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藥品管理法」將施行 大醫院「明星藥」不能網上賣了

2020-12-13 央視網

  「明星」院內製劑遭遇網上兜售,「救命」短缺藥遍尋不到,中醫藥材真偽難辨……未來,這些跟老百姓「吃藥」有關的種種難題都有望找到破解之道。今年12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即將正式施行。在新版「藥品管理法」中,出臺了一系列新政策,以確保老百姓把藥吃得更加規範、安全。

  變化一

  院內製劑網上銷售將違法

  新法條文:醫療機構配製的製劑應當按照規定進行質量檢驗;合格的,憑醫師處方在本單位使用。經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醫療機構配製的製劑可以在指定的醫療機構之間調劑使用。醫療機構配製的製劑不得在市場上銷售。

  當前,由於一藥難求或是圖省事等原因,不少微商、淘寶商家紛紛在網上加價兜售各大醫院「明星」院內製劑,且屢禁不止。記者採訪中發現,網上兜售的院內製劑種類非常多,如首兒所治療兒童溼疹的「膚樂霜」、協和醫院用於瘙癢性皮膚病的鹽酸苯海拉明乳膏、北京中醫醫院的「除溼丸」……可謂是口服、外用,一應俱全。

  北醫三院的「當紅創傷乳膏」以前叫創傷按摩乳,是北醫三院一種外用的「明星」院內製劑,多用於運動損傷、風溼性關節炎。因為效果好,不少人到北醫三院都奔著這個藥來,有人甚至一開就是十幾瓶。於是,後來醫院不得不限購該藥品,每人一次只能開2瓶。還有協和醫院自製的名藥「棕銨合劑」,一直以來都被不少人推崇:「這種止咳藥水,雖然口感不好,但是比其他咳嗽藥水都管用。」

  此次出臺的新版「藥品管理法」,對醫療機構配製的院內製劑來說,無疑是下了一道市場銷售「禁止令」。

  「網上銷售院內製劑的行為非常可怕,必須嚴厲打擊。」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表示,院內製劑不該也不能在市場上銷售。因為院內製劑並不是非處方藥,更不是誰都能隨意使用的,必須要在特定醫院相關專家指導下,規範、科學、合理地使用。

  「患者私下盲目使用院內製劑是很可能出問題的。」他表示,拿北京中醫醫院治療跌打損傷的院內製劑「定痛膏」來說,患者一定要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根據疼痛的症狀和範圍來使用這種外用藥。不同情況下,抹藥的薄厚程度和敷藥時長是不一樣的。如果患者自行敷藥時間過長,很可能把皮膚捂爛,發生感染後反而會加重病情。再如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泰鬥趙炳南研發的「除溼丸」,這種治療溼疹的經典藥,如果讓脾胃虛寒的人吃了,很可能會發生腹瀉腹痛、食欲不振等一系列問題。

  劉清泉提醒廣大公眾,院內製劑一定要到醫院經醫生診斷後方可使用。他透露,未來院內製劑通過進一步研究後,有可能逐步轉化為處方用藥,這樣便可在各大醫院之間流通,方便患者使用。

  變化二

  多措「保供」短缺藥

  新法條文:國家鼓勵短缺藥品的研製和生產,對臨床急需的短缺藥品、防治重大傳染病和罕見病等疾病的新藥予以優先審評審批。對短缺藥品,國務院可以限制或者禁止出口。必要時,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採取組織生產、價格幹預和擴大進口等措施,保障藥品供應。

  最近,有消息稱「救命藥」硝酸甘油片和治療痛風的別嘌醇片等常用藥在北京一度缺貨,多家藥店遍尋不到。事實上,最近幾年,藥品短缺,尤其是廉價藥品短缺的現象時有發生。

  「要快速解決燃眉之急,必須建立長效機制。」對此,本市一家三甲醫院的藥劑師表示,藥品短缺的原因非常複雜,有的藥品價格雖然不高,卻是臨床必需的,但企業趨利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對生產這類廉價藥品缺乏動力;還有一些藥品的原材料供應受季節影響較大,因而可能會在特定時期造成短缺。他直言,這次國家將短缺藥寫入法律條文很有意義,尤其是「限制或者禁止出口短缺藥」這一條,非常強硬,也為藥品供應提供了保障。

  他建議,未來全國各地都應該建立起短缺藥品生產供應監測預警平臺,從生產端甚至原料端,就開始對臨床易短缺藥品進行實時動態監測。同時政府部門還可要求相關藥品生產企業定期報送藥品的庫存量等,從而提前預警藥品短缺風險,及時應對。

  對於「新版藥品管理法」,相關政府部門也在積極響應。國家醫保局日前也表示將研究建立短缺藥品及原料藥停產備案制度,並篩選一批臨床急需且市場供應容易發生短缺的藥品實施常態儲備。

  變化三

  保證中藥材可追溯

  新法條文: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履行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的相關義務,對中藥飲片生產、銷售實行全過程管理,建立中藥飲片追溯體系,保證中藥飲片安全、有效、可追溯。

  中醫界流行這樣一句話,「藥材好,藥才好」。中藥材是中醫藥源頭,更是行業發展基礎,中藥材產地初加工和中藥飲片炮製密切相連。如今,染色、增重、燻硫、以次充好等摻雜摻假手段多樣,為追求經濟利益被某些不法經營者所運用。

  這一次,「建立中藥飲片追溯體系」被正式寫入新版「藥品管理法」。

  「同一種藥材,如產地不同,藥性也會有很大差別。」劉清泉說,浙貝和川貝,別看都是貝母,僅一字之差,藥性卻不相同,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藥。廣東省化州的化橘紅自古以來就有「一片值一金」的說法,這裡的橘紅之所以好,是因為土壤裡含有青礞石,所以化橘紅有很好的化痰作用。而其他地方的橘紅,相比化橘紅,藥效就弱了不少。

  然而,藥材模樣差不多,老百姓又如何能分辨出這些中藥材的真偽呢?

  「中藥飲片的追溯體系,直接關係到中藥材質量和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問題,這是一項浩大的國家工程。從各地方政府、藥廠企業、醫療機構,到整個中醫藥行業,都應該重視這件事。」劉清泉直言,過去老醫生開方子,全都是標明中藥產地的,比如「潞黨參、川雅連、川錦紋大黃」……未來要力爭實現醫生給患者開的每一味中藥都有自己的「身份證」。另外還可以通過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找到中藥材的信息編碼,簡單掃碼就能知道這些中藥材的原產地在哪裡,做到藥材來源可追溯。

  「目前,我們醫院正在聯合相關中醫藥專家一起探索追溯體系。」劉清泉稱,當中藥飲片真正做到「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時,那就真正把中藥飲片納入了科學規範的管理體系中。

  變化四

  中藥將更方便服用

  新法條文:國家鼓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中藥研究方法開展中藥科學技術研究和藥物開發,建立和完善符合中藥特點的技術評價體系,促進中藥傳承創新。

  過去,人們常用的經典中藥製劑,如丸、散、膏、丹等,雖然有著巨大的優勢,但也有明顯的弱勢。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湯藥苦、難入口,黑丸藥更不好吞咽,還有一些外用藥膏,抹在身上黑乎乎的一片,人們用完藥後甚至出不了門……

  「中醫一定要與現代科學技術融合,才能真正走向一個全新的時代。」劉清泉說,有了法律依據,未來,中醫藥的專家們可以依照中醫藥的理論體系,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形成全新的中藥製劑,把中藥變得好看、好吃,又好用。「現在已經有了不少新的中藥劑型,比如滴丸,就把藥物濃縮成了微小的滴丸,同時療效又很好;再比如泡騰片,加入矯味劑後,中藥變得更好喝,也更方便服用了。」

  「未來可以考慮在中藥中應用納米包裹技術,即對不同的藥物成分,分別採用不同的技術包裹,並提前設計好藥效釋放的路徑、時間和靶點,準確直達病處。」劉清泉稱,根據中藥引經理論,麻黃歸肺經,也就是說,藥物會作用到肺部,但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最終到達肺部的藥物成分並不多。如果有了納米包裹這種先進技術後,就可以讓麻黃的有效成分直達患者肺部,藥效就更精準了。

  劉清泉表示,新版「藥品管理法」的變化為我國藥品事業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但法律配套的相關細則、文件也要儘快落實好,否則法律一旦落不了地,將可能成為一紙空文。(本報記者 劉歡)

相關焦點

  • 新版藥品管理法有條件允許網售處方藥:線下要有許可證,線上才能夠...
    新版藥品管理法有條件允許網售處方藥:線下要有許可證,線上才能夠賣藥金羊網  作者:陳澤雲  2019-08-26 8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
  • 新版《藥品管理法》頒布,安全檢查全面趨嚴,數據完整性的坑不能再留!
    2019年8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在北京閉幕,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修訂案。新修訂《藥品管理法》將於2019年12月1日施行。01新藥品法全鏈條升級,嚴管嚴查是趨勢新藥品管理法立足當下,兼顧長遠,以藥為基點,進行了全鏈條、全體系制度升級,全面貫徹新藥品管理法的「四個最嚴」,通過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進一步健全了覆蓋藥品研製、生產、經營、使用全過程的法律制度。
  • 海外代購「真藥」為何算假藥 《藥品管理法》詳解讀
    上海一中院的一份針對涉生產、銷售偽劣藥品犯罪案件的調研報告指出,銷售海外代購藥現象值得引起重視。出售泰國青草藥膏被判拘役【案例】甘某,男,1983年8月出生於海南文昌,原系上海某食品公司員工,後來自己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進口食品網店。
  • 新版《藥品管理法》出爐:允許網售處方藥假藥被重新定義
    本報見習記者馬睿琪報導藥品安全與百姓健康息息相關,一年時間內歷經了三次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以下簡稱《藥品管理法》)最終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並將於今年12月1日起開始施行。
  • 國家藥監局關於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有關事項的...
    國家藥監局關於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有關事項的公告(2019年第10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以下稱藥品管理法)已由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於2019年8月26日修訂通過,自2019
  • 網店上賣藥便宜一成左右 藥品網購究竟靠不靠譜?
    但是,對「佔據3%的銷售額,就會收穫約50億元」的藥品網購市場,我市至今尚無一家藥店介入,而全國也只有30多家藥店擁有網上售藥資格,這個數字與全國逾1.6萬家醫藥企業形成了巨大反差。  網店上賣的藥便宜一成左右  記者在淘寶商城看到,其展示的藥品種類包括非處方藥品、保健品、醫療器械、計生用品等,每一類都有藥品的詳細歸類,每一種藥品都標有說明、功效、介紹、注意事項、藥物相互作用等。不過,處方藥不允許銷售。據淘寶商城相關人士透露,目前展示的各種藥品及保健類商品已接近1萬種。
  • 網售「進口藥」就算賣假藥?海外代購藥品也可能違法
    如先前被披露出的治療腫瘤的處方藥「美羅華」「赫賽汀」「特羅凱」,在市場上可以賣到上萬元甚至幾萬元,但卻是通過灌裝低檔原料藥、鹽水勾兌等方法製作出來的,沒有藥效,甚至對人體產生傷害。不過,這種認識與刑法意義上的「假藥」有所不同。
  • 網絡售藥行為進一步規範,郵寄處方藥全面叫停!
    其中第五項明確提出:「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不得違反規定採用郵寄、網際網路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眾銷售處方藥」。可見,網絡售藥行為將得到進一步規範,行業監管趨嚴。   網絡銷售處方藥是公眾長期關注的焦點。有的網友認為,網絡銷售處方藥會帶來安全隱患,包括無證經營、無資質的個人違法售藥,假冒、偽劣產品違法銷售,處方藥違規銷售,誇大宣傳、非藥品冒充藥品等,另外配送環節也有隱患。
  • 「藥診雲」助力便捷取藥,安全用藥
    而在12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的第六十一條規定: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藥品經營企業通過網絡銷售藥品,應當遵守本法藥品經營的有關規定。條例中沒有直接禁止網售處方藥,而是採用了以「包容審慎」的方式,對網售處方藥有條件開了綠燈,業界認為此舉是為網售處方藥「鬆綁」。
  • 多道禁令下「藥妝」仍頂風銷售 國家藥監局:化妝品不能替代藥品
    結合此活動,國家藥監局還推動主要化妝品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於本月同步上線化妝品消費提示語「國家藥監局提示您:請正確認識化妝品功效,化妝品不能替代藥品,不能治療皮膚病等疾病」,提醒廣大消費者防範化妝品消費風險。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仍有不少化妝品違法宣稱「藥妝」或「醫學護膚品」,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困擾。
  • 醫院自製劑網上受熱捧 防燥維E霜半月賣出48盒
    ●防燥的維E霜半月賣出48盒  在淘寶商城裡,輸入「維E霜」,就跳出來一長串「武漢同濟維E霜」、「協和醫院維E霜」,從截圖上看,是同濟醫院和協和醫院的正宗自製劑。  據了解,維生素E霜是許多大醫院的「明星自製劑」,因滋潤皮膚功效好,許多市民會主動到醫院購買,尤其是秋冬季賣得特別火。
  • 網上可以買處方藥嗎?網上購藥,這些事項要注意!
    然而,在購買藥物的時候,如果遇到藥店沒藥賣的情況,又懶得往醫院跑,有的人就會通過網絡途徑購買藥物。特別是處方藥,由於買藥需要出示醫生處方,有的人就乾脆上網購買處方藥。然而,網上可以購買處方藥嗎?   生活中,相信每個人都會有個頭疼發熱的小毛病,生病了就吃藥,這是人之常識。
  • 2019年12月起這些新規將實施
    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回應三大關切  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  一、對未經批准進口藥品加強科學監管  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取消了「按假藥論處」「按劣藥論處」表述,將藥品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違法違規情形從藥品品質的假劣中分離出來,單獨列出進行表述,有助於監管執法的科學性。
  • 藥不對症,入帳千萬,「日本神藥」迷信下的藥品代購市場-虎嗅網
    某藥品代購網站上顯示,100片左甲狀腺素鈉片售價約為191元,100片便秘藥售價約為111元。而成分相似的優甲樂在國內電商平臺的售價約為28元/100片。在國內三甲醫院就職的康藥師介紹,左甲狀腺素鈉片是用來增加甲狀腺素體內濃度,提高基礎代謝率,但是長期服用將增加機體負擔,導致內分泌紊亂。
  • 網上藥店亂象大起底 金象大藥房處方藥隨便買(全文)
    復星醫藥旗下金象大藥房等合規藥店,部分處方藥隨便買;國家藥監局5月公布的30家黑藥店,至今仍有近半數「正常」營業「在網上買什麼都可以,但是千萬不要買藥」,一位資深網際網路人士這樣表達她對網上賣藥的
  •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於3月1日啟用——一批好藥新藥正向我們走來
    在本次調整中,119種藥品被調入,29種藥品被調出,最終《目錄》有藥品2800種,其中西藥1426種、中成藥1374種,中西藥比例基本持平。新版《目錄》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執行。此次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力度空前,且首次嘗試對目錄內藥品進行降價談判。共有162種藥品進行了談判,為歷史最多的一次。新調入的藥品含獨家藥品96種,非獨家藥品23種,共涉及31個臨床組別,佔所有臨床組別的86%。
  • 藥不對症,入帳千萬,「日本神藥」迷信下的藥品代購市場
    「包治百病」的日本藥品「代購真的什麼都敢賣。」一位在日從事醫療行業的國人表示,所謂的「黃金減肥套餐」,其實是甲狀腺激素類藥品和治療便秘的「瀉藥」,在日本要拿著醫囑才能夠買到。在國內三甲醫院就職的康藥師介紹,左甲狀腺素鈉片是用來增加甲狀腺素體內濃度,提高基礎代謝率,但是長期服用將增加機體負擔,導致內分泌紊亂。而番瀉葉甙主要作用為導瀉,即通過拉肚子減少食物吸收,使用不慎會引起水電解質等的紊亂。在國內兩種藥都是要慎用的處方藥。在生活類APP小紅書中搜索「日本減肥產品」,出現超過1萬條帖子,從各類酵素、青汁,到乳酸菌、便秘藥,無所不有。
  • 男童家長質疑北京一醫院開過期藥,院方稱暫不能證明藥品來源
    受訪者供圖首都兒研所藥房工作人員稱,藥房原則上會將臨期的藥下架,並表示得知此事後已將有效期記錄翻出來查驗,「沒有看到這盒登記有效期的記錄,有可能這盒藥是掉在哪了。」藥房工作人員表示院方願意以藥品價格10倍賠償約300元。
  • 濟南「黑診所」私售墮胎藥 僅賣60元如治感冒
    不到1分鐘,男子已經重新回到店裡,手裡拿著一條尚未拆封的伍米索前列醇片,「這個三片,米非(米非司酮片)六片,一共60,原來都 賣70的。」中年婦女接過男子手裡的藥遞給了記者。  當記者詢問這樣吃是否安全,用不用做檢查時,對方告訴記者:「不用,你要是實在不放心就讓她(孕婦)去做個B超看看,排除宮外孕就行,不過也可能流不乾淨,那樣就得去醫院清宮,我這就做不了了。」
  • 淘寶商城低調涉足網上賣藥:5家醫藥B2C入駐
    我國至今獲得《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的企業僅有35家,網上銷售佔醫藥流通領域的市場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TechWeb配圖)【搜狐IT消息】6月15日,根據內部流出的淘寶商城頁面顯示,淘寶正在低調構建醫藥保健頻道,以進行網上賣藥,目前,已有5家國家批准的醫藥B2C入駐。根據淘寶商城頁面顯示,此次入駐的藥店包括上海復美大藥房、北京金象大藥房、杭州九州大藥房、江西開心人大藥房以及雲南白藥大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