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更新 | 「十四五」開篇問策⑥:當城市發展遇到文旅融合,青島...

2021-01-17 界面新聞

文|張慧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旅融合已成為旅遊市場發展大勢。

尤其是今年疫情影響下,線下旅遊受到巨大衝擊,各大城市紛紛尋找破局之法,推出各類出遊優惠政策,以雲上旅遊、場景浸潤、文旅+產業、地域IP轉化等為代表的文旅融合新模式不斷湧現。

以青島舉例,12家國有A級景區免門票開放,發放消費補貼3114萬元,全市旅遊總人數預計將達1.14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059.7億元。另有單體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在建、待建、在談重點文旅項目128個,總投資額4000億元,並成立了膠東五市文旅合作聯盟推進區域協作。

一系列積極作為使青島文旅產業突破疫情桎梏,開始向好發展。但相較於其他各大城市,青島的文旅融合成果並不突出,還需要找到更具自身特色的發展路徑,而即將到來的「十四五」,顯然是抓住機會的關鍵時期。

整合文化旅遊資源,青島破題文旅產業

站在2020與2021年的交匯處,過去這一年青島各行業的發展歷歷在目。其中,受疫情影響巨大的文旅行業歷盡了起伏,從寒冬中慢慢復甦,又煥發出新的活力。

青島從不缺少美景,春季花開滿城,夏有海浪衝刷炎熱,秋葉靜美匯成畫,冬日銀裝素裹、雪舞翩躚。豐富的旅遊資源,使青島這座山海之城成為國際知名旅遊城市,發展旅遊業的優勢與生俱來。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但伴隨著越來越多城市插上「文旅融合」的翅膀,整合青島文化旅遊資源勢在必行,單純依靠「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文旅模式,已經不能為青島的產業發展帶來更多突破。對此,青島自身也意識到了問題。

2020年4月10日,青島舉行全市文化和旅遊工作會議,直面青島如今文旅產業發展的短板;4月16日舉行的青島「15個攻勢」首場質詢會上更是自揭行業短板,指出青島的文化設施建設靠後,與城市人口規模和城市發展規模不相匹配。

清晰意識到短板和問題後,還要拿出具體的行動。為此,青島推出多項舉措助力行業「破冰」:12家國有A級景區免門票開放、發放文化和旅遊消費補貼3114萬元、對43家企業提供貸款貼息535萬元、給予45個旅遊新業態項目扶持獎勵710萬元、牽頭成立膠東五市文旅合作聯盟、打造文化新地標、邀請6位青島籍明星為家鄉免費代言……

不溫不火的青島旅遊業也引起了城市主政者的注意,8月10日,圍繞破題青島新時期旅遊業發展,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開啟了一場以海洋旅遊為主題的調研之旅。期間,王清憲提出要「努力把膠州灣打造成『不夜灣』」,並為青島海洋旅遊發展,提出了新期許。

圖片來源:攝圖網

而在青島文旅資源整合的路上,吸金力和吸睛力十足的文旅項目,同樣不能少。12月3日,2020青島文旅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暨路演峰會舉行,總投資額700億元的26個重點文旅項目籤約落戶,並為青島文旅會客廳揭牌。擴大到全年來看,2020年青島單體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在建、待建、在談重點文旅項目128個,總投資額4000億元,恆大水世界等7個市級重點項目開工。

顯然,青島文旅發展並不缺流量和關注,大自然的饋贈讓這座城市擁有了開放包容的城市品格,以及深厚的資源、戰略和環境。但作為一座資源稟賦突出的旅遊城市,青島期待的是更高層級的布局和更深層次的文旅融合,文旅行業亟需打破現狀。

塑造全新城市形象,文旅融合需找到自己的路徑

文化與旅遊融合,文化可以走向「遠方」,旅遊也會更有「詩意」。但實際上,文旅不是簡單的文化+旅遊,而是中國經濟內生動力的新物種。

與其說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的組建開啟了全國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的新篇章,不如說是遊客對旅遊品質要求的提升帶動了旅遊消費和市場需求的根本性變化,當遊客出遊不再是為了欣賞單一景點的風光,盤活文旅資源、將產業優勢轉換為市場優勢已成為各大城市探索文旅融合路徑的關鍵。

在文旅融合賦能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成功的「營銷」顯得彌足珍貴。近年來,「網紅城市」重慶因洪崖洞、李子壩「穿樓」輕軌、長江索道等塑造出「魔幻」氣質;「千年古都」西安因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大唐不夜城等再掀一波歷史文化熱潮;「天府之國」成都在寬窄巷子、歌曲《成都》的渲染下成為最「巴適」的去處。

重慶洪崖洞    圖片來源:攝圖網

回頭再看青島,其文旅產業難現「興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營銷不足,尤其缺少的是與文化相結合的營銷點,畢竟,要讓這座城市進一步被看見、被記住顯然不能僅僅只靠「紅瓦綠樹」的固有印象。

為此,青島出臺城市營銷方案,將文旅產業與大型文旅節會、文藝精品創作、對外文化交流、文化旅遊消費等相互結合,構建不同的文旅IP,形成城市營銷的新模式。

但好的文旅融合IP的形成,既要有「記憶點」,也要有著本地的特色。

例如,大唐不夜城裡,用金碧輝煌的仿唐建築再現「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盛世的西安,「千年古都·常來長安」的城市品牌已深入人心;而以最具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為主體、依山就勢而建的重慶洪崖洞,也因酷似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千與千尋》裡的場景而成為「網紅」中的「網紅」。

西安大唐不夜城    圖片來源:攝圖網

西安和重慶的成功告訴我們,一個有吸引力的城市形象,將會為城市的文旅產業發展帶來無窮的利好。顯然,城市形象的塑造不僅要從旅遊入手,更要向文化深度挖掘的新方向,而這,未來也必將成為急於破題文旅產業的青島,一個全新的突破口。

青島如何塑造自己的城市形象?

文旅融合賦能城市發展,產城融合是非常重要的,而想要向更深層次的文化領域挖掘,就要求青島明晰自己的文化定位。這種定位顯然不是一廂情願的自我標榜,而是應該基於城市自身獨特的自然地理和歷史人文環境、符合青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精準形象。

當我們闡述青島的文化特色時,歐陸風情、德國建築、港口海洋、海濱度假、嶗山道士、海爾海信、啤酒蛤蜊、五四運動、音樂之島、帆船之都等,如數家珍,但標籤多了卻又造成了一種「沒有特色」的假象。

因而,青島現在迫切需要的,是塑造出既有本地特色又能打動遊客的城市形象,再去融合文旅產業形成足以帶動全城的文旅新業態。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這一城市形象可以從現有的優勢特色中選用,如海洋優勢,並以此為基礎融合更多業態,形成集郵輪旅遊、海岸生態旅遊、海灣旅遊、濱海度假旅遊、旅遊碼頭、酒店、餐飲、零售業、潛水等多業態的海洋旅遊模式,做優做大,真正實現把膠州灣打造成「不夜灣」。

也可以是青島不同於其他城市的文化特色,例如,可以用「靈秀」將浪漫的城市氣質、歐陸風情及山海城礁灘灣交相輝映的美景囊括在內,用「典雅」表達其中西融合的文化風採以及包容開放的城市氛圍,塑造一座「靈秀典雅」之城。

當然,一個優質的文旅項目,也可以產生足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一個城市的IP。目前在建的恆大水世界項目和已經迎客的安徒生童話樂園,或都具備這樣的潛力,成為如上海迪士尼、深圳歡樂谷、廣州長隆一般耳熟能詳的存在,只要一提起城市便自動劃上等號。

對於目前的青島而言,上述哪一種方式都不是即時能實現的,還需要適時的「營銷」。不過有一點我們都要知道:一座城市的文旅產業發展,需要各方的合聚合力,對服務質量和景點產品的提質升級永不過時。

 

相關焦點

  • 安化縣:開門問策「十四五」 群策群力繪藍圖
    安化縣:開門問策「十四五」 群策群力繪藍圖 2020-10-30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青島開門問策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
    開門問策「十四五」,集思廣益繪藍圖。28日,青島市人大常委會和市發展改革委聯合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青島「十四五」規劃座談會,通過開門問策、集思廣益,聽取人大代表對「十四五」期間青島城市發展和產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產業發展和數字經濟」與「城市和都市圈」是本次座談會的主題。
  • 開門問策謀劃合肥「十四五」發展!虞愛華在科學家和企業家座談會上...
    12月17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虞愛華主持召開科學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就謀劃我市「十四五」發展開門問策。市領導羅雲峰、韋弋參加。圖為座談會現場。座談會上,萬元熙、吳宜燦、劉慶峰、李賓、宋禮華、曹仁賢、吳福勝、項興初等8位代表,圍繞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完善重點產業支持政策、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創優營商環境等提出意見建議。虞愛華邊聽邊記,與大家深入交流討論。他說,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我們將認真梳理研究,吸收轉化好。
  • 「十四五」國有文旅集團發展的十大趨勢
    前言「十四五」是我國文旅產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期,國有文旅集團作為推動地方文旅產業發展的主體,急需應對時代變化,做出關鍵戰略調整。本文結合國內外發展形勢,對「十四五」期間國有文旅集團的發展趨勢做以下研判。不同文旅集團立足城市發展,構建出獨具特色的企業競爭力。如杭州商貿旅遊集團立足杭州大流量客群需求,專注商貿服務;武漢旅遊發展投資集團結合城市水網資源,做精水上精品體驗;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立足千年漢唐文化,穩步夯實曲江新區文旅產業。不同的文旅集團在所在城市承擔著不同的發展使命,並要形成獨有的發展模式,以此來培育出集團特有的核心競爭力。
  • 郴州:開門問策「十四五」 推動郴州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會上,「十四五」規劃編制諮詢團隊匯報了《建議》起草情況和主要內容。易鵬飛要求,要對標對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準確把握新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
  • 「十四五」玉環文旅如何發展?周陽專門請他們提建議
    11月25日下午,玉環舉行「十四五」文旅發展座談會,開門問策、集思廣益。玉環市領導周陽、楊良強、柯壽建、李丹佳,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專家,以及來自我市文旅領域的13位代表人士面對面交流,為規劃玉環「十四五」文旅發展共同出謀劃策。
  • 「十四五」徵文 | 「十四五」時期文旅融合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如何將文化和旅遊有效融合、深度融合、加快融合,是我縣「十四五」時期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必須要著力解決的一大課題。一 著力推進文旅理念融合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念是實踐的源泉。要把理念創新推進文旅融合放在首要位置,打牢文旅融合的思想根基,明晰文旅融合的發展路徑,推進文化和旅遊深融合、真融合。
  • 開門問策、集思廣益 長沙縣謀劃「十四五」匯集眾智
    華聲在線10月1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小雷)「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因素,建議長沙縣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投入更多的資源和財力……」今天下午,長沙縣召開各領域專家、媒體諮詢會,就長沙縣「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聽取意見和建議,為精準謀劃長沙縣和長沙經開區未來5年發展藍圖匯集眾智
  • 鐵路局召開「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專家研討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開門問策、集思廣益,高質量編制完成《「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9月21日,國家鐵路局邀請傅志寰院士、何華武院士、盧春房院士等9位業內知名專家深入研究《「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振芳出席並講話,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安路生主持會議。
  • 大同市「十四五」規劃專家座談會召開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所長張天柱、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張榮章、山西大學教授高策、上海市開發區協會特聘教授楊東、山西省社會科學院信息內刊部負責人崔雲朋、山西省環境科學學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宋建民、深度智谷旅遊管理研究院院長薛強等分別聚焦優化營商環境、現代農業發展、「六新」突破、市域社會治理、生態環境保護、文旅融合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座談會氣氛熱烈,乾貨滿滿。
  • 山東住建「十四五」開局:支持青島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半島全媒體記者 郭振亮支持濟南建國家中心城市、青島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牢牢堅持房住不炒,促進住房改善和品質提升。1月7日,在濟南召開的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的任務目標,同時提出2021年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將重點在「六個著力」上下功夫,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 玉門文旅: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 促進融合發展放大綜合效應
    「十四五」期間,玉門市將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即「一區兩城」發展定位,全力打造文化旅遊主導產業,放大文化旅遊綜合效應,促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力爭到「十四五」末,全市旅遊人數達500萬人次以上,旅遊綜合收入45億元以上,文化旅遊產業增加值佔全市GDP達到8%以上。
  • 「十四五」時期朝陽區將打造30家特色文旅消費街區
    人民網北京1月11日電(記者高星)記者今天從朝陽區「兩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時期,朝陽區將全力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高質量發展,構建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體系,拓展提升文化旅遊「三十」工程,力爭打造30家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和30家特色文旅消費街區,每年更新維護精品文化旅遊線路。
  • ...規劃編制意見建議時要求堅持開門問策 問計於民推動「十四五...
    12月8日上午,市委書記魏曉明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聽取對我市「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建議。市領導張君毅、胡紅兵、宋聖軍參加。  「『十三五』時期,安慶打基礎、補短板,解決了欠帳的大問題;『十四五』時期,我們要和兄弟市同臺競爭,要火力全開,要跨越發展。怎麼辦?怎麼幹?今天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座談會上,魏曉明開宗明義。
  • 煥新2021,金鳳凰·萬象更新!
    2021年,城市「煥新」復甦,鳳凰網青島整合全媒體資源,特別推出「金鳳凰·萬象更新」大型主題城市品牌系列策劃,從「美好城市、美好生活」等兩大方向一同去發現青島各行各業的煥新之美!金鳳凰·萬象更新2020-2021年「萬象更新·美好城市」頒獎盛典煥新來襲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青島逆勢而上,逆勢而為。
  • 河南省「十四五」航空經濟發展規劃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齊心協力把「十四五」規劃編制好的重要指示精神,9月24日,省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河南省「十四五」航空經濟發展規劃和通用航空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專家諮詢座談會。
  • 東亞海洋城市文旅發展指數報告發布 青島名列前十
    9月22日下午,在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承辦的2020東亞海洋文化和旅遊發展論壇上,《東亞海洋城市文旅發展指數報告(2020)》(以下簡稱「指數報告」)正式發布。該指數報告預判,國際旅遊有望在明年下半年恢復。
  • 文旅融合發展的「臨沂答卷」
    「十三五」期間,臨沂積極發揮區位優勢,充分利用文化歷史和生態環境資源,全力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突出文旅融合發展、公共服務提升、產業轉型升級三個重點,不斷擴大「親情沂蒙」旅遊品牌影響力,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 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新地標
    市政協十五屆四次會議期間,市政協委員嶽葆春提出了「加快推進武王墩墓考古發掘 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新地標」的建議。嶽葆春表示,對武王墩墓進行考古發掘,是中國楚文化研究領域的一件大事,將填補楚國晚期高等級墓葬發掘的空白。
  • 鹽田:凝心聚力編制「十四五」規劃 共繪未來發展藍圖
    鹽田區召開「十四五」規劃綱要專題匯報會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陳琳君)2020年8月11日下午,鹽田區委副書記、代區長鄧飛波主持召開鹽田區「十四五」規劃綱要專題匯報會,邀請部分區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