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曲順 青島報導
自9月14日學校教學節開幕以來,青島王埠小學先後組織教師加強基本功修煉,堅持進行粉筆字、鋼筆字的間周練習;開展學科大教研,堅持進行推門聽課、骨幹教師開放課堂活動;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教學比賽,多名數學教師在全區優質課比賽、教師專業技能大比武中獲得一二等獎……借教學節東風,學校教學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教師專業技能不斷提升,正向著生長型教師發展。
磨課紀實
為引領教師進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把握教材、教法,切實提高課堂教學品質,學校每月一次邀請王敏勤教授來青島王埠小學進行教學工作指導。11月25日上午,王教授為語文學科教師進行了古詩教學的課例指導,並於當天下午在學校會議室帶領一二年級數學教研組教師和學校數學工作室教師進行了《20以內進位加法》集體備課。會上一年級楊文露、陳靜老師與二年級張瑞老師先分別就自己前期的備課進行了匯報,隨後王教授帶領教研組老師從分析教材、解讀單元學習要素,設計教學目標、教學流程等方面著手,引領老師們從單元整體角度吃透教材,理清思路,完善教學設計。針對專家的意見,三位執教老師在宋主任的指導下,利用不到兩周時間,在教研組內進行了3-5輪磨課,每一次磨課過後都進行深刻反思和有效改進,在這樣不間斷的、踏踏實實的磨課中,促進了青年教師的成長與進步。
課例展評
在歷時14天不間斷的打磨後,12月9日上午,楊文露、陳靜、張瑞三位老師在學校多媒體教室面向全體數學老師進行了《9加幾》《8加幾》《7加幾》這一個單元的統整課例展示,這也是我市數學學科「基於深度學習的單元統整教學研究」所倡導的教研模式,本次嘗試也為數學教研組後續課例打磨奠定了基礎。
精品細磨
三節課嚴格按照目前數學學科「目標統整、內容統整、過程統整、文化統整、練習統整、思維統整」的模式進行,引領教師從關注一節課的教學到關注一個單元的教學,三節課既有統整,又各有側重,通過知識樹幫助學生建構進位加法的知識體系。三位老師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語言表達、勇於質疑等能力的培養,也注重學生良好坐姿、書寫姿勢等習慣的養成。
課後,三位教師就自己本堂課的亮點和不足進行了反思總結,聽課老師積極進行了聽課感悟交流。
張瑞反思:
7、6加幾是本單元最後一個信息窗,孩子們是在學習了9加幾和8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新的學習,在前兩節課的基礎上,大部分孩子已經掌握了「湊十法」,本節課主要是引導孩子用之前學過的方法來解決新的數學問題。所以在前面兩個教學環節,我放手讓孩子自己計算7+4 6+5,並引導學生利用前邊總結出的9加幾、8加幾 的計算方法,自己類推方法:7加幾就是把較小的加數分成3和幾,6加幾就是把較小的加數分成4和幾,然後湊十再加。除此之外,我還把整個單元三個信息窗的知識進行了梳理,得出20以內進位加法表。整節課最大的不足之處在於時間分配不合理,前兩個環節我的總結評價過多,佔用了時間,留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不足,最後當堂達標沒有完成,以後還要不斷改進。
王文麗觀課感受:
今天觀摩了三位青年教師的數學課,感慨良多,幾位老師展示了她們紮實的基本功和教學素養,老師們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自信;課堂目標明確,提問具有實效性、針對性,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使學生循序漸進的收穫知識,提高能力。
王豔華觀課感受: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今天三位老師的課堂,就是一個範例。楊文露老師算理揭示明確清晰,學生練習加強了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可以說是非常及時必要。陳靜老師為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究的時間,使學生獨立探索,獨立思考。張瑞老師練習設計從形式上、內容上、層次上都非常合理,不但使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還使學生在口算、解決實際問題等能力上有了提升,且有梯度,質量上有保證。
朱曉君觀課感受:
三位年輕老師基本功紮實,駕馭課堂的能力非常突出。楊老師語言簡潔,思路清晰,引導到位,注重讓學生動腦想,動口說,給了學生充分的探究空間,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全面培養,課堂教學效果很好。陳老師語言流暢,乾脆利落,問題的指向性強,通過引導,啟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保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張老師課堂教學靈活,方法多樣,她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設疑導思,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三位老師練習題的設計精準並體現出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對以後的教學做好了準備,這樣讓學生既學到了新知識又鍛鍊了能力。
孫瑛琦聽課感悟:
張老師整堂課思路清晰,語言流暢,安排合理。授課老師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善於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比較、猜想、推理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觀摩此課,受益匪淺。
周婷婷聽課感悟:
三位老師各有亮點,楊文露老師介紹的「湊十法」小兒歌,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便於記憶;陳靜老師,指導小老師上臺發言,營造生生互動的融洽課堂氛圍;張瑞老師的課對9加幾、8加幾、7加幾進行了總結,讓三堂課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幫助學生融會貫通本單元的知識。
高靈聽課感悟:
今天上課的三位一年級老師以整合思維對「20以內進位加法」進行單元統整,藉助「知識樹」統整單元和課時目標,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探究算法,優化方法。
下午王教授分別就三節課例進行了點評:
教授先肯定了三位老師的優點:導學案規範有效;恰當運用手機的微信功能及時反饋學生探究結果;注重培養學生語言表達的完整性;運用知識樹表述教學目標,明確清楚;課堂練習和達標檢測及時批閱,並教會學生相互批閱,落實有效;課堂容量豐富。
為老師們提出了進一步改進意見:在深入鑽研教材,提高自身課堂駕馭能力的基礎上,大膽整合教學內容,壓縮課時,實現高效;精心設計板書,圍繞知識點及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精煉呈現精髓內容;本著先猜後學或先學後教的做法,暴露學生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點撥;課堂上主要教給學生思想和方法,讓學生自己探索,舉一反三,使他們的思維拓展發散出去。
藍校長對三位教師的課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同時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老師們將今天課堂上的亮點做法發揚下去,組內成員互相學習,同時希望低年級老師特別注重學生常規方面的訓練,教給學生傾聽的習慣、認真書寫的習慣、保持良好姿勢的習慣、勇於表達的習慣,注重小組評價和建設,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同時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記者了解到,每次專家引領活動都為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指引新的方向,為全體教師提供學習實踐的機會,為學校課題《基於教學研一體化的教師專業成長模式創新研究》積累有價值的素材。
因為老師們心中有教研的陽光,所以今天陰沉的天氣也變得閃亮起來。至此,「1+1>2」數學工作室本學期的教研活動也將畫上圓滿的句號,相信在專家的引領下,青島王埠小學的團隊會走得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