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縣地處貴州最南端,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管轄,與廣西接壤,素有「貴州南大門」之稱,交通便利。出貴陽沿G76東南而行,過龍裡,至都勻,走G75折向南行,近二百公裡,平塘與獨山分列高速公路左右,約2小時許。
前序
從荔波樟江自然保護區的小七孔,溯樟江而行S312省道,北約30公裡,有一絕佳去處,其地理形勝像極了陶翁筆下的桃花源:隱秘,自然,安寧。雖非世外,亦非晉代,卻遠非傳說中的晉桃花源可比。不是桃花源,勝似桃花源。
世間美景,傳揚出去,與各位旅遊人奇景共賞;五龍田園畫中遊,山色已暗,有不知名鳥兒嘯鳴,極驚悚。趕緊折轉回來,回望山坳處,有小徑沿山腳蛇行,沒入林深處。老陸講,山那邊又有田地,有天坑,有村落,只是沒有了人家。
四門洞城天下奇所謂奇絕者,蓋因此洞獨據一山,且有四個入口,東西南北四門方位幾乎正向,自然天成,通達無礙。其中兩門入口處皆有古城牆,乃防匪患所用,更有一門,修雙重牆體,頗似甕城,因謂之四門洞城。一行近10人,各執手電筒,暫舍北門,折回至山洞中段,洞中有洞。沿一新鑿小徑拾級而上近百米,覓得一鐵門,好像洞中雅舍,仙府閬苑。
進得洞來,鐘乳石景密布:形神各異,千奇百怪;似龍似虎,或坐或臥;似鳥似禽,或戲或癲;冥頑搞怪,耍萌賣憨;有鎮洞神鳥,有臥龍迴旋;有隔壁窗格,有雲瀑石簾。曲折而行,小徑通天,有流水潺潺,有水痕梯田……凡此種種,實難筆墨描述,驚喜連連,嘆為觀止,無窮盡也。
行至600餘米處,從東門出,得見甕城,數米牆體,森嚴壁壘,洞內雲煙,依稀當年。出洞,轉過一個埡口,是一人跡罕至的羊腸小徑,苔痕與落葉相間,翠竹與松柏交融。還有:幾圍滄桑老樹,幾叢斑駁怪石,幾個碩大蜂窩,幾樹昏鴉老巢。下得山來,是一處山谷,田地早已荒蕪,一片片窪地,芳草萋萋,或雜草,或蘆葦,並無一戶人家,此時,山林俱寂,雲雀飛天。
雙洞穿越五千年
這是一個叫冗打的自然村落,通共五六戶人家,進得村落,同樣需要乘船穿越一個山洞。洞外面有四人合抱一古銀杏樹,算是村外水口。
村子裡有7人在抬一根粗壯的木料,呼兒嗨吆,步伐穩妥,省卻了很多蠻勁,看上去極諧和。村裡人正砌新房,懶懶洋洋的,不像給工錢的樣子。穿過幾間老的房舍,有一偌大竹林,往上走,又一片老樹簇著。山半腰陡立一個山洞,舉火把而進,流水聲驟然襲來,沿水流下走,竟有大片水窪,再往裡走,水勢浩大,幾近汪洋。回望來時路徑,是一條寬近30、高近20米的寬闊通道。
這是一個四山陡立且圍合之處,為山中盆地。傳十幾年前,仍有村民穿洞而來種田,如今百餘畝良田早已撂荒,雜草叢生,幾近沒膝,原有路徑亦沒入草叢中。更為奇崛的是,平整田地之中心位置,竟有百米高山峰矗然聳立,峰頂林木直插雲天。從雜草中穿行而過,常有人絆於草間,軟綿草地宛若棉絮,無關痛癢,舒坦至極,故作不起狀,只是莞爾。
環顧四周,但見池塘數座,有一涼棚置於樹下,早已潦倒,一籬笆橫著,亦已破損。此刻,雲霧已退,一方晴空,山水俱寂,萬木佇立,蟲鳴唧唧,鳥兒啾啾。方覺原始形態,歲月靜好,宛若秘境,置若塵外,乃通異域,不同人間,真世外桃源也。此處登高,西北一隅,山腰之上,叢林之中,據說有一天池,常見娃娃魚遊憩水間。
後記
以上三處資源,以筆者看來,甚是稀缺,存很大開發空間。三處景觀之外,陸說,尚有大量奇境未去踏勘。
獨山甲裡,除卻奇特風貌、風光,更有布依族獨特的風俗、風情、風味和風物,值得體驗。如若開發田園綜合體,可以幾個景區為核心吸引物,打造布依田園旅遊度假區
近年貴州旅遊,風動雲集,遊客趨之若鶩。此處可與周邊景區形成集群優勢:
一者,距平塘極近,近30公裡,高速公路通暢,平塘「天眼」乃首批中國十大科技旅遊基地;
二者,西北不遠乃安順黃果樹、龍洞,兩小時車程可達貴陽;
三者,離被稱為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的旅遊名城荔波,僅30餘公裡,假以時日,旅遊綠道修好,獨山與荔波可成犄角之勢,產品互補,景區聯動,遊客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