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貧窮線下與新冠肺炎的抗爭

2021-01-12 瀟湘晨報

124張重症監護病床,8家受過培訓的醫院,64臺呼吸機。這是海地面對疫情的所有「武器」。

乾淨水資源奇缺,新聞消息獲取滯後,幫派暴力分子肆意橫行。這是海地居民的生存常態。

這個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人們在與冠狀病毒作著力量懸殊的爭鬥。

重症醫院負責人被綁架

3月27日,海地一所頂級醫院的負責人傑裡·比塔爾遭到暴力幫派匪徒的綁架,引發了該院工作人員的強烈抗議,並表示將拒絕接收新的患者病例。

該院行政助理卡拉·普佐透露,比塔爾醫生周五於高檔區住宅出門準備到院內工作,不料遭到綁架。

普佐說:「醫院工作人員決定暫時不再接收新的患者病例,我們將繼續照顧那些已經在這裡的人。」

得知此消息後,大量海地人民聚集在醫院門口為比塔爾聲援,工作人員和海地當地媒體也呼籲匪徒釋放比塔爾。

據外媒報導,這所名叫伯納德·梅夫的醫院(Bernard Mevs hospital)是一家創傷和重症監護中心,由比塔爾和他的雙胞胎兄弟一起經營,目前還未收治新冠肺炎病例。

然而,海地的衛生基礎設施嚴重不足,若疫情在該國大量傳播,該院很可能會成為防疫的重點區域。

十年復甦未果

海地是位於加勒比海北部的一個島國,印第安語意為「多山的地方」。

2010年1月12日,一場地震重創了海地,造成約31.6萬人死亡,150萬人受傷,150萬人無家可歸。

然而十年過去,這裡的情況依舊糟糕。

標誌性建築聖母大教堂和總統府仍然未得到重建;美國和法國承諾投資1億美元建造新的公立醫院,由於資金糾紛,工程暫停;兩次總統和立法選舉,更讓海地的政局動蕩加劇,經濟惡化,復甦之路遙遙無期。

當地時間2019年10月4日,數千名海地人在太子港參加了一場示威活動,譴責國際社會支持海地總統韋內爾·莫伊茲。此前,若弗內爾·莫伊茲領導的政府被指控涉嫌腐敗,高等審計法院法官在長篇報告中說,莫伊茲是「貪汙計劃」的核心人物。

(圖說:海地總統若弗內爾·莫伊茲。)

「總統的眼裡沒有人民,什麼都沒有。」鮑爾是5個孩子的母親,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這麼說道,「我要在大街上待十年。」

不僅如此,伴隨著暴力抗議活動,海地的犯罪行為更加猖獗。據報導,僅僅在今年1月,警方就接獲15起綁架案,歹徒似乎是不分青紅皂白地綁人,受害者從議員、商人到學童、國外援助人士都有。

鮑爾說,這意味著她晚上從來無法正常睡覺,一邊躺在床上,一邊照看孩子。「他們還喜歡放火,所以我要時刻保持警醒,以防不得不帶著孩子逃跑。」

「窮到吃土」不是玩笑

據世界銀行稱,海地是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有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人們的日均收入不足2.41美元。

然而這裡依然存在著7%的中產階級,最有錢的那1%更是掌握了全國50%以上的財富。

有錢人享受著吃喝玩樂,而窮人卻需要「吃土」來果腹。

不過,他們所吃的土並不是「就地取材」,而是在高原地區所獲取的土壤。據悉,這些土壤當中富含鈣物質,海地人將土壤過濾之後再加上黃油和鹽,製作成「土餅」售賣。

當地人把這種土餅稱為「補鈣小餅乾」,市面價格5美分,大約3毛錢一個。

「小餅乾吃起來又香又脆,而且還蘊含豐富的營養,有許多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以賣「土餅」為生的馬裡耶這樣吆喝,他的家裡有7個孩子要養。

但他其實知道,土終究只是土,不是食物,更沒有什麼豐富的營養。

把「土餅」當成主食的海地人,卡路裡攝入量在全美洲的排名倒數第一。而「土餅」中含有的寄生蟲、致病細菌以及各種有害物質,也給海地人民帶來了一系列健康問題。

據悉,海地五歲以下兒童25%至40%長期營養不良,6個月至5歲的兒童59%患有貧血。而海地人的預期壽命,更是低到了53歲、50歲的地步。

「我希望,我終有一天能擁有足夠的食物,到那時,我就可以再也不用吃這種餅了——我知道,這玩意兒對身體沒什麼好處。」馬裡耶說。

「藥神」遍地,器械奇缺

在海地,公立醫院常常因罷工而關閉,私人診所收費又過於昂貴,於是流竄在街頭各個角落的藥販撐起了整個國家的「醫療保障體系」。

但其實,海地根本就沒有藥品監管,任何處方藥都能隨意得到。當地人在生病後直接在街邊的藥攤購買藥品,而毫無醫療資質的攤主就充當醫生為客人開藥。

「他說的這些病症我都可以來判斷,然後賣合適的藥給他們。」一位攤主這麼說。

雖然沒有專業知識,更不具備醫師執照,但相對更了解藥品的藥販們,依舊成為了當地人離不開的「救命人」。他們的存在,成為了海地版的「藥神」。

這些 「海地藥神」將藥片紮成一個塔似的形狀,上面插了數百種五顏六色的藥丸,其中大部分是中國的仿製藥,價格「白菜」。即便如此,當地的百姓依然買不起,甚至很多情況下都是一片一片地購買。

「藥神」遍地開花,但真正的醫療機構和「剛需」器械卻少得可憐。

據海地醫療單位2019年的研究顯示,擁有1100萬人口的海地,衛生系統僅有124張重症監護病床,只有8家醫院接受了急診和重症監護的培訓,境內所有醫院加起來只有64臺呼吸機。這使得新冠肺炎疫情一旦在該國大面積傳播,後果不堪設想。

迄今為止,海地當局已確認了8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海地總統若弗內爾·莫伊茲上周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下令關閉學校、工廠和禮拜場所,以防止病毒傳播,關閉該國與人民的邊界並實行宵禁。

然而,雖然政府實施了防疫政策,但海地街頭仍然到處都是人潮。畢竟該國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根本沒有辦法得到最新的新聞消息,對於政府呼籲留在家裡或要保持社交距離的建議更是不太在意。

此外,雖然衛生專家一直表示勤洗手是預防新冠病毒傳播的最佳方法,但海地當地相當缺乏清潔的水資源,百姓根本難以經常洗手。

「我對海地的未來非常悲觀,」一名海地裔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即使海地人對危機已經不再陌生,但我只能說,歷史充滿了出其不意和想像不到的走向」。

阻止新冠疫情需要跨國界視野

3月26日,在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的聲明中,特別提到:「我們對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尤其是非洲和小島國,面臨的嚴峻挑戰深表關切,這些國家的衛生體系和經濟恐難以應對挑戰」。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此前在沙烏地阿拉伯《中東報》發表文章時也表示,「新冠病毒現在已經傳播到戰亂國家和地區,那裡的人們很難獲得乾淨的飲用水與肥皂。一旦被感染了這種致命的病毒,人們根本無法入院接受治療。」

「那些擁有完備醫療體系的發達國家面對新冠病毒的飛速傳播時尚且束手無策,那麼請想像一下,那些因戰爭、自然災害或氣候變化而遭受嚴重人道危機的國家又會怎樣?」

這些,也正是當下海地所面臨的問題和考驗。

連藥片都要一片一片買的窮人們,是不可能有條件使用到那些數量極其有限的資源和設備的。它們是有錢人和政府官員的專屬。

「在歐美和其他富裕國家的政府與人民採取恰當措施渡過危機,救助本國弱勢群體的同時,如果希望遏制疫情蔓延的話,他們應該行動起來,將眼光投向世界其他地方。」

畢竟,病毒沒有國界的概念,我們應對這場疾病的能力最終將取決於世界上最薄弱的醫療體系。

【來源:縱相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香港首次制定「貧窮線」 貧窮人口降至102萬(圖)
    原標題:香港首次制定「貧窮線」 貧窮人口降至102萬(圖)  林鄭月娥28日在扶貧委員會高峰會上公布,當局制定「貧窮線」時仿效外國很多經濟體系,採納一個「相對貧窮」的概念,並以家庭入息中位數的50%定為「貧窮線」,此亦為民間普遍採用的方法,具有一定社會認受性。
  • 濟南天橋區民警赴海地維和槍聲下的'海地日記'
    2005年12月13日,凌晨4時30分(均為海地時間),一架波音767專機徐徐降落在海地太子港的國際機場。來自濟南市天橋區公安分局特警大隊中隊長吳利和其他同事,經過19小時的飛行,終於到達海地。作為中國第三批海地維和防暴隊,他們將在這裡執行8個月的維和任務,這也是吳利第一次赴海外執行維和任務。
  • 美國《時代》周刊:雙國記——海地與多米尼加共和國
    中國日報網消息:一場裡氏7.3級的地震給海地帶來的損失似乎要比發生在其它國家來得慘重。稍微把目光向東移,海地的鄰國,同屬伊斯帕尼奧拉島的多米尼加,情況似乎沒有那麼糟糕。「海地一貧如洗,整個國家幾乎陷入絕望狀態,而多米尼加共和國則呈現出一派繁榮、健康的景象,」 美國基督教聯盟創始人帕特•羅伯遜評論說。
  • 海地?臺媒猜「外交凌遲」下一刀割哪
    親綠的《自由時報》2日總結了臺灣經歷的幾次「外交危機」:1971年被趕出聯合國後不到4年,「邦交國」數字迅速腰斬,當時是真正的「雪崩式斷交」;之後「邦交國」數字起起伏伏,大約維持在20多個,而且自從與加勒比海的聖露西亞「復交」後,11年來沒有新「邦交」。《旺報》認為,臺多「斷交」是今年二三月兩岸皆重組國安團隊以來,雙方的第一次交手,高下立判。
  • 【「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動」徵文】郭偲琳 ‖ 新冠肺炎疫情下醫護...
    新冠肺炎疫情下醫護精神對高校青年的啟示郭偲琳摘要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全國醫護人員在與新冠肺炎疫情抗爭中展現出的精神內涵,對於高校青年具有啟示作用。本文結合習近平總書記「五九」講話精神,對新冠肺炎疫情概述及最新情況進行初步探討,對全國醫護人員及基層醫護人員工作進行採訪了解,最終得出新冠肺炎疫情下醫護人員精神對高校青年有格物致知、經世致用的重要啟示。
  • 海地為什麼這麼窮
    美國著名政治漫畫家、美國報刊漫畫家協會主席特德·拉爾撰文,寫下了「為何我們手上沾滿海地人鮮血」這樣的文字,並冠以「海地地震,美國製造」的標題。  百年前「被投資」  海地為什麼會這麼窮?  拉爾說,故事得從1910年開始。
  • 海地公路設計_2020年海地公路設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今天0時30分起,300多名施工人員齊聚陳翔公路站附近約1.6公裡長的軌道沿線,耗時不到3小時,順利更換3072米承力索,加上兩天前新換的2912米接觸線,新增陳翔公路站工程中難度最大的硬骨頭——接觸網改造被 查看詳情 海地總統府垮塌總統夫婦死裡逃生
  • 高清:探秘海地巫毒教(組圖)
    世界上的確有一個這樣的國家,這就是中美洲的海地。    在海地,有時在夜深人靜時,會聽到遠處水中傳來的聲音:那是巫毒教人正在擊鼓。06年海地政府將巫毒教定為官方宗教,使這個神秘宗教突然登上國際要聞版。    巫毒(Voodoo)取自fon語,為靈魂之意。
  • 海地,ca va!
    資料圖:1月13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路人經過在地震中遭到嚴重損毀的總統府。新華社/法新  海地人說法語。  法語中打招呼時的問與答一般是「Cava?」  但在如今的海地街頭,善意的問候,卻常會牽出苦澀,一句「好麼」竟是那樣難以讓人作答,搖搖頭無奈一笑,取代了那句「Oui,cava bien」。  強震已過去一個月,海地人正努力拭乾淚水。  他們的世界  太子港機場外。  見有外國人出港,許多人推著小車奔跑過來。
  • 現役煎鍋貼,退役搞抗爭
    抗議人士下午赴臺立法機構抗議,不但怒喊「蔡英文下臺」,更強調若將所得替代率降至60%,將使退休公職人員淪為「貧窮線的下流老人」,退伍軍人們痛批,「我們的青春替代率如何算!」▲下午2點40分左右,更有兩名抗爭人士翻越層層拒馬,進入臺立法機構,遭警方帶走。
  • 海地:拉美最早獨立的國家,為什麼卻淪為了西半球最窮國?
    到了16世紀末,英國、法國和荷蘭等國以農民、商人、獵人為主的新移民也湧入海地島西部。法軍在起義軍的攻擊下,後勤補給面臨崩潰,險惡的環境又導致軍中疫病流行,戰鬥力下降嚴重。法國本土又激戰正酣,根本無力支援陷入困境的海地島。另一方面,起義軍在杜桑繼任者的領導下,逐漸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開始向法軍發動了反攻,並取得了最終勝利。1804年1月1日,讓-雅克·德薩林將軍宣布廢除聖多明克的地名,成立海地共和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黑人共和國。
  • 海地要求臺灣撤換「大使」,臺媒:他與海地總統發生激烈口角,被要求...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海地要求臺灣撤換駐當地「大使」劉邦治一事,似乎成為臺灣「外交」的一個懸案。據聯合新聞網15日報導,海地當地媒體稱,海地外交部長證實,劉邦治不久後就會被撤換,海地總統在等待新「大使」的到來,目前臺灣駐海地「大使館」由代辦負責;至於劉邦治被撤換的原因,是因為「涉及國家主權」的一點「小事」,不過他不願透露細節。
  • 海地總統被迫流亡多米尼加
    據新華社華盛頓2月28日電 (記者嚴鋒李學軍)美國白宮發言人麥克萊倫28日發表書面聲明,對海地總統阿里斯蒂德是否適合繼續任職提出強烈質疑,並敦促他對海地目前的政治危機承擔責任。  麥克萊倫在聲明中說,美國「敦促他認真研究自己的立場,承擔責任,並採取最符合海地人利益的行動」。海地目前的這場危機醞釀已久,主要是阿里斯蒂德造成的。
  • 臺媒曝臺灣「駐海地代表」被要求撤換
    臺媒曝臺灣「駐海地代表」被要求撤換 2020年03月17日 15:0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所謂「駐海地代表」劉邦治。綜合多家臺媒報導,民進黨當局「駐海地代表」劉邦治因與海地總統討論事情發生口角,被海地政府要求在72小時內離境,並要求臺灣提出新代表人選。臺灣外事主管部門日前回應稱,劉邦治日前是因公返臺,臺灣當局與海地政府「溝通順暢」,各項合作計劃也在維持進行。
  • 洞口縣首例新冠肺炎治癒患者的心聲
    人民網長沙2月20日電 「非常幸運成為洞口縣首例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在這16天與病魔抗爭的日子裡,病情時好時壞,就像坐過山車一般,伴隨著我的有恐懼、擔憂、期待和喜悅……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我終於出院了!」湖南洞口縣的治癒出院新冠肺炎患者許女士分享了她與新冠病毒抗爭的經歷與心理變化。
  • 影集|海地的孩子穿著從美國來的二手衣
    在《明日未竟》這個系列中,莫斯漢茉也探討了西方理念包圍下,生活在海地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對天堂的概念。和莫斯漢茉聊過以後,我對中國二手衣物的情況越發感到好奇。一位從事並希望更多人支持二手服裝出口的知乎用戶在自述中提到,國內尚不允許成衣二次出售,但「紡織品回收再利用」已被提上日程。
  • 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國弱勢群體的人權困境
    在全球抗擊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最令人困惑的事情,莫過於美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過150萬例,感染死亡人數突破9萬人,成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名副其實的「震中」。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襲擊下的美國,其人權狀態不容樂觀,尤其是老人、兒童、殘障者和流浪者為代表的社會弱勢群體,其人權保障的不力狀況極其嚴峻。弱勢群體的人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既是觀察一個國家人權狀況的主要窗口,也是檢驗一個國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
  • 海地為什麼如此貧窮
    海地地理位置2013年4月25日,海地首都太子港佩蒂翁維爾(Petionville),當地最大的貧民棚戶區房屋塗上了彩色油漆。這個創意來自去年離世的海地畫家迪福(Prefete Duffaut)。他們還從非洲運來了大量奴隸,使熱帶作物種植業成為海地的經濟支柱。歷經獨立和內亂之後,1915至1934年間,海地被美國佔領。在此期間,一些美國公司進入海地。
  • 多米尼加共和國一家人為避免被新冠病毒感染聽信巫醫推薦,喝下海龜...
    據每日郵報報導,在多米尼加共和國,一家人為了避免被新冠病毒感染而喝下了海龜的血,最終導致一名5個月大的女嬰死亡。當地媒體稱,女嬰7歲的姐姐和父母也因喝了海地巫醫推薦給他們的藥水中的動物血而被送往醫院。報導稱,這名女嬰被送到醫院時已經死亡。
  • 海地日記震後十日
    經過5個多小時的路途顛簸,13日晚,記者一行終於抵達多米尼加和海地兩國邊境的小鎮希瑪尼。  夜幕下,邊境檢查站燈光昏暗。在收走記者護照證件半小時之後,一名工作人員才遲遲露面,並善意地告知記者:前面路黑,情況不明,時有搶劫事件發生,建議最好第二天天亮過境採訪。  據一位名叫何塞·比亞的警官介紹,太子港目前情況非常糟糕,人員傷亡嚴重,「數以萬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