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珠海機場機坪無車輛保障服務系統

2020-12-24 中國民航網

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珠海機場,1995年6月建成通航時就在我國民用機場建設發展的歷史舞臺上留下眾多「高光時刻」。其中,其建成通航的消息,就以「我國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機場建成通航」入選為當年中國民航十大新聞之一,至今令人津津樂道。

集供電、供水、供冷、排汙等四大功能於一體的機坪無車輛保障服務系統是其成功入選當年中國民航十大新聞的「功臣」。為減少碳排放、降低機坪運行安全風險、提升機坪運行保障效率和降低機場運作成本,珠海機場引進瑞典生產的機坪無車輛保障服務系統,成為國內第一個使用機坪無車輛保障服務系統的機場。至今,它仍然是國內唯一使用該系統的機場——同時擁有四大航班保障功能之機坪無車輛保障服務系統的機場。

經歷了25年的風雨洗禮,為超過5300萬人次旅客和80萬架次航班提供服務保障的昔日「功臣」到底是個什麼神器?

盛夏的一天,記者帶著這個問號,來到珠海機場一探究竟。

保障設備全在隧道裡

「這是機坪無車輛保障服務系統地下隧道,保障設備全在隧道裡。」珠海機場設備維修部工程師關建濤將記者帶到11號登機橋附近室內進入隧道,近距離查看國內唯一的機坪無車輛保障服務系統「長得啥樣子」。


這就是從隧道升起服務平臺。該系統根據主要機型的相關設備位置不同的情況,在隧道內相應位置設置升降服務平臺。圖為保障人員在展示該系統服務功能。

「這裡是進入東、西兩個指廊17個登機橋隧道的進出口,隧道總長度超過1500米,聯通每一個廊橋機位,有良好的通風和防洪設施,確保設備安全。」關建濤指著入口處一個碩大的、連接著多迴路管道的金屬罐說道,「這是存儲從飛機上收集下來的包括旅客大小便的汙水的真空罐,航班停靠廊橋後,排汙設施將飛機上汙水吸出、通過長長的管道輸入這裡,經過處理後排放到市政排汙系統,全程無汙染,既環保又高效」。


整齊劃一的設備隧道

在關建濤的引領下,記者穿過各種管道排列整齊有序的高3米、寬2米的管網隧道,來到高3米、寬4米的設備隧道。這裡設施設備保養良好,就連25年前的設備不鏽鋼絲防護網都鋥亮如新、設備標識清晰可見。「每一座登機橋下面都有對應的管網和設備隧道,為航班提供供電、供水、供冷、排汙的所有設備都在這裡。連接飛機的設備接頭安置在升降平臺內,保障航班時,平臺升上地面就能為航班提供所需的服務」。

對上接頭 保障開啟

隨後,記者來到停機坪。只見飛機「肚皮」下有幾個方方正正的紅色「柜子」,「柜子」通過大小不同的管道與飛機相連。


保障人員(右)為航班提供空調服務

這些「柜子」就是內置設備接頭的升降平臺。當航班在登機橋停妥後,地面保障人員用一枚一元硬幣大小的磁鐵觸碰地面升降平臺的磁性開關後,升降平臺開始緩緩升起,從不同的升降平臺裡分別取出充電接頭、空調管、排汙管和清水管,插入飛機對應接口,開始對關閉了發動機的飛機提供電源、空調、排汙和清水等服務。在航班保障過程中,地面除加油車、行李車、垃圾車和配餐車「圍著飛機轉」外,不再需要提供電源、空調、排汙及供水等其他保障車輛。


左上部分就是為航班提供服務的升降平臺

關建濤介紹,該系統是將機場內通常由保障車輛提供的加注清水、排汙、電源、空調等各類特種服務集成在專用的隧道裡,通過管網系統及分散在各個機位的服務平臺,取代提供特種服務的車輛,達到既減少機坪車輛、減少廢氣排放、減少碰撞飛機隱患,又縮小保障車輛機坪佔用面積,且提高運行效率和運行安全水平的目的。

建設「四型」機場有力武器

當前以「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為核心的「四型」機場建設正在全國如火如荼的展開,依靠科技進步、改革創新和協同共享,通過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優化,實現安全運行保障有力、生產管理精細智能、旅客出行便捷高效、環境生態綠色和諧,是新時代民航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機坪無車輛保障服務系統的應用,正是助力當下『四型』機場建設的有力武器之一。」 關建濤對使用該系統帶來的「好處」如數家珍:

有效降低機坪運行安全風險。據有關數統計,飛機地面碰撞事件以車輛碰撞為主佔42.7%。而機場特種車的規模發展和所在機場規模、客流量以及保障時間呈現正相關關係,隨著機場保障航班架次的增加,特種車輛數量亦相應增加,發生與特種車輛相關的機坪安全事故的風險也會必然增加。而無車輛保障服務系統可以實質性減少在機坪保障的特種車輛數量和種類,縮短特種車輛保障時間,降低特種車輛交叉作業的衝突機會,從根本上降低與特種車輛有關的機坪安全事故機率。

提升機坪運行保障效率。航班在地面的保障時間對飛機利用率和航空公司、機場的盈利性有著密切的聯繫,而機坪保障設施設備的可利用性和效率是決定飛機停留保障時間長短的關鍵影響因素。採用機坪無車輛服保障服務系統在保障效率上優勢明顯。如,可以在5分鐘內由一名操作員完成清水和排汙接入保障,而如果採用清水車和排汙車則需用時10分鐘才能完成清水和排汙接入保障。由此,在大幅降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減少保障人員的投入的同時提高了航班保障效率。

降低機場運作成本。一是可減少特種車輛的購置和維護費用。由於採用無車輛保障服務系統在航班保障中替代了傳統的電源車、空調車、清水車、汙水車等為飛機提供服務,珠海機場特種車輛配置數量較未使用該系統的同規模機場相比大幅減少;二是減少人力成本。還是以排汙、供水為例:每輛特種車輛需要2人進行操作,完成排汙、加注清水共就需4人次。而機坪無車輛保障服務設備系統僅需1人就可以完成,1人可同時輕鬆完成排汙、加注清水等航班保障工作,有效減少人力成本的支出。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機場主要大氣汙染物排放來自飛機、地面車輛及建築物等,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機場地面車輛消耗的汽油、柴油約佔機場總能耗13%,是行業地面能耗與排放的重要源頭之一。目前民航業正在推進機場場內車輛「油改電」替代工作,機場地面車輛使用電動車雖然在機場範圍內不產生直接排放,但是仍然存在廢舊電池汙染環境問題。珠海機場採用機坪無車輛保障服務系統替代電源車、空調車、清水車、汙水車為飛機提供保障服務,能切實減少在機坪的特種車輛數量和種類,用油車輛的減少也就意味著降低汙染物排放。按珠海機場現在平均每天保障120個航班計算,一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0噸。


維護人員在巡檢設備

昔日「功臣」再出發

「顯然,使用機坪無車輛保障服務系統是民航打造『四型』機場的大趨勢。」關建濤表示,國內民航業的持續快速增長為機場保障帶來巨大的運行和管理壓力,如何在保證飛行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機坪的運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已成為機場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國內外機場為飛機保障的地面服務絕大部分仍然由特種車輛進行。隨著民航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機坪正變得越來越繁忙,地面保障空間變得越來越擁擠,導致機坪發生安全事故的風險增加、運營成本增加、環境汙染日益嚴重等問題。「我們目前使用的機坪無車輛保障服務系統很好的解決了以上問題,系統運行安全可靠,能為『四型』機場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關建濤說。

據悉,為助力「四型」機場建設,致力成為中國機場專業管理的典範的珠海機場大膽創新,成功對該系統進行升級改造,使該系統性能及安全性得以進一步提升。升級後的系統於珠海機場通航25周年之際正式啟用,顯示出良好的狀態。宣告這「位」昔日「功臣」老當益壯,仍將為珠海機場發展保駕護航。(《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朱思平)

相關焦點

  • 珠海空管站全面啟動珠海金灣機場機坪管制移交工作
    【民航事兒】通訊員高娟娟、翟翹楚訊:2020年7月21日下午,民航珠海空管站召開機坪管制移交工作會,標誌著珠海空管站全面正式啟動珠海金灣機場機坪管制移交工作。珠海空管站廖超豪站長、邱永聰副站長出席此次會議,相關部門負責人參會。
  • 珠海機場3號機坪改造工程正式啟動
    6月1日,珠海機場3號機坪改造工程正式啟動。此項目完成後,珠海機場將增加10個C類機位,可有效緩解珠海機場改擴建施工期間站坪和機位資源緊張等問題,提升機場綜合保障能力。據悉,此項目是珠海機場改擴建推進中的重點項目,工程將對原航展中心展坪區域進行改造,包括改造道面13685.6平方米、新建1906.2米圍界、配套相應的助航燈光、消防、安防及監控設施等內容,改造總面積達19萬平方米,工程總預算5000餘萬元。3號機坪改造完成後,珠海機場與珠海航展公司雙方將合理分配機坪的使用時間。
  • 珠海機場通航二十五周年 共享共生高飛遠翔
    「經珠飛,一票通」產品將福及更多的內地及香港民眾,珠港兩地機場亦可通過如此的互補融合,實現協同發展。高飛:致力打造中國機場管理樣本6月18日,珠海機場機坪無車輛保障系統完成升級改造,投入使用。這是國內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廊橋機位全面使用機坪無車輛保障系統的機場。
  • 機坪無動力設備管理系統亮相「網際網路+」智慧機場高峰會
    此次高峰論壇主旨為深入貫徹領導人關於打造以「平安機場、智慧機場、綠色機場、人文機場」為核心的四型機場重要指示,主題是「發展創新模式,智慧定義未來」,以智慧管理、智慧生產、智慧安全、智慧服務和智慧創新五個方面打造未來智慧機場。
  • 昆明機場機坪運行規範試點工作接受局方驗收
    ,以服務保障COP15為契機,結合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民航雲南監管局關於開展機坪運行統一規範試點工作的要求,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以下簡稱「昆明機場」)於2020年8月5日至2020年10月30日期間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機坪運行「標準統一、程序統一、操作統一」3個統一規範試點工作,以期實現統一機坪運行規章制度體系、建立健全機坪運行監管機制、推進新技術的應用等目標。
  • 通航25周年 這座機場致力成為中國機場專業管理的典範
    「經珠飛,一票通」產品將福及更多的內地及香港民眾,珠港兩地機場亦可通過如此的互補融合,實現協同發展。6月18日,珠海機場機坪無車輛保障系統完成升級改造,投入使用。這是國內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廊橋機位全面使用機坪無車輛保障系統的機場。
  • 桂林機場強化機坪安全管理 確保機坪運行安穩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繼洋 報導:3月以來,桂林機場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切實保障機坪運行安全、平穩、有序。一是繼續抓好機坪巡視監管工作,桂林機場根據節後機坪作業人員思想易放鬆的經驗,結合機場安全運行工作作風整頓方案的要求,繼續加大機坪作業人員作風整頓和違章查處力度,充分運用執法記錄儀、測速儀等設備,調整巡查頻次和監管重點區域,重點抓好崗位違章的治理,對規範機坪行車安全起到了良好的震懾作用。
  • 蘇南碩放機場車輛智能定位系統正式上線 領跑國內多數機場
    昨日獲悉,蘇南碩放機場車輛智能定位系統正式上線,這是今年機場繼完成了5G覆蓋、推出到達旅客智慧交通引導、實現國內航班全流程無紙化等智慧出行項目後的又一創新舉措。據了解,蘇南碩放機場攜手飛友科技,利用人工智慧和運籌學技術,提前布局車輛定位系統建設。車輛定位系統通過該車載終端設備,實現對機場180餘輛特種車輛和保障車輛的實時監控和定位。同時,設備支持車輛超速報警、行車路線跟蹤、區域報警等功能,充分保障了機坪運行安全。
  • 呼和浩特機場開展機坪運行秩序 聯合檢查
    近日,為加強呼和浩特機場機坪運行秩序管理,樹立機坪「共治共享」的雙贏理念,深入落實屬地化部門管理職能,呼和浩特機場飛行區管理部依託飛行區運管委平臺,組織飛行區內各保障單位開展了機坪運行秩序聯合檢查工作。各保障單位積極響應,深度參與,聯合檢查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
  • 成都機場新貨機坪24日投用 能停兩架波音747
    繼9月23日成都開通中西部地區首條直飛英國倫敦的客運國際航線後,9月24日從雙流國際機場再次傳來捷報——機場新貨機坪從24日起正式投入使用。經過近8個月緊張建設,建成的成都機場新貨機坪不但能夠同時滿足兩架波音747全貨機停放,而且離機場新貨站距離更近,將極大提升成都機場航空貨運效率。
  • 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開展機坪運行秩序聯合檢查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劉 睿)記者12月14日從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了解到,為加強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機坪運行秩序管理,機場飛行區管理部開展了機坪運行秩序聯合檢查。據介紹,機坪運行秩序聯合檢查由飛行區管理部和各保障單位協同開展,每日選取三個航班尖峰時段,在任務繁忙期對保障人員、保障車輛、運行環境、無動力設備、航空器保障作業等進行綜合檢查評估,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導向,目的是將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中。
  • 廈門高崎機場擴建機坪增加6個停機位 進入試運行階段
    經過了9個多月的建設,日前,廈門高崎機場T4東擴機坪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擴建的機坪新增加了6個停機位,緩解了目前高崎國際機場停機位緊張的現狀。  擴建的機坪位於機場T4航站樓的東側,總硬化面積約3萬平方米,機坪試運行後新增了6個停機位,這其中包括2個標準C類機位,主要用於停放波音737型等C類飛機,還有4個小C類機位,可用於停放公務機。機場工作人員介紹,在新擴建的機坪上,運用了不少新技術。
  • ​首都機場熠翔班組:精細班組管理法 鑄造機坪安全環
    那肯定會遇見這樣一群可愛的人,保障您沿途欣賞風景的心情:擺渡車司機、地服引導員、行李搬運工、揮手放行的機務人員、加水車、加油車、還有為您提供餐食與飲品的食品車輛,您出行的服務得到了保障,然而,這些人員、車輛、物品的安全誰來保障呢?這就不得不提到首都機場安保公司熠翔班組啦。
  • 珠海機場改擴建工程動工,2023年建成
    客流量迫近設計容量,擴容後保障能力翻倍  據了解,近年來珠海機場旅客吞吐量呈現井噴式發展態勢,2016年為612萬人次,2017年躍升至922萬人次,2018年一舉突破千萬人次大關,達1122萬人次。
  • 機坪裡的那些「神秘」特種車
    乘客每次需要在擺渡車內耽擱12分鐘左右的時間,擺渡車在機場24小時運轉。飛機客梯車是供旅客上下飛機的機場專用設備。為及時有效的在突發情況下正常保障航班,在每天的航班高峰期提前60分鐘將客梯車駛入機坪,直至航班結束後將客梯車駛離機坪。對於一些行動不便的乘客,一些機場還設有無障礙客梯車,用於輔助行動不便的旅客上下飛機的專用設備。
  • 浦東機場:機坪消防資源有了「高清自拍」
    浦東機場飛行區面積達20.2平方公裡,停機位總數340個,為確保如此大範圍內的消防水源需求,整個機坪範圍設置了744個消火栓。相比城市道路,機坪內道路有特殊的運行規則,何處可以雙向通行、何處只能單向通行都有嚴格而明確的規定,這些規定又與機坪運行安全、包括航空器在機坪的運行安全密切相關。
  • 「啟迪童心 機場探秘之旅」 小記者探訪瀋陽桃仙機場
    本次活動以「啟迪童心 機場探秘之旅」為主題,在短短三小時的「旅程」中,小記者們跟隨機場的工作人員穿越航站樓、跨過停機坪、登上機坪塔臺,共同經歷了一場科技感十足的機場探秘之旅。  探秘之旅伊始,U悅天使李金霖、肖歐微笑著對到場的小記者及小記者家長們表達了真誠歡迎。  U悅天使是桃仙機場航站管理部旅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統稱。作為瀋陽桃仙機場一張靚麗的服務名片,u悅天使憑藉過硬的業務素養和甜美熱心的良好形象,為進出港的國內、國際旅客提供最便捷的信息問詢和引領服務。
  • 石家莊機場完成航空器活動區車輛專項安全檢查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劉永強 報導:近日,石家莊機場完成航空器活動區車輛專項安全檢查。此次檢查為期兩周,自6月4日開始,對航空器活動區機動車、新能源車輛運行安全進行安全檢查。檢查範圍覆蓋擁有民航車輛的石家莊機場駐場單位、分子公司、外包單位。
  •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正式接管航空器機坪管制
    近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儀式順利舉行,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管理局(簡稱西南管理局)、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簡稱西南空管局)、中國民用航空四川安全監督管理局等單位領導出席,並為雙流國際機場機坪塔臺管制室揭牌,標誌著雙流國際機場航空器機坪管制職責正式由西南空管局移交至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 青島機場優質服務保障旅客順暢出行
    為降低冰雪天氣對航班運行的影響,青島機場提前召開部署會議,演練保障流程,確保人員、車輛、設備、物資準備就緒,24小時待命;持續關注本場及全國範圍內的特殊氣象信息,啟動運管委會商程序,全力保障進出港航班安全起降、往來旅客順利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