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就在前幾天,我去海口的一家生物製藥研發服務外包公司調研,這個公司的負責人告訴我,他自己算過帳,他剛剛要買3個億的研發設備,在零關稅之前需要3個億,在零關稅之後只要2個億,省了1/3的錢。對他來講,他覺得在海南建研發中心成本更低,花同樣的錢能夠買更多的設備、僱更多的人。」
6月8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長沈曉明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解讀零關稅政策時,談及一項免徵企業進口自用生產設備免徵進口稅種時,舉了上述案例。
不久前公開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下稱《方案》)備受市場關注,其中海南自貿港稅收優惠政策力度之大,又是其中的焦點。其中之一就是貨物貿易實行以「零關稅」為基本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在海南全島封關之後,除極少數產品外,其他貨物商品均免徵進口關稅。
不過,在2025年全島封關之前,對生產資料、原輔料、交通工具和島內居民的消費品四類物品,通過清單管理來免徵關稅。
比如,對島內進口用於交通運輸、旅遊業的船舶、航空器等營運用交通工具及遊艇免徵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
沈曉明在上述會上說,「我大致算了一下,進口遊艇稅收的成本大概能夠降低38%,本來1000萬進口一條遊艇,你需要交380萬的稅,但是你如果在海南買一條1000萬的進口遊艇,就不需要交380萬的稅,比其他地方買遊艇省了380萬。另外,進口娛樂設備稅收大概能省20%。」
另外,《方案》明確,對鼓勵類產業企業生產的不含進口料件或者含進口料件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工增值超過30%(含)的貨物,經「二線」(海南自貿港)進入內地免徵進口關稅,照章徵收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就此,沈曉明表示,洋浦保稅港區等特殊區域將率先實行原產地規則。即你生產用的原材料當中有進口物件的,如果能夠讓他在特殊區域裡面增值超過30%,生產出來的產品再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就不需要再交關稅。
他進一步舉例說,整頭牛或者半頭牛普通進口關稅70%,最惠國的進口關稅25%,如果整頭牛、半頭牛進口到洋浦港,再通過分割進行初加工,也就是大腿肉、牛筋,很容易增值30%。如果增值30%,這個牛肉再經過中國內地市場就省去了70%或者是25%的關稅。
「因此,企業的利潤空間是十分巨大的,老百姓就可以吃到更加便宜的進口牛肉。所以,原產地規則的含金量是相當高的。」沈曉明說。
《方案》還大幅放寬了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離島免稅購物額度調高至每年每人10萬元並增加品種。
對此,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在上述會上表示,免稅購物的額度從現在的每人每年3萬元提升到每人每年10萬元,並且在現行38類商品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免稅商品種類,同時優化管理,提高旅客購物的便利度。「各位如果到海南去旅遊,建議大家多帶點錢,多多購物消費。」
沈曉明表示,從現在開始到2025年,我們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個人減免所得稅。這對於高端的緊缺人才在個稅方面的吸引力也是十分大的。
比如,對註冊在海南自貿港並實質運行的鼓勵類的產業企業,我們減按15%徵收企業所得稅。對在海南自貿港工作的高端和緊缺人才,如果他們在海南島內待滿183天,他們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那部分將免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