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涵---中國文明網

2020-12-14 中國文明網

  郭子涵,1996年5月生。現任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第一書記,上一任第一書記是她的父親郭建平。2019年8月2日,父親郭建平不幸犧牲在了扶貧工作第一線,年僅51歲。父親離世僅十天,她擦乾眼淚,毅然向組織提出申請,成為臺北村第一書記,踏著父親的足跡完成其未完成的事業。她像父親那樣,又和臺北村的父老鄉親站在了一起。

  她的父親郭建平參加工作30多年來,從企業幹部到扶貧書記,歲月在變,崗位在變,但他忠於黨、忠於人民的初心始終未變。大二那年,她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當她把這個消息告訴父親時,父親說:「黨員,可不只是個榮譽,他還有沉甸甸的責任。我希望你不要辜負這個人生的選擇,不辜負黨旗下的莊嚴承諾。」父親的話對她觸動很深,父親一直是她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

  父親的一生,永遠定格在了51歲,但他用滿滿的為民情懷鑄就了一座英雄的豐碑。當她第一次踏上臺北村這片土地,樸實的村民就像看見久違的親人那樣,自發地圍著她,滿含熱淚地訴說著她父親在世時為鄉親們所做的一切。他們不停地說著:「郭書記真是個大好人,就是走得太早了……」

  村裡到處都充滿著她父親的氣息,她住的是父親生前住過的屋,走的是父親生前修築的路,做的是父親曾經日日夜夜想做的事。到村七個多月來,她幫助修繕了村中要道,改造貧困戶秦榮喜家的危房,新建蓄水池解決全村人用水需求,因地制宜鼓勵村民擴大產業提高收入。她還積極參加郭建平同志先進事跡宣講活動,在市「建黨初心」演講比賽中獲得一等獎。郭子涵繼承父志,盡銳出戰的事跡被中央、省、市主流媒體報導,在《學習強國》平臺一天之內點讚量達40萬,展現了扶貧幹部不忘初心、傾情奉獻的精神風貌。元旦前夕,她積極引進物資為各家各戶送去米麵油慰問品。疫情期間,她配合支村兩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及捐款獻愛心活動。此外,她還榮獲陵川縣2019年度「優秀第一書記」的光榮稱號。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她與支村兩委及工作隊積極制定發展規劃,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完善基礎設施。常態化開展「六送一講」活動,積極推進「煤改電」項目,解決村民冬季取暖問題。利用環境優勢發展鄉村民宿旅遊業,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實現好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最初,只是為了懷念,不理解父親和扶貧幹部之間究竟有怎樣的聯繫;當她投身其中才發現,脫貧攻堅這項偉大的事業,像大海,每一朵浪花都值得奔騰與跳躍。因為,它能創造奇蹟!

  致敬詞:她忘記悲喜,子承父願,甘做一頭「孺子牛」;她心中裝滿群眾,致力脫貧攻堅,一筆一划書寫鄉村振興之路。

相關焦點

  • 郭子涵:接力扶貧,完成父親未竟事業
    這一天,是父親郭建平離開的第271天,也是郭子涵出任臺北村第一書記的第240天。近日,她又榮登2020年2月至7月「中國好人榜」。  父親郭建平因公殉職,沒有留下任何遺言,可是郭子涵知道,父親最難以割捨的就是對臺北村父老鄉親的牽掛,也正是這樣的愛和信任指引著她走進扶貧領域,走進臺北村,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
  • 自強不息的中國 每個人都了不起 | 郭子涵:女承父業接棒扶貧工作
    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臺北村第一書記 郭子涵:我叫郭子涵,今年24歲。一年前,我從城市走進了太行山成了一名駐村書記,這是我父親曾經戰鬥過的地方,他是我的前任書記。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的臺北村是郭子涵的父親郭建平曾經戰鬥過的地方,2019年8月2日,郭建平因公殉職,犧牲在了扶貧一線。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臺北村第一書記 郭子涵:我也特別想知道父親為什麼對扶貧工作那麼執著,那麼義無反顧,所以我必須要來。
  • 中國文明網
    關於我們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簡稱「中國文明網」)是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的門戶網站, 是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 網站主要發布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重要信息,進行理論宣傳和形勢政策教育,開展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傳播文明、引領風尚,促進社會文明水平和公民文明素質的提高。
  • 展巾幗風採 譜時代華章——「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郭子涵
    郭子涵化悲痛為動力,主動申請到臺北村,毅然踏上父親生前走過的路,紮根脫貧攻堅第一線,決心完成父親未完成的心願。父親去世,重新選擇人生路2019年8月2日,年僅51歲的原臺北村第一書記郭建平因勞累過度倒在了工作崗位上。面對急診室裡的父親,郭子涵雖竭力呼喊,但卻始終沒有回應,父親永遠離開了她和母親。
  • 請大家為陵川90後女青年郭子涵點讚了!
    請大家為陵川90後女青年郭子涵點讚了!6名山西青年成功入選「扶貧助困」好青年,其中我縣臺北村第一書記郭子涵作為晉城市「扶貧助困」類別唯一一名候選人入選。快來為她點讚喝彩吧! 郭子涵是我縣附城鎮臺北村的第一書記。父親郭建平同志犧牲在在工作崗位上,女承父業,毅然踏上父親生前的路,紮根脫貧攻堅第一線。
  • 中國文明網喜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來源:中國文明網11月8日上午,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頒獎報告會在京舉行,中國文明網系列網絡高端訪談《40人對話40年》榮獲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系列網絡高端訪談《40人對話40年》是中國文明網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宣傳中的重點欄目,我們邀請了相關行業和單位的39位代表人物(第40期為綜述),結合他們在改革開放中與祖國共命運、與時代同發展、與人民齊奮進的親身經歷,講述改革開放故事,講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講述精神文明創建故事,引導全社會致敬先鋒、見賢思齊。
  • 桂林文明網蔣惠玲:心得體會
    桂林文明網蔣惠玲:心得體會 發表時間:2016-07-14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16年7月5日至7月7日,我有幸參加了地方文明網站建設管理工作第二期培訓,聆聽了專家講座和全國其他城市文明網工作人員的學習交流,作為一名接觸文明網不久的新兵小輩,也是第一次參加如此課程內容豐富、教學管理嚴格、師資水平一流的培訓,感到受益匪淺。
  • 廣州文明網推出「網上祭英烈」
    廣州文明網推出「網上祭英烈」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道嵐 通訊員穗文明)清明,既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中國人祭祖尊賢、緬懷先人的日子,是中華民族沿襲了數千年的重要傳統節日。2020年恰逢新冠戰「疫」,讓這個清明更具獨特意義。
  • ...蘭州市委書記李榮燦接受中國文明網記者採訪時說 文明城市創建...
    第一時間,中國文明網記者採訪到了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李榮燦,聽他講述蘭州文明城市創建背後的故事。  記者:在您看來,「全國文明城市」這六個字意味著什麼?  李榮燦:中央文明委對於文明城市創建的總體目標是:崇德向上、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這個創建的總目標恰恰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體現了文明城市為人民的創建思路。
  • 中國文明網思想分享平臺「觀察者」徵文納賢啟事
    中國文明網思想分享平臺「文明觀察者」現面向全國網友徵集原創文章以及專欄作者。    如果你想成為我們的專欄作家,那麼,請移步私聊,聯繫電話:010-88050175   中國文明網  2014年7月21日
  • 山西省太原市實驗小學二(4)班 朱柏寧---中國文明網
    作者:朱柏寧/山西省太原市實驗小學二(4)班   圖片由太原文明網推薦
  • 成都市龍泉驛區黃再軍醫院院長榮登中國文明網「好人365」封面(圖)
    (原標題:成都市龍泉驛區黃再軍醫院院長榮登中國文明網「好人365」封面(圖))
  • 李建良:一諾千金書寫信義與擔當 - 好人365-中國文明網
    2017年3月,李建良榮登「中國好人榜」。(5月19日 中國文明網)  好男兒重情義,一諾千金令人肅然起敬。面對與自己毫無瓜葛的死刑犯黃某,就因為他臨刑前的一句囑託,李建良默默的替他擔負起兒子和父親的責任,這一堅持就是16年,如今老人身體硬朗康健,2個兒女已經長大成人,李建良的付出讓這個殘缺的家庭得到了格外的溫暖,他用行動踐行了信義二字,無愧一名心繫群眾的好警察。
  • 蘭克平:救人本能來自責任的動能 - 好人365-中國文明網
    10月31日,中央文明辦發布了十月份中國好人榜,蘭克平榮登「中國好人榜」。(中國文明網)  蘭克平說,下水救人是一種本能。可是,作為一個有思想意識的人,要堅守本能,做好本能也不是容易的事情。畢竟有時候救人也會面臨危險,而蘭克平的數次救人,其中有兩次自己也是在自己身體不好的情況下,救人過後,他也要靠著住院治療才得以康復。
  • 汪昌祥:普通但不平庸彰顯燭光精神 - 好人365-中國文明網
    (中國文明網)   四十年堅守,耗盡了青春的歲月,培育出堅韌的性格,淬鍊成不變的初心。把一份職業做到「敬業」,普通但不平庸,彰顯的是一種燭光精神。三尺講臺,點燃了一個「泥巴漢子」的夢想,凝結的卻是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對於汪昌祥來說,當老師似乎是一件命中注定的事情。一切都是那麼自然,那麼順理成章。汪昌祥在三尺講臺教書育人的同時,奇蹟也在他的身上發生。
  • 代傳華:八年還債路 一首誠信歌 - 好人365-中國文明網
    2017年7月,代傳華榮登「中國好人榜」。(中國文明網)  「老闆跑了,但群眾是將菜籽交給我的呀,群眾取不了油,怎對得起?我必須得還。」這是代傳華替失信老闆償還所欠村民18萬元糧油款的理由。然而,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可是要想兌現這個承諾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尤其是對代傳華這樣一個需要政府低保救濟的貧困家庭來說,不用說18萬元,從家裡拿出1800元也相當困難。
  • 良好家風育出信義兄弟 - 好人365-中國文明網
    (山東文明網)  是什麼造就了"信義兄弟"30多年的誠信經營?"我們兄弟四人出生後,由爺爺取名'義、庚、智、信',就是希望我們傳承信義美德。"每每遇到事情,兄弟幾個總會想起爺爺的叮囑,"一個字要守一輩子,至少不抹黑我們兄弟的名字!" 王長義、王長信兄弟樸實的話語道出了他們堅持誠信的源泉,正是因為有了良好的家風,才育出了"信義兄弟"。
  • 人生有「三樂」 最樂在助人 - 好人365-中國文明網
    2014年9月,朱土生榮登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類好人。(12月26日中國文明網)  人生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蘇州民營企業家朱土生,正是集此「人生三樂」於一身者。  「自得其樂」,是因為朱土生有著自己的事業與愛好。他通過多年打拼,有了雄厚的資產和企業的發展,但他並未沉迷於物質享受中,他的心中卻有著高雅情趣的藝術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