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磧口「棗兒紅了」紅棗旅遊文化節開幕

2020-10-03 新媒體追蹤

9月28日,中國・磧口第五屆「棗兒紅了」紅棗旅遊文化節暨第三屆「農民豐收節」開幕。本次活動在山西呂梁臨縣磧口古鎮舉辦,打造「紅棗+」「旅遊+」的特色旅遊線路。

黑龍廟下舉辦活動現場

呂梁市人大副主任、臨縣縣委書記張建國介紹,依託紅棗、古鎮、古村落等資源,臨縣逐步形成了磧口古鎮、沿黃生態旅遊和湫水河紅色旅遊等文旅產業帶。

開幕式

本次活動包括文藝展演、農副產品展示、全國棗產業發展高端論壇、熱氣球飛行等。

開幕式上的書法作品展

魅力古鎮書寫豐收讚歌

書法家在古鎮留下墨寶

消費扶貧籤約儀式

大型旅遊實景劇《如夢磧口》首次開演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

《如夢磧口》大型實景劇

該劇是呂梁市依託磧口古鎮打造的一項大型實景旅遊演藝類項目,以磧口獨有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為底蘊,以文化為核心、音舞詩畫為藝術載體、高科技為手段、民俗民風為色彩,進行建構創作。

整個項目在麒麟山莊特色建築的基礎上創意製作舞臺背景,並在山莊內興建露天旋轉臺作為觀眾席,與高科技舞臺技術和燈光投影矩陣一起,呈現出一場高水準的視聽藝術盛宴。

在弘揚黃河文化、晉商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的基礎上,回顧毛澤東主席東渡黃河、晉商的繁榮、黃河兒女的奮鬥乃至取得脫貧攻堅勝利等歷史、文化、民風民俗的經典瞬間。

該項目將在9月28日起正式演出運營,力圖將磧口古鎮打造成臨縣乃至呂梁的一張景觀名片、一個美麗的城市會客廳。


相關焦點

  • 第五屆「棗兒紅了」紅棗旅遊文化節本月27日在磧口古鎮開幕大型旅遊實景劇《如夢磧口》提前開演
    9月25日下午,由中共臨縣縣委、臨縣人民政府組織主辦的中國·磧口第五屆「棗兒紅了」紅棗旅遊文化節暨第三屆「農民豐收節」新聞發布會在磧口古鎮召開當天晚上,呂梁市依託磧口古鎮打造的大型旅遊實景劇《如夢磧口》提前開演。  臨縣位於黃河中遊晉西黃土高原,全縣農業資源豐富,尤以盛產優質紅棗聞名,被譽為「中國紅棗之鄉」「中國紅棗產業龍頭縣」。臨縣紅棗歷史悠久、品質上乘、規模宏大、品牌知名、前景廣闊。
  • 【媒體看呂梁·中國產經新聞報】黃河•磧口古鎮•「棗兒紅了...
    【媒體看呂梁·中國產經新聞報】黃河•磧口古鎮•「棗兒紅了」:來山西臨縣體驗「紅棗+旅遊」的獨特風情… 2020-09-27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磧口:九曲黃河第一鎮的棗兒紅了
    打卡好地方【山西磧口:九曲黃河第一鎮的棗兒紅了】隨著第五屆「棗兒紅了」紅棗旅遊文化節在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磧口古鎮拉開序幕,五湖四海的人們來到「中國紅棗之鄉」,體驗晉西民風古韻,追尋革命紅色記憶
  • 山西呂梁將舉辦紅棗旅遊文化節 打造磧口古鎮遊等旅遊精品線路
    央廣網呂梁9月25日消息(記者賀威通 通訊員潘虹)中國·磧口第五屆「棗兒紅了」紅棗旅遊文化節將於9月27日至29日在磧口古鎮舉辦。此次文旅活動以「黃河·古鎮·紅棗」為主題,舉辦音樂秧歌劇《棗鄉記憶》等多種多樣的文藝展演,還有文化作品展、沿黃旅遊推介會、磧口記憶館開館儀式、紅棗產品展示、全國棗產業發展高端論壇、低空飛行、熱氣球飛行等活動,旨在推廣「臨縣紅棗」特色品牌,將「紅棗+」「旅遊+」等項目融合發展,著力打造以磧口古鎮遊、沿黃公路遊、鄉村觀光遊等旅遊精品線路。
  • 黃河岸邊重響「商旅駝鈴」 山西磧口古鎮借「紅棗+文旅」富農
    9月26日,記者從中國·磧口第五屆紅棗旅遊文化節新聞發布會獲悉,當地將於近期推出系列活動,冀以節促旅,以旅帶商,以商富民。中國·磧口第五屆「棗兒紅了」紅棗旅遊文化節暨第三屆「農民豐收節」新聞發布會現場。 李小剛 攝磧口作為曾經的商貿重鎮,興於清代乾隆年間,是晉商的發祥地之一,有「九曲黃河第一鎮」之美譽。
  • 中國·嶽西第五屆天悅灣溫泉旅遊文化節盛大開幕!
    萬眾矚目的「跑了·泡了·更健康」——中國(安徽.嶽西)第五屆天悅灣溫泉旅遊文化節通過精心籌備,於11月22日在大別山腹地——嶽西縣天悅灣溫泉公園迎盛大開幕!一、開幕儀式第五屆天悅灣溫泉旅遊文化節,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開幕式現場,榮幸的邀請到了縣委副書記查盛生、溫泉經濟開發區主任蔣漢西、溫泉鎮鎮長洪星、縣總工會常務副主席王傳新、縣發改委副主任陳慶懷和縣大健康辦公室、衛健委、市場監管局、城市管理局、天堂鎮、嶽西縣大健康行業商會、嶽西縣旅遊協會的各位領導、嘉賓及業界朋友親臨現場!
  • 遼中縣第五屆「中國·瀋陽溼地旅遊文化節」即將開幕
    8月21日,記者從遼中縣獲悉,遼中縣第五屆「中國·瀋陽溼地旅遊文化節」暨第八屆近海文化節將於8月24日開幕。  據了解,此次活動從開幕之日起至9月末結束。期間,將舉辦獨具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動和系列旅遊活動,如最美瀋陽珍珠湖攝影大賽、旅遊微電影大賽、精品廣場舞大賽等,意在打造生態旅遊品牌,彰顯溼地旅遊特色,展現遼中文化、生態、自然、現代、宜居的城市形象,構建和諧美麗幸福新遼中。
  • 第五屆中國·杭州三清茶文化節開幕
    4月1日上午,在這春意盎然的美好季節,戴村鎮沈村的三清園大草坪上熱鬧非凡,第五屆中國
  • 第18屆好想你紅棗文化節開幕邀您遊園嘗鮮
    「秋來紅棗壓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盤。」9月5日,2020年中華棗鄉風情遊暨第18屆好想你紅棗文化節在好想你工業園區盛大開幕,當天園區內燈籠高掛,彩旗飄揚,上萬名遊客前來遊覽紅棗博物館、瞻仰棗木根雕、棗園嘗鮮、品紅棗宴等。
  • 第五屆吉林市船營區冰雪旅遊文化節開幕
    12月25日,第五屆吉林市船營區冰雪旅遊文化節在壹田·拾光鄉宿開幕。伴隨著歌舞表演《霧凇天堂去看雪》,活動正式拉開序幕,滿族秧歌的歡快場面迅速引爆了現場氛圍。船營區還在開幕式上宣布成立了旅遊企業聯盟,並為吉林壹田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首批成員單位授牌。
  • 第五屆鎮隆崇林世居荔枝旅遊文化節開幕
    原標題:第五屆鎮隆崇林世居荔枝旅遊文化節開幕  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昕 通訊員/林錦成)品新鮮荔枝,覽客家圍屋。23日,記者從惠陽區方面獲悉,為期20天的第五屆鎮隆崇林世居荔枝旅遊文化節在該區鎮隆鎮荔枝市場正式拉開帷幕,在此次荔枝旅遊文化節期間,遊客不僅能在荔枝市場購買到品種豐富的荔枝,還可遊覽全省第二大的客家圍屋崇林世居。
  • 好想你:第18屆好想你紅棗文化節開幕 各方賓朋遊園嘗鮮熱鬧非凡
    9月5日,2020年中華棗鄉風情遊暨第18屆好想你紅棗文化節在好想你工業園區盛大開幕,當天園區內燈籠高掛,彩旗飄揚,上萬名遊客前來遊覽紅棗博物館、瞻仰棗木根雕、棗園嘗鮮、品紅棗宴等。據了解,2020年中華棗鄉風情遊暨第18屆好想你紅棗文化節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由新鄭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鄭州人民廣播電臺、新鄭市人民政府承辦,由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協辦,活動主題為「紅棗食藥同源,健康紅動中國」。
  • 第五屆漳平水仙茶文化節開幕
    原標題:第五屆漳平水仙茶文化節開幕   摘要:11月28日,第五屆漳
  • 第五屆苗族銀飾服飾文化節在湖南鳳凰開幕
    > —分享— 12月1日夜,2015年中國
  • 莒縣龍山鎮第五屆「金秋十月 走進龍山」旅遊文化節圓滿開幕
    龍山鎮第五屆「金秋十月 走進龍山」旅遊文化節開幕10月1日上午10點,第五屆「金秋十月 走進龍山「旅遊文化節在莒縣龍山鎮駐地古韻龍山文化廣場盛大開幕。  據了解,本屆「金秋十月 走進龍山」旅遊文化節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恬園川行,自在龍山」2020年「古鎮杯」環龍山騎行邀請賽將賽事與景區相融,凸顯全時、全域、全齡旅遊體驗,改變傳統客源結構,推動文旅、體旅深度融合發展,是龍山鎮夯實全域旅遊、推動全民旅遊發展的又一生動實踐。
  • 連雲港:第五屆中國東海溫泉沐浴文化節開幕
    今天(9.15),第五屆中國·東海溫泉沐浴文化節在連雲港溫泉旅遊度假區開幕。   據了解,東海溫泉旅遊度假區是連雲港市花果神山、連島海濱、東海溫泉三大旅遊品牌之一,是連接山東曲阜、泰山,徐州兩漢文化和連雲港市山海風光旅遊熱線的重要接點,也是中國東海水晶城--亞洲第一超深井--江蘇第一人工湖東海特色旅遊經濟圈上的龍頭,被國內旅遊、康療專家譽為「華東第一溫泉」。
  • 披紅掛綠的磧口古鎮,步履不停的人大代表
    作為中國北方唯一水鎮、「2019網友最喜愛的十大古村鎮之一 」,磧口在黃河水的波濤聲中散發出古樸律動之美。周邊的山上,棗兒已經變紅,距離這裡不遠的一處紅棗示範基地裡,有遊客在採摘今年古鎮最早熟了的「脆棗」。
  • 第五屆北京孔廟國子監國學文化節即將開幕
    第五屆北京孔廟國子監國學文化節即將開幕 2015年09月07日 12:3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朱高磊 字號 內容摘要:9月6日,第五屆北京孔廟?國子監國學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敬一亭舉行。
  • 3000嘉賓參加「第五屆中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
    9月10日上午,由中國貿促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陝西省人民政府指導,銅川市人民政府、陝西省衛生健康委、陝西省貿促會主辦,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陝西省商務廳等單位協辦的「第五屆中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在銅川藥王山文化廣場隆重開幕,指導單位、主辦單位、協辦單位相關領導以及社會各界代表,銅川各相關部門、區縣代表和當地群眾3000多人出席開幕式。
  • 第五屆中國·介休清明(寒食)文化節開幕
    中國臺灣網4月1日介休消息 4月1日上午,以「走進清明源地,體驗清明文化」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介休清明(寒食)文化節,在山西介休市綿山風景區開幕,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李炳才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本屆文化節將以寒食文化學術研討為主,來自臺灣、香港等地研究歷史、民俗、倫理等中華傳統文化的學者、同胞將共聚一堂,共同研討寒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