那些和她同齡的女孩兒——「去勇敢地挑戰自己的極限吧!」
|作者:楊雨
|編輯:阿曄
|編審:蘇蘇
3天,2次衝上熱搜,17歲的谷愛凌再一次引發關注。
12月14日,谷愛凌被史丹福大學錄取的消息刷屏。此前,她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被「夢想中的大學」錄取後的激動心情。不過今天一早,她宣布為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自己將推遲一年入學斯坦福,這又引得網友一片叫好。
不少人認識谷愛凌是從去年6月開始的。當時,中美混血的她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了中國國籍,並成為中國國家滑雪隊的一員。之後,她一路開掛的履歷總是為人津津樂道:
她被譽為「滑雪天才」,3歲開始滑雪,9歲第一次比賽,16歲就拿到第一個雪聯世界盃冠軍,如今是2022年冬奧會種子選手;
她是超級學霸,一年學完高中後兩年課程,提前畢業後飛去瑞士進行滑雪訓練,抽空考了SAT(相當於中國高考),結果接近滿分;
她還是多才多藝的美少女,文能彈琴跳舞,武能騎馬打球,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典範」,是「『別人家的孩子』都比不上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無論走到哪,無論做什麼,谷愛凌永遠散發著朝氣和自信的光芒。
天賦盡顯,一路開掛
谷愛凌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從3歲起,就跟媽媽谷燕一起滑雪。
之後每一年的雪季,一到周末,谷燕就會帶著谷愛凌從舊金山的家出發,開4個小時的車,到內達華山脈的滑雪勝地太浩湖雪場。谷愛凌曾以為媽媽是要培養自己對滑雪的熱愛,媽媽卻很酷地說:「我只是因為自己喜歡滑雪而已。」
·谷愛凌(右)和媽媽谷燕。谷媽媽酷愛滑雪,曾是北大速滑隊隊員兼滑雪教練。
在媽媽的影響下,谷愛凌也喜歡上了這種「近乎飛翔的自由感」。看到女兒對滑雪的熱情一發不可收拾,谷燕便給她請了專業的滑雪教練。
很快,谷愛凌天賦盡顯、一路開掛。短短10年,她像乘著火箭一樣升上了女子自由滑雪的金字塔尖,成為滑雪場上的超級新星:
9歲蟬聯美國青少年錦標賽總排名第一;
13歲起參與成人比賽總金牌數達50塊;
三屆USASA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礙冠軍;
2018 Park City RevolutionTour,自由式滑雪U型池冠軍;
2018 Aspen公開賽,自由式滑雪Rail Jam冠軍;
2019年2月自由式滑雪世界盃義大利站坡面障礙冠軍,並登頂國際雪聯總積分榜榜首;
2019/2020賽季自由式滑雪紐西蘭公開賽坡面障礙比賽冠軍;
……
谷愛凌固然有滑雪的天賦,但成功背後,更離不開她刻苦的訓練和不斷的自我突破。
無論訓練多累,谷愛凌從來不叫苦。她說:「一個動作可能要重複無數遍才能成功一次,但我樂在其中,我覺得這是每個人在為自己的愛好付出時都會有的感受。」
無論新的動作多難,谷愛凌從不拒絕挑戰。抱著這樣的信念,她「打卡」了全球不同難度的雪場,不斷學習新的動作。她說:「即使一天滑100次,但如果不學新動作,不突破、不創新,就只能永遠停留在這個水準上。我不願意這樣。」
·谷愛凌在雪場上的英姿。
即便生病受傷,谷愛凌也從不輕易打退堂鼓。她曾在雪場上摔斷過鎖骨;也曾在比賽前夜發燒到40度,「每一口呼吸都會引起肺疼」,躺在媽媽懷裡難受得直掉眼淚,但第二天一早,情況稍稍好轉,她就迫不及待換好了滑雪服,興奮地往雪場一路小跑。
她說:「不輕易放棄,是因為對我來說,滑雪這件事,熱愛的成分更重要。」
正因為這樣的努力與全身心投入,到2019年底,谷愛凌已經成為世界盃的「三金王」。
「她是具有相當威脅性的選手,有人已經將她看作目前世界上最優秀的女子自由式滑雪運動員。儘管她剛滿16歲。」這是當時國際雪聯在官網上對谷愛凌的評價。
德智體美勞全能少女
滑雪早已成為谷愛凌生活的一部分,而在滑雪之外,她還有眾多興趣愛好。
比如騎馬
比如打籃球
谷愛凌在運動方面堪稱全能健將,越野跑、足球、攀巖……樣樣難不倒她。進入中學後,她在學校的田徑賽場上,輕輕鬆鬆拿第一;捎帶手的,她還能帶領校隊,贏幾場漂亮的籃球比賽。
除了體育,她也熱愛藝術,比如芭蕾舞、鋼琴、音樂劇。在學校歌舞劇團,谷愛凌曾是受眾人矚目的女主角。
·谷愛凌彈鋼琴
至於學習成績,谷愛凌更是全校拔尖。史丹福大學是谷愛凌6歲時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她小時候「最大的夢想」。11年以後,當初做夢的小姑娘終於如願以償。
當然,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谷愛凌也不例外。
谷燕曾分享女兒的日常生活:雪季的周末,是谷愛凌在一周中僅有的兩天訓練時間。這兩天一大早,谷燕會帶著她出門。晚上無論多晚回來,每天的作業,谷愛凌都會雷打不動地完成。埋頭寫完作業後,則是她的「聲樂時光」。為此,谷燕特地給谷愛凌請了家庭老師,教她發聲技巧。
即便在比賽期間,谷愛凌的功課也從不會落下。
今年1月結束的瑞士洛桑冬青奧運會中,她參加了自由式滑雪場地、自由式滑雪大跳臺和自由滑破面障礙技巧3個項目的比賽,收穫了2金1銀的好成績。而在當時,谷愛凌登上熱搜榜,靠的不僅是耀眼的成績,還有……回家趕作業。
這兩年,在訓練與學習之餘,谷愛凌出席了一些社會活動。
比如獲評年度女性大獎後走紅毯
為雜誌拍攝大片
從小到大,谷愛凌已經習慣了「斜槓生活」。和滑雪一樣,她在各種興趣愛好中也找到了一種平衡:「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不會去想其他的。上學時不會考慮滑雪,同樣滑雪時也完全不會去想上學。自己分得很清楚。」
這離不開父母的教育。谷愛凌一家都是學霸精英——爸爸是美國人,畢業於哈佛;媽媽在北京出生,先後畢業於北大和斯坦福。谷愛凌從小就被父母培養良好的習慣,比如「把時間花在刀刃上」「訓練時間雖有限但目標明確」等,這都讓她懂得了自我規劃的重要性。
長大後,谷愛凌的自律不靠父母插手、督促。她從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學會了發自內心地去認同與熱愛自己的生活。
也正是因為在這樣的家庭長大,谷愛凌可以去隨意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任何包袱。她的成功裡除了有熱愛與汗水,也有父母的遠見與陪伴。
地地道道的北京姑娘
雖是中美混血,且在美國長大,但谷愛凌總說,自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姑娘。
·谷愛凌在北京
2歲時,她第一次回中國。往後每一年的暑假,媽媽都帶她回北京姥姥家,帶她感受中國文化。
姥姥教她繞口令、古詩詞;帶著她下廚房,教她做紅燒大黃魚和西紅柿炒雞蛋;還帶她去「打卡」故宮、爬長城、吃羊肉串和老北京涮羊肉火鍋……讓她融入地地道道的北京生活。在如此薰陶下,谷愛凌愛上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文也說得很「溜」。
·谷愛凌(左)和姥姥。
曾有人問她:「你覺得學習中文最難的地方在哪裡?」谷愛凌用略帶京腔的普通話打趣道:「大家經常問我從哪學的中文。我說誒?不是生下來就會嗎?中文哪兒難了?」
13歲那年,谷愛凌給自己定下了斯坦福之外的第二個「夢想」,要回到家鄉,代表中國參加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
3年後,夢想成真。2019年6月6日,谷愛凌宣布自己正式轉為中國國籍。在微博上,她自豪地寫下:「我很驕傲能代表中國徵戰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北京,我來了!」
為了全力備戰這屆冬奧會,谷愛凌擠出時間自學,提前完成高中學業,成為母校歷史上第一位提前畢業的學生。如今她為了騰出時間好好訓練,又準備推遲一年入學史丹福大學。看樣子,谷愛凌已經為這場她期待已久的比賽熱好身了。
·今年1月,谷愛凌以中國籍滑雪運動員的身份參加瑞士洛桑冬青奧運會。
在歷屆冬奧會中,只有自由式滑雪中國男隊獲得過冠軍——2006年,韓曉鵬在義大利都靈冬季奧運會中為中國奪得首枚金牌。然而,女子運動員至今仍未實現金牌零的突破。隨著谷愛凌的加入,大家對本屆冬奧會充滿期待,也紛紛為這位「北京姑娘」送上祝福。
不過,對谷愛凌而言,滑雪最重要的意義並不在於比賽。
滑雪讓她有機會與朋友一起分享喜悅。從3歲第一次接觸滑雪,谷愛凌每年都堅持在做的事兒,就是和朋友們一起在雪地裡「玩」。「學一個新動作的時候,看到朋友在做,有時候也會幫助和鼓勵到我。我們可以一起去嘗試,落地的時候能一起分享快樂。」
滑雪讓她變得更強大。「因為滑雪,我變得更有信心。現在再大的壓力也不怕,哪怕別人說不喜歡我,那也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
滑雪還幫助谷愛凌收穫了人生感悟。16歲時,她第三次參加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世界盃,首次拿到世界盃冠軍。比賽中,她在前兩輪都摔倒了。第三輪開始前,谷愛凌深深吸了口氣,很認真地思考「我為什麼還在從事這項運動,我到底愛它什麼」。調整好情緒後,比賽迎來了的轉折點——她在空中劃出漂亮的弧線,然後穩穩地落在了地上。
這場比賽結束後,她「復盤」了整個賽程,總結道:「在這場比賽中,我學到了很多。有句話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意思是不要被自我限制,要有更廣闊的視野。」
谷愛凌正用自己的人生經歷,鼓舞著其他年輕人,尤其是那些和她同齡的女孩兒——「去勇敢地挑戰自己的極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