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西部山區:脫貧致富路上快馬加鞭

2020-12-11 中國台州網

黃巖的西部是一個奇麗異常又相對經濟落後的地方,分布著富山、上鄭、嶼頭、平田、上垟、茅畲6個鄉和寧溪鎮,面積457平方公裡,佔全區總面積的近一半。

10年前,黃巖西部「六鄉一鎮」共有198個村居,3.7萬戶,11.7萬人口,不到全區總人口的20%,收入只有全區的3%,農民人均純收入不到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一半。全區被列為省市級重點扶持的低收入農戶集中村,全部分布在西部山區,其中省級重點幫扶村152個,市級重點幫扶村46個。

2002年,黃巖區委、區政府專門成立了西部扶貧開發管理委員會,提出了分三步走的總體構想,第一階段抓基礎設施建設,第二階段以抓農業產業化為主體的經濟建設,第三階段重點搞好新農村建設。經過10多年的發展,黃巖西部山區扶貧開發成效明顯。

窮則思變多管齊下

黃巖區委區政府首先以交通道路建設為重點,多管齊下,努力改善山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通過大力實施「村村通工程」,累計投入資金1.58億元,完成道路修建125條,326.4公裡,除個別深山人口稀少的小村外,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和西部山區「一小時交通圈」,使6萬多群眾受益。

其次,黃巖區出臺了高山移民等優惠政策,不斷推進下山脫貧和安遷工程。2002年以來,全區共建成移民小區(點)48個,移民3357戶、11385人,其中外遷易地移民355戶、821人,極大地改善了下山移民的生活條件。投入1300多萬元實施安遷工程,地質災害區的883戶、3150人完成搬遷,其中建成地質災害隱患點移民新區8個,安置移民347戶。

再次,走社會化大扶貧的路子。自2002年省、市、區各級與西部山區198個貧困村開展結對幫扶以來,共籌集幫扶資金3779.5萬元,對壯大西部山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公益事業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西部198個行政村全部納入結對幫扶,其中,省級結對63個,市級結對35個,椒江結對30個,其餘70個村由區裡結對。同時通過項目開發使西部真正富起來,使西部人民過上幸福生活。

產業帶動脫貧致富

目前,黃巖西部「六鄉一鎮」注重高效農業,全力打造環長潭湖經濟圈,發展高山蔬菜、特色水果、筍竹兩用林、花卉和中藥材「五產兩帶」,已建成高山蔬菜2萬畝、東魁楊梅3萬畝及柑橘、枇杷1萬多畝、筍竹兩用林1萬多畝的基地。同時組建了284家專業合作社和110家家庭農場,流轉土地2.4萬畝,為農業產業經營規模化打下了堅實基礎。據統計,2019年該區西部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創產值8500多萬元,帶動農戶6500多戶,戶均增收13000元,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

與此同時,依託黃巖西部山區的自然優勢,採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社會參與的開發機制,促使西部旅遊產業風生水起。

長潭水庫青山環繞、水質清澈、視域開闊,綠道騎行、風景觀光、生態休閒等「慢輕旅遊」獲得遊客的青睞;以環湖綠道串聯農家樂、精品民宿、現代觀光農業園、旅遊景區;以嶼頭鄉為主體,進一步統籌柔極溪流域,整合沙灘古街、中國傳統村落布袋山、上鳳等村落,完善旅遊配套設施,挖掘文化元素,提升景區內涵,打造嶼頭生態旅遊區;以「黃巖之源黃巖石」為文化精髓和品牌形象,整合富山大裂谷、黃巖大瀑布等景區生態資源,做好對烏巖頭古村落、半山古村落、寧溪古街、寧溪版畫村、半嶺堂古法造紙博物館等的保護,推動旅遊開發與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發展,打造綠色康養休閒區。嶼頭布袋山古村落是黃巖區全域旅遊開發中崛起的典型,2018年入選浙江省年度美麗景區村;嶼頭鄉柔川景區2018年被評為國家級4A景區後繼續發力,每年接待遊客近100萬人次。

責任編輯:餘彩虹

相關焦點

  • 自駕遊覽黃巖西部鄉村黃巖大瀑布,自然風光真是說不出的優美
    自駕遊覽黃巖西部鄉村黃巖大瀑布,自然風光真是說不出的優美自駕前往黃巖西部山區旅遊黃巖大瀑布景區位於上鄭鄉大溪坑村,與黃巖石鄰近,是浙南罕見的天然瀑布群。從黃巖城關驅車前往黃巖大瀑布,大約需要二個小時,景區位於黃巖的西部山區,要通過寧溪長潭水庫類似於千島湖,盤山公路再走上一段路,以前根本沒有開車的公路,只有類似的羊腸小道,荒無人煙的地方。所以那邊的景區屬於自然美,沒有半點人工雕刻的痕跡,是驢友的天堂。近年來,黃巖大瀑布景區把女性水神歷史文化與瀑布水景結合起來,觀光的遊客莫名而至,人氣也越來越旺。
  • 在黃巖西部邊陲,私藏了一座鄉幽錦繡的古色村落
    富山 地處黃巖西部 觸目皆為竹海 古道、古民居、石階、石板路……在黃巖境內黃永古道和長決線的終點,有一個省級歷史文化保護村,它就是富山鄉決要村。
  • 在黃巖,赴一場「湖光山色」之約
    在黃巖有這麼一條美麗公路,它將長潭水庫及周邊的山、林串聯起來,湖光山色輝映成趣,繪就一幅絢麗的畫卷。它就是最美「交通風景道」——黃巖環庫公路。情況介紹作為串聯起黃巖西部經濟的一根紐帶的環庫公路圈,主要由S325省道、北寧線、長決線、百王線、民北線等公路組成,全長約83公裡。
  • 黃巖西部又將多一個休閒好去處!
    黃巖西部又將多一個休閒好去處! 於青山綠水間 尋一處靜謐之地 位於黃巖平田鄉
  • 黃巖這5個傳統村落有了「身份證」 掃一掃就能了解
    2020-12-16 11:06 |黃巖發布
  • S325延伸線黃巖北洋至寧溪段公路建成通車 庫區天塹變通途
    12月5日,S325延伸線黃巖北洋至寧溪段公路正式通車。「這條民生路,是黃巖西部人民幾代人的夢想,今天終於實現了!」消息傳來,全區上下盡歡騰。這條道路的建設無疑就是該區忠實踐行「兩山」理論的生動詮釋,為黃巖西部山區發展奠定了交通基礎。  黨的十九大開啟了新時代,新時代黃巖要有新發展,交通建設更要有新突破。S325延伸線黃巖北洋至寧溪段公路作為黃巖「五縱五橫」交通路網的主動脈之一,它的建成通車打通了黃巖西部山區直達城區的30分鐘快速交通廊道,對優化城鄉路網布局,推動統籌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浙報整版丨黃巖著力打通綠色轉化通道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指引下,黃巖西部山區這塊昔日發展「短板」,正加速轉變為推動黃巖跨越式發展的「跳板」,成為黃巖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寫照。如今,隨著黃巖新一輪綠色轉化項目的上馬,黃巖的精彩故事還在續寫。
  • 台州黃巖寧溪:「四好農村路」鋪就百姓幸福路
    烏巖頭村是黃巖西部美麗鄉村建設的典範,村莊四周群山環抱,溪水纏繞其間,舉目皆是綠意,宛若世外桃源。村莊的西北角,坐落著一家環境幽雅的小院,名為老俞民宿。一到周末,這裡人氣爆棚。 「過去路不好,別人都不願意來我們村。去年,黃巖到烏巖頭的道路開通了,遊客出行方便了,現在來我們這旅遊的人越來越多。」
  •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4、5日浙江瑞安、黃巖行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4、5日浙江瑞安、黃巖行   詩人艾青說:「為什麼我的眼裡飽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是的!   我們每一個池氏子孫都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姓氏!
  • 黃巖九峰公園楓葉染霜紅
    昨天是大雪節氣,標誌著一年仲冬時節的開始,雖未見雪影,然而今天早晨,黃巖西部氣溫降至5℃以下,其中富山外金達到-0.1℃,山區普遍出現了晶瑩剔透的霜,在陽光的照耀下甚為可人。黃巖九峰公園的楓葉也絲毫不遜色,「生如夏花絢爛,紅如秋葉靜美。」
  • 黃巖臨海溫嶺天台仙居三門……都下雪了!省氣象臺:明早更冷
    今天 你哪下雪了嗎 黃巖 雪景 今年的這波冷空氣來勢洶洶 直接把黃巖吹進了冬天
  • 凡人凡事 台州黃巖師徒三代人的電力情緣
    然而,剛進單位不久的潘泰元便接到了一項大任務——黃巖西部山區農忙改造工程。該工程主要對英山安山雙迴路、嶼頭幸福雙迴路、寧溪川東雙迴路三條電網主線路進行擴容。這三條線路負責解決富山鄉、寧溪鎮、嶼頭鄉群眾的用電問題。「既然單位領導信任我,將工程交給我負責,無論如何我都要高質量地完成任務。」說話間,潘泰元的眼神中透露著堅定。
  • 寧溪:黃巖西部千年古鎮煥新顏
    老區公所「小小寧溪街,108條黃皮帶」,位於西部的黃巖寧溪鎮,民國時期就出了尉官以上軍官(系黃皮帶寧溪之名因黃巖溪上遊急流至此方寧而得名寧溪,唐鹹(860年—874年),錢塘王氏遷居於此,開街立市,清末至1949年前俗稱鎮。寧溪被稱為是黃巖西部重鎮,鄰近永嘉、樂清、仙居、臨海四縣市。夏至前,記者來到這座千年古鎮探訪。
  • 黃巖:發掘山水文化資源 打造鄉村旅遊升級版
    在建設環長潭水庫溼地景觀帶同時,投資40多億元,打造黃巖大瀑布、浙東十八潭等一批自然山水景區,修繕烏巖頭古村等一批傳統村落,恢復江南民居古韻;新建一批賞花基地和農業休閒體驗項目,集聚「美麗元素」,實現山區發展美麗轉身。台州市黃巖區副區長車獻晨表示:「加大發展現代農業和休閒旅遊的力度,加大建設『美麗鄉村』的力度,積極打造『田園綜合體』,把黃巖西部建設成為台州市區美麗的『後花園』。」
  • 人文黃巖丨愛上騎車
    買了山地車後,更是瘋狂,往黃巖城區、西部山區騎,三區環騎是家常便飯,還常往括蒼山等地騎。記得騎車有一次,我從家裡騎到三門,來回約兩百公裡,騎了一整天,感覺非常過癮。  毋庸置疑,騎行需要體力,特別是長距離騎,更需一定的體能。經常騎車,可以活動筋骨。騎車沒有像跑步一樣做全身運動,但至少也是半身運動,可以增強腿部力量,也有益身心健康。相對於汽車而言,騎自行車是非常低碳環保的運動。
  • 長三角|一棵開花的樹: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巖實踐
    在距離上海350多公裡的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有一所和同濟大學聯名的「學院」——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2012年,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系主任楊貴慶應邀參與黃巖西部古村落的修復,從此開啟了長達8年多的融合發展之旅。修復的古村落,如何聚集人氣從而撬動產業的發展?
  • 桃源深處的民宿,空山靈雨的心境,體驗黃巖這座小城
    從富山到布袋山從鯢園到太湖黃巖這個城市的淡雅恬靜讓生長在這裡的民宿與生俱來地擁有一股靈氣
  • @全體黃巖人,冷空氣已送達請注意...
    這種感覺,在降溫的時候尤其強烈冷空氣已經安排上了黃巖黃巖「斷岸式」降溫已經到來今天上班時段多雲轉陰帶不帶傘你自行決定山區0~-2℃,有薄冰,局部有冰凍�� 本周氣溫不超過10℃,直到下周一氣溫才迴轉10℃以上。
  • 村會玩 | 黃巖半山,驚豔你的暮春
    黃巖半山村始建於北宋,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從黃巖城區出發,往西部寧溪方向行駛約60公裡,便進入了依山傍水的富山鄉半山村。緊挨黃巖富山大裂谷,盡享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毗鄰溫州永嘉楠溪江,東靠半嶺堂村,西有安山村,南依長訣線,黃永驛道更是古時連接黃巖與永嘉的交通樞紐,半山村倚竹而生,群山環抱,溪水纏繞。
  • 浙報頭版︱黃巖設鄉村振興學院培育鄉土人才
    2018-12-24 07:33 | 浙江日報-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施佳琦 沈晶晶這些天,位於台州市黃巖區寧溪鎮烏巖頭村的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迎來了福建省莆田市的30餘名機關、鄉鎮、村幹部。得益於黃巖與同濟大學的合作,在規劃設計專家指導下,烏巖頭村著手對100多間老房進行保護性改造,發展文創產業、鄉村旅遊。如今,綠水青山與鄉土風情,引來近20家文創工坊、民宿和農家樂入駐。烏巖頭村也成為校地聯合培養鄉村人才、指導鄉村實踐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