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年前,山頂洞人佔洞穴而生,生火、採集、捕魚、狩獵。從公元8世紀一直到近現代,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每個季節都會遷徙到當季水草最豐美之地,搭建蒙古包,露營住上一段時間。
如今,城市化快速發展,使人容易患上了「自然缺失症」。置身水泥森林、高樓峽谷的高密度人群中,讓人時而產生短暫的逃離感。
時下,隨著木屋、房車、帳篷酒店、貨櫃房屋、特色房屋等生態快速建築體的出現,那些田園山間的露營生活,既能帶人暫時拋開城市的喧囂,又能以新穎的休閒方式為鄉村旅遊帶來新的亮點。時尚的設計理念與富有特色的鄉土木屋,不經意間就能碰撞出讓人驚豔的火花。
一個好的營地,它所容納的住宿形式必然多樣,除了房車營位外,帳篷、木屋等的配備也是必不可少。同時也可以有效提高營地住宿率,吸引的人群也將更加多元化。拿木屋來說,它就受到了越來越多追求養生體驗遊客的青睞,成為人們追捧的對象。
木屋具有風格多樣、與環境融合度高、選址靈活等特點,通過內外部設施、配置的不同以及選址風格的變化,都可以給為旅遊者帶來與眾不同的體驗。可以說,木屋營地的出現,打開了一種全新的宜居生活方式,一種更貼近大自然的體驗旅行,更為鄉村旅遊帶來一條全新的出路。
瑞典北部的一個小鎮Harads中的樹屋酒店,已成為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每間客房雖然只有15-30平米,卻包含了酒店應具備的大部分功能。這座「會呼吸的房子」。可以根據溫度、溼度的變化自動調節,使室內冬暖夏涼,並保持良好新鮮的空氣。另據相關數據統計,木屋的年平均溼度比混凝土造房屋低8-10%,變化範圍保持在60-80%左右,這與最佳居住環境相對溼度60%左右的指標最為接近。
另據相關數據統計,木屋的年平均溼度比混凝土造房屋低8-10%,變化範圍保持在60-80%左右,這與最佳居住環境相對溼度60%左右的指標最為接近。
房間內部
同時,木屋還具備良好的綠色環保性,對保持大腦清醒、提高注意力、降低血壓、安定神經等有著明顯的作用。不僅能夠減少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還能反射紅外線,使令人眩暈的光線變得柔和,這均為木屋成為養生體驗的最佳住宿空間提供了必備條件。
從保護自駕營地資源和環境的角度出發,建造木屋來滿足公共設施需求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木屋通常都是臨時性建築,可移動性強,當自駕營地範圍擴大,功能調整時,原有的木屋不用廢棄,可以根據營地的需要靈活搬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可將木屋作為接待室、衛生間、餐廳,甚至可以用於建設會所,休閒會館等,為自駕遊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木屋是一種與自然相融合的產品,其整屋的建構可全部採用原木,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其他建築材料的使用。並且,還可以選擇更貼近自然色澤的木質材料,讓木屋真正與自然契合,給人以「睡在大自然」中的感覺。
日本建築事務所Cell Space Architects設計的「山中木屋」,可隨時透過窗戶看的自然風景,感受陽光,體驗到返璞歸真的心境。設計師們為保護自然環境的完整性,根據地形輪廓將建築形體彎曲,儘量不破壞基地中的樹木,還採用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為主人提供了一個全景視野。
「山中木屋」
莫斯科郊區,由Elena Sherbakova設計的小木屋,極簡主義的壁爐看起來優雅時尚,成為整個空間的焦點。三三兩兩的座椅散布在它的四周,打造出一個簡約溫馨的空間。
無論是在結構的設計,還是物品的擺放上,大多都呈現出簡約而溫馨的風格,而這也為遊客帶來心靈上的安寧與享受,使其得到身與心的升華,進而為養生體驗加分。
瑞士Flims山谷中的三間木屋酒店,在冬季尤其受歡迎。POD酒店意欲引導21世紀的新型野營方式。小木屋,如溫暖的童話,嵌在冰天雪地中。不知道酒店有沒有設置7個小矮人和白雪公主喲。
韓國順天附近的一座柏樹山上,16個顏色明亮的建築體量是SJCC Glamping度假村的露營帳篷,這些帳篷是專為那些希望與自然親近的露營者而設計的。
紫紅色、檸檬綠或柔和藍色織物在鋼框架上雙層拉伸而形成建築體量,建築外殼形成很好的保護層,方便全年居住。該地區冬季氣溫驟降至零下15攝氏度,夏季則上升至40攝氏度,並且建築結構的倒角和彎曲形狀能幫助減輕風雪負荷。
每個小屋都固定在一個木製平臺上,平臺下方由支柱支撐,儘量減少對現場的影響。小屋面積約50平方米,在夾層中設置有兩張床,還有開放式休息室、廚房以及一間浴室。會所和餐廳採用相同的金屬和結構技術,並有白色鋼製百葉而形成的鋸齒狀門面,面向露臺開放。
這是一棟臨水而建的方錐狀木屋建築,每一座房屋的外立面都採用木材裝飾,木板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讓使用者能夠在建築外部攀爬。
建築物共分三層,中間層為客房,可接待大量賓客。每間客房都有自己的私人入口,客人可以從建築物的外部直接攀爬進入,也可把窗頂當做跳臺,飛躍入海。
1、產品多元化的,增加營地吸引力
木屋可以建造成為客房、別墅,也可以建造成酒吧、餐廳;風格可以是傳統民族建築,也可以是體現歐美風情。
2、以木屋為載體做足配套,多層次發展旅遊地產
以木屋為載體的,建設不同規模,不同檔次的自駕營地,滿足遊客不同層次的需求,輔之以良好的配套措施和優質的服務,能夠提升旅遊地產價值,增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也是自駕營地發展的核心。
3、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內涵,提供營地特色服務
要儘量挖掘鄉土文化內涵,整合富有鄉村特色的吃、住、遊、生活體驗等業務,為來到露營地的人們提供各種富有地方特色的服務,為人們尋找的鄉土情懷找到一個落腳點。鄉野裡的山花爛漫、春華秋實,人與動物的和諧存在,這都是鄉村木屋營地吸引人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