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文化 傳承歷史
助力旅發 愛我磁州
2020年磁縣將承辦邯鄲市第五屆旅發大會。奉獻旅發從我做起,貢獻旅發人人有責。旅發大會讓全縣山清水秀,環境變美,道路變寬敞,產業興旺,掙錢門路變廣,這是我們共同點目標。所以我們要積極奮鬥,多出力。今天繼續給大家講述磁州文化。
文章作品展示
蒼茫磁州(三)
抗禦外敵
文 李志平
出磁州向西三十裡,有一座水庫,上世紀六十年代,磁州人民肩挑人抬,硬是靠人力建成了亞洲第一大土壩,自此,長堤鎮水,大壩鎖波,勞動人民的辛勤汗水,匯聚成了一座人間天湖,這座水庫便是嶽城水庫。嶽城,正是因嶽飛曾駐軍於此而得名。
當金兵浩蕩南下,大宋江山處於風雨飄搖之時,當徽宗、欽宋二帝被虜蒙難,金兵燒殺搶掠、大宋子民處於水深火熱之時,磁州人民顯示出了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偉大的民族氣節。當刑部尚書王雲陪同康王趙構到金營議和,途經磁州時,「百姓遮道,諫王勿北去」,怒斥王雲「真奸細」而殺之。知州宗澤也進諫阻攔,中止北行,並支持趙構開始組織各路宋軍,自稱河北大元帥,與金軍對抗。
金兵南進至磁州賀蘭山一帶,宗澤遣兵拒之,嶽飛也是當時宗澤軍中之留守司統制,也曾在賀蘭山地區抵抗金兵。宗澤之後,嶽飛繼續扛起抗金大旗,直至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賜死。
如今好像有種聲音,認為嶽飛的死是因為缺乏所謂的政治智慧,嶽飛一直聲稱要直搗黃龍,迎回二聖,若真如此,又將置當今聖上於何地。於是,個人私慾戰勝了國家利益,私人恩怨戰勝了民族大義,在想偏安一隅的皇上和對嶽飛不滿之人的聯合絞殺下,皇上的寶座穩固了,一些臣子的利益保住了,秦檜們和金軍笑了,江山社稷和百姓哭了。
然而我以為這正是嶽飛的偉大所在,正是值得後人永遠記念的原因所在。觀其一生,嶽飛是一個真正純粹的人,純粹到捨身忘我,純粹到至死不渝,他的眼裡只有國家安危,他的心裡只有民族大義,此情此志,他抒懷於《滿江紅》: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做一個純粹的為了理想矢志不渝的人,一如歷經世事的嶽母,明白在這繁華浮世要始終保持純粹又是何其難哉。繁華世界,功名利祿,世俗流言無時不刻不在侵蝕著人內心的純粹,或早或晚,純粹都要向世俗妥協投降,所以嶽母在嶽飛背上刺上盡忠報國,字字入肉,是要其信念刻骨銘心,矢志不忘。
千百年來,嶽飛廟前的遊人訪客有如過江之鯽,這些人一邊對著秦檜夫婦的跪像大義凜然的咒罵幾句,一邊順勢在秦檜夫人的乳房上摸上一把。在那咒罵的一刻,或許他們的內心真有那麼片刻觸動,他們對於秦檜夫婦也會心生痛恨,然而回去之後,那種痛恨便隨即拋之腦後,依然故我。世間能有幾人能做到或接近純粹二字,誰又能知道嶽飛廟前的遊人當中向嶽飛敬香,向秦檜唾罵的沒有嚴嵩、魏忠賢等人?
嶽城、賀蘭山,嶽飛曾於此分麾下炙,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是何等豪邁。而磁州另一個地方——候召,卻記錄著嶽飛人生的悲壯落幕,傳說正是在此地,嶽飛候到高宗十二道金牌,被下旨召回,之後被下獄,再之後,便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賜死。一代抗金名將,未能馬革裹屍,戰死沙場,卻死在自己所捍衛的朝廷之手,實在令人嘆惋,令人憤懣。
然而,嶽飛廟的香火,秦檜的跪像,始終昭示著正義自在人心。賀蘭山上的皚皚積雪,嶽城水庫的淼淼煙波,乃至世世代代的磁州人民,也都因為與英雄結緣而自豪,同時也受英雄的激勵而充滿為有犧牲多壯志的豪邁。
這一點,在八百多年後,再一次被證明。
當日本人的鐵騎踏上這片土地,一時之間,我中華民族如扁舟飄搖於風雨之中。長夜如磐,風雨如晦,當此危急關頭,具有光榮傳統的磁州人民再次紛紛行動起來,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戰爭。一時間,冀南大地,英雄輩出,湧現出了像王子青、王維剛、田裕民等一批革命的先行者,無數仁人志士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抗日戰場。
磁縣西部山區陶泉鄉花駝村曾經是敵後根據地,那裡有八路軍的兵工廠遺址。曾誕生於 1925 年的直南第一支部西小屋舊址,成立於 1937年的賈壁抗日縣政府舊址,是直魯豫特委和磁縣黨組織根據黨中央關于堅持敵後抗戰、堅持統一戰線的精神,於華北敵後創建的第一個縣級抗日民主政府。在艱苦的抗日戰爭歲月裡,磁縣抗日民主政府為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創造了不朽的業績。
如今這幾處舊址,瞻者益眾,廣接慕名而來者。看起來不甚宏偉,甚至有些簡陋,卻是映照今昔,更顯革命起步之維艱,闢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撫今追昔,更應不忘初心,再譜新篇。
轉眼一切都已過去,如今山水還在,古蹟還在,似乎要衝之地的精魂也還在,如今的磁州,京深高速、青紅高速,京廣鐵路和邯濟鐵路在此交匯,是四省臨界區唯一具有鐵路交叉、國道交匯、高速過境、機場通航綜合交通優勢的縣份。然而這一切,已全然沒了激烈的味道。看到報導,磁縣要重點發展紡織服裝、商貿物流、裝備製造、生態觀光農業、文化旅遊產業,而不久,更是要承辦旅遊發展大會。這裡當然值得一遊,四處走走,爐峰山上,草長鶯鳴,溢泉湖內,大雁翔集,如今溢泉湖畔的如織遊人以及每年數十萬隻到此過冬的大雁,共同描繪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秀美畫卷。這正是磁州的象徵,凜冽的蒼茫之氣中,開始逐漸衍生出一種後花園式的溫婉氣質。
這是歷史的進步,也是磁州的新生。
治安大隊
李志平,1981年出生,身為公安民警,始終在追求這樣一種人生境界: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編 輯:陶 潔
■初 審:李朝雷
■終 審:何海軍
■郵 箱:cxgajzzc@126.com
掃描二維碼
關注「平安磁縣「
原標題:《【磁縣公安】助力旅發大會,請閱文賞圖,看蒼茫磁州(三)》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