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安區文旅融合「三連變」煥發古城新風採

2020-08-12 金臺資訊

文化是魂,旅遊是體。只有魂體融合,才能相得益彰。今年以來,我區圍繞「文物精品展示區、文化旅遊特色區、文旅產業發展新型區」的目標定位,制定實施《淮安區文旅興區三年行動計劃》,深化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用三年時間實現「三連變」,讓歷史文化名城煥發新光彩。

文旅融合「第一變」,景城合一

漫步在穿城而過的裏運河畔,是一個佔地12萬平方米的裏運河景區慢行系統,花團錦簇,林木蔥蘢,小品成趣,鳥語芬芳。一條長1450米、寬7米的海棠大道,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了漫步、騎行、賞景的舒適空間。「裏運河景區慢行系統工程今年4月剛剛竣工,一共投入了7500萬元,除了海棠大道外,還包括民俗廣場、周恩來廉政主題文化長廊、懷恩草堂、體育公園等等,為我們城市又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淮安市宏運市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學民介紹。

2020年是我區文旅興區三年行動計劃的開局之年,我區堅持以全域旅遊為主導,深入推進旅遊與城市「景城合一」。一是加速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步伐,推動周恩來故裡景區通過國家5A級旅遊景區評定性覆核,推動恩賜山莊、蘇嘴灣生態園達到省四星級鄉村旅遊區標準;二是加速大運河文化帶國家公園樣板區創建步伐,以水為脈、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展現「運河之都」的現實模樣;三是加速河下古鎮省級特色小鎮創建步伐,以古鎮2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基礎,打造古鎮非遺產業基地。通過三項創建工作,實現景城合一,文旅相融。

文旅融合「第二變」,全鏈融合

2021年是我區文旅興區三年行動計劃的關鍵之年,我區將圍繞「文旅 」理念,促進文旅與一、二、三產業全鏈條融合。一是實施「一鎮一品」工程,引導15個鎮街對鄉村旅遊區、農業生態園、家庭農場等進行完善配套、提檔升級,促進「文旅 農業」深度融合。二是依託地方特色工業項目,推進共創人造草坪、千年淮鹽等工業旅遊項目建設,同時景區化建設「水上立交」項目,促進「文旅 工業」深度融合。三是開發健康旅遊業態,豐富清代溫病學家吳鞠通中醫館健康旅遊等產品,進一步做強恩來幹部學院、博裡農民畫苑等研學旅遊基地,促進「文旅 衛生 教育」深度融合。通過「文旅 」項目的實施,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消費,加快我區旅遊從觀賞型向體驗型、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的兩大轉變。

文旅融合「第三變」,盛世華章

2022年是我區文旅興區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我區將努力把「周恩來故裡」這張金字名片打造成為全國旅遊品牌。一是成功創成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大運河文化帶國家公園樣板區、省級河下非遺特色小鎮,寓景於城,城中賞景。二是紅色文化、西遊文化、漕運文化、中醫文化、美食文化等地域特色品牌得到有力彰顯,主題勵志遊、國學書香遊、英雄系列遊、鄉村特色遊四大旅遊線路全面開通。力爭2022年底建成一批全國知名的文旅品牌,創成省級鄉村旅遊區(點)5個、星級旅遊賓館(飯店)5個;實現年接待遊客1050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突破一百億元;旅遊產業增加值佔國民經濟比重達10%以上。(張攀江 趙曉燕 董曉波)

相關焦點

  • 淮安市淮安區68億對河西片區進行環境整治開發
    原標題:河西公園社區項目舉行籤約儀式 4月28日下午,淮安市國聯集團與淮安區政府籤約河西公園社區合作項目。區領導徐子佳、蔣必海、顏復、李曉旭、胡珍參加籤約儀式。 國聯淮安區河西公園社區項目,位於我區西北部,居於我區與淮安生態文旅區之間,緊鄰裏運河-京杭運河文化旅遊帶,地理位置優越,資源稟賦得天獨厚。
  • 淮安市淮安區:路面落差一米五,人行道無護欄
    淮安市淮安區:路面落差一米五,人行道無護欄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  2020-08-31 10:22:00 淮安市淮安區市民反映:該區河下街道河下古鎮景區北停車場南側,緊靠主幹道翔宇大道約100米路段,比翔宇大道路面低了近1.5米。
  • 淮安市淮安區賦能「三農」增小康成色
    今年忙完秋收時,淮安市淮安區車峰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萬士俊見到記者,喜上眉梢。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為了讓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淮安區制定了一攬子惠農政策、實施了一大批農業項目,『三農』工作呈現出『農民更有尊嚴、農業更有效益、農村更有吸引力』的良好局面。」淮安區委書記張笑說。
  • 長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
    上榜 「長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 「長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本次評選範圍為上海、江蘇、浙江、安徽長三角四省市區域,以推薦、自薦與組委會直選相結合的方式,對照科學嚴格的評價體系,由滬蘇浙皖四省市權威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審委員會以及全國10家主流媒體20位資深旅遊記者組成的媒體評審團篩選。
  • 淮安區旅遊業將迎來新局面
    全面啟用楚韻文旅新品牌 淮安區旅遊資源整合進行時近年來,淮安區委、區政府致力於強化文旅資源資產集聚集約利用、改革旅遊市場管理,打造淮安區文化旅遊新品牌、新形象。為進一步服務全區旅遊發展大局,自2018年起,淮安市宏信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開始謀劃成立文化旅遊資源運營中心,三年來,資產移交接收、旅遊景點財務管理系統上線、檢票閘機統一安裝、基礎設施修復、安全隱患排查、打造網紅亮點街區等一系列大動作持續上演,但也一直難以逃脫整而難合的質疑。
  • 淮安市淮安區在崑山杭州舉行產業招商推介會
    在崑山會場,張笑代表區委區政府對蒞臨本次活動的企業家朋友表示誠摯的歡迎,對即將籤約的項目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淮安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自省委明確提出「在淮安設立省級臺資產業轉移集聚示範區」發展戰略以來,淮昆兩地及企業步入了融合發展的快車道,「南有崑山、北有淮安」已成為臺資企業集聚發展、轉型發展的靚麗名片。
  • 2018年淮安市淮安區園林管理處招聘技術人員公告
    2018年淮安市淮安區園林管理處招聘技術人員公告已公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4名,報名時間:2018年10月22日至2018年10月31日,報名地點:淮安市淮安區園林管理處辦公室(淮安區西長街419號)。
  • 大運河文旅博覽會|2020年度「江蘇文旅融合標杆項目」「江蘇運河...
    論壇現場,組委會公布了2020年度「消費者最青睞的江蘇文旅融合標杆項目」「消費者最青睞的江蘇運河名鎮」特色評選活動結果,並現場頒獎。消費者最青睞的江蘇運河名鎮頒獎文旅融合的新型業態,為大運河旅遊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而年初新冠疫情突發,疊加疫情全球化和防控常態化的預期,也加劇了文旅產業的變革,催生了一系列融入「雙循環」、促進新消費的新型旅遊產品。
  • 淮安市淮安區:振興農業農村改革 打造美麗宜居鄉村
    淮安區「奮力推動三農高質量發展走前列」新聞發布會現場 淮安區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淮安9月21日電(王奕澄)「淮安區11.65萬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脫貧
  • 千年古城煥發新機 山西忻州向文旅強市邁進
    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媒體團16日走進忻州古城,感受這座千年古城煥發的新生機。白嘉怡 攝十一月的天氣愈發清冷,在位於山西省忻州市的忻州古城,市井街巷,人流如潮,一片火熱景象。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媒體團16日走進忻州古城,感受這座千年古城煥發的新生機。忻州古城始建於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歷史。因忻州古稱九原縣、秀容縣,故忻州古城又稱「秀容古城」。
  • 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西安老字號復興歸來 傳統美食煥發新活力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推進文旅融合發展西安老字號復興歸來 傳統美食煥發新活力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0-10-09 14:55 字號:
  • 淮安市淮安區:法院查封標的物開拍前一夜成廢墟
    記者 張洋 近日,我社接到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陳某初實名反映稱:「自家的住宅在2017年法院開拍前一天的晚上被人強拆,詢問有關部門竟都不知情,報警立案後又以『沒有犯罪事實』為由撤案。事情已發生兩年多了無人問津,這卻讓我居無定所、傾家蕩產。
  • 臨安上榜「長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
    臨安被評為「長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壟上行民宿被評為「長三角最佳文旅融合民宿酒店江蘇省盱眙縣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而此次被評為「長三角最佳文旅融合民宿酒店」壟上行民宿就位於「天目村落」新六景之一的龍門秘境。接下來,臨安將持續深化文旅融合發展,加快「天目村落」的建設,餘下的天目村落新四景——白牛電商小鎮、
  • 江蘇省淮安市十大景區景點
    1、周恩來故裡景區周恩來故裡景區坐落在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面積3.15平方公裡,國家5A級旅遊景區。周恩來故裡旅遊景區包括周恩來紀念館、周恩來故居、駙馬巷、河下古鎮,總佔地。2、淮安府署淮安府署,是現存的古代府級官衙建築,坐落在江蘇省淮安市淮安老城淮安區東門大街,面積500多平方米,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淮安府署大堂體量為全國之最。淮安府署是淮安歷史地位象徵和見證,其規模宏大江蘇省唯一保存較為完好的府衙。
  • 文旅融合煥發城市新活力
    9月22日,由嘉峪關市委、市政府主辦,中國甘肅網承辦的「走進我們的小康生活——直擊嘉峪關變遷」全媒體行集中採訪團通過實地採訪,探尋嘉峪關如何搶抓國家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機遇,把加快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城市轉型發展的突破口。
  • 梅山文化:煥發文旅融合新生機
    梅山文化:煥發文旅融合新生機 2020-03-29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70年來淮安市淮安區創多個「工業之最」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展示周總理家鄉70年來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本報即日起推出區融媒體記者在「盛世如您所願——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新聞行動中撰寫的人物類、發展成就類系列報導,講述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淮安故事,激發全區上下將周恩來精神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發展力量,奮力譜寫新時代崛起江淮的精彩篇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淮安區力量。
  • 山海關:古城煥發新活力
    秦皇島市山海關區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三創四建"活動安排部署,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創新驅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努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古城煥發出新活力。「旅遊+文化」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多元引入文旅項目強基礎。
  • 徐子佳:淮安市淮安區要主動作為 全面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我區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作為淮安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核心區,應在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走在全市前列,作出積極貢獻,起到示範作用。要融入發展大局。立足淮安區實際,深入挖掘淮安運河文化資源秉賦,全力推進河下古鎮,運河水城、淮揚美食城、漕運都城,文化遺存保護帶、文化旅遊生態融合帶、運河文化創意產業帶、運河文化經濟帶「一鎮三城四帶」建設,彰顯淮安區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特色魅力。要傳承運河文化。
  • 江蘇省地級市,淮安市
    淮安市地處黃淮平原和江淮平原,無崇山峻岭,地勢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為主,只有市境西南部的盱眙縣有丘陵崗地,地勢較高。盱眙縣仇集鎮境內無名山最高231米,為全市最高點;淮安區博裡地面最高僅2.3米—3.3米,為全市最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