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廣州「青託工程」成績單來了!11人入選人才計劃、發表高水平...

2020-12-20 教育信息速報

青年科技人才是創新的未來!

2019年4月,廣州市科協正式啟動「青年科技人才託舉工程」(以下簡稱「青託工程」)項目,旨在幫助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黃金時期做出突出業績,來自廣州地區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的20名青年科技人才獲得10萬元的資助。

如今,兩年託舉期將滿,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長情況如何?

12月17日,在廣州市科協「青年科技人才託舉工程」工作會議上,市科協一級調研員、市科技社團黨委書記程志鵬介紹,2019屆的託舉成果遠好於預期。11人次分別入選國家、省部、市級人才計劃,8人晉升為副高級職稱,1人晉升為正高級職稱,4人走上了單位的領導崗位,共發表高水平論文160餘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0餘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10餘項,部分託舉對象還到國外學習深造等。

「經過兩年的託舉,入選人才在科研能力、個人成就、社會影響力和認可度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取得了實實在在、有目共睹的成績。」程志鵬表示。

2019屆「青託工程」的成績單可謂是「亮閃閃」,具體可以概括為三個「新」。

第一個「新」

支持幫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長成才有了新突破。借鑑中國科協實施「青託工程」的成功經驗,廣州市科協「青託工程」貼緊廣州市科技創新前沿和主導產業的基礎與應用研究所需人才,推賢選能,唯才是舉,從產學研結合的各個環節發現、培育人才,以項目帶經費、帶服務方式,推動市科協和團體會員寬領域、多專業、長周期聯繫科技工作者,實現了聯繫服務體制機制的跨越式發展。

第二個「新」

遵從人才成長規律,推動青年科技人才進軍科技創新事業有了新路徑。通過多次調研,市科協和團體會員共同為青年才俊的成長成才通過政策、經費、師承等方面的支持,為其技能提升、職場發展鋪路搭橋,指導青年人才夯實「職場入門期」、築牢「事業定型期」、掀開「創新黃金期」,早日成為德才兼備、勇於創新的學術帶頭人、產業科技領軍人才。

第三個「新」

秉持開放協作精神,合力推進「青託工程」建設發展有了新前景。項目實施期間,市科協注重對託舉人物和事跡的總結宣傳,截至目前,組織人物專訪15人次,通過「兩微一端」推送宣介文章近20篇,推送量超過10萬人次,得到了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託舉對象代表聲音

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張小鋒

在「青託工程」的支持下,我從工程師晉升為高級工程師,先後入選廣東省科學院「百名青年培養計劃」(2019年)、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9年)、廣東省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2020年)。立項以來,「青託工程」非常關注我們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和成長,而不是成果的堆積。事實上,我們從未被告知要用多少篇文章結題,要寫多少專利。它希望我們利用想像力進行自由開放地探索,如果需要幫助,還能通過科協調配資源,為我們提供智力和後勤保障。青託項目不是一個帽子,是一個平臺,一個志同道合的發展平臺。感謝廣州市科協搭建的平臺。

華南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副主任

樊天慧

廣州市的「青託工程」做得很腳踏實地,很有成效,搭建了一個平臺,讓各位青年才俊可以互相學習、交流和合作。這兩年間,在青託項目的支持下,我主持承擔了8項各類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面上項目、青年項目,還有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重點項目,獨立承辦全國性學術會議,擔任廣東造船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等等。感謝科協提供的機會和舞臺,沒有你們同行和激勵,我難以走下去。希望有機會反哺科協、青託的提攜,但有所託,必盡全力。

採寫:吳曉嫻

供圖:廣州市科協

編輯:王彤

【來源:廣州市科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菁英計劃」已助352人出國留學,半數以上學成回國亮成績單
    記者從會上獲悉,廣州市「菁英計劃」留學項目自2011年實施以來,共選派了352名人才前往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全球頂尖學府進行深造,為廣州加快構築人才戰略高地提供人才儲備。在本次研討會上,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代表、「菁英計劃」青年人才等共聚一堂,致力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青年人才共同探討創新創業發展的新路子。
  • 山東這些高校入選高教重點工程名單
    國家示範性高職建設計劃2006年11月,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實施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教高〔2006〕14號),正式啟動「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這項計劃被譽為中國高職院校「985工程」。山東省先後有6所學校入選。
  • 入選「太湖人才計劃」
    近日,2020年無錫市「太湖人才計劃」入選名單正式公布,臨港開發區7個項目入選。快來看看都有誰!徐博江蘇赫伽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畢業於西安工程大學,紡織工程專業,碩士學位;2015年底創建廣州赫伽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並擔任西安工程大學廣東紡織智能製造研究院院長職務。
  • 浙傳啟動「三鷹工程」人才計劃 首批33名教師入選總計投入800多萬元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白菁潔 通訊員 高潔 胡瀟溢 張若一)近日,浙江傳媒學院舉行首個具有標識度、引領性的自有品牌人才項目——「三鷹工程」人才計劃啟動儀式,首批共有33名教師分別入選「領鷹」「強鷹」「飛鷹」人才計劃。
  • 聖美生物入選珠江人才計劃-引進創新創業團隊
    近日,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引進創新創業團隊評審結果公布,聖美生物設備研發及生產副總裁BEHRAD VAHIDI博士領銜的「精準醫療領域重大惡性腫瘤的液態活檢技術開發及產業化團隊」從上百個申報團隊中脫穎而出,成為2019年度珠海市僅有的2家入選團隊之一,也是近7年來珠海市香洲區首個獲得該計劃支持的高層次人才創新團隊。
  • 寧夏這6人入選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快看都是誰
    1月2日,記者從自治區黨委組織部了解到,根據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人選公示》《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人選公示》名單,我區共6人入選,其中「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和青年拔尖人才實現「零」突破。
  • 58人入選!廈門2020本土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入選名單公布
    年本土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入選名單公布,經過組織申報、資格審核、部門推薦及公示等程序,共有張博恆等58人入選。公告如下:關於廈門市2020年本土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入選名單的公告  根據《廈門市進一步加大本土領軍人才支持的實施意見》(廈委組〔2020〕66號)規定,市委組織部開展了2020年本土領軍人才支持計劃評選推薦工作。經過組織申報、資格審核、部門推薦及公示等程序,張博恆等58人入選廈門市2020年本土領軍人才支持計劃。
  • 中華中醫藥學會「青年人才託舉工程」2019-2021年度項目被託舉人...
    中華中醫藥學會「青年人才託舉工程」2019-2021年度項目被託舉人名單公示 2019-12-31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博士後人員:「博新計劃」,你關注了嗎?
    2016年,人社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印發《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啟動實施「博新計劃」。「博新計劃」瞄準國際人才競爭及未來高精尖人才儲備進行戰略布局,是我國培養高層次創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重要舉措。實施3年多來,成效顯著。 「博新計劃」緣起何處?答案是一份幾年前的調研報告。
  • 寧夏14人入選2019年度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
    近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度「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入選名單,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寧夏醫科大學等寧夏各單位14人入選「西部青年學者」A類(院外)項目。「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是中國科學院於1996年開始實施,主要為提高中國科學院西部地區研究所的競爭力,促進西部地區科技事業的發展,更好地為西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1998年,「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發展成為一項區域性人才工作計劃,由中國科學院和地方政府共同實施和推動。
  • 發力世界一流 培養卓越人才 《南方日報》報導學校「三創型」人才...
    報導全文如下:報紙版面近日,華南理工大學(下稱「華工」)廣州國際校區二期工程正式啟動建設,計劃2021年底建成交付使用。這意味著華工深入推進「新工科」人才培養有了全新載體,更標誌著該校朝著在地國際化辦學又邁出了堅實一步。2019年以來,華工啟動「新工科F計劃」,率先在廣州國際校區試點。
  • 培養國家未來科技創新主力軍 「博新計劃」成效顯著
    在資助對象上,「博新計劃」的資助對象為國內優秀博士生,同時要求「高水平」:高水平平臺,就是要求博士後人才的培養需結合國家實驗室等重點科研基地,瞄準國家重大戰略、戰略性高新技術和基礎科學前沿領域;高水平導師,強調名師出高徒,原則上要求由院士和入選國家重點人才計劃的高水平專家作為博士後合作導師;高水平人選,要求申請人年齡在31歲以下,且為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
  • 2019湖大成績單請查收!
    湖南大學辦學底蘊深厚,被稱作「千年學府,百年名校」,而且從2019年成績單可以看出,這個B類雙一流的整體水平並不差,甚至還超過許多A類雙一流高校,說是「委屈」一點也不誇張。接下來和筆者一起看看這份「硬核」成績單!一、化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前1‰化學一直是湖大的老牌強勢學科,2019年更是首次進入ESI全球前1‰。
  • 2019廣東中山大學生物材料與轉化醫學實驗室招聘公告
    一、招聘要求1、副研究員已取得生物學、化學、材料學、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博士學位,年齡一般不超過35歲。具有海內外高水平大學(研究機構)學習或工作經歷,有一定的科研積累,已取得高水平、創新性的科研成績。
  • 雲南「萬人計劃」入選人才名單公布,快來看保山名單!
    2019年雲南省「萬人計劃」入選人才公告根據《雲南省「萬人計劃」實施辦法(試行)》,經組織推薦、專家評審、各專選主管部門審定、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確認,683人入選雲南省「萬人計劃」8個專項,5人獲得科學家工作室,12人獲得人才培養激勵
  • 最新出爐:2019廣東省大學排名!中山大學保持第一
    中山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廣東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首批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 「博新計劃」已資助1300人——培養科技創新主力軍
    2016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印發《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啟動實施「博新計劃」。記者近日從人社部了解到,目前「博新計劃」已資助1300人。近年來,我國大規模進行研發投入,打造了眾多具有國際水平的科研平臺,國內良好的創新環境及雙一流高校建設為留住人才提供了客觀條件。「博新計劃」瞄準國際人才競爭及未來高精尖人才儲備進行戰略布局。與其他博士後人才計劃相比,該計劃資助對象為國內優秀博士生,同時提出「四高」要求:高水平平臺、高水平導師、高水平人選、高資助標準。
  • 溫州人才 今年重大人才工程開始申報,最高獎勵3000萬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5月28日,記者從溫州市委人才辦獲悉,2020年溫州市重大人才工程申報工作已經開始,啟動申報的有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最高獎勵3000萬元。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主要面向國內人才,評選產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各30人左右;評選產生傑出人才、科技創業領軍人才、教學名師、溫州名醫、高技能領軍人才、新時代青年企業家各10人左右;評選產生人文社科領軍人才、人文社科青年拔尖人才、傳統工藝領軍人才各5人左右。
  • 2019河北廊坊師範學院高層次人才招聘100人公告
    二、引進人才條件1.第一層次:(1)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2)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3)國家「萬人計劃」(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傑出人才;(4)國家「千人計劃」的科技創新人才或創業人才;(5)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獲得者;(6)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 廣州地鐵2019年新線建設成績單出爐
    8號線北延段土建完成九成  廣州地鐵2019年新線建設成績單昨天出爐:進度最快的是8號線北延段,土建工程已完成90%,今年通車在望;土建進度增幅最大的是東站至南沙的快線18號線,去年全年增加32%,可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