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綠標可收聽蘭霞誦讀)
前幾天有位飯店老闆在朋友圈裡發了一幅圖片,展示他的飯店,圖片上是燈火通明的店招和大門,配的文字是:燈火闌珊!
於是,我想起了曾經聽到、看到的「燈火闌珊」。
曾經在西祠胡同上看到一組夫子廟燈會的圖片,圖片美輪美奐,攝影師水平相當了得,標題是:燈火闌珊夫子廟。無獨有偶,一位說南京話的主持人在節目中讚美夫子廟燈會時說:啊,真是燈火闌珊!
有一次在南京江北沿江街道某飯店吃飯,很氣派的五層樓,燈火通明,樓頂閃亮的招牌是:燈火闌珊大酒店。玩了幾年微信,發現有些微友也取名叫燈火闌珊。
「闌珊」一詞在許多古典、現代作品中都可以看見,如「白髮滿頭歸得也,詩情酒興漸闌珊」,這是白居易《詠懷》中的句子,而「燈火闌珊」則出自南宋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詞的後幾句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顯然,許多人愛用的「燈火闌珊」來自這裡。
現代漢語詞典這樣解釋「闌珊」:將盡,衰落。360百科中將「燈火闌珊」解釋為燈火稀疏,指人煙稀少、比較冷清的地方;古詩文網則這樣解釋「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偶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
這樣看來,朋友們的「燈火闌珊」用錯了。
中國古典詩詞浩如煙海,其中經典詞語更是不計其數,後人在詩文中屢屢引用,以增加詩文色彩,這例子也不少,好像用錯的不多,而這「燈火闌珊」卻屢屢被用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是不是因了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的那句「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雕欄亦作「雕闌 」,是雕花彩飾的欄杆,華美的欄杆,再加上美麗的珊瑚,那自然是很好的去處了,所以華燈綻放的地方就「燈火闌珊」了;也有可能是看見大家都這樣「燈火闌珊」,咱也就「燈火闌珊」吧。
我這是瞎猜猜了。
我曾經在西祠胡同給那位攝影師發飛語,告訴他這個詞用錯了,很快便收到了他表示感謝的回話。身邊的朋友用這個做微信名的,我也說一下。
也許有些逞能,但既然知道,告訴人家一下也是好事。
其實我也錯過的,年輕時候參加古代文學考試就錯了,對答案時發現的,於是就記住了,於是現在就好為人師了。
前些日子,大修了兩年多的南京長江大橋恢復通車,由於採用了LED新光源亮化,玉蘭花燈和橋頭堡上的三面紅旗更加明亮鮮豔,有位微友不但在朋友圈發了一組圖片,還把自己的頭像換成了鮮豔的三面紅旗,微信名也換了,新的微信名叫:燈火闌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