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堆成小山的郵包,工作中的X光機,無休止的傳送帶,忙碌的郵政、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的工作人員,還有在場內巡走的海關緝私犬,這些畫面來自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北區橫十三路的廣州航空郵件處理中心。該處理中心屬於郵政場地,海關和檢驗檢疫等部門工作人員在此處聯合辦公,廣州海關駐郵局辦事處的關員們在進行郵件分揀和傳輸過程中同步完成對國際郵包的查驗。
今年以來(截至7月底),廣州海關共監管進出境郵件1億多件,同比增長78.6%,日均郵件監管量達60萬件。
大部分正常郵件都是秒速通關
走進海關的辦公室,辦公室裡擺放著幾臺電腦,數名海關工作人員正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
海關對於郵包的檢查叫做「非侵入式檢查」,也就是過機查驗,郵政人員負責把郵包掃碼後送進X光機,海關關員通過X光機成像比對郵包申報信息,從而判斷郵包內物品是否與申報相符,是否符合國際郵件寄遞規定等,然後立即使用信息化系統對郵件進行徵稅放行、免稅放行等操作。
如果海關關員通過判別X光機成像,發現郵包內有可疑情況,將會由郵政工作人員對郵包實施開拆,海關關員當場查驗。查驗無誤的,將正常放行並由郵政企業安排投送;查驗後需要補充申報、繳稅和退運的,則由郵政部門通知寄收件人辦理相關手續。
絕大部分郵件無需拆箱,通過X光機查驗即可放行。筆者現場粗略估計了一下時間,申報屬實的正常郵件經過「一掃碼、二過機、三放行」的三個步驟,只需要三十多秒。
通關手續均可指尖「搞掂」
今年1月15日,廣州海關聯合廣東郵政在全國率先推出的「網際網路+關郵e通」平臺,首批項目包括補充申報、網上繳稅、快捷退運、全程查詢等四項通關手續,把郵包通關的手續、環節從「線下」搬到「線上」。截至7月底,平臺註冊用戶達5.25萬人次。
海關工作人員向筆者現場演示了「關郵e通」平臺的使用。在收到郵政企業發來的郵包通關簡訊提醒後,「用郵人」可以根據指引在「關郵e通」平臺上完成相應操作。
在郵件通關中,部分國際郵件詳情單申報信息不詳實、不符合規範,給郵件通關環節造成一定障礙,經常需要「用郵人」向海關補充申報。此前補充申報主要是「用郵人」通過電子郵箱、傳真將有關資料遞交給郵政,郵政人員再列印成紙本,整理後遞交海關進行,現在可以用手機登陸「關郵e通」平臺直接完成。
以前,需要繳稅的進境郵件是由郵政投遞員上門向「用郵人」收取,現在可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方式隨時隨地「掌上繳稅」。如果「用郵人」有退運需求,也不再需要填寫紙質退運申請單,直接使用「關郵e通」裡的「快捷退運」功能,海關將在線進行退運申請的接收、審核和辦理。
此外,「用郵人」還可以通過「關郵e通」對郵包在海關的通關環節進行全程跟蹤查詢,郵政企業也會將關鍵節點信息以手機簡訊方式進行推送提醒。「廣州海關12360」微信公眾號也提供了在線的郵包通關查詢服務和諮詢服務。(關悅)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