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章退伍軍人李志平養殖孔雀開啟致富之屏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6日訊(通訊員 李明華 黃展徠)「養殖孔雀相對比較簡單,主要是環境要好,遠離人群,養殖成本也比較小……」近日,在宜章縣黃沙鎮大元村藍孔雀養殖園裡,村民李志平正為孔雀清理糞便,準備飼料,餵食添水……7年來,他每天都與這群孔雀為伴,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孔雀養殖專家
-
福建山區農民返鄉養殖孔雀帶動村民致富
福建山區農民返鄉養殖孔雀帶動村民致富 2019-06-19 15:吳蘇梅 攝 中新網寧德6月19日電 (吳蘇梅)在福建寧德市壽寧縣斜灘鎮山田村的誠信孔雀養殖場裡,孫振仙和父親曾良富一大早就忙開了,父子倆將20多隻網友購買的孔雀一隻只裝進特製的運輸筐裡,準備發往全國各地。 「訂單多的時候,打包就要花上半天時間,這兩年跟著父親一起養殖並銷售孔雀,日子過得非常充實。」
-
萬州女子返鄉養殖孔雀 藍孔雀化身「致富鳥」
徐光梅在孔雀擴繁養殖場用孔雀羽毛製作各種飾品孔雀在我們國家被稱為「吉祥鳥」,它美麗的羽毛象徵著吉祥如意,其本身更是「真善美」的化身。而對於李河鎮七裡村的徐光梅而言,孔雀的存在不僅是虛擬的象徵意義,還是一步步帶領她走向富裕的「致富鳥」。4年前,她偶然在電視上看到關於孔雀養殖的報導,這引起了徐光梅的濃厚興趣,她便毅然辭職返鄉開啟了她的孔雀養殖之路。徐光梅從城裡來到李河鎮七裡村開始養殖孔雀,養殖的孔雀由最初的50餘只發展到200餘只,成為當地的青年創業帶頭人之一。
-
揭秘英語老師的孔雀養殖致富之路
早晨伴隨著學生的讀書聲開啟新的一天,夜晚伴隨著學生沙沙的寫字聲結束,平凡的日子一天又一天從指縫溜走。如今57歲的鄧德早已富甲一方,名揚四海,人人稱他為「孔雀大王」。回想當年,鄧德不甘這樣消耗自己的人生,趕起了創業潮。當一名教師,默默無聞,桃李滿天下,光榮而無私,但這不是鄧德想要的,他不屬於這裡。
-
河南雀天下孔雀養殖基地:孔雀養殖要點,走上致富路!
孔雀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我們去動物園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孔雀美麗的身影,它一身青藍色的羽毛、雍容華貴、美輪美奐,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因此很多網友都想在家中養一隻孔雀,另外孔雀蛋也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孔雀肉在高端市場也非常受歡迎。因此孔雀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非常適合想通過養殖致富的朋友們選擇。
-
寧津有位「孔雀公主」,日夜與成群藍孔雀為伍
因其善於運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如今不僅擁有近400隻美麗的藍孔雀,還建立了佔地三畝多的「孔雀王國」,這讓她與丈夫不僅獲得了自己嚮往的生活,還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致富明星。「禽流感」致生意慘澹,外出散心覓得商機楊曉倩與丈夫劉志軍是劉槐村的一對80後小夫妻,年僅30歲的夫妻倆如今是村子裡出了名的致富能手。
-
儋州大學生返鄉創辦孔雀養殖場助村民脫貧致富
」,名字叫鍾仙紅 ,是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她養殖的孔雀不時傳來清脆的孔雀鳴叫聲。「人工飼養的孔雀,肉可食用、膽可治病、羽毛可觀賞,是一種集觀賞、食用、藥用價值為一體的鳥類,市場潛力較大,經濟效益相當可觀。」經過苦心經營,鍾仙紅的孔雀合作社養殖規模達到了幾千隻,已經賣出上萬隻。 她告訴高瑞琴研究員說,一隻孔雀如果在氣溫合適的情況一年能產20到50枚蛋,現在市場價格最少20元一枚。
-
孔雀「飛」到渝東南 開出美麗「致富屏」
2015年以前,他在福建打工時的一次偶然機會,聽朋友說養殖孔雀也能致富,便下定決心回鄉創業。建孔雀園的底氣從何而來?「離家2公裡的蚩尤九黎城,每天遊人絡繹不絕,我為何不借『景』生財呢?」 楊貴彬說。他利用房前屋後10餘畝林地,先後投入100餘萬元建起12個標準化的養殖大棚,建成了集辦公、孵化、育雛、標本製作於一體的孔雀養殖基地。「水中老鱉,禽中孔雀。」楊貴彬說,孔雀渾身上下都是寶,孔雀羽毛可以做成扇子、裝飾品,孔雀蛋還可以做成禮品來銷售,孔雀也可以作為觀賞鳥來創收。
-
300多羽孔雀助陣櫻花節 顧村公園上演孔雀東南飛
原標題:300多羽孔雀助陣櫻花節 顧村公園上演孔雀東南飛 滬上最大的孔雀種群在顧村公園放飛,這項名為「孔雀東南飛」的大型表演活動,從本周起在上海櫻花節期間全面開啟,遊客們將目睹群雀「尾羽顫動閃爍發光並發出歡快叫聲的華美場景。
-
孔雀養殖成就「美麗」事業
她來到養殖場,給孔雀餵食、添水,然後靜靜地觀察,記錄下它們的飲食、飲水情況。四年來,周而復始,天天如此。雖忙碌,但她樂在其中,還頗為自豪:「現在養了有1000多隻了。」 為什麼養殖孔雀?郭世輝說純屬偶然。2016年,她想在網上購買一隻寵物鳥回家飼養觀賞,網頁上偶然彈出的藍孔雀圖片立刻吸引了她的目光:「羽毛藍得發亮、剔透,太美了。」
-
東平:兄弟回鄉創業養孔雀,同心協力開啟「致富屏」
▌東平:兄弟回鄉創業養孔雀 同心協力開啟「致富屏」說到孔雀,並不稀奇,動物園裡經常能見到,但是您吃過孔雀肉、孔雀蛋嗎?東平鎮連塘村的劉小軍、劉海濱兄弟倆養殖的孔雀,不僅好看,還好吃。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聽聽他們的創業故事,看看他們的養殖「致富經」。劉小軍、劉海濱兄弟倆是土生土長的東平鎮連塘村人,早年兄弟倆外出創業,皆小有成就。每次回到老家,看到家鄉的青山綠水,想到部分村民生活還比較困難,兄弟倆總覺得應該為家鄉做點什麼。於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出現在他們腦海:回鄉創業,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
你可能見過孔雀開屏,但是你有見過白孔雀開屏嗎,四種孔雀
被視為「百鳥之王」,是最美麗的觀賞鳥,是吉祥、善良、美麗、華貴的象徵。世上共有孔雀四種:綠孔雀、藍孔雀、白孔雀、黑孔雀。我們知道,能夠自然開屏的只能是雄孔雀。雄孔雀展開尾屏,還不停地做出各種各樣優美的舞蹈動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麗,以此吸引雌孔雀。待到它求偶成功之後,便與雌孔雀一起產卵育雛。
-
養殖此品種的孔雀不僅不犯法,而且還能大賺一筆!
孔雀又叫做越鳥。孔雀的形狀似雞,是體格最大的鳥類,頭頂為綠色,鳥冠為藍綠色形狀略尖,尾巴上的羽毛特別長,展開會形成羽屏,顏色特別的靚麗,而真正的尾毛是特別短的,母孔雀是沒有尾屏的,毛的顏色呈褐色且有許多的斑,孔雀究竟是鳥類還是獸類呢?孔雀是屬於鳥類的。
-
養殖孔雀的前景如何?告訴你養殖方法
小編也是一喜歡搞養殖的人,最近發現一種養殖起來不錯的動物,它呢就是孔雀。小編一直都在了解這一塊,如果可以的話,小編覺得還是可以搞一批養一養的。說起孔雀,孔雀開屏是非常美的場景,很多人都願意花錢去動物園看一看孔雀開屏的瞬間。但是也是會有養殖戶來養殖孔雀的,這樣會有人說了孔雀是屬於國家保護動物的,個人能養殖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解惑一下這個問題。
-
何為「孔雀東南飛」
這一龐大的人群流動現象,被稱之為「孔雀東南飛」。請問,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說法?答:「孔雀東南飛」,原本是漢魏樂府《焦仲卿妻》古詩的首句。該詩主要寫的是焦仲卿與劉蘭芝夫婦殉情化鳥的悲劇故事。不過,改革開放以後,人們常將其用來形象地描述在經濟特區和東部沿海地帶開放空間或優惠條件吸引下,人員向東南一帶流動和集中的現象。「東南飛」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工作機會、獲取幸福和發展的機遇。
-
「孔雀東南飛」成為非遺
「孔雀東南飛」成為非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9日 22:31 來源: 來源:新安晚報本報訊 記者7月8日從懷寧縣文體局了解到,該縣繼獲得「安徽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殊榮後,以小市鎮為故事發生地而流傳的孔雀東南飛傳說,已正式被省政府和省文化廳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讀後感:《孔雀東南飛》
讀後感:《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戀愛萬種柔情相思成灰。 《羅米歐與朱麗葉》代表的西方經典愛情悲劇,而一曲《孔雀東南飛》更見中國愛情的悲壯,紅塵有愛,人間有情,我們總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使他們的愛情從起點到終點,經歷磨難回歸美麗的團圓。然而,縱觀一下滾滾紅塵,一幕幕愛情悲劇不也正在上演嗎?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http://www.hteacher.net 2018-04-20 16:02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孔雀東南飛之改寫
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便是《孔雀東南飛》,與北朝的《木蘭詩》並稱為「樂府雙璧」。原本題目是《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因詩首句為「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才以此為題。 主要講述的是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的焦仲卿和劉蘭芝這對夫婦被迫分離後,雙雙自殺的一樁婚姻悲劇,間接控訴了封建禮教的無情和殘酷,歌頌了焦劉夫婦的真摯感情和反抗精神。
-
《孔雀東南飛》說課稿
《孔雀東南飛》說課稿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會涉及到不同類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選取的《孔雀東南飛》這篇課文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歌頌了美好的純真愛情。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你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說課稿以供參考。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