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陸遊《古井》詩中道:「道傍有古井,久廢無與汲。鄰裡共浚之,寒泉稍來集。駕言欲漱濯,冀遠塵土襲。躊躇復棄去,綆短安能及?」
井在古人生活中是必需物,古詩文中古井「出鏡率」不低。以井為名讓古村也多了一絲清澈、清涼。禹州市西北具茨山腹地南麓淺井村,就是其中一個。
淺井村山水環抱,書堂河從村西蜿蜒流過匯入潁河。村落選址藏風聚氣,凸顯古代擇吉地而居的文化內涵。來到淺井村中部,可以看到一口老井,井口大部分被石板封閉,僅餘一張報紙大小,下望,井不深,底部略有水光。
明嘉靖《鈞州志》載:淺井,在州西北五十裡朵兒山,掘地七尺得水,餘地深甚無水。禹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包鵬舉介紹,文中指的就是這口井,村名也跟著叫了淺井。據淺井村《宋氏族譜》記載,明初洪武年間,宋家始遷祖雲興從山西遷居項城,避水災再遷禹州北老堂窪村,到四世祖時遷至淺井村,繁衍生息至今。淺井村地理位置重要,它的東邊是瓷器重鎮扒村,它又是潁河北岸的旱碼頭,因此成為禹州北部重要的騾馬集市和糧、棉物資集散地。歷史上的淺井村呈橢圓形,三條主街相交呈「廿」形。主街兩側分布著油坊、鹽店、彈棉花坊等門店。古驛道從東寨門入村,從西寨門出村。現在的淺井村,2016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保存有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築群,還有三條歷史街巷。村子由兩條東西大街、四條南北小巷構成棋盤式格局,有14個完整的老院落,每個院落坐北朝南,左右對稱,前後通街,有角門相連,是典型的多進四合院建築。又因地制宜建了角門、後花園等,建築於嚴謹規整中,透露出細膩精緻。四合院房屋出前廊,間有前廊減柱營造,又顯現了淮河上遊南北方氣候過渡地帶的獨有特色。宋之淦宅院
先走進宋之淦宅院。宋之淦,清末副榜貢生,兼做煤炭生意,富甲一方。宅院共兩進。頭進院主房面闊三間,出前簷,為防腐,在原木明柱外一圈圈纏繞小指粗的麻繩,麻繩上批灰刷漆,現彩漆剝落,露出麻繩的蒼灰色。後院正房三間,東西配房各五間,中間形成狹長的天井院。正房和配房,均是青石條基座,以窗戶為界,窗上方用青磚砌牆,窗下方用紅方石砌牆。院落氣勢恢宏,古樸典雅。 明清民居建築群中,保存了大量的各種材質雕刻。宋泰昌宅院主房前簷下隨檁枋處,透雕著變形蝙蝠,蝙蝠脊背浮雕搖錢樹,抱頭梁雕刻螭龍首,花牙子雕刻著鏤空夔紋圖案。這些傳達著宋氏家族對平安富貴生活的渴望。宋家私塾大門兩側窗戶,鏤刻有梅、蘭、松、竹,蘊含著宋氏先人對後輩高潔品性的期許。宋之棟宅院垂花門上有副石刻楹聯:「世事如棋讓一著不為虧我,心田似海納百川方見容人。」體現著宋氏家族的處事態度。 村后街有處古民居名叫孝道院。院落坐北朝南,由門樓、影壁、上房、廂房組成,上房六間一字排開,是兄弟兩人居住。房屋東側配房反比上房寬三尺、高三尺,因為東配房是這哥倆的父母住。「這種違反常規的建築模式,是宋氏家族孝文化的體現。」包鵬舉說。 孝道院內有兩株石榴樹,所結石榴一株酸一株甜,村民笑言:「寓意人生有酸有甜。」老宅炊煙
淺井村的宋氏家族耕讀傳家,明清時期,宋氏家族科舉上屢有斬獲。明嘉靖乙酉科、丁亥科,宋國用、宋國祚兄弟先後及第。宋國用曾任通判,為六品官員。宋國祚曾任河北樂亭知縣。清乾隆年間,宋培基武功高強,到京城比武時,120斤的大刀被他拋至數丈高,深得乾隆皇帝賞識,留他在頤和園監修萬壽山,操練御林軍。到了民國時期,宋氏家族仍接連不斷有出仕者。這導致宋氏家族修建了一些高於普通民居規格的建築。「相傳宋之淦宅院前庭圖紙取自當時開封府衙大堂,只是高低、進深略減,但與禹州府衙規制一模一樣。多座老民居墀頭是精美的麒麟、虎、獅這些等級較高的猛獸圖案,這在中原傳統村落中很罕見。」包鵬舉說。宋氏家族還出了不少大商人。清初,宋家由貨郎攤起家,經幾代人打拼,宋家有了「永泰西」生絲行,有了經營雜貨和藥材的「泰昌永」商號,還在北京、上海、漢口等城市開辦多家「泰昌永」分號。村中老人說,老祖先分家時,老大分的是扁擔,老二分的是貨箱,老三分的是撥浪鼓。這是想讓後輩牢記創業立家的不易、精誠團結的重要。宋家晚輩也牢記這一祖訓,逢年過節,宋家祠堂裡敬奉的也是這三樣物件。淺井村有愛國紅色文化的傳承,始自宋聘三烈士。宋聘三故居是一處清代三進四合院建築,房屋主體為小青瓦硬山建築,左右對稱,前後通街,又有角門相連,院落緊湊大方。革命先驅、中共黨員宋聘三在這兒出生長大。2006年,宋聘三故居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禹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宋聘三,原名五詔,曾用名品三,生於1881年10月24日。宋聘三少年時代在本村讀私塾,20歲考中秀才。1904年考入京師大學堂(北大前身),1907年,赴日本深造。留學期間結識了孫中山,抱著「探求真理,拯救國民」的志向,加入了同盟會。1924年,宋聘三作為河南代表參加了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1926年,宋聘三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929年,他在禹州一帶領導革命活動,曾是禹縣、許昌、新鄭、登封、密縣五地黨組織負責人。1929年,他被叛徒出賣,英勇就義。
村中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淺井村人宋福利、宋耀林、宋中林等人先後參加八路軍。皮定均率部南下時,13歲的宋中林參軍,在當地留下「光腚鬧革命」美談,後成為空軍英雄,抗美援朝中參加了多次著名戰役。
回復【公交】可查詢 禹州本地最新公交信息,包含村村通哦回復【房價】可查詢 禹州本地最新樓盤房價、打折信息▌說明:本文由禹州關注編輯整理髮布。文:河南日報記者 張冬雲 通訊員 宋文彬 《河南日報》2020年1月17日11版 圖片由耿亞偉拍攝
▌來源:河南日報、禹州關注(ID:yzguanzhu)
▌編輯:關小關
領導下了死命令
這篇稿件的花花不到333
小編本月的獎金就得泡湯
拯救小編全靠你的一朵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