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市區公交站點辨識度,更好方便市民在公交與地鐵間換乘,9月21日,市區19個不規範站點正式更名。有網民表示,隨便改變地名是沒文化的表現。北京的火燒營、梅溝營等歷史特色的大名一直保留著。雖然真實的兵營不見了。但每一個地名都有一段故事,為北京人津津樂道。類似「臺東」「浮山所」等車站是青島城市歷史文化的見證,改名後很多「老青島」找不著北。
針對網民對此次更名工作的不同聲音,市運管局21日做了公開回應。回應稱,此次調整並非取消老站名,而是將重複的老站名予以更換。此次調整的浮山所、臺東、海水浴場等站名,都是存在重名現象的站名,根據此前公布的調整原則予以更換。下一步,市運管局將對不規範公交站名分批次進行更名調整,為市民出行提供更精準的站名導引,進一步助力青島市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勢。
目前,青島市部分公交線路站點名稱存在多站同名或指向不明確的現象。根據《青島市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管理條例》,市運管局陸續對站點名稱進行梳理、規範。前期,通過市交通運輸局網站、「青島交通」APP、微信公眾號、電子郵箱等多種渠道,就青島市政府、火車站等標誌性建築、地理實體周邊的公交站點命名方式廣泛徵求了市民的意見。從收集到的有效意見建議來看,大多數市民贊成採用「標誌建築+所在道路」和「相交道路名稱」即坐標式命名方式。
市運管局負責人表示,本次站點更名根據市民意見均採用了上述命名方式。其中,青島火車站採用「鐵路青島站+所在道路名」命名,因原西陵峽路火車站距離鐵路青島站較遠,改用「坐標式」命名方式,更名為西陵峽路太平路站。臺東區域採用「臺東+所在道路名」方式命名,原浮山所車站因南京路、香港中路上均有同名站,距離相距近400米,市民容易混淆且換乘不便,因此僅保留了南京路上的浮山所站,將原香港中路同名的浮山所站,更名為香港中路徐州路站,方便市民辯識。原位於文登路上的海水浴場站,因距離海水浴場較遠易產生誤導,本次更名為匯泉廣場車站。此外,對於一些因單位名稱變更或變遷,原站名表述不再準確的也一併進行了更名,例如香港西路上的原一療、二療站,分別更名為太平角公園車站、香港西路太平路車站;貴州路上的原青島十二中車站,更名為貴州路朝城路等。
本次站點更名工作,提高了公交站點的唯一性、指向性及辨識度,便於市民更準確的定位公交站點。下一步,市運管局將繼續對不規範公交站名進行梳理,並結合公交線路優化、道路施工調流等逐步進行規範,進一步方便市民辨識和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