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以色列部落——德魯茲人

2020-12-20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與人們的普遍看法不同,聖地並非僅僅是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家鄉,它還集多元文化為一身。以色列的少數民族包括形形色色的阿拉伯人、貝都因人、科普特人、德魯茲人和衣索比亞人。儘管大多數遊客可能對貝都因人有所了解,但德魯茲人部落的趣事卻依然是個鮮有人知的秘密。

在以色列北方的迦密、加利利和戈蘭高地,坐落著德魯茲人(Druze)的村莊,其中包括達利亞特卡爾梅爾(Daliyat al-Karmel)、伊斯菲亞(Isfiya)和邁季代勒舍姆斯(Majdal Shams)等,它們通常建在高高的山坡上,山下的峽谷風光一覽無餘。在所有這些地區,都能見到路邊的德魯茲女性向過路人兜售新出爐的皮塔餅、橄欖,還有光滑的酸奶酪(labaneh)。但德魯茲人到底是怎樣的人呢?

愛好和平的民族

德魯茲人是有宗教信仰的一個阿拉伯少數民族(以色列的阿拉伯人中,82.6% 為遜尼派穆斯林,9% 為德魯茲人,9% 為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人們普遍認為,他們待人友善,與以色列及其鄰邦和睦相處,但卻常常被忽視。世界上總共有約一百萬德魯茲人,他們主要生活在敘利亞和黎巴嫩,而生活在以色列的德魯茲人共有十萬四千人。儘管德魯茲人也說阿拉伯語,但他們並非穆斯林,他們自稱為「一神論者(muwahhidun)」。

德魯茲人的宗教誕生於十世紀的埃及,當時埃及的統治者是法蒂瑪王朝(Fatimid Caliphate)哈裡發哈基姆(al-Hakim),他自認是地球上神的化身。德魯茲人從什葉派中分裂出來,成為哈基姆的追隨者。為躲避迫害,他們逃往敘利亞、黎巴嫩的偏遠山區(現在屬以色列)。

德魯茲人的信仰結合了伊斯蘭教、印度教和希臘哲學,他們相信輪迴,也相信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先知,包括摩西、耶穌和穆罕默德的預言。他們有自己的旗幟——「德魯茲之星」,五種不同顏色分別代表五位先知。

以色列有一些德魯茲聖地向遊客開放。其中,最重要的一處是傑斯羅墓(Nebi Shu'eib)。據說,傑斯羅是摩西的嶽父,德魯茲人認為他是一神論的創立者。傑斯羅墓有著像大清真寺一樣的圓頂和庭院,建在一個被稱為哈丁角(Horns of Hattin)的地方,俯瞰加利利湖。1887 年,埃及和敘利亞第一位個蘇丹薩拉丁曾在此打敗十字軍。

第二重要的德魯茲人聖地是薩巴蘭墓(Sabalan's Tomb),它位於濱海小城納哈裡亞(Nahariya)內陸的胡爾費什村莊(village of Hurfeish)上方。站在這座陵墓上,山景美不勝收,其中長眠著德魯茲人的先知西布倫(Zebulum),他曾在十一世紀時傳道。

從阿拉伯村莊卡法亞瑟夫(Kfar Yasif)向南約20 公裡處,有個名為「Nabi al-Khadr」的聖地,它在阿拉伯語中的意思有雙重含義,一個是「以利亞墓(Elijah's Tomb)」,一個是「綠色」。這裡四周環繞著低垂的無花果樹,是很好的野餐場所。在猶太教中,以利亞是最重要的德魯茲先知之一,他的墓中有一個拱形內室,四壁飾有大衛王和所羅門王的畫像。

迦密中部

德魯茲人世界的中心當屬達利亞特迦密(Daliyat al-Karmel),它是以色列最大、也是最南部的德魯茲小鎮,始建於約400 年前。達利亞特位於海法市東南的迦密山(Mount Carmel)上,如今在它的主街上,整天都有不規則延伸的市場,街道兩側的各色店鋪售賣手鼓、水煙管、陶器、珠寶、工藝品等物品,當然還有光怪陸離的服飾。

主街的北側坐落著德魯茲遺產中心,它是一個小型免費博物館,其中的展品包括德魯茲人傳統手工藝品和武器,還有大量留著鬍子的男人照片。

繼續沿街而下,就來到勞倫斯•奧列芬特爵士的故居——「Beit Oliphant」,也稱為「Beit Druze」。這位英國基督徒作家曾與德魯茲人結為朋友,於1882 年移居至此。今天,他的故居被作為軍事紀念館,專門紀念曾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的德魯茲人。

傳統上,德魯茲男性為服役而感到自豪,但現在有跡象表明,這種態度正在發生變化。

達利亞特本地德魯茲人艾哈伯•阿薩德(Aehab Asad)今年33 歲,他表示:「我曾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在我看來,儘管以色列對我們是個好地方,但我認為德魯茲人並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也沒有從參軍得到什麼好處。」他還說,他有許多德魯茲朋友都是收入很低的園林綠化或建築工人,他們感到自己在以色列社會難以發展。

但顯然也有例外,他就是德魯茲教授納義姆•阿瑞迪(Naim Araidi),他曾被任命為以色列駐挪威大使。阿瑞迪在被任命時表示:「德魯茲是個偉大的民族。包括以色列某些猶太人公民在內,我還從未見過哪個民族如此堅定地忠誠。」

實際上歷史也證明,德魯茲人是個既忠誠又好客的民族。阿薩德表示:「也許因為我是德魯茲人才會有偏見,但我想還沒有人能像德魯茲人一樣的待人尊重、殷勤好客。我們就是熱愛人民。」

如果您是因德魯茲人殷勤好客慕名而來的遊客,就應該直奔伊斯菲亞(Isfiya),它是臨近達利亞特(Daliyat)的村莊,在這裡Nations & Flavours 集團能為您安排參加傳統的德魯茲人家庭聚餐。德魯茲人的許多食材都來自本地出產的香草和植物;其中的特色菜有葡萄葉卷飯、撒著神香草的烤皮塔餅、馬薩拉(mansala,用茄子、鷹嘴豆和番茄醬烹製而成)和卡巴比(kababi,配以芝麻醬和色拉的烤羊肉串)。德魯茲人的皮塔餅又大又薄,遠近聞名。

您可以住在伊斯菲亞的德魯茲民居——El-Manzul Druze Lodging,這是一座大房子,提供按摩浴池,客人能在此享用按摩,還有傳統的德魯茲早餐——labneh(濃縮酸乳酪)、皮塔餅、橄欖和各種各樣的小盤色拉。城外不遠處有一座令人驚嘆的天主教堂——Muhraka Monastery,它建在迦密山(Mount Carmel)最高處,位置得天獨厚,在這裡極目遠眺,向西是地中海海岸,向東則是耶斯列谷地(Jezreel valley)滿目青翠的平原。

登高望遠

從上加利利(Upper Galilee)地區繼續向北,沿路小山頂上德魯茲村莊星羅棋布,一直延伸到敘利亞邊境。其中最大的一個村莊名為Beit Jann,位於莫蘭山(Mount Meron)頂部。這裡是以色列的最高點(海拔940 米),駐足於此,整個加利利、黎巴嫩和敘利亞都能盡收眼底。德魯茲豪華酒店頂天酒店(Touch the Sky)名不虛傳,山腰上有一座傾斜的飯店,由阿布哈亞(Abu Haya)家族經營,這裡還為遊客提供前往德魯茲人聖地各景點的導覽。

約12 公裡以西,有一個名為Yanuah 的德魯茲小村莊,近50 年來,薩阿德(Sa'ad)家族一直在此經營他們的德魯茲風格賓館。Yanuah 在聖經裡稱為約拿(Janoah),自銅器時代以來就有人定居於此。小村莊就建在拜佔庭人和十字軍戰士定居地的遺蹟上。遊客來此可以參觀古老的橄欖油坊、當地典型的麵包房,另外還可以去古聖經時代的洞穴探幽。

在以色列北端距離動蕩不安的敘利亞邊境不遠處,還有一個名為「邁季代勒舍姆斯(Majdal Shams)」的村莊。儘管目前敘利亞動蕩不堪,但在這個被蘋果園和櫻桃園環繞的世外桃源之中,仍居住著大約9,000 德魯茲人。黑門山距此近在咫尺,由於海拔高度的關係,這裡冬季白雪皚皚,成為超現實版的中東冬季滑雪勝地。

附近的尼姆羅德城堡(Nimrod’s Fortress)是一座阿拉伯古城堡,它可以遠遠追溯到1229 年,讓人有種世界末日的感覺。儘管城堡並非出自德魯茲人之手,但德魯茲部落的牧羊人卻守護著它,他們也是最早稱之為尼姆羅德城堡的人,這個名字取自聖經中的獵人尼姆羅德。尼姆羅德城堡被馬克•吐溫稱為「世界上最精美的廢墟」,它眺望北部戈蘭高地,直到通往大馬士革的公路。在那裡,敘利亞的德魯茲人面對的是危機四伏的現實世界。(實習編譯:汪燕妮 審稿:李宗澤)

相關焦點

  • 被遺忘的以色列部落——德魯茲人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與人們的普遍看法不同,聖地並非僅僅是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家鄉,它還集多元文化為一身。以色列的少數民族包括形形色色的阿拉伯人、貝都因人、科普特人、德魯茲人和衣索比亞人。儘管大多數遊客可能對貝都因人有所了解,但德魯茲人部落的趣事卻依然是個鮮有人知的秘密。
  • 駐以色列大使高燕平參觀以色列德魯茲民族社區
    2014年3月5日,高燕平大使訪問以色列北部德魯茲民族社區,會見了德魯茲教長塔裡夫,參觀了德魯茲科學與領導能力高中和當地的電子元件加工廠。使館林立武官和以色列退役軍官友華協會負責人伽能退役準將等陪同訪問。
  • 德魯茲人:我們不是以色列人,我們的祖先來自中國樂土?
    如今的德魯茲人主要生活於中東地區,該民族總人口有100多萬,大約80萬都在敘利亞,還有13萬成人生活在戈蘭高地和加利利地區,那裡已經被以色列人佔領了,但是有相當數量的人並不認為自己是以色列人,尤其是一些年紀大的老者。
  • 中東地區的德魯茲人\陳來元
    他們沒有自己獨立的國家,主要生活在黎巴嫩、敘利亞等國,也有小部分生活在以色列北部的加利利地區和被以色列佔領的敘利亞領土戈蘭高地一帶,人口約十萬。  宗教信仰是德魯茲人的凝聚力。他們信奉的德魯茲教,是伊斯蘭教的一個分支,屬什葉派,一千多年前形成於埃及。德魯茲人說阿拉伯語,信奉至高無上的真主安拉,但與其他穆斯林又有不同之處,如他們不封齋,不朝聖,不行割禮,不繳納天課。
  • 德魯茲人:我們不是以色列人,我們的祖先來自中國樂土?
    如今的德魯茲人主要生活於中東地區,該民族總人口有100多萬,大約80萬都在敘利亞,還有13萬成人生活在戈蘭高地和加利利地區,那裡已經被以色列人佔領了,但是有相當數量的人並不認為自己是以色列人,尤其是一些年紀大的老者。
  • 中東地區的德魯茲人\陳來元
    他們沒有自己獨立的國家,主要生活在黎巴嫩、敘利亞等國,也有小部分生活在以色列北部的加利利地區和被以色列佔領的敘利亞領土戈蘭高地一帶,人口約十萬。  宗教信仰是德魯茲人的凝聚力。他們信奉的德魯茲教,是伊斯蘭教的一個分支,屬什葉派,一千多年前形成於埃及。德魯茲人說阿拉伯語,信奉至高無上的真主安拉,但與其他穆斯林又有不同之處,如他們不封齋,不朝聖,不行割禮,不繳納天課。
  • 猶太人與德魯茲人,淵源深厚的友誼面臨考驗?
    德魯茲人是中東一個說阿拉伯語,而不信奉主流伊斯蘭教的民族。在當代中東地圖上,德魯茲人社區橫跨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和約旦。在以色列,德魯茲人主要居住在其北部與黎巴嫩的邊界及戈蘭高地上。自從猶太復國主義降臨巴勒斯坦開始,德魯茲人對猶太人的訴求便不持反對態度。以色列政府也因此對這個族群採用了與其對大部分阿拉伯人不同的政策。
  • 來,了解一下在以色列的這個神秘群體
    他們是德魯茲人。德魯茲人沒有自己獨立的國家,他們分布生活在敘利亞、黎巴嫩和以色列等地,依靠教義將彼此社群聯繫在一起。以色列擁有第三大德魯茲社群,但也只有約13萬的人,可見德魯茲人口稀少。他們嚴格地維護著社群的封閉性:德魯茲教派不允許外人加入,且禁止與外族通婚,這就意味著只有父母都是德魯茲人才能夠被稱為德魯茲。這種封閉性和猶太教有一些類似。
  • 德魯茲人在戈蘭高地升起敘利亞國旗,宣布向敘利亞效忠
    據路透社10月6日報導,居住在被佔領的戈蘭高地的阿拉伯德魯茲人聚集在敘利亞邊境,宣布他們對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忠誠。慶祝敘利亞政府在內戰戰爭中的勝利。 在1967年第三次阿拉伯 - 以色列戰爭中戈蘭高地被以色列佔領後,敘利亞的一些德魯茲人口在以色列控制之下。
  • 用遺傳衛星導航,解開了有1000年歷史的德魯茲神秘面紗
    1000年來,德魯茲人的神秘起源,幾乎完全生活在敘利亞,黎巴嫩和以色列的山區,已經吸引了語言學家,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關於德魯茲人是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高加索人還是波斯人,有很多爭議。據認為,今天世界上大約有100萬德魯茲人,其秘密宗教是在公元986年發展起來的,是伊斯蘭教內部的運動。雖然他們宗教的精神元素受到高度保護,只有長老才知道,但已知的做法是由各種宗教組成,包括印度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這種變化最有可能基於遊牧部落典型的歷史集會。以前的研究始終將德魯茲的起源置於近東地區。
  • 德魯茲人?宰牲節?步步帶你邊吃邊了解!
    作者:李欣桐坐標以色列你聽說過德魯茲人嗎?傳統節日宰牲節怎麼過?特色烤餅大塊烤肉,步步到德魯茲人家裡過宰牲節,大快朵頤>阿拉伯少數族裔 — 德魯茲你知道德魯茲人?快到視頻裡和步步一起去她的德魯茲朋友Amir家看看吧~德魯茲傳統美食 — 瑪納亥什餅還沒踏入德魯茲朋友的家就飄來一股香氣原來是Amir的媽媽在為步步準備傳統美食
  • 直播|探秘德魯茲人VI-法蒂瑪王朝興衰史
    當法蒂瑪王朝的開國之群馬赫迪做完了原始積累,開始進入發展的高速期,公元969年一個新興而宏偉的新型城市被建立起來,這個城市地處埃及卻並非埃及人所建立亞波羅時代的亞歷山大是地中海上經濟、貿易、文化、時尚的前沿,耶路撒冷人去到亞歷山大,就如同現在三線城市的打工仔去到北京的感覺。而亞歷山大的亞波羅去到以弗所,就像是北京人去到上海發展!但是Unfortunately,政績顯赫的阿齊茲哈裡法可能是太專注在自己的事業上,忽略了培養下一代的事情.
  • 德魯茲人,聲稱是成吉思汗的後代,其回歸認祖的意願:源於戰亂
    這個民族就是在中東的德魯茲人!德魯茲人是屬於阿拉伯人的分支,主要分布在敘利亞、以色列但德魯茲人信奉的是伊斯蘭教,但卻沒有信奉伊斯蘭教的教規,喝酒吃肉就是常事,並且不建立清真寺。這就導致了德魯茲人面臨著生存問題,畢竟德魯茲人沒有建立自己的政權,經常受到其他教徒的排擠。
  • 以色列首次任命阿拉伯人為陸軍王牌旅戈蘭旅旅長
    德魯茲派是伊斯蘭教的一個分支,在以色列也有大批德魯茲人,他們一般都參加軍隊服役。據報導,成立於1948年2月的戈蘭旅是以色列的精銳部隊,以英勇善戰著稱,被稱為以色列國防軍第一旅,一旦發生戰爭,該旅定會出現在最血腥的前沿,為此,戈蘭旅也成了以軍的一個符號。以色列前鐵腕總理沙龍曾任該旅旅長。
  • 以色列軍隊中的阿拉伯人算偽軍嗎,祖國和民族該忠於哪一個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以及周邊國家長期處於敵對狀態,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以色列軍隊中居然有一支阿拉伯人組成的部隊。1947年,聯合國頒布第181號決議,巴勒斯坦被一分為二。猶太人為保衛新生的國家與鄰國爆發了第一次中東戰爭。戰爭加深了兩個民族的仇恨,生活在以色列版圖內的阿拉伯人紛紛逃亡,可還有十幾萬阿拉伯人不願離開故土,於是他們成了以色列的少數民族。
  • 德魯茲因戰亂生活成問題,稱是成吉思汗的後裔,現要回歸中國!
    德魯茲因戰亂生活成問題,稱是成吉思汗的後裔,現要回歸中國!就全世界來說,中國的發展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不僅是經濟,就連軍事方面都有著很明顯的進步。而且很多中國人都到國外去發展,也是因為世界上有很多人都說自己是中國人的後代,可見中國現在發展的狀況使很多人覺得中國是他們的「後臺」。比如說中東地區的德魯茲人,他們為了想要加入中國,聲稱自己是中國人,想要正大光明的回到自己的國家而已。據說自打他們說自己是中國的後代之後,就有很多的歷史學家特別感興趣,想要研究德魯茲人到底是不是真正中國的後代。
  • 德魯茲因戰亂生活成問題,稱是成吉思汗的後裔,現要回歸中國!
    德魯茲因戰亂生活成問題,稱是成吉思汗的後裔,現要回歸中國!就全世界來說,中國的發展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不僅是經濟,就連軍事方面都有著很明顯的進步。而且很多中國人都到國外去發展,也是因為世界上有很多人都說自己是中國人的後代,可見中國現在發展的狀況使很多人覺得中國是他們的「後臺」。比如說中東地區的德魯茲人,他們為了想要加入中國,聲稱自己是中國人,想要正大光明的回到自己的國家而已。據說自打他們說自己是中國的後代之後,就有很多的歷史學家特別感興趣,想要研究德魯茲人到底是不是真正中國的後代。
  • 中東一阿拉伯分支,他們素以忠誠聞名,以色列任其成員為王牌旅長
    德魯茲人是中東地區一個少數民族,他們在民族劃分上屬於阿拉伯人分支,屬於歐羅巴人種,全球大概只有100多萬人。德魯茲人沒有自己獨立的國家,主要分布在敘利亞豪朗山區,大約有80萬,還有13萬德魯茲人生活在以色列境內,其餘生活在黎巴嫩、約旦等國。
  • 中東一阿拉伯分支,他們素以忠誠聞名,以色列任其成員為王牌旅長
    德魯茲人是中東地區一個少數民族,他們在民族劃分上屬於阿拉伯人分支,屬於歐羅巴人種,全球大概只有100多萬人。德魯茲人沒有自己獨立的國家,主要分布在敘利亞豪朗山區,大約有80萬,還有13萬德魯茲人生活在以色列境內,其餘生活在黎巴嫩、約旦等國。
  • 探索以色列北部的密碼
    比如以色列北部的港口城市—海法,比如軍事迷們聽到名字便會激動不已的地方—戈蘭高地,以色列最為重要的淡水湖—加利利湖,它們都有著無限美麗的自然景觀。海法是以色列僅次於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之後的第三大城市,也是以色列最大的港口城市。它西瀕地中海,背倚迦密山,市內的海法大學和以色列工業技術研究學院在世界上更是享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