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手機支付在日本很難普及?

2020-09-09 經濟的常識

目前在中國,主流的支付方式是「手機支付」,許多人已經不再使用現金或銀行卡。就在短短兩三年前,人們還在使用銀聯卡,但是現在很少有中國遊客帶著銀聯卡來日本旅遊了。

一瞬間,人們都開始使用支付寶、微信等基於手機和二維碼的線上支付系統。但是,日本許多酒店、店鋪還不支持線上支付,對此,許多訪日中國遊客怨聲連連。事實上,二維碼起源於日本,當時主要是汽車配件廠商,為了便於追蹤汽車零部件的信息,而給每個配件都生成了一個二維碼。但,現在卻被中國人用到了極致。

為什麼手機支付在日本很難普及?在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的選擇性消費時代,企業如何贏得客戶,如何贏得市場,重回增長的軌道?今天,身邊君分享的文章來自日本著名學者大前研一對日本企業當下的分析,文章很多觀點對中國也具有借鑑意義,分享給你,Enjoy:

大前研一 | 作者

身邊的經濟學 | 來源


01

21世紀企業的成功秘訣:

不再固守產品和人力,

而是抓住顧客


當今時代正處於數字破壞,也就是數字科技引發破壞性創新的時代。

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日本企業仍然沿用傳統的經營理念,試圖維持以往的業界秩序,而現在我們已經清晰地預見,美國和中國的先進數字企業,即「具有嶄新的思維和理念」的企業,將會趕超日本,將日本的市場和客戶連根拔起。

在以往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時代,日本製造商從設計到製造、銷售,全部流程和設備都是在公司內完成的。但是,如果現在仍然沿用這一傳統,在需求慘澹、社會巨變之時,公司也將不復昔日光彩。

當數字時代真正到來之時,擁有許多製造設備的公司會率先出現問題。日本家電製造商幾乎全部崩塌,就是因為一部手機已經集通話、視頻、音頻等功能於一身,而許多公司在思維方面已經落後,仍然在運營視頻製作公司、音響設備製造工廠。

在數位相機巔峰時期,日本製造商領先世界,但是當手機上的一個圖標就能夠滿足全部需求時,這些製造商卻沒能跟上時代的潮流。

20世紀,產品或服務的優勢和差異化是關鍵所在,但是當今時代已經很難通過產品優勢拉開差距了。因為現在處於「數字時代」,模擬技術時代存在的產品差異已經大大縮小。

例如,在家電領域中,人們在購買家電時不再像以往那樣在意品牌。在模擬技術時代,雖然由於技術人員、工匠的技術水平不同,產品的質量會產生極大的差異,但是任何品牌的任一款電視機,使用的半導體和液晶都十分相似。

以前,索尼、夏普花費幾十年的時間,在電視機領域問鼎世界領先地位,但是後來美國出現了液晶電視機品牌Vizio。通過銷售平價電視機,Vizio僅僅兩三年時間就在美國電視機市場份額中佔據了首位。

以前幾乎沒有平價電視機,但是現在大家使用數位技術,已經很難在品質上拉開差距,因此即便是低價商品、品牌影響力薄弱,也可以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無法通過產品實現優勢或差異化時,價格就成了最大的差異。

但現在許多日本企業在價格上也毫無競爭力,不僅是家電製造商,家電量販店同樣經營慘澹,卻束手無策。即便壓低進貨價格,打出折扣的口號,但是亞馬遜等網站上的同類產品,價格更低廉。沒有實體店能在一定程度上削減成本,因此,無論家電量販店價格多低廉,在價格競爭方面還是深感無力。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抓住顧客的關鍵呢?下面舉幾個具體的案例來說明。

最近,汽車製造企業、IT企業紛紛為優步等網約車公司投資。網約車公司除了優步,還有在新加坡極受歡迎的Grab Taxi,以及中國的滴滴出行等。為什麼大家蜂擁而至,為這些網約車公司投資呢?其實很少有人理解其中真正的內涵。

道理其實非常簡單。今後,汽車會不斷轉變為電動汽車(EV),甚至轉變為自動駕駛。利用無人停車場的共享汽車服務也與日俱增。因此,今後重要的不是擁有汽車,而是共享汽車。屆時,對於汽車製造企業來說最大的瓶頸是什麼?那就是不了解顧客。

例如,我已經購買過許多家製造企業生產的汽車,但是我都買過哪家企業的哪款車型,每一款車開了幾年之後決定換車,現在開的是什麼車,沒有一家汽車製造企業準確地掌握了這些信息。隨著今後共享汽車的發展,汽車製造企業會越來越難以了解顧客。也就是說,汽車製造企業沒有抓住顧客。

但是,網約車或提供共享汽車服務的公司,通過手機直接與顧客相連接,掌握著顧客使用汽車的詳細信息。如此一來,它們抓住了顧客,在21世紀就會擁有絕對優勢。


02

日本企業最大的絆腳石:

「行業秩序」和「規制」


在21世紀的數字時代,最重要的是「解決方案優先」「抓住顧客」,那為什麼日本企業做不到以上兩點,為什麼在變化中不能領先一步呢?

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行業秩序」和國家行政的「規制」。以上兩點成為日本企業的瓶頸、絆腳石,使日本企業故步自封,落後於世界各國。

下面先說「行業秩序」。金融領域的支付系統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目前在中國,主流的支付方式是「手機支付」,許多人已經不再使用現金或銀行卡。就在短短兩三年前,人們還在使用銀聯卡,但是現在很少有中國遊客帶著銀聯卡來日本旅遊了。

一瞬間,人們都開始使用支付寶、微信等基於手機和二維碼的線上支付系統。但是,日本許多酒店、店鋪還不支持線上支付,對此,許多訪日中國遊客怨聲連連。

手機支付之所以猶如洶湧浪潮般席捲中國,得益於中國電商企業阿里巴巴以及社交軟體微信所屬的騰訊等龍頭企業的蓬勃發展。支付寶由阿里巴巴子公司螞蟻金服提供服務,微信錢包是由騰訊提供的手機支付服務,以上兩大企業勇敢衝破以往的行業秩序,大膽地擴大業務規模並取得了巨大成功,使中國的支付系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們能取得成功,是因為中國本來就幾乎不存在所謂既定的行業秩序。

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家公司共覆蓋了10億多用戶,兩家企業沒有被金融行業的秩序所束縛,為用戶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支付系統。因此,中國全體人民瞬間從使用現金、信用卡轉變為手機支付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這一急劇變化,再一次讓人感受到後來者居上的強大力量。另外,印度也突然廢棄了500盧比和1000盧比的大額紙幣,轉而發展電子貨幣、電子支付。

但是,這樣的支付方式在日本無法像中國或印度那樣簡單地實現,因為日本有在漫長歲月中構建起的堅不可摧的行業秩序。

例如,日本現在大多數人仍然使用信用卡支付,但是信用卡支付中獲益最大的不是信用卡公司而是銀行,銀行通過承包信用卡支付業務而獲益。因此,這種行業秩序無法輕易被打破。

以上所說的行業秩序,在行政領域中同樣存在,也就是縱向行政。例如,我建議「NTT成為銀行」,之所以不能輕易地實現,就是由於通信行業和金融行業存在著行政管轄。在如今的日本,總務省管轄下的NTT無法成為金融廳管轄下的銀行,也無法為其他企業代收費用。

也就是說,日本企業無法實現改變,除了行業秩序的約束,還受限於政府出臺的諸多「規制」。只要企業試圖嘗試新的事物,政府就會在行政方面不厭其煩地對其進行指導、管制,「這個想法很好,但是不行」「這歸這邊管轄,那歸別的部門管轄」。

由於行政部門束縛了企業的自由,所以日本無論何時都無法真正邁入21世紀,只能原地踏步。同行說不要這樣,政府部門也說這樣不行,如此一來,日本企業永遠無法實現改變。

由於行業秩序和政府規制的存在,在日本,沒有銀行業務許可的企業不能開展銀行業務。阿里巴巴等企業可以大刀闊斧地進入金融(支付)領域,因此,如今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世界金融科技(IT在金融領域的靈活運用)的領頭羊。如果NTT要涉足金融行業,需要跨越巨大的障礙,而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相對而言要跨越的障礙就少一些。

03

要成功,必須打破傳統秩序

「從零開始」思考


日本企業的絆腳石是「行業秩序」和「規制」,但這都不能被輕易消除。那麼,日本企業如何實現成功企業的商業模式?答案就是「從零開始」。就像前面提到的阿里巴巴、騰訊,當今時代,摒棄傳統行業秩序或規制,從零開始,企業就能夠更快地成長。

首先,將公司傳統的、秩序井然的商業系統,傳統的營銷方式,傳統的零件採購方式全部歸零;其次,思考如何重建公司才能實現目標,也就是從零開始重組公司。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重新審視「我們的公司是做什麼的」。

以「做什麼」為中心,從各個方面追根究底,重新思考。

「如果要改變機制,現在從事的許多事情是否還有繼續的必要」「從零開始重組公司的話,是否還需要採用這種做法」。

現在即便公司內沒有員工,也可以通過雲外包將工作委託給外部人員。雖然政府三令五申「要多僱用正式員工」,但公司不能言聽計從。拘泥於正式員工,就是公司無法做出改變的最大原因。

無論是生產系統還是人才,都可以通過雲計算、雲外包從外部引進。如果我們通過這種思維方式重組公司,就會發現當下存在許多可有可無的功能、業務。我們絕對不能有「讓現在公司的員工做點什麼好」的想法。

要成為成功的公司,必須明確公司的目的,再根據目的明確需要開展的業務。

公司的許多工作可能確實需要工齡兩年的員工才能勝任,但也有許多工作工齡一年的新人就可以完成。如果繼續抱著「按資排輩」的想法,日本企業永遠無法邁出改變的第一步。

關於作者:大前研一,曾任麥肯錫諮詢公司日本分社社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生院教授、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為「全球五位管理大師之一」,被英國《金融時報》描述為「日本僅有的一位極為成功的管理學宗師」。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小眾經濟》,經出版方授權「身邊的經濟學」原創首發。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本有很多的手機品牌,在中國卻很難見到?原因被正式確認
    為什麼日本有很多的手機品牌,在中國卻很難見到?原因被正式確認!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也是越來越高了,而說起智慧型手機,我們都知道,最近這些年,中國手機品牌都在崛起,像是華為、小米、OPPO等品牌,不僅在國內市場備受歡迎,還在一些海外市場,得到了眾多外國消費者的肯定。尤其是華為、小米,目前在全球手機銷量排行榜單中,它們分居第三名、第四名的位置。
  •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掃碼支付」,發達國家卻並未普及?
    早在2016年,來自英國的《金融時報》就曾得出中國的行動支付是美國的50倍的結論,可以說來自中國一個國家的行動支付就比全球的其他國家還多。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中國人喜歡「掃碼支付」,發達國家卻並未普及?
  • 日本三大行將統一標準推進普及二維碼支付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5月23日報導,日本三大銀行就統一二維碼的支付標準達成共識。統一標準後,利用二維碼支付時,只需在店鋪掃一下智慧型手機便可自動從銀行帳戶扣款。日本三大銀行還將呼籲地方銀行加入進來,共同推動二維碼支付在全日本的普及。
  • 中國遊客在日本購物,被告知不能手機支付,感慨道:日本真落後
    不過在日本,大多數商店還是用現金結算的,或者是刷卡,這讓習慣於出門只帶一個手機,不帶現金的中國遊客大呼麻煩,在中國,現在就算是在菜市場買菜,菜攤老闆都會設置收款二維碼方便顧客手機支付,而在日本居然還要求現金支付,不是說日本的科技發展水平很強嗎?這樣的局面實在是讓人不可思議,中國遊客不由得感慨日本在這方面真落後。
  • 日本上演手機支付爭奪戰 支付寶面臨挑戰
    以亞洲為重心,用戶很多的二維碼型支付也開始普及,在現金主義根深蒂固的日本或將拓展市場。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月18日報導,手機支付以中國為中心正在亞洲爆發式普及。另一方面,在日本雖然也在擴大,但比中國和東南亞等的普及速度要慢。但伴隨著訪日遊客的增加,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整備將在今後迅速推進。
  • 寧願出門帶現金,也堅持不用手機支付,外國人為什麼如此倔強?
    現在大家的智慧型手機不僅可以打電話,還可以看視頻、聽音樂、上網、玩遊戲、購物等,但是除了這些常見的功能軟體外,智慧型手機還有另一個功能,那就是可以當「錢包」使用!為什麼說現在手機已經可以當「錢包」使用了呢?因為現在國內大力推廣手機行動支付,不管走到哪裡,就算只是一個普通的小路邊攤,大家都可以看見手機支付的牌子。
  • 為什麼日本的智慧型手機普及率遠低於中國?
    這一方面其實是因為多年前日本傳統功能手機發展太超前,早在智能機還未普及的時候,日本最大運營商NTT DOCOMO就主導了一個以i-mode為核心的功能機軟硬體封閉的移動生態,那個時候日本的功能手機可以上網,可以NFC支付,看新聞,日本功能機無論在下載APP還是在搜索、購物、郵件發送、音樂、閱讀、社交登錄等諸多方面都有著還不錯的體驗,另外,日本功能手機的遊戲定製服務非常發達,基本滿足了日本手機用戶對於手機智能化的一般需求
  • 為何「掃碼支付」在國內這麼火,但在日本這些國家卻沒有普及?
    在國內不少人在支付時候,都是首選手機二維碼掃碼支付。基本上,大家出門只要帶一臺手機就可以了,因為即使是在路邊買個菜,都是支持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的。但是讓人覺得很奇怪的事情是,為何掃碼支付在國內這麼火,但在日本這些國家,卻並沒有普及?
  • 日本呼籲長野旅遊行業普及支付寶與微信手機支付方式
    人民網東京5月28日電 綜合日本《信濃每日新聞》報道,近日,日本國土交通省北陸信越運輸局開始在長野縣境內的旅遊目的地引入微信、支付寶等源自我國的智慧型手機在線支付的實証實驗。 完善手機支付,目的是方便中國遊客在長野縣境內輕鬆購物,吸引更多的遊客前往長野旅遊與消費。
  • 出海記|日本上演手機支付爭奪戰 支付寶面臨挑戰
    參考消息網1月25日報導 日媒稱,圍繞智慧型手機支付的競爭愈演愈烈。索尼正在向中國和韓國的智慧型手機廠商推廣無線通信技術「Felica」,訪日遊客最早可於2019年使用。以亞洲為重心,用戶很多的二維碼型支付也開始普及,在現金主義根深蒂固的日本或將拓展市場。
  • 日本手機那些事:手機支付源於FeliCa技術(全文)_夏普 102SH_手機...
    而今天我們關於日本手機的介紹依舊從三個方面展開,首先是運營商DoCoMo完善的應用市場體系,其二是日本運營商旗下比較有意思的手機,最後則是聊聊日本手機支付業務,剛好中國移動也要開展自己的「手機錢包」業務,我們不如先看看經常用手機當車票的日本人究竟是利用什麼實現了手機支付的。
  • 日本京都開始普及手機支付 以迎合中國遊客消費習慣
    【環球網綜合報導】在中國,赴日旅遊越來越火爆,尤其是近年來體驗日本當地文化的深度遊,更逐漸成為了遊客們的最愛。被譽為「日本人心靈的故鄉」的古都京都,自然也成為了中國遊客來日的必選地點。《日本新華僑報》9月26日報導稱,為了迎合中國遊客的消費習慣,近日,京都的地方政府也開始聯合信用金庫等,推行中國的微信支付,以方便中國遊客在京都的深度遊。據最新的《京都觀光綜合調查》報告,2016年度,前往京都旅遊的外國遊客裡,有74.38萬來自中國大陸,佔2016年度外國遊客總量的23%。因此,如何讓中國遊客在當地直接消費時能享受到更加便利的服務,就成為了京都旅遊業的一大課題。
  • 行動支付和共享單車 日本為什麼追不上潮流?
    日本人看中國「新發明」  行動支付和共享單車,  日本為什麼追不上潮流?  在中國生活了五年多,我感受到中國的發展變化很快,有些方面都在日本之上。  比如,手機的普及使生活變得非常便利,購物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也是很尋常的事情。一年以來,摩拜、ofo單車等共享單車也快速普及。  這兩件事情是中國領先日本的領域,值得日本學習。  日本為什麼使用現金?
  • 行動支付在日本為什麼那麼難?
    一國元首的行動就是最好的表率,自此,日本將開始普及非現金電子結帳模式的說法就開始廣為流傳。而且,日本政府確實也早在2017年閣議中通過的《未來投資戰略2017》裡,就提出了十年後,即2027年將實現40%電子付帳的規劃。借安倍使用智慧型手機APP付帳之東風,這段時間日本坊間甚至炒出了今年為「QR決濟元年」(即非現金掃碼付款模式)的話題。
  • 日本網友不解:中國哪裡都用手機支付,要是手機沒電了咋辦?
    行動支付現在已經進入千家萬戶。行動支付在中國的普及速度是十分驚人的。在2016年左右,我們身邊的行動支付還並不發達,可是僅僅用了一兩年時間,行動支付便遍布全中國。這一方面是由於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而另一方面是因為現在許多人能夠比較輕鬆的接受新鮮事物。
  • 中國行動支付水平震驚日本網友:要飯也掛上二維碼
    近日,一篇題為《中國的非現金社會飛速發展已超乎想像》的文章在日本著名論壇2ch受到頗多日本網友關注。這篇文章其實就是總結了日本人驚嘆的中國手機支付普及程度。比如,中國的便利店支付手段,現金支付只佔11%。
  • 2018年日本將全面普及支付寶 日本媒體:二維碼是日本發明的!
    目前小編出去購物,就是買個菜都不要帶現金了,只要手機一刷,支付寶/微信可以直接付款,特別方便!但是在鄰居「發達國家」的日本卻還是在用非常落後的現金支付和刷卡支付!這不禁讓我們非常驚訝!《日本經濟新聞》1月26日報導稱,絕大部分中國人都在使用的「支付寶」將在2018年全面登陸日本。但是,支付寶登陸日本這一消息的核心在於其支付技術的基礎「二維碼」。在日本印在機票等地方上的矩陣碼就是二維碼,這原本是日本的技術。
  • 中國式生活普及:紐約刷手機乘地鐵 日本刷臉出境
    (原標題:日本美國推出人臉識別手機付款等功能,中國網友:「中國式生活」正在普及)下午,日本機場將實現刷臉出境;晚上,紐約可以刷手機乘地鐵了……6月12日,先後登上微博熱搜的兩則「國外新聞」,引發了國內網友的廣泛討論,不少網友傲嬌表示,感覺「中國式生活」正在普及全世界。
  • 為什麼在中國沒有看到日本的手機?難道日本沒有手機品牌?
    為什麼在中國沒有看到日本的手機?難道日本沒有手機品牌?眾所周知,日本是亞洲眾多國家中的發達國家,早在60年代就是了,他們對於科技這方面都有很多研究,相信大家以前用的很多電器都是日本品牌的,比如說索尼、西門子,還有豐田汽車等等,他們在很多方面都是厲害的,可奇怪!為什麼在中國沒有看到日本的手機?難道日本沒有手機品牌?
  • 「掃碼支付」出現了幾年,為什麼在中國普及,發達國家卻沒有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掃碼支付因為便捷安全而受到人們的喜愛與追捧,在中國的普及度已經很高了,同時它也能為人們省下使用現金支付而付出的繁瑣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