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看不上的二手貨,為何日本人卻如此中意

2021-01-07 日本二三事

二手貨在日本稱為「中古品」,很多國人不喜歡別人用過的東西,我也問過身邊的國人,為何不喜歡二手的東西,很多人也說不上理由,只是覺得「不乾淨」。其實在日本「二手貨」可是一個很大的產業,走在街上隨處可見的就是二手品商店或者回收二手品的地方。為何日本人對二手品如此情有獨鍾呢?這背後也是有許多原因的。

日本的中古品產業

日本的二手物品交易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產業,根據日本總研調查數據顯示,日本除二手車以外,二手物品交易市場規模達到1.8兆日元以上。其中包括電子產品、衣服、首飾、個人興趣品、家電家具、書籍、日用雜貨品等。

剛到日本初期,我就購買過不少二手物品,因為這些產品價格便宜,並且耐用,個人覺得也不比新物件差到哪裡去。而個人最常去的就是二手書店,日本的新書價格相對於來說較貴,而二手書籍少則100日元就可以購買到。

日本的BOOK OFF是一家連鎖的二手書籍店鋪,雖然主要銷售以及收購二手書籍,也收購和銷售二手家電和電子產品。雖然說是二手的書籍,但是看起來確實跟新書差不多,沒有特別舊的書籍。在這裡還能夠找到連載的動漫書籍,特意整理成一套銷售。如果是比較喜歡日本漫畫的國人,還是十分建議到這裡來購買二手漫畫書,因為價格確實十分的便宜。

我在日本買的第一臺電腦就是從秋葉原的二手電腦市場上淘來的,雖然是日本2013年發售的電腦,但是無論是外觀還是性能上都是可以滿足現在的需要的。

二手服裝同樣是日本二手市場交易量比較大的物品之一,在日本不少地方都有二手服裝的銷售店鋪,其中不乏有名牌服裝,在其中淘貨也是樂趣無窮。日本二手服裝在銷售之前,都會進行集中清洗消毒,也不會擔心服裝的潔淨度。

另一個較大交易量的就是品牌物品,比如名表、黃金首飾等等。而這些品牌貨,也是很多國人喜愛的,雖然國人不太喜歡用「舊」物品,但是也有不少人拜託我購買日本的二手名品包包、手錶等物品。因為新品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並且日本的二手物品有保證,自然也會吸引不少客戶的目光。

日本如何清潔二手物品

有需求就有市場,二手物品同樣如此。日本有如此多的二手店鋪,背後自然是有著讓資本追求的市場需求。而日本的二手物品可以做起來,與對待二手物品的態度有著很大關係。首先從商家而言,二手物品並不是意味著「不好」的產品,既然是要銷售到客戶手中,就需要對銷售的產品負責。

一些大型的中古品交易店鋪,往往有專門的清潔場所,收上來的中古物品,會經過專業清潔,然後拿到店鋪當中銷售。對於不同的商品,有著不同的清潔規定,雖然每個回收店鋪的清潔流程不相同,但是想要達到的效果是相同的。

以洗衣機為例,日本的諸多回收店鋪,首先確認的是能否正常工作。

確認完洗衣機能正常工作以後,會將洗衣機的部件拆卸清洗。

內部的部件清洗完成以後,會將這些部品裝回洗衣機當中。

同樣對於洗衣機外部也是會有專人進行手工的清洗,保證產品的潔淨度。

細節部位的清潔同樣是少不了,在日本的回收店鋪當中,會有專業的清潔工具,專注細節部分的清潔。

洗衣機和冰箱的清潔方式基本相同,但是冰箱會進行溫度測量確認,來確認冰箱的製冷效果是否正常。

通過這樣的回收保養,日本的二手電器往往都是如同「新品」一般,除非是個別物品有無法修復的損傷。

日本人為何中意二手物品

看完日本人清理二手物品之後,我們將話題回到開頭,究竟日本人為何會如此中意二手物品呢?

首先可以從對二手物品的態度說起,日本人並不排斥二手物品,相反會有人不少日本人認為使用二手物品有利於資源節約。日本人的意識當中原本就有「節約」的想法,不想浪費資源。另外如前文所介紹的一樣,二手商店既然將二手物品作為「商品」來銷售,他們就有責任清潔並且對這些物品的品質負責,雖然賣的是二手物品,但是如果商品出現質量問題,依然是可以退貨或者換貨的。在品質上是有保證的,日本買家自然也會放心購買。

這點與國內不相同,很多人認為二手物品質量自然是有問題的,不然別人也不會將這個物品出售。並且中國的二手品市場的「水」很深,如果不是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很難會看出貓膩,就是顧客被坑了,也都是後知後覺。從二手車市場就可以看出,這種亂象,在國內幾乎很常見。既然逐漸失去了顧客的信賴,自然就不會有人購買。

其次日本人願意購買二手物品的原因與產品的耐用性有關係。日本生產的產品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質量好「,比如有人想要置換現有的家電,但是舊家電又不是不能使用,於是就會想到將這些家電出售到舊貨市場,甚至有些時候免費贈送(日本處理體積較大的廢品時,需要收費)。我最初到日本的時候,在二手市場買過一個電飯鍋,從款式上來看這個電飯鍋是10年前的產品,但是依然能夠使用,功能並沒有差異,也絲毫不覺得比新電飯鍋差。

最後,日本有足夠規模的二手物品,並且倡導循環使用,能夠支撐這個行業的發展。從現在的日本二手物品的種類來看,品種是非常齊全的,除了飲食類物品,基本上都涵蓋了。日本很早就提出過「3R」的概念,即「Reduce」「Reuse」「Recycle」。而日本全體對於這個概念的認知,也遠遠的超過國人,循環再利用的理念,現在已經深入地滲透在日本各個階層,不同於國內,偶爾只是喊口號而已。

無論是從對二手貨的信賴,還是對於二手貨的理解上,日本人與中國人有著不同的認知,所以即便是許多國人看不上的二手貨,日本人依然會很樂意的使用。其實國內依然有很大的二手物品市場需求,只是這些行業難以建立普遍性的規則,即便是有規則,在執行的時候也會出現漏洞,難以形成產業。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愛買新貨,這些「二手貨」在日本卻格外搶手,你一定也會買
    隨著我國物質生活水平的慢慢提高,人們總是喜歡時不時的給自己添幾件新衣服,買新手機,換新電器,中國有句古話叫舊不如新,而中國人,也很喜歡在購物的時候,挑選更加新的,看上去更前衛的消費品。而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卻有著購買「二手貨」的不同購物習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日本中古店:不差錢的中國人為什麼愛去撿漏二手貨?
    不止是他,那時候所有的日本人都過著富足生活,並堅信股價只會漲不會跌、地價只會升不會降,卻從沒人想過憑空出現的巨額財富有一天會化為泡影,渾然不知其實災難已在身後..... 但日本人不接納「共享經濟」,他們更看重私有。
  • 二手貨網站,日本正流行
    日本Mercari網站線下二手跳蚤市場場面火爆。【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日本開始流行二手貨網站。日本「東洋經濟在線」網站18日報導稱,日本二手貨網售App以及二手貨網站非常受年輕人歡迎。報導稱,二手貨銷售軟體和網站的流行讓敢於買名牌的年輕人多了起來,甚至對售價數萬日元(1萬日元約合585元人民幣)的短袖襯衫也毫不猶豫地出手。在一些日本二手貨網站上,部分二手名牌服裝、提包等依然能賣出高價。一些收入較低的女性喜歡通過二手貨網站購買化妝品,雖然很多網售二手化妝品已被開封,但仍然受到追捧。
  • 當初福建為何不被日本佔領?有人給出了解釋:看不上
    要說中國和哪個國家之間過著很深的歷史淵源,那麼一定是日本。日本在中國的領地上待了很長的時間,還帶來了很大的災難,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的。那麼有一個問題就來了。當時的日本佔領了中國大半個地域,為什麼就是沒有佔領福建呢?
  • 日本人疑惑:我們每天要吃的長壽菜,為何中國人如此嫌棄?
    日本人疑惑:我們每天要吃的長壽菜,為何中國人如此嫌棄?飲食文化的差異會導致很多不同的現象出現,一般外國人喜歡吃的東西我們不吃,而我們喜歡吃的食物外國人接受不了。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說到日本美食大家都會想到哪些?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壽司、三文魚等這些日料。其實日本人在飲食習慣上和我們還是有一些相似之處的,所以日料在中國非常的受歡迎。日本人的飲食大多數都是以清淡食物為主。
  • 關於日本旅行:奈良鹿刷新記錄,咬傷近80%中國人,為何如此兇?
    說起日本小半球的大部分的朋友應該不會陌生,日本自古以來與我國有著很深的淵源,但是仍然有不少的國內朋友,去往日本,感受日本特色的文化,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介紹關於日本旅行的話題,日本的奈良鹿位於奈良公園,一直是日本的國家級野生動物,隨著當地旅遊業的蓬勃發展,被國內外遊客熟知,紛紛前來。
  • 過去100年,日本向世界展示大和民族的優秀,為何中國看不上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經濟受到重創,國內經濟蕭條,基本建設一片狼藉。在過去的100年裡,日本從一個亞洲小國躋身成為發達國家。在這一百年裡,日本都經歷了什麼?日本的軍事實力受到和平憲法的約束,所以日本沒有組建正式的軍隊,這也是我們從未在任何地方看到有日軍這一說法。日本不能對外發起戰爭,但是如果有別的國家主動向日本發起戰爭,日本可以反擊,所以日本的軍隊叫「自衛隊」。自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在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 日本人不解中國人為何如此痴迷房子
    然而日本人對此卻不認同,約九成以上日本網友認為幸福和房子沒有關係,請中國人三思而後行。(11月26日《長江日報》)幸福是否與房子有關?在這個調查中,八成中國網民認為有關,而日本九成以上的網民則不認為兩者是有關的,同時對中國人如此痴迷房子表示不解。在房價高漲到很多人高呼買不起房的當下,房子卻成了幸福的一個指標,當幸福淪喪成了房子的附屬品的時候,焉知是「福」還是「禍」?
  • 有些二手貨想搶都搶不到!
    一方面,自己需要的東西從不用二手,所以不會在二手市場買東西;另一方面,自己的東西也不會在二手市場上賣,不止是看不上那點錢,更是閒麻煩、局氣,不要的就直接扔掉了。以至於有朋友更是口出豪言:「從不用二手貨」!殊不知,這種觀念不是傳統,也不是豪氣,反而是太過假裝。
  • 日本人不吃的東西,中國人當寶貝,一斤賣到好幾萬還搶著買
    有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就是你不喜歡的東西,可能在別人那裡就是最珍貴的,比如一件剛買回來的衣服,才穿了幾次,可是突然想換風格了,這件衣服興許就看不上了,但你的朋友也許就喜歡這個風格,在她眼中,這件衣服就不是舊衣服,反而是新衣服了!
  • 同樣都是發達國家,為何日本如此勞累,而歐洲人這麼「慵懶」呢?
    當中國人選擇出國旅遊的時候,大多也都會選擇臨近中國的一些國家,比如日本,就非常受中國遊客的歡迎。雖然在歷史上,中國和日本就有非常大的隔閡,但也不可否認,日本是一個非常發達的國家,也是人人都嚮往的。同樣都是發達國家,為何日本如此勞累,而歐洲人這麼「慵懶」呢?
  • 日本黑免稅店為何只針對中國人?
    日本黑免稅店為何只針對中國人?原因當然是日本的產品「質量好」,就衝這一點,很多人就願意掏錢為「質量好」買單,可是讓國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縱然不遠萬裡去日本花錢消費,我們還是遭遇到了消費陷阱,而且是專門為中國人量身定製的消費陷阱。  「(免稅店)自己截留50%,分給旅行社25%,再分給導遊25%。導遊就是根據遊客的購物總價,向免稅店索取高額的回扣,這一比例高達25%。」
  • 為何日本人一眼就能認出中國人?有3個特徵
    日本是亞洲地區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作為一個島國國家,日本的旅遊資源也是非常得豐富。有富士山、衝繩、京都、大阪、名古屋、奈良、橫濱、福岡等。因此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中國遊客前往。再加上日本環境乾淨整潔,旅遊的口碑一直不錯。近年來在去日本購物的也特多,還有不少代購的。日本人和我們一樣,都是亞洲面孔黃皮膚。所以對於歐美國家人來說,是很難分辨出中國人和日本人的。但為何日本人一眼就能認出我們中國人呢?
  • 日本人無法理解:這麼貴的東西,為何中國人卻把它當做飯吃
    日本人很疑惑:西瓜這麼貴,為何中國人能把它當飯吃? 那麼為何中國遊客會這麼喜歡前往日本旅遊呢?其實無非就是因為就像在於這些原因上。首先日本的旅遊資源豐富,擁有著溫泉,動漫,傳統文化和曼妙的美景,這麼豐富的旅遊資源,自然推動了國人旅遊這裡的動力,所以中國遊客紛紛前來這裡旅遊,領略獨特的日本風情。其次的話,日本的經濟發達,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人均GDP的角度上看,日本的人均GDP達到接近4萬美元的程度,所以日本人的生活檔次相對較高,並且也有著完善的福利制度和受教育權利,所以很多國人都十分羨慕日本人。
  • 日本人為何如此熱愛排隊
    在店門外規矩排隊的日本人談到日本人的宗教觀,有一種說法是:日本人的宗教觀實在太糟糕了!因為他們一會兒拜神,一會兒拜佛,再一會兒又拜基督。但是,有一種信仰,卻是毫無疑問地在日本社會大行其道的,那就是「排隊」。我從未見過比日本更具有「排隊信仰」的民族。其虔誠程度,完全超過了中國人的「吃飯信仰」。就說這個周末吧。我去神戶市美術館看波士頓美術館收藏展出的葛飾北齋浮世繪。
  • 她3嫁外國丈夫,直言看不上中國人,今卻帶著日本兒子回國
    作者:李瑤瑤談娛樂今天要談論的人提到了她的名字「李勤勤」應該是,但是當你貼上她的照片時,你肯定知道她。李勤勤在電視劇《中,》中太普通了,她扮演油嘴滑舌或胡攪蠻纏的婆婆。李勤勤給觀眾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她在娛樂圈也有自己的定位。李勤勤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她出道時主演了中美合拍的《北京故事》。1986年出國時,李勤勤先去了日本,然後去了法國,瑞士等地。我不知道我是否在國外見過更多,所以我讓她說了一些在中看不上男人的話李勤勤3娶了個外國老公。她的第一任丈夫來自日本,上恩,他們有一個兒子,但婚姻沒有持續多久。
  • 疫情爆發之前的蘇州日本商業街 為何當時就如此冷清了?
    圖片拍攝時間是1月17日,離春節也就只有7天的時間,這條被譽為蘇州日本商業一條街的日式商業街就已經冷清了,大街上喜慶的紅燈籠正在迎接春節做的準備,但是迎接來的卻是一場席捲全球的疫情。雖然街頭當時還沒有人意思到要戴口罩出門,街頭的人也很少,但是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正在悄悄來臨。娛樂休閒場所也異常的冷清,這也和逼近春節都回家過年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是日本人對春節的概念沒有中國人這麼強,疫情爆發之前的蘇州日本商業街當時為何就如此冷清了。
  • 日本人很不解:為何很多中國女性嫁日本人,卻少有中國人娶日本妹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也在這樣的潮流下飛速進步,中國人也在逐漸走向世界。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外跨國婚姻的現象也多了起來。我們都知道日本妹子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溫婉賢惠,她們不僅尊重丈夫,而且還對丈夫百依百順。
  • 詳解:日本人為何如此愛櫻花?
    原標題:詳解:日本人為何如此愛櫻花? 日本2015年櫻花前線 新華網東京3月24日電(記者 藍建中)每年3月底至4月初,東京都會籠罩在燦若雲霞的櫻花下,這時,東京萬人空巷,人們紛紛湧到各處賞櫻地去體驗這轉瞬即逝的美麗
  • 太原銅鑼灣,扯皮「二手貨」
    5月30日,張女士在銅鑼灣購物中心名表專櫃花66150元購買了一塊勞力士手錶,後經專家鑑定,發現居然是塊「二手貨」。多次去商場交涉,勞力士專櫃負責人承認,此表本來是他的一位朋友從香港買來送人的,最後沒送去,就放到櫃檯裡由他代賣。  接到投訴的銅鑼灣購物中心有關負責人坦言道,我們的櫃檯出租給經營者,商場雖有義務進行監督,但不可能了解其全部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