蓴菜!蓴菜!韶關發現大面積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2021-02-08 澎湃新聞

日前,在南雄的小流坑——青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面積約70畝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野生蓴菜。

小流坑——青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在小流坑——青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技術員鍾平生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主田鎮窯合村,在一個水塘中記者看到,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野生蓴菜和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生睡蓮鋪滿了整個水塘,場面十分震撼。

野生蓴菜和野生睡蓮鋪滿水塘。

鍾平生:總共十幾個魚塘,蓴菜加起來大概有六七十畝,目前來說,我們掌握到的情況是這裡的蓴菜數量在全國是排第一的。

↓↓↓點擊下圖,了解更多詳情

,屬睡蓮科的一種水草,被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多生長在池塘湖沼等溼地中,對生長環境特別是水質要求極高,因而得名「蓴菜」,被中國古代文人譽為「江南水八仙」。

蓴菜可淨化水質。

鍾平生:蓴菜可以淨化水質,像蓴菜長得好的地方,說明水質是很好的,這充分說明南雄山區的生態環境特別好,基本沒有受到什麼破壞。

據悉,蓴菜膠質豐富,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常食蓴菜具有藥食兩用的保健作用,又被稱為「水中人參」。

蓴菜被稱為「水中人參」。

鍾平生:你看透明的這個膠質,含有十幾種胺基酸。

據了解,由於人類活動對環境的過度開發,蓴菜自然種群數量極速減少,在我國的分布範圍也不斷縮小,蓴菜種性退化已經比較嚴重。為了加大對野生蓴菜的保護力度,目前,農業部門已計劃在青嶂山腹地野生蓴菜集中分布區建立種質資源保護區,對野生蓴菜進行進一步的保護與研究,並依託本地蓴菜資源優勢和當地環境優勢,借鑑國內人工蓴菜種植經驗,引進多地蓴菜種源,探索對蓴菜的培育和開發。

蓴菜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破壞它將受到法律制裁

請大家愛護它

點擊下方圖片可查看

「粵康碼」使用指南

↓↓↓

來源:南雄發布

原標題:《蓴菜!蓴菜!韶關發現大面積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西晉張翰思鄉「菰菜蓴羹鱸魚膾」,沒想到蓴菜竟然成了瀕危植物
    菰菜就是現在的茭白,蓴羹指的是蓴菜,鱸魚主要指松江鱸魚,皆以美味名聞天下,是如今人們餐桌上的常見菜蔬,然而蓴菜卻因為生態破壞嚴重,野生極為稀少,處於瀕危狀態,面臨滅絕,被國家列入重點保護瀕危植物名錄,保護級別為Ⅰ級,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種珍稀植物。
  • 西晉張翰思鄉「菰菜蓴羹鱸魚膾」,沒想到蓴菜竟然成了瀕危植物
    菰菜就是現在的茭白,蓴羹指的是蓴菜,鱸魚主要指松江鱸魚,皆以美味名聞天下,是如今人們餐桌上的常見菜蔬,然而蓴菜卻因為生態破壞嚴重,野生極為稀少,處於瀕危狀態,面臨滅絕,被國家列入重點保護瀕危植物名錄,保護級別為Ⅰ級,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種珍稀植物。
  • 麗水的這幾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你認識嗎?
    2018-04-13 07:21 | 麗水林業麗水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素有「動植物搖籃」的美稱。全市已知維管束植物(即高等植物)274科3546種(全省5500種,佔比64%),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35種(全省5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7種,二級保護植物28種。
  • 重慶石柱:蓴菜,「康養石柱」的生態名片
    【點睛】如今,蓴菜已經成為石柱縣脫貧攻堅過程中,重點發展的生態農業產業化項目之一,成為「康養石柱」生態名片的金字招牌,正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關注。近年來,重慶石柱利用得天獨厚的水質、土壤、氣候、空氣等條件,持續做大做強蓴菜產業。蓴菜生長對水質、氣溫等要求極苛刻,由於野生蓴菜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人工種植的蓴菜又頗為稀少,所以大眾一品蓴菜鮮的機會就少之又少,蓴菜也就逐漸成為了小眾菜品。
  • 四川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獨葉草
    原標題:四川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獨葉草 省植物工程研究院供圖   ●獨葉草是我國特有的孑遺植物,僅分布於四川、甘肅、雲南及陝西,反映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以前的古老植物區系分布情況   ●獨葉草被認為是優異生態環境的「天然指示器」   6月13日,記者從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獲悉,該院聯合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在四川三打古省級自然保護區,開展了「四川省植物資源共享平臺建設」科研項目外業調查,已發現兩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獨葉草分布地
  • 四川發現數萬株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獨葉草
    新華社成都6月13日電(記者張海磊)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獲聯合阿壩州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共同在四川三打古省級自然保護區開展調查時,調查隊在保護區內發現兩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獨葉草分布地。經初步統計,數量在8萬株至12萬株之間,如此規模,在國內實屬罕見。
  • 河北:將對野生植物「摸家底」 重點調查27個物種
    中國園林網6月9日消息:河北省林業廳消息,按照國家林業局的統一安排部署,為了更好的掌握全省重點野生植物資源本底信息、消長情況和動態變化,即日起,河北省將組織專業力量,對全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開展調查工作,這是河北省第二次開展此類調查,預計於2016年全面完成。
  • 秋天的第一口蓴菜,涼霧還是佛寶山?
    蓴菜田利川是中國現存野生蓴菜原始群落的棲息地,1995年就被授予「「中國蓴菜之鄉」的稱號。利川蓴菜是珍貴的水生蔬菜,口感滑潤,堪稱一絕。利川蓴菜,由於生長環境獨特,在口感和膠質含量方面都優於其它產區產品。利川蓴菜的恬靜、理智、姣美、清雅與土苗人的民族性和諧結合,成為西部涼城、魅力利川的代表形象之一。利川的蓴菜種植面積共約3萬畝,鮮蓴菜年產量達到2.6萬噸,也正是因為利川極為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蓴菜才能在這裡大面積地種植。與太湖蓴菜相比,利川蓴菜有著獨一無二的天然富硒優勢,營養更高。
  • 利川蓴菜漂洋過海熱銷日本,年產量及品質全國第一,品蓴菜歇民宿漸...
    這片18.6萬平方公裡的大地,土地肥沃生態優良,截至目前共有165種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覆蓋全省所有市州,涉及蔬菜、茶葉、魚肉及水果等,每一樣都無不是舌尖上跳躍的美妙音符。今起,本報推出「尋味荊楚」系列報導,記者走進地理標誌產品原產地,實地探訪和品嘗,講述每一道荊楚風味背後的精彩故事,見證大地對蒼生的慷慨,解讀山水對產業的回饋。
  • 7月份去興文這裡喝雞湯送蓴菜和烏骨雞!
    興文縣「錦憶榮烏雞蓴菜體驗館」屬「錦憶榮」旗艦店總店,以「做健康食品,展綠色產業」為核心理念,在傳統菜基礎上自主創新了多道既養生又美味的獨特菜品,長期以來深受廣大消費者和行內人士的好評。又叫:湖菜、馬蹄菜,是一種睡蓮科的水生植物,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
  • 蓴菜,黏滑清爽的野睡蓮,無論吃滑,吃酸,還是吃鮮都是那麼完美
    蓴菜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相信很多北方以及內陸地區的人根本就沒有吃過,甚至說是沒有見過,如果有機會去江南旅遊的話,就會發現一些飯館的菜單上都會有一道西湖蓴菜羹,大家是不是感覺到這個名字非常的奇怪呢?是不是很多的人都沒有吃過這個菜呢?
  • 涼山:馬湖蓴菜重生記
    馬湖蓴菜重生記——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啟示錄蓴菜素有「水中人參」美譽,是餐桌上的珍饈,也是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馬湖周邊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曾經大量出口日本等國家。鄉村振興的科技「法寶」「前幾次培植的那些蓴菜野生植株樣品,綜合比對結果出來了,效果不錯!田間推廣的話,每畝可望增產10%—20%」,11月初,接到鄭陽霞打來的電話,已是馬湖蓴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的屈友超興奮不已。
  • 蓴菜鱸魚膾-中新網
    蓴菜鱸魚膾 2012年04月26日 15:53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參與互動(0)   友自蘇杭返,攜來蓴菜
  • 長絲出釜蓴羹美——聊聊蓴菜的美食烹飪歷程
    筆者才突然猛然間發現:這個就是鄉愁了。鄉愁總是淡淡的,純純的,卻又稠的化不開——如果非要物化,這不就是蓴菜之情嗎?蓴菜是詩中常客。這其中流傳最多的就是陸遊。張瀾之在四川江油遊歷之時,驚奇的發現當地居然產蓴菜。他一直以為蓴菜只是江浙一帶的特產,居然在川府腹地得以所見:「餘只問蘇杭有蓴,豈知江油亦有。欲大啖之,然紅椒過甚,酥麻不及口……」原本他想大吃一頓,結果川人好椒辛,給他煮了一碗花椒蓴菜水。蓴菜作為一種湖沼水生植物,的確是以江浙地區為多,名氣也最大。但蓴菜有其致命缺點:無法久儲,不耐遠運。
  • 人間有味 | 在江南走紅的蓴菜,為何成了重慶的招牌?
    ▲西湖蓴菜羹其實,全球最大的蓴菜產地在我國西南的大山深處。不過尷尬的是,那時要先運到杭州貼上「西湖蓴菜」的牌。這幾年,隨著石柱蓴菜的規模種植、產業化程度提升,石柱蓴農見人就會說那句廣告語:世界蓴菜看中國,中國蓴菜看石柱。
  • 寧遠縣九嶷山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伯樂樹
    紅網時刻永州3月9日訊(通訊員 黃升 肖有鐵 向劍鋒 周建軍)日前,寧遠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人員在與湖南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研究總院的專家開展野外植物調查時,在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4株被譽為「植物中的龍鳳」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伯樂樹
  • 神農架發現野生成片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光葉珙桐
    昨從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大九湖管護中心發現近40株野生成片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光葉珙桐。  據介紹,這批光葉珙桐茂密分布,遮天蔽日,氣勢壯觀。周邊分布著國家二級植物蓮香樹、梭羅樹等,林下生長有七葉一枝花、天麻等珍稀草本。  目前,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已將這片光葉珙桐確定為重點資源保護對象,並將組織人員加強監測研究。
  •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瀕危種--資源冷杉
    資源冷杉中國南嶺山地新發現的冷杉樹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最早發現於炎陵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舊稱大院冷杉。保護價值松科中的冷杉屬,是一大的種屬,兄弟姐妹眾多,幾乎都土居在北方的高寒地帶。但是,在舜皇山的海拔1500-1700米的山坡、山窩原生次生闊葉林中,夾生著一種樹幹通直圓滿,高大挺拔,葉似杉葉,果似松果的高大喬木,這種樹它的科學名字叫資源冷杉,是南方僅有冷杉屬的一種,也是古老孑遺樹種。
  • 說蓴菜——那一碗來自故鄉的鄉愁
    《詩經》中就有記載蓴菜提起蓴菜,很多人可能從沒有聽過,但是在江南,這是一種家喻戶曉的水生植物,又稱蓴菜、馬蹄蓮等,產地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的湖泊、溼地,尤以杭州的西湖、蕭山的湘湖、江蘇的太湖所產最有名。江南食用蓴菜的歷史極為悠久,《詩經·魯頌·灃水》歌曰「思樂泮水,薄採其茆(máo)。」其中的茆,唐代註疏大家孔穎達認為就是江南人食用的蓴菜。
  • 海南日報數字報-蓴菜
    蓴菜的別名很多,比如它還叫馬蹄草、水荷葉、水葵、露葵、湖菜、錦菜、缺盆草、水葵、屏風、櫱、淳菜、絲純、馬粟草等。《群芳譜》中說:「(蓴菜)生南方湖澤中,最易生種,以水淺深為候。水深則莖肥而葉小,水淺則莖瘦而葉多。……(蓴菜)莖紫色,大如筋,柔滑可羹。夏月開黃花,結實,青紫色,大如棠梨。」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這樣寫道:「四月蓴(蓴菜)生,莖而未葉,名雉尾蓴,芽甚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