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上靜悄悄,電影《鐵道遊擊隊》劇照|
當下並不適合戶外旅行,但十分適合神遊天下。《航拍中國》第三季,適時推出,正如火如荼地播出。
我是一名南方菇涼,但求學生涯主要在北方的山東省渡過的。當第五集山東篇的播出,不免勾起大學時代的回憶。航拍鏡頭對準鐵道遊擊隊的故鄉微山湖時,解說出口便是一句錯誤的地理知識:它(指微山湖)是中國北方第一大淡水湖。
|微山湖,圖源:《航拍中國(第三季)》|
作為一名吃過煎餅和大饅頭的南方人,我對齊魯大地感情深厚。這裡如有這樣一項地理之最,應該十分自豪。很遺憾,這個說法並不可靠。
微山湖荷花蕩
微山湖上的漁船
微山湖,位於東經116度34分—117度21分,北緯34度27分—35度20分之間,是地質斷裂帶上,由於黃河泛濫形成的淡水湖,輪廓像一條狹長的玉帶,鑲嵌在山東省南部和江蘇西北部之間,行政上主要歸濟寧市微山縣管轄。
|微山湖遙感圖及周邊城市分布|
一般所說的微山湖,又稱南四湖,由四塊水面相連又相對獨立的微山湖(狹義)、昭陽湖、南陽湖、獨山湖組成。南四湖,與更靠北的「北五湖」——安山湖、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和馬場湖,遙相呼應。
這兩個湖群,都與黃河泛濫有關。
清鹹豐年間,因黃河大澇,微山湖(南四湖)周圍水域跨350公裡,總面積達到了歷史頂點——2055平方公裡。後來面積不斷萎縮,1935年勘察洪水位時總面積為1503平方公裡。1960年,湖中築成二級壩,把微山湖分成上下兩級——上級湖約664平方公裡,最大面積為1266平方公裡。20世紀80年代中調查,其總面積為1233平方公裡。
根據2011年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數據,微山湖面積已微縮至1000平方公裡以下,洪峰時會超過1000平方公裡——也就是說,微山湖面積目前不超過1000平方公裡。
|微山湖輪廓及主要河流|
近幾年遙感數據則發現,微山湖為代表的山東淡水湖,多數處於縮小之中。究其原因有:湖水本身屬於淺水湖,泥沙淤積導致湖面縮小;周圍河流用水量大,河水匯入減少。
關於微山湖是「北方第一大淡水湖」的說法,最早出自何處,無法確切考證,但可以確定它流傳已久。除此之外,還有人說山它是「中國第六大淡水湖」。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說微山湖排名北方(淡水湖)第一,至少這幾個大湖不服氣。
水域涉及我國的所有淡水湖中,面積最大的是興凱湖,達到了4190平方公裡,面積超過了鄱陽湖,如果不考慮該湖為中俄界湖,那它將為我國第一大淡水湖。不過,我國境內水面,只佔興凱湖27%,面積約1080平方公裡。
|興凱湖歷史地理簡圖|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監測,我國東北地區的平原湖泊,多數多有擴張趨勢,這些年興凱湖水面比之前公布數據應該有所上升。
|興凱湖及主要水系|
如果說興凱湖(我國境內部分)面積跟微山湖大致相當的話,那另一個大型淡水湖呼倫湖,對微山湖幾乎就是碾壓。
|呼倫湖及主要水系|
呼倫湖豐水期面積可以達到2339平方公裡,枯水期面積也超過2000平方公裡,在全國淡水湖中僅次於鄱陽、洞庭、太湖,跟水位不穩定的洪澤湖不相上下。
聽到這個名字,很多人無法將其跟北方聯繫起來。其實,嚴格來說,洪澤湖位於北方。以南方和北方分界線秦嶺—淮河為界,洪澤湖位於淮河河道以北。
|洪澤湖及主要水系|
洪澤湖原為淺水小湖群,古稱富陵湖,最早形成於宋代的黃河奪淮入海。由於黃河居高臨下,黃、淮合流後,水量劇增,將原富陵湖、破釜塘等大小湖沼窪地連成一片,即今洪澤湖。跟其他淡水湖不同,洪澤湖面高於周邊陸地約3-4米,是一個由大堤圍起來的「懸湖」。
正常情況下,洪澤湖面積約2069平方公裡,汛期則可以擴大到3000平方公裡以上。
洪澤湖位居淮河附近,屬於南方還是北方,略有爭議,但呼倫湖、興凱湖顯然位於中國北方——北方不僅包括華北,而且包括西北和東北,而洪澤湖所在的蘇北,也屬北方。呼倫湖、洪澤湖面積都幾乎是微山湖的兩倍,而興凱湖的面積,也常常超過微山湖。
因此,微山湖無論如何,也不是「北方第一大淡水湖」。
|博斯騰湖及主要水系|
博斯騰湖,我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
另外,我國新疆也有一個大型淡水湖,博斯騰湖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淡水湖,2014年測繪面積為800多平方公裡,面積超過了狹義微山湖的面積,近些年來,由於當地人口壓力較小,生態恢復力度大,該湖豐水期的表面積常常超過1000平方公裡。
|微山湖等四湖直觀對比|
以上只是比較了面積,微山湖已經不佔優勢。如果比較深度、蓄水量,那微山湖就更落下風了,它的常年蓄水量不僅落後於呼倫湖、興凱湖、洪澤湖,而且連博斯騰湖也比不了。
|蓄水量比較,單位:億立方米|
|平均深度比較,單位:米|
|表面積比較,單位:平方公裡|
此外,我國部分教科書和公開資料裡,常將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稱為「中國五大淡水湖」,其中前四個湖都超過微山湖,但巢湖面積只有780平方公裡,比微山湖(南四湖)小了不少。
|20世紀60年代的洪澤湖捕魚場景,圖源:人民畫報|
這種五大湖說法,不僅沒把微山湖放在眼裡,而且忽略了我國北方的最大淡水湖——呼倫湖。
出現這種認知偏差的並非只有這一例,一般地方地理教材和部分公開文章也經常出現,如某全國性科普雜誌在2005年就有文章《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2011年,某通訊社曾發文《中國「生態治理」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
之所以出現這種認知,地理君認為原因有: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圖源:電影《鐵道遊擊隊》|
我愛齊魯大地,但更愛真理:微山湖不是北方第一大湖;如將洪澤湖視為北方地區,那它在面積上顯然大於其他北方淡水湖;拋開洪澤湖,呼倫湖的面積是微山湖的兩倍,蓄水量是微山湖的五倍以上,可以坐穩北方第一大淡水湖的寶座;微山湖的深度和容積,均落後於呼倫湖、興凱湖、洪澤湖、博斯騰湖,不僅面積小,而且容量小。
這些年微山湖的面積極不穩定,看最新遙感地圖對比,可以發現,該湖水面越來越窄,「南四湖」的傳統格局甚至有被肢解的趨勢:未來別說北方第一,恐怕連第四的位置,都難以保住了——如果沒有人工幹預,微山湖恐怕要變成「微山河」,甚至「微山溼地」了。同時,我們也要糾正下:真正的「中國五大淡水湖」的名單應該是: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呼倫湖和洪澤湖(以常年面積排序)。
撰文:蕭璇子
製圖:小樹林
審稿:知新樓
—END—
「大地理館」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抓取、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