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9月29日,根據中央編辦的批覆,安徽省旅遊局更名為安徽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同時,經安徽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次會議通過人事任免案,萬以學被任命為安徽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
至此,安徽成為國內第24個省級旅遊機構更名的省份。
由「局」到「委」,有何變化?
權限和職能都增加了
由「局」到「委」,雖然只是一字之差,背後的內涵和目的卻大不同。
據中國旅遊報報導,隨著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和全域旅遊的發展,原來的旅遊行業管理體制已經無法適應現實發展需求。旅遊綜合管理體制改革是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是新時期新階段旅遊產業大發展的需要。
安徽省旅遊局也是在這樣的大趨勢下,順勢「更名」。改名後的安徽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由以往的省政府直屬機構調整為省政府組成部門,相關人士這樣描述旅發委的職能:將在旅遊部門原有的工作職能基礎上,進一步增強綜合協調職能,進而更好地促進旅遊產業發展。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旅遊局改名旅發委,不僅權限增加了,職能也增加了。這將會理順旅遊管理體制機制,統籌協調涉旅相關部門形成合力。
自2009年5月,海南省設立旅遊發展委員會以來,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4個省區市先後設立了旅遊發展委員會,包括海南、北京、雲南、江西、廣西、西藏、四川、寧夏、湖北、黑龍江、河北、遼寧、甘肅、貴州、山東、湖南、青海、山西、吉林、新疆、內蒙古、陝西、福建、安徽等。
記者通過安徽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網站查詢獲知,目前安徽省委16個地市的旅遊機構,已經有6個城市名稱改為「旅遊發展委員會」,或者「文化旅遊發展委員會」。
安徽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網站顯示,目前該單位內設8個部門,包括辦公室、綜合法規處、市場開發處、規劃發展處、監督管理處、人事教育處、機關黨委、審批辦。另外包含質監所、信息中心、培訓中心3個直屬事業單位。
據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安徽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的具體職能將以省政府文件為準,所以內設機構目前尚未做調整。
機構改革目的:
將旅遊業培育成為重要支柱產業,建成旅遊強省
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徽省接待入境遊客由263萬人次增加到485萬人次,國內遊客由2.25億人次增加到5.2億人次,旅遊總收入由1889億元增加到4932億元。2016年全省旅遊產業增加值達到1519億元,佔全省生產總值和服務業的比重分別為6.3%、15.4%,貢獻率分別達10%、12.6%,旅遊業支柱性產業地位基本確立。
在供給側改革的大潮中,旅遊產業將對我省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在調結構、轉方式上起到新作用、產生新意義。《關於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旅遊工作的報告》顯示,到2020年安徽旅遊發展目標是,國內外遊客接待量突破8.8億人次,入境遊客達到800萬人次,實現年旅遊總收入超過1萬億元,基本建成旅遊強省。
在10月9日上午召開的安徽省旅遊發展委員會機關全體幹部職工大會上,新任命的萬以學主任強調了此次機構改革的重要意義——是省委、省政府對旅遊業發展的殷切希望,是省委、省政府落實中央「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是省委、省政府推進將旅遊業培育成為重要支柱產業的務實行動。
會議上,萬以學要求,要在新起點上以更寬廣的視野來拓展工作思路。要全面理解「局改委」的重大意義,要換位、換腦,擺脫固有思維,站在更高、更大的格局上,從宏觀、全局的角度思考、謀劃工作。著力推進旅遊業供給側改革,找準抓實旅遊業供給側改革的切入點、結合點和落腳點,不斷優化供給結構、提高供給能力、補齊供給短板,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旅遊強省建設,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旅遊強省建設目標。
同時要求,在新起點上以更大的力度來推動工作突破。要從突出精品景區建設、打造旅遊精品線路、創造旅遊新興業態、發展特色旅遊商品、培育旅遊領軍企業、抓好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實施智慧旅遊工程、強化旅遊市場監管等方面著手,確保「五個一批」建設工程取得突破。(記者 黃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