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無論是秧子還是瓜,含水量都很高,因此需水量很多,所以黃瓜喜溼。但黃瓜根系又太淺,水分大了又怕澇,土壤出現積水就澇死了;而且黃瓜的葉片大而柔軟,對水分反應很敏感,溼度過大又容易引起多種病害的發生,太幹又容易發生烤葉。因此我們在黃瓜的水分管理中要多加注意。
黃瓜在不同的生育階段對水分的要求不同:
發芽期:水分不宜太大,以免爛種。可進行浸種催芽,以利於快速出芽。幼苗期:適當澆水,不可太溼,防止徒長和漚根,寒根。以苗床溼潤為宜。初花期:適當控制澆水,蹲苗以利根系下扎,促使地上和地下生長的平衡。結瓜期:此期為黃瓜的快速生之期,大量結瓜期,得有充足的水分供應。
我們可以分三個階段進行水分供給
出苗後淋一次水,為種苗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保證。
開始結瓜後,保持土壤溼潤,田間出現積水要及時排除,遇到乾旱時要及時澆"跑馬水",高溫季節需早晚澆,不可中午烈日下澆水。
黃瓜開始膨大時更要及時澆水,每隔8-10天澆水一次,以保證黃瓜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大量水分。在黃瓜的澆水中,有一段時間我們的注意,那就是在黃瓜定植後的10-15天。這個時候我們為了防止植株出現徒長,也是為了增加植株根系的強大,我們得進行控水蹲苗。黃瓜控水蹲苗7-10天後,我們會發現黃瓜植株葉色加深,莖蔓粗壯,根瓜已經坐住,也就是說,當根瓜的瓜把由黃綠變成深綠,即根瓜"黑把"是結束蹲苗的標誌。此時的瓜田土壤會稍顯乾燥,這時候我們得澆水了。
此次澆水要澆透澆足,等大約4-5天後,早晨地面出現溼潤,而上午見幹時,我們就可以進行中耕,一可除草,二可促進根系的生長,三可起到防止土壤乾旱開裂。
黃瓜蹲苗期的澆水一定要把握好,如果澆早了,容易導致植株徒長,造成結瓜晚或者是化瓜;而如果澆晚了水,就會造成植株生長受阻,結的黃瓜太小,生長減慢,影響產量和質量。因此這遍水我們得加以注意,要看土壤的溼度而定,而不要把根瓜坐住或者是黑把作為澆水的唯一標準。是否要澆水,我們可以從地表下3-4指深的根部土壤中抓起一把土,握不成團而鬆散時,這就意味著土壤缺水了,趕緊澆,否則就是不缺,可再緩一緩。
總起來說,黃瓜生長期長,產量高,果實中含水量大,所以栽培中需水量很大,特別是結瓜盛期,必須保證水分充足。供水不足的黃瓜植株老化,根系生長差,化瓜多,彎曲,大肚等畸形瓜多,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但黃瓜根系又撒水多,土壤過溼影響根系的呼吸,造成生長勢弱,葉片發黃等,甚至澇亡。當然了,我們也得根據品種,天氣,土壤,植株生長情況等來綜合判斷是否澆水。你可掌握如下原則即可,即初花期要控水;結果期要促進水分,要先輕促,後大促,再小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