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動人心魄的南太行山

2020-12-11 閩南網

  巍巍太行,中國腹地的一座著名山脈。

  太行山之於北京人並不陌生,因為北京的西山就屬於太行山脈。據國家地理介紹,太行山分為西太行、北太行和南太行三個部分。其中西太行主要在山西境內,連接著黃土高原,植被稀少,按照常規審美,這是最醜的一部分了。

  

巍巍太行

  北太行主要在河北一帶,植被比較完善,偶有森林峽谷,主峰小五臺山海拔2880米,在中國實在算不上高峰。南太行集中在河南境內,並將河南和山西分隔開來,森林、峽谷遍布,所以說,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給了河南。

  端午小假,有幸去了河南新鄉的郭亮村,並沿著險峻的掛壁公路進入山西境內的王莽嶺,走馬觀花地領略了南太行風採。

  太行山雖然不高,但其雄偉壯觀之勢不減,地形地貌並不單一。

  若是從山上走下來,你會發現它的層次感很強,當你走到平坦之處,見到村莊時,你千萬不要誤認為你已經走到了山下,其實,你還在絕壁之上呢。

  山頂的地貌與底部的崖谷、絕壁明顯不同,可明顯看出發育的年代和因由不同。

  

觀景臺

  峽谷的頂部分布著大小不一的天然平臺,現如今已經成為觀光的最佳位置。

  崎嶇的山路縱橫在山中,人走上去顯得格外渺小。

  山上植被茂盛,卻因海拔或其他原因,不乏形象怪異的造型。

  遠看群山,可以展開想像,似烏龜王八駱駝吉普,看你對哪一種敏感了。

  溝壑峽谷處處被開發成旅遊景點,建了許多建築,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結果要看審美和權力了。

  路,各型各異,立體交叉,但大都因地制宜。

  豎幅的構圖更能展示絕壁的高度。太行山很多區域屬於嶂石巖地貌,紅色的花崗巖形成綿延幾公裡甚至幾十公裡的絕壁峽谷。河北的蒼巖山也是這種地貌類型。

  俯身望去,峽谷之深令恐高者肝兒顫。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景觀很常見,雖然水量不大,沒有期待的氣勢。

  絕壁上長滿了造型漂亮的樹木,問當地老鄉,原來是黃榆,內疚自己的知識淺薄。

  

絕壁上生長的黃榆

  大大小小的溝壑,面對面常見相互呼應的巨石,表面平坦,好似當年的橋梁折斷留下的橋樁。這興許跟峽谷的形成過程有著密切的關係。

  巖石細膩而富有層次,像一摞書,這或許就是常聽的頁巖吧。

  太行山裡最常見的路——壁掛公路。早先只聽說過這是郭亮村的獨有,去後才知這並不是郭亮的專利。

  沒親自開車走一走是很難想像其驚險刺激程度的,若不是旅遊的需要,你根本不可能看到路邊的矮護牆。

  我第一次看到如此令人吃驚的公路,是在電影《舉起手來》裡,那時,潘長江的羅圈腿和郭達的驢車都是從這裡經過的。

  大批驢友對此趨之若鶩,成為一條絕佳遊走和賞景路線。畫中套畫,對面欣賞對面,後面欣賞前面。在去山西王莽嶺的路上,我們意外地走進另一處絕徑,窄的僅能容下一輛小車勉強通過的掛壁路,很幸運,我們在掛壁涵洞外遇到了會車,除了司機,幾乎所有人下車指揮費盡周折才勉強通過,若是在洞中相遇,讓路是百分之百不可能的。

  

絕壁公路

  因為是兩省交界,公路的上下遊無人職守,詢問當地人,若真的遇上該如何處理呢,答曰,自己解決,只能一方倒車。這樣的話,用半天時間走完7公裡的涵洞確實不能算慢了。

  我們對郭亮村和王莽嶺的掛壁公路了解到了出處,但中間那段最窄最險的路一直未能找到答案,究竟是哪一年哪一位高人指揮修建的呢?

廢話:

  由於近些年影視作品的作用,再加上大批攝影人美術人的渲染,郭亮村已經成為知名景區了,村中雖然商業氣息濃鬱,但村民大都純樸善良,值得一住。山西晉城境內的王莽嶺據此只有20公裡左右,但影響力不大,遊客較少,且路線過於險峻,再加上省界的原因,理直氣壯地宰客現象還是被我等遇到。雖然景色尚可,但實在不建議過去,如果不怕心情打折的話。

相關焦點

  • 南太行景觀假象: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
    在眾多的文章中經常看到的就是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作為河南人,本不該去說三道四,但客觀的說,自己經歷了10多年時間走遍整個南太行每一個角落,對南太行的大體景觀有個基本的概念。誠然,河南南太行景色真的很美,既有八裡溝,寶泉,雲臺山,林州太行大峽谷這類全國文明的景區,又有蛇谷,石板溝,千瀑溝等未開發的原始景點。可以這麼說,河南南太行是整個太行山系最美的一段之一。
  • 南太行山下了一場雪,就美成了仙境!
    河南中華大地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你可能來到過河南,自駕過掛壁公路,看過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吹過這裡的春風,看過這裡秋日層林盡染,但未必見過雪後的太行山。有人這樣說:「自駕過中國那麼多地方,但卻沒想到會被南太行勾走了魂。」
  • 地質歷史時期,南太行山的滄海桑田變遷
    太行山是中國東部的一條呈「S」形展布的山脈,北起北京房山的拒馬河,南到河南濟源的沁河,跨越了地球6個緯度,4條經度,穿越了中國4個省份(北京、河北、山西、河南),自南而北、自東而西孕育了一個又一個人間仙境。
  • 太行山文化旅遊發展論壇在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南起點濟源舉行
    河南經濟報 記者 谷太磊 通訊員 劉波山脈相連,巍巍太行山,貫穿北京、河北、山西、河南。作為2020首屆穿越壯美太行國際徒步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10月24日下午,以聚焦太行山未來旅遊發展為主題,太行山文化旅遊發展論壇暨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文化旅遊聯盟成立儀式,在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南起點濟源舉行。
  • 自駕絕壁險壑-南太行山掛壁公路
    馬足蹶側石,車輪摧高岡」;當年曹操為徹底剷除袁紹勢力,帶兵親徵高幹翻越太行山時在《苦寒行》中也道:「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可見其車行的艱險。先民們為了出行方便,便在這萬仞絕壁之上開鑿出一條條的羊腸山道,據古書《述徵記》記載,這樣的山道共有8處,「太行八陘」便是如此由來的。
  • 京津出發,自駕號稱南太行山最美的盤山公路太行天路
    在太行山河南境內有一條美麗的峽谷,在峽谷延伸的兩端,是一條山路一直是周邊村民出入峽谷的必經之路。隨著近年綠水青山的建設和保護,這裡逐漸成了度假、休閒、寫生、遊玩的好去處。在這裡,石板巖小鎮也隨著形成旅遊商業區,峽谷也成了太行山最美峽谷太行大峽谷,山路經過修繕和從新規劃也形成了最美的太行天路,這裡有山、有水、有峽谷、有漂流、還有滑索穿越峽谷體驗等,這裡就是5A級的林州太行大峽谷景區。太行天路景點位於太行山之巔,北起桃花谷景區,南至仙霞谷景區,全長約30km,既是景區環線遊覽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俯瞰太行山壯美風光的絕佳位置。
  • 太行山高速公路開工 河北將打通太行山南北大通道
    據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北京發布」11月30日微博消息,縱貫河北省太行山區的太行山高速公路正式全線開工建設,建成後將成為連通北京、河北、河南的一條交通大動脈。該公路北連北京門頭溝,南接河南林州,在河北省境內依次穿越張家口、保定、石家莊等5個設區市,途經17個縣區,全長680公裡,計劃2018年全線通車。
  • 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
    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南起河南濟源神農山,北到北京關溝古道,全長2300多公裡。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是國家規劃的12條全國性的森林步道之一。圖: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圖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是華北平原距離山林最近的徒步大通道,是華北,華東地區通往原始山林最近的原生態林地
  • 南太行山上觀風光,千溝萬壑擺造型,半百老夫、「徐娘」樂開花
    前兩年,河南省新鄉市搞的南太行首屆自駕旅遊節,我們跟隨本地自駕遊協會也參與了,五天四夜,暢遊太行山一直是我的夢想,「在太行山上」這首抗戰歌對我影響頗深。南太行山自駕旅最後一站,是到5A級的八裡溝景區,夜宿這裡搭建帳篷。
  • 太行山為啥叫「中華脊梁」?從北到南這些「赤壁丹崖」可找出答案
    太行山,北起北京西山與燕山相接,南達王屋山瀕臨黃河,西銜黃土土高原,東接華北大平原。今天,胖叔就從這些「赤壁丹崖」的太行景區景點中,從北向南逐個數給你想要的答案。嶂石巖景區位於石家莊西南的贊皇縣境內,是太行山森林公園精華所在,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與國家地質公園。
  • 窮遊南太行這幾個原生態景點,體會太行山不一樣的美!
    周末的時候,約上家人或是老友一起窮遊南太行,擁抱春天感受太行山不一樣的美!輝縣天柱溝景區(無門票)天柱溝生態保護區位於風景秀麗的太行山南段,座落於在河南省輝縣市南寨鎮境內。地質基層主要是複式單斜褶皺,斷崖萬仞,河流切割形成深險峽谷,地勢險峻,氣勢恢宏,蔚為壯觀;自駕線路:鄭州、安陽、北京:京珠高速——長濟高速——新鄉西——輝縣——百泉——南村鎮——南寨——南灣——天柱溝輝縣市西溝景區(無門票)新鄉輝縣的西溝是隱藏在太行山中的一個小小村,有山有水人少景好夠原始
  • 如何穿越太行山?
    由北向南,第一條為太原-盂縣-石家莊,為首條穿越太行山的高鐵,石太客運專線的走向;第二條為G5京昆高速(太陽高速);第三條為太原-陽泉-溫河沿線-娘子關(省道,307國道複線)-南峪鎮-天長-井陘(微水);井陘舊城(天長)第四條為正太鐵路,由太原開始經陽泉沿桃河沿岸至娘子關-南峪鎮-天長-井陘(微水),一般被認為是井陘支線;娘子關(葦澤關)宿將樓及北側烽火臺
  • 河南濟源:2020首屆穿越壯美太行國際徒步大會在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南起點濟源精彩開幕
    10月24日,2020首屆穿越壯美太行國際徒步大會在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南起點濟源精彩開幕。據介紹,大會包括「一會一論壇一聯盟」,即「穿越壯美太行」國際徒步大會、太行山文化旅遊發展論壇、成立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文化旅遊聯盟三大板塊
  • 七律.王莽嶺(附:南太行山最美的王莽嶺風景區介紹與景區點評)
    二、王莽嶺風景區介紹與閒雲點評1、王莽嶺風景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古郊鄉境內,最高海拔1700餘米,是南太行的最高峰。自古太行天上脊,巍巍太行山將它最美的一段賦予了南太行,留給了王莽嶺。最後用毛主席生前秘書、當代詩壇領袖李銳的詩作為結尾:「不登王莽嶺,豈識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須五嶽攀。
  • 中國地理小區域——太行山
    太行山東坡的焚風是當地氣候的顯著特徵,對太行山東坡及山前平原有明顯的增溫效應。下圖為冬季某月太行山東坡地形暖脊示意圖。(1)指出圖示該月太行山東坡地形暖脊的空間分布特徵。(2)分析圖示該月太行山東坡地形暖脊的形成過程。(3)研究發現,冬季太行山東坡夜間焚風強度明顯大於白天。
  • 太行山還向我們展示了什麼?
    此時的古人如果登上太行山向東俯瞰,應當是憑海臨風、汪洋無邊的景象。而大約與此同時或稍後的仰韶文化遺址,還在黃河剛剛東出三門峽的南太行與伏牛山之間。而隨著太行山山前平原的向東推進,文明的繁衍也向東擴展,在太行山東麓的河南安陽,才出現了距今3000多年的殷墟遺址。
  • 濟源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徒步穿越太行山」項目座談會召開
    5月16日,濟源示範區召開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徒步穿越太行山」項目座談會,邀請專家對項目進行分析論證,打造山地穿越國際性文體旅融合品牌。  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是全國12條國家森林步道中唯一一條直通北京的森林步道,濟源段於去年10月建成投用。「徒步穿越太行山」項目,是示範區貫徹落實全省文化旅遊大會「打造太行山觀光旅遊地」「打造國際化戶外運動探險旅遊區」有關精神的重要舉措。  張戰偉在致辭中說,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的建設,進一步打通了太行山的地脈、林脈、文脈,為廣大遊客盡覽濟源風光提供了一條景觀道、健身道。
  • 《太行山風景》插翅虎-協助拍攝
    北起北京西山,南達黃河北岸,綿延於晉冀之間,呈北北東走向。是中國陸地地形第二階梯的東部邊緣。呂梁運動期始成太行山雛形,海水在奧陶中期退出。太行山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合肥攝影愛好者皮先生在著名的無錫地區拍攝
  • 濟源成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新起點
    本報訊(記者陳慧通訊員柴明清)記者7月13日從省林業廳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已正式批覆將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南起點從沁陽市南移至濟源市。如此一來,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在我省將延長「一大截」。
  • 我國東部地區重要山脈:太行山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或作太形山。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跨越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四省市。北起北京西山,南達豫北黃河北岸,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綿延400餘公裡,為山西東部、東南部與河北、河南兩省的天然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