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港沿海經濟帶實力引資 蘇區饒平煥發新活力

2020-12-15 南方網

依託潮州港優勢,饒平縣現已引進一批鏈條長、帶動強的臨港大項目。其中,在益海嘉裡糧油基地、華豐中天閩粵經濟合作區LNG儲配站、華瀛LNG等產值百億級的龍頭項目帶動下,饒平建立完善臨港上下遊產業鏈,形成拉動饒平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編者按

  歷史風起雲湧,革命奮鬥的紅色歷史不可磨滅。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書寫了雄壯史詩,如今的老區蘇區也得到振興發展,換上「新顏」。

  7月23日至7月25日,在廣東省委宣傳部組織帶領下,記者一行前往潮州、汕頭、揭陽開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主題採訪活動」,深入當地村鎮調研,採訪老區蘇區幹部、各行業企業家及人民群眾,了解當地產業發展與民眾生活狀況。

  繼承紅色歷史 潮州饒平初心不改再創發展新高地

  明成化十三年置縣的潮州饒平,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薈萃,自古有「嶺南佳勝地,瀛洲古蓬萊」之稱。饒平縣東鄰福建,南瀕南海,縣域總面積2227平方公裡,海島岸線長136公裡,是粵東大門。

  1927年朱德率領的「八·一」南昌起義軍在饒北山區的茂芝全德學校召開軍事決策會議的策源地便是潮州饒平縣。茂芝會議的召開,作出了「穿山西進,直奔湘南」的重要軍事決策,保存了南昌起義的革命火種,也激勵饒平人民的革命熱情。2010年6月,潮州饒平縣被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確認為「原中央蘇區縣」。

  如今,這一方紅色革命熱土,繼續備受蘇區精神感召,在新時代政策扶持下,再創造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高地。

  依託潮州港優勢,饒平縣現已引進一批鏈條長、帶動強的臨港大項目。其中,在益海嘉裡糧油基地、華豐中天閩粵經濟合作區LNG儲配站、華瀛LNG等產值百億級的龍頭項目帶動下,饒平建立完善臨港上下遊產業鏈,形成拉動饒平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潮州饒平蘇區的發展得益於抓住了政策契機。據悉,對照《關於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關於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饒平縣梳理出一批事關蘇區發展的基礎設施、產業建設和社會民生項目進行包裝串聯,積極爭取政策紅利。

  近年,饒平縣共有34個項目列入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總投資共6.96億元,獲得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1.48億元。2018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6.1億元,增長6.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9.6億元,增長6.8%。

  港口優勢顯著 奠定招商引資堅實基礎

  潮州饒平縣臨港大項目的發展,離不開其港口區位優勢對投資發揮吸引作用。1993年7月,潮州港經濟開發區成立,重點發展能源工業、石化倉儲、港口物流、裝備製造、食品工業等產業。

  潮州港經濟開發區地處閩粵兩省交界處,位於粵港澳大灣區與海西經濟區的交匯處,是贛閩粵原中央蘇區的重要出海口,是廣東省距離臺灣最近的港口。在粵港澳大灣區對接海西經濟區,以及開展對臺貿易等方面,具有十分優越的區位優勢。

  港區是天然深水良港,有著風平浪靜、水深、常年不淤不凍、多屏障多通道、腹地廣闊等國際深水大港優越條件。擁有可建大噸位碼頭泊位岸線39公裡,其中可建10-30萬噸級碼頭泊位岸線10.4公裡。目前已與廣州港、廈門港等大型港口集團合作,港區共建成碼頭8座,泊位13個,總噸位23.3萬噸。2018年,潮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427萬噸。

  潮州港經濟開發區核心建設的潮州臨港產業轉移工業園位於饒平縣柘林鎮與所城鎮,規劃面積10平方公裡。2018年,園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02億元,實現規上工業產值84.66億元,進出口總額30.73億元,稅收達4.37億元。

  近期,潮州港經濟開發區大力推進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鐵路這一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目前該項目已上報廣東省政府,正在積極爭取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並儘快啟動建設。

  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鐵路建設意義重大。建成後,該線路將連接多條國家鐵路主幹線,可強化潮州港與粵東北、贛東南和閩西南的交通聯繫,解決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內陸貫通出海的需求,加速推進潮州港蘇區深水良港開發建設,輻射帶動整個中央蘇區振興發展。

  據潮州港亞太通用碼頭總經理吳昭武介紹,建設潮州港疏港鐵路對降低老區蘇區的工礦企業物流成本,連接省外的交通大通道的需要十分迫切。儘管港口建設經營服務地方經濟有一定成效,但對發揮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互聯互通以及服務老區蘇區經濟發展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他表示,目前港口經營上存在的困難,在於主要腹地缺乏臨港產業貨源,加上物流疏運主要靠公路運輸,受限載、成本高、車輛少等條件影響,疏運通道不暢通,這也成為招商引資困難的主要因素。

  如今公路運輸成本較高,臨港產業招商引資進入困難,港口後續規劃以及二期建設也因缺乏疏港鐵路而難以啟動,港城聯動的功能也沒有得到很好發揮。地區經濟發展的要激發內需動力,交通基礎設施是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百億級龍頭項目成功落地 稅收增創就業興旺

  華豐中天閩粵經濟合作區LNG儲配站、華瀛LNG和益海嘉裡糧油基地等企業相繼在潮州港經濟開發區落戶發展,累計投資200多億元,其落地建設拉動了區域經濟增長。

  華豐中天公司投資建設的「潮州閩粵經濟合作區LNG儲配站項目,計劃總投資約47億元,建設規模為68萬立方米儲氣能力。項目一期投資約27億元,產能為100萬噸/年,預計陸域項目一期將於2019年第四季度機械完工。項目建成後,不僅能優化潮州市的能源結構、保障本地區的燃氣供應、滿足本地區日均3天以上需求量的應急儲氣能力,同時可實現南氣北送,緩解國家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

  華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是集液化天然氣接卸、儲運、輸配為一體的大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143.7億元人民幣,建設規模600萬噸/年,遠期建設規模1200萬噸/年。項目投產運營後接收來自國外進口的LNG氣源,向潮州市及周邊地區供應安全清潔能源。項目投產後年產值達130億元,預計將創造上千就業崗位與十幾億稅收,帶動其他天然氣項目,促進原中央蘇區縣經濟發展。

  而益海嘉裡潮州項目是世界領先的綜合型農業集團在中國投資的以糧油加工、油脂科技、倉儲物流、內外貿易為主的多元化項目。益海嘉裡潮州項目人事行政部羅臣經理表示,項目選址於饒平,是被潮州區位優勢和市場潛力所吸引。這裡海陸空交通便利,受惠於廣東省的產業轉移政策,市場前景廣闊。潮州項目是大型綜合性產業鏈集群,項目總投資約45億元,建成後,自身物流中轉量超過300萬噸,年產值將超過150億元。

  抓住省委新一輪推動蘇區老區振興發展的機遇,三大龍頭項目發展已顯成效。未來,潮州饒平的發展還將不斷補齊各類基礎設施短板,以破解制約蘇區經濟加快發展的瓶頸。

  據介紹,饒平將重點加快推進港口碼頭、水利保障體系和電力主網的建設。其中包括濱海旅遊公路、廈深高鐵饒平站站前廣場和潮州港擴建貨運碼頭、潮州港公用航道一期工程等港口碼頭項目建設,力爭蘇區疏港鐵路列入全國鐵路主幹網規劃中。計劃水利保障體系建設總投資20.54億元,以推進引韓濟饒供水工程、海堤加固達標二期等水利項目。在電力主網改造升級方面,將加快坪溪220千伏、樟溪110千伏等一批輸變電工程建設。

相關焦點

  • 「省尾國角」變蘇區大港 饒平迎來振興發展新機遇
    2010年6月,饒平縣被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確認為「原中央蘇區縣」。日前,由廣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大型主題採訪活動」正式展開,記者一行走進饒平,一探革命老區舊貌換新顏。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黨中央和廣東省委加大老區蘇區扶持力度,出臺《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饒平縣迎來蘇區老區振興發展的新機遇。
  • (老區蘇區紀行)潮州饒平縣:粵東大門興起蘇區大港
    2010年6月,饒平縣被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確認為「原中央蘇區縣」,是繼梅州市大埔縣、韶關南雄市之後廣東省第三個「中央蘇區縣」,也是潮汕地區唯一的原中央蘇區縣。得益於上級的政策和資金扶持,加上地處閩粵兩省交界處的優越區位優勢,饒平經濟社會振興發展步伐持續加快,一批質量高、效益好、稅收多、鏈條長、帶動強的臨港大項目正在緊鑼密鼓規劃建設。
  • 廣東潮州港主場饒平柘林鎮將打造粵閩間重要臨港產業基地
    廣東潮州港主場饒平柘林鎮將打造粵閩間重要臨港產業基地2012-06-06 13:26:00  水產養殖網  「大唐電廠已投入使用、亞太碼頭也將啟用,而新一輪規劃中,這裡將打造為粵閩間重要的臨港產業基地。」在新任鎮委書記麥安之看來,這是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柘林鎮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沿海7個鎮,都將在這一輪發展中『走』出來,封閉的小港鎮將成為開放的大碼頭。」
  • 閩粵經濟合作區潮州先籌先行
    饒平縣委、潮州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發改局的主要負責人先後作了發言,表示將敢於擔當、認真履職,齊心協力把閩粵經濟合作區建成閩粵臺經濟融合發展的橋頭堡。6個啟動區率先開發建設  閩粵經濟合作區核心區內共設置了6個啟動區,分別位於詔安、饒平兩縣省際交界地區以及詔安梅嶺鎮、金都海洋生物產業園、詔安高鐵站前片區、潮州港經濟開發區、樟溪低碳工業園等。  目前,啟動區在饒平、詔安兩地已分別投入先期建設,初步形成了產業集聚發展的雛形,對整個合作區的發展顯現輻射帶動能力。
  • 廣東饒平打造首張上線的「城市名片」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羅勉報導  日前,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舉行「粵省事·城市名片·潮州饒平」上線啟動儀式,推動饒平「城市名片」
  • 今日饒平 活力四射
    □  陳充樂 文/攝    編者按 2006年4月13日,本報曾以《饒平俊傑 歡聚羊城——首屆廣州饒平商會創會典禮側記》為題,對饒平及饒籍鄉親合力建設家鄉的事跡進行專題報導。兩年多來,饒平這塊肥沃的土地在全縣人民及海內外饒籍鄉親的共同打造下,日益煥發出勃勃生機。
  • 廣東潮州港經濟區積極融入海峽海西經濟區
    廣東潮州港經濟區積極融入海峽海西經濟區 2012-11-26 08:08     來源:你好臺灣網     編輯:王思羽  近日,潮州市在饒平縣舉行目包括潮州港進港大道通車儀式在內的十大項目竣工、開工儀式,位於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的潮州港經濟區已經成為潮州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 好消息丨饒平人~大潮高速月底通車,饒平至大埔車程減少1小時!
    屆時,廣東將再添一條出省通道,梅州大埔至潮州饒平車程也將減少一個小時。 ..................................................................
  • 潮州港亞太通用碼頭一期兩泊位通過驗收
    近日,潮州港亞太通用碼頭一期工程兩泊位順利通過驗收,獲得正式對外開放資格。亞太通用碼頭位於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地處閩粵交界,是「廣東省新十項工程」重點項目之一,於2010年6月正式動工,一期工程建設1個5萬噸級通用雜貨泊位和1個3萬噸級多用途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為440萬噸,其建成投產將使潮州港成為粵東、閩西、贛南水陸物流的重要交通樞紐。
  • 山海關:古城煥發新活力
    秦皇島市山海關區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三創四建"活動安排部署,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創新驅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努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古城煥發出新活力。「旅遊+文化」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多元引入文旅項目強基礎。
  • 建設沿海特色精品城市 潮州重大項目建成投產迎來爆發期
    和安村村民對新修道路贊口不絕。廣東省人民政府頒布的《廣東省沿海港口布局規劃》(粵府辦[2008]53號),把潮州港定位為「廣東沿海的地區性重要港口和地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潮州市及周邊地區發展外源性經濟和推進工業化進程的重要依託,粵東地區與臺灣經濟交往的重要窗口」,對潮州港未來寄予厚望。 「潮州港成為潮州市經濟發展新高地。」
  • 饒北在深學者為饒平中央蘇區發展獻策:饒平縣伯公坳嶺九村高陂古道、茂芝伯公坳嶺九村三河壩古道示範段規劃(建議)
    中央蘇區饒平人民,熱切盼望在上級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饒北三鎮聯動早日完成。直至20世紀90年代,一個令國內外陶瓷界欣喜萬分的消息不脛而走,在對我國東南沿海明清古窯址的調查與發掘過程中,找到了國外所謂的「克拉克瓷」,於是,專家們紛紛將眼光從江西景德鎮轉向了東南沿海的古民窖。饒平縣新豐鎮九村,就是著名的盛產青花瓷器「九村窯」的所在地。
  • 潮州「菜籃子」添臺灣海鮮 粵今年首宗對臺小額貿易貨物登陸潮州港
    6月14日清晨,裝載著28噸、價值4萬多美元貨物的我國臺灣籍貨輪「錦龍」號停靠潮州港柘林碼頭,汕頭海關所屬饒平海關關員迅速登輪開展檢疫查驗工作,這標誌著今年廣東省首宗對臺小額貿易貨物順利進入大陸市場。
  • 鬥門濱水經濟煥發新活力
    企業持證排汙,既贏得了市場青睞,又降低了經營成本,生態經濟成為新的增長點;花3年時間,持續整治8條黑臭水體,讓這片沙田水鄉的濱水經濟再次煥發活力。近年來,珠海市鬥門區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城鄉,爭當生態友好型城市先鋒,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共贏,成為群眾美好生活的好去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樣板。
  • 遼寧:把沿海經濟帶建成"黃金地帶"和"綠色地帶"
    為延展產業鏈,丹東著力引南資北上;為科研成果迅速規模化、產業化,丹東著力引進海外研發團隊,打開國際市場通道。構築千億元規模的現代儀器儀表產業基地,已成為丹東「十二五」規劃的新目標。     抓住遼寧沿海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機遇,遼寧沿海各市深挖「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業,推進產業和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 「鬼樓」荔灣廣場要拆除了 廣州上下九將煥發新活力
    在現代商業社會,如何讓老街重新煥發生命力? 近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了《上下九-第十甫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規劃》(下稱「規劃」),宣布要提升街區業態,改善基礎設施和居住環境,激活地區活力,形成以人為本、持續健康發展的廣州舊城新地標。
  • 中標|嘉寶莉聯手星河集團,煥發城市新活力!
    星河控股始終堅持多維度深入參與城市化發展進程,豐滿城市肌理、建設宜業城市,助力城市煥新升級,始終踐行城市運營引領者的使命!近期,星河集團憑藉強勁的綜合實力,九度蟬聯藍籌企業稱號;憑藉出色業績及雄厚實力,更連續九年名列「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