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來自黑龍江雪鄉旅遊景區的報導

2020-12-24 生活報

一個「深山老林」的小林場為什麼能吸引近百萬遊客遠道而來?原來名不見經傳的雪鄉緣何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又逢冰雪旅遊旺季,雪鄉旅遊景區的真實情況怎樣?雪鄉冰雪遊有哪些冰雪遊的共性問題,又有哪些個性問題?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一行來到了零下20度的雪鄉,調研採訪,探尋「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的「熱能量」。

儘管今天的交通十分發達了,可到雪鄉的行程卻並不容易,沒有直通的支線飛機,也沒有直達的高鐵,從牡丹江機場到雪鄉185公裡,需要2個小時,從哈爾濱驅車到雪鄉需要4個小時,一路要穿行在「林海雪原」中,行進在結冰滑溜的山路上。不禁想起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所說「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冬季到雪鄉來看雪

故事:「過去,雪鄉人最怕下雪。大雪封山,好幾天出不去,生活十分不方便,有時雪下得大,房門都打不開,鄰居們就互相幫著挖雪、開門。現在,最盼著下雪,下雪意味著遊客要來,生意好做。」經營家庭旅館「雪鄉第一家」的劉清林對比今昔:上世紀80年代,第一波到雪鄉來的是一批攝影愛好者,跑得最勤的一個攝影師一年來雪鄉21趟,他們就住在劉家,和劉清林的父親稱兄道弟。攝影師們不好意思老「白吃白喝」,劉家不好意思多收費,只象徵性收點錢,就這樣開始接待客人,開起了雪鄉第一批家庭旅館,從最初的3間房,到現在的24間客房,能同時接待80人,請了9個員工。在攝影師們的薰陶下,劉清林父子也愛上了攝影,牆上掛滿了他倆的攝影作品。

像「雪鄉第一家」這樣的家庭旅館,雪鄉共有138個。這些家庭旅館大多沿著雪鄉150米長、10米寬的主街道雪韻大街排開,房子上有厚厚的積雪,像一個個雪蘑菇、雪桌子、雪蛋糕……皚皚白雪將這裡裝扮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潔淨、靜謐,仿佛走進了童話世界。

雪鄉的雪是大自然「恩賜的」,貝加爾湖冷空氣與日本海暖溼氣流在這裡頻繁交匯,造就了「夏無三日晴,冬雪漫林間」的奇特「小氣候」,雪量大、雪期長、雪質粘,近7個月的雪期,深達2米的積雪,在風力的作用下隨物具形、千姿百態,造就雪鄉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冰雪世界。

雪韻大街是雪鄉最核心的區域,「全幅武裝」的遊客不畏嚴寒在大街上來往嬉戲,有的三五成群的在閒逛,有的年輕情侶在自拍,有的坐著狗拉雪橇在玩耍,還有的大人拖著坐滑雪板的孩子在親子遊……

來自馬來西亞的遊客王素興奮地說:「這是第一次看到雪,第一次看到『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場景,紅燈籠、白雪木屋,像圖畫裡一樣漂亮,真是美麗的童話雪國,不虛此行。」

屋外滴水成冰、冰天雪地,屋內則熱氣騰騰,雪鄉室內外溫差能達到40多度。普通家庭旅館的房間內都是東北的熱炕頭,整潔的白床單,大花布的茶几,獨立衛生間,乾淨整潔,明碼標價,價格在每間360元左右;高檔民宿價格在每間600元左右;景區高等級酒店的價格在每間1000元左右,周末和節假日價格會浮動10-30%。

「大炕上面擺酒桌,笨雞蘑菇大塊肉,大碗白酒對著喝。」生動體現雪鄉的特色美食和東北人的熱情豪爽。《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記錄了「雪鄉八大燉」,坐在火炕上,吃著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粘豆包,品林中山珍美味。家庭旅館中,一個人一頓飯40元左右的標準,也可以自己點特色東北菜,價格適中,但份量很大,比如一盤35元的餃子,端上來滿滿一大盤,個個皮薄餡大,足足有28個,足夠兩個人吃。

雪鄉的一道「風景」就是毛驢和馴鹿。怕糞便弄髒雪地,毛驢和馴鹿都有「標配」,屁股後面都掛著個布袋。白天,它們的工作是駝著為各家配送的物品,慢悠悠地行進在雪地上;晚上,則變身為巡遊花車的主力,帶領著敲鑼打鼓的老年秧歌隊,沿著雪韻大街展示一圈,讓遊客體驗東北的「夜生活」。

據統計數據顯示,近期,女性遊客居多,佔60%以上;第一大市場是東北黑龍江和吉林的遊客,第二大市場是廣東的遊客,其他遊客大多來自南方的浙江、江蘇、貴州、湖南等省。南方遊客專門選擇溫度最低時來感受北方的冷,用對雪鄉的沸騰熱情,挑戰嚴冬極寒,體驗和南方不一樣的氣候和文化的差異。

20年磨一劍

故事:走進雪鄉的一處公廁,溫暖、整潔、乾淨,沒有一絲異味,抹布整齊地疊好,一個50多歲的保潔員靜靜地站在水池邊,不時地抹去客人洗手後留下的積水,偶爾還和客人攀談幾句。她今年剛到雪鄉做公廁保潔員,夫妻倆原來都在林場做營林工作,收入不穩定,還要供養在外地上大學的孩子,壓力很大。從正規林場工人到公廁工作,畢竟有一定落差,她和丈夫作了一番「思想鬥爭」,要顧及自己的「面子」和周圍人的看法。「但公廁的工作總得有人幹呀,兩個人換班,一天工作7小時,不太累,不受颳風雨淋,比林場的工作輕鬆多了,還有2000多元的穩定收入。」不卑不亢地閒談中,聽得出她已慢慢接受和適應了這份新工作,只是最後問到她的名字時,她臉上仍掠過一絲羞澀,保留著「尊嚴」,始終沒有說出自己的名字,只說「就叫我白姐吧。」

像白姐一樣,努力放下「身份」和「面子」,克服思想障礙,平靜地融入到市場中,坦然地接受在「公廁」工作,雪鄉的14個標準化公廁中還有27個來自林區的保潔員。像白姐一樣,從林業工人變成「伺候人」的旅遊服務人員,轉變觀念、學習新技能,吃上「旅遊飯」的轉崗工人多達5500人。

雪鄉不僅僅是一個旅遊景點,更是一個林區轉型的示範點。有人說是因為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徐克的《智取威虎山》讓不知名的雪鄉聲名鵲起,其實,雪鄉並不是「一炮而紅」,而是靠著森林工人的轉型、一點點投入改造,積累整整了20年,經歷了觀念的碰撞、轉型的陣痛、產業的升級。

「雪鄉所在的雙峰林場,雪大、路遠、海拔高、山多地少,生產生活環境艱苦,被稱為大海林局的『西伯利亞』。」大海林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局長劉書賓講起了雪鄉的歷史:1998年天然林保護工程開始,到2014年商業性木材全面停伐,原來靠「砍木頭」為生的林場斷了生路,要解決「錢從哪裡來,人往哪裡去」的難題,不得加快向旅遊產業轉型。「冰天雪地不會自動變成金山銀山,需要精心培育,雪鄉人一直在探索創新,一直在改變著自己,努力跟上時代、適應市場。」

過去,東北人有「貓冬」的習慣,現在冬天卻是雪鄉人最忙碌的季節。不少人白天在家庭旅館上班,晚上加入為遊客表演的老年秧歌隊,再掙20元。旅遊季結束後,春季植樹造林、上山採野菜,進行醃漬或速凍為冬季做準備,秋天上山採蘑菇,都在冬天賣出去,讓遊客嘗到「森林的味道」。

不僅中老年林業工人有了新的工作崗位,還吸引年輕人回到雪鄉。21歲的任建鵬從哈爾濱學院畢業後回到雪鄉,趕上景區上馬「智慧景區管理系統」,他正好「學有所用」,他告訴記者,這套系統在國內景區中算最先進的,遊客在網上憑身份證預約購買115元的門票,到達景區山門後,只需三秒鐘就可以刷臉進入景區了;遊客登陸景區的APP或微信,可以適時了解景區天氣、雪情、人員情況,提前安排行程。

林場原有的生產生活有了太多的改變,但改變中又深深打著林場的烙印,這就是雪鄉特有的森工文化和雪鄉的組織優勢。為了保證服務質量,雪鄉成立了統一的現代化洗消中心和配送中心。

在劉書賓的帶領下,記者走進洗消中心,只見五臺大型洗衣機轉動轟鳴,按牆上的流程,工人正對景區所有床單進行統一清洗消毒,按要求民宿每間房2-3人,布草是一客一換;另一條清洗線,則是對景區所有餐具進行清洗、消毒、打包。這樣,促進景區標準化建設,提高景區餐飲、住宿的衛生標準要求。

走進配送中心,貨架上有糧油、食用菌、保健品、蜂產品、堅果、休閒食品、飲品、畜牧、及水產九大類產品,商品齊全,集中採購、統一配送,保證質量,平價銷售。

在雪鄉的管理中吸取了原來林區的體制機制。比如,雪鄉的攤位分配,採用原來林場木柴採購中「暗標」的機制進行的,遵從市場規則,一切井然有序。為平抑景區內的物價,大海林局建設的「雪鄉民俗旅館」起到「蓄水池」和「穩定器」的作用。11棟極具林區特色的雪鄉民俗旅館,可同時容納1500人入住,標準間580元;在大食堂餐廳,十米多長的原木成為前臺,飄溢著五花肉燉酸菜的味道,能容納400人用餐。這樣的規模和服務標準,既是其他家庭旅館的標杆,又有起到平抑物價的作用。

正是經過這些年的探索,旅遊才能成為雪鄉主導產業,雪鄉也才從一個「苦寒之地」變成今天的「點雪成金」,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發展到冬季的知名景區。大海林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黨委宣傳部部長崔玉華介紹說, 2011年到2017年,雪鄉接待旅遊總人數302萬人次,年均增長28%;旅遊總產值25.47億元,年均增長49%;企業總收入3.2億元,年均增長54%。

成長中的新煩惱

故事:今年雪鄉開始迎客,一個創新的舉動是規範價格,所有消費都名碼標價,可價格剛一公布,就有人誤把「最高限價」變成了「實際價格」,被指責為「明碼宰客」,頓時讓雪鄉陷入輿論的漩渦中,最後被扭曲為「雪鄉是9個月磨刀,3個月宰客」;遊客不是「衣食父母」而成為「待宰的羔羊」,更引發網友對旅遊景區的不信任。當記者來到雪鄉,只見廣場上大大的電子顯示屏,除了滾動播出當天的日出時間、溫度、遊客注意事項外,明碼實價地公布著餐飲價格標準;在每個旅館酒店,從住宿到飲食,以及每個單獨景區的門票價格和遊樂項目的價格,都張貼在醒目的位置;每家店面的門口掛有「評價系統」二維碼牌,供遊客進行監督評價;甚至通過網絡也能明確知道雪鄉的消費價格,用透明去重建信任;雪鄉還推出「先行賠付」,打消遊客的顧慮,還雪鄉一個「清白」。

雪鄉最大的看點是這個地方「獨一無二」的雪,最大的矛盾也在於這個地方不可改變的空間限制,500公頃核心景區,全部接持能力只有138個家庭旅館,共13987個床位,一天來2萬遊客就達到了飽和極限,來5萬遊客就是「過度經營」,大大超出景區的承載量,必然會出現各種不滿意和投訴。

「為此,今年雪鄉開通了『智慧旅遊系統』,能精準了解信息。」黑龍江森工森林旅遊集團董事長沈廣春明確表示,當遊客達到1.2萬人後,系統就會提前預警,科學決策,不再銷售門票,防止「人滿為患」。據悉,從11月15日進入旺季,元旦春節前後達到火爆,今年春節前後的所有床位都被提前預定了。

迅速躥升的知名度,讓雪鄉人措手不及;蜂擁而至的遊客,讓「巴掌大」的雪鄉猝不及防,未來得及擴建的空間,未來得及完善的設施,公共服務和景區管理上的軟肋也開始顯現。就這樣,「黑導遊」「不合理低價團」等旅遊市場時常出現的亂象開始侵擾這片潔白的雪地,一些遊客對服務質量不夠好、價格高昂的控訴將雪鄉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雪鄉最初是林場,雪鄉的最大特點是旅遊服務從業者大多是林業工人轉型而來,最大的難點也在於此,沒有專業旅遊的團隊和管理者,伐木工、營林工等林業工人變身成民宿的經營者,從第一產業到第三產業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沈廣春總結為:「樸實有餘,精細不足。產品的多樣化和服務的精細化還達不到消費者的需求。」比如,從家庭旅館的名字就能看出南北差異,南方的民宿大多是詩情畫意、小資精緻的名字,而雪鄉的家庭旅館大多用了自己名字,劉明文家庭旅館、梁富強家庭旅館、周大姐家庭旅館、杜運生家庭旅館等,簡單直接,熱烈粗放;就連美麗聖潔的雪山,也被叫作「大禿子山」,詼諧幽默。

「深山中的雪鄉,建設維護成本較高,雪鄉景區的旅館需要交納比周圍林區貴一倍的暖氣費,每月幾千元,全年供暖費達4萬元。」沈廣春說,「雪鄉景區是林場靠自己的積累一點點改善的,整個景區的配套和檔次與現代化景區還有一定差距,還要繼續優化和完善。」

「雪鄉的管理者和絕大多數老百姓是珍視雪鄉的,正努力讓雪鄉成為一個更加規範的景區,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進一步提升自己,突破瓶頸期。」龍江森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坤換位思考:「遊客千裡迢迢地來到雪鄉,為了一睹美景,人生地不熟,要加強服務,善待每一個來到雪鄉的遊客,優化遊客的體驗,讓他們的口碑成為雪鄉最好的證言。」近期,雪鄉列出18個問題清單,從攤位的設置到燈光的布置,從秧歌隊的服裝到篝火晚會的節目,從公廁裡的手紙到無障礙設施,從旅遊大巴的停放到導遊的講解詞都要一一整改,給遊客更好的體驗。

推動雪鄉延時擴容的全域旅遊

故事:2008年的冬天,六名臺灣大學生來「雪鄉」途中,錢包遺失了,到「雪鄉」後僅剩100元錢,得知這一情況後,雪鄉的一位客棧老闆不僅為這6名大學生免費提供了食宿,聯繫了回哈爾濱的汽車,還拿出600元現金作為他們回程的路費。在冬天感受到了「雪中送炭」的溫暖,在這樣一個小山溝裡遇到真誠厚道、淳樸熱情的林區人,大學生們特別感動。從那以後,這6名大學生一直與雪鄉人保持聯繫,並推薦了很多新的遊客。

「前看是樹,後看是樹,左右還是樹,中間一條道,遊客的復遊率必然很低,生態旅遊要有厚重的文化做積澱,冰雪遊要善於發掘當地的故事。」在李坤看來,雪鄉不僅有冰雪交融的自然之美,還要講出當地人的故事,展示森林工人樸實豪放之美;冰雪遊不僅僅是欣賞自然風光,還要品味當地的風土人情,豐富遊客的精神文化體驗。

在雪鄉景區內,一幢灰色的舊房子用塑料布包裹著防風保暖,似乎與其他裝修精緻的家庭旅館相比有些「格格不入」,不搞民宿、不搞餐廳、也不搞商店,還有森林工人自己居住著,保持著柴火取暖,保持著炊煙寥寥的「煙火氣」,保存著當年的最初樣子。李坤表示:「我們尊重森林工人自己的選擇,保留著房子,保留一段歷史、保留一個生活方式,講述雪鄉自己的故事。」

當前旅遊消費升級的同時,也不斷推動著旅遊服務的提升。除了在各硬體設施上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服務,還要會講故事、會發掘題材引發遊客的情感共鳴,才能贏得遊客的信賴與良好口碑。

當前河北張家口、吉林長白山、內蒙阿爾山等地都在推冰雪遊,冰雪產業壯大成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冰天雪地正在成為「金山銀山」。中國旅遊研究院研究員宋子千分析,「冰雪旅遊景區面臨的共性問題是,如何延時擴容,延長旅遊產業鏈條,為景區注入可持續發展能力。」他建議,雪鄉旅遊應加強規劃,以雪鄉冰雪旅遊開發為核心,與周邊其他景點形成聯動,還要發掘夏天的康養,發展四季旅遊,讓雪鄉旅遊延時擴容。

空間上,在雪鄉科學擴容升級上下功夫,在核心區域「做減法」、在全域旅遊「做加法」。打通雪鄉和亞布力景區,重點保護沿線生態資源,帶動冰雪畫廊、大雪谷景區、亞雪驛棧等景區發展,提升雪鄉全域旅遊新品質。

時間上,擴容創新,目前雪鄉的經營期僅有120天左右,其餘時間基本是歇業狀態,而實際上雪鄉夏季的生態條件非常優越,可以重點發展避暑、康養、森林親子等主題旅遊,以緩解當前冬季單季經營的營收壓力;豐富周邊各景區「全季型」旅遊項目,盤活旅遊淡季閒置資產,通過以點帶線,從線到面,開創「大雪鄉」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旅遊產品開發方面,通過雪鄉把遊客吸引進來,其他林場為雪鄉進行旅遊配套,拉動種植、養殖、林下經濟等產業發展,帶動黑木耳、猴頭菇、沙棘汁、藍莓汁等東北特色產品的銷售。雪鄉旅遊收入也從過去單純的門票收入發展為如今的「吃、住、行、遊、購、娛」綜合性經營轉變,以後還要向「商、養、學、閒、情、奇」全方位經營轉變。例如,林區裡的北沉香由紅松松脂沉積而成,原來被林區群眾當作油疙瘩和引火柴燒掉,近年來被開發為工藝用品,請工藝美術大師雕刻成手串和工藝品,變廢為寶,身價倍增。

「森工集團主動改革,強行起飛,20多萬人要一起進入市場。」李坤畫出「路線圖」:森工改革一方面是生態公益板塊,承擔著天然林保護的職責;另一方面就是商業板塊,林區佔黑龍江生態旅遊資源的76.4%,主打生態遊和冰雪遊,亞布力和雪鄉是冰雪產業的領頭雁,為林區木材停伐後職工轉崗分流、擴大就業拓展了新路。因此,要倍加珍愛雪鄉的品牌、培育雪鄉的產業,最終要實現雪鄉旅遊業「興一業帶全局、興一業旺百業」的發展目標。(本報記者 張玉玲 魯元珍 趙洪波張士英)

[責任編輯: 趙剛 ]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黑龍江雪鄉旅遊景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原標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來自黑龍江雪鄉旅遊景區的報導↑雪鄉景色。光明圖片/視覺中國↑在雪鄉體驗狗拉爬犁。光明圖片/視覺中國↑用手機拍下雪景。光明圖片/視覺中國↑霧凇美景。光明圖片/視覺中國↑體驗冰上馬車項目。
  •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說起冬季旅遊,黑龍江無疑是熱度最高的目的地之一。2018年至2019年冬季旅遊季,僅省外就有2044萬人次湧入黑龍江賞冰觀雪,暢遊北國好風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 ...如何變成「熱經濟」——看東北三省怎樣將冰天雪地打造成金山銀山
    寒冬臘月,當南國大地仍舊是椰影婆娑、鮮花綻放之時,東北三省黑龍江、吉林、遼寧卻早已完全變了樣。銀裝素裹的城市街道和山川鄉村都恍如童話仙境,不僅吸引遠方的遊客,就連本地人也都沉浸其中樂不可支。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東北三省冬季寒冷而漫長,降雪量大,積雪期長。
  • 黑龍江赴京推介冰雪旅遊
    近年來,黑龍江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圍繞建設全國首選冰雪旅遊目的地和國際冰雪旅遊度假勝地,打造了一批知名冰雪旅遊目的地和冰雪旅遊線路,其中「哈亞雪」(哈爾濱—亞布力—雪鄉)精品冰雪旅遊線路已成為世界遊人賞冰樂雪的天堂。
  • 張慶偉:依託冰天雪地大力發展冬季旅遊產業 全面提升質量加快推進...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利用冰天雪地這一得天獨厚的發展資源,把冬季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來抓,大力推進誠信建設,加快補齊短板,堅持服務好遊客和消費者、營造好優良環境和條件,支持好企業和經營者發展、維護好其合法權益和聲譽,切實以冬季旅遊引領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旅遊強省建設。
  • 「旅遊+IP+文創」融合發展 雪鄉「福鹿」喜迎八方遊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近年來,黑龍江省內各景區都在積極探索旅遊業新發展,中國雪鄉以文化產品開發「活化」旅遊資源,以IP打造和文化創意為旅遊賦能,提高景區的品牌價值和整體文化內涵,不僅落地了黑龍江省內唯一一家北京2022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同時升級了百餘款具有雪鄉特色的文創用品,更是推出了「萌」態可掬的「福鹿」系列文創產品,深受遊客喜愛。
  • 「東方瑞士」阿爾山 冰天雪地中挖掘「金山銀山」
    隨著當地第十三屆中國·阿爾山國際養生冰雪節的開幕及阿爾山雪村、冰雪雕塑園、白狼旅遊扶貧產業園等景區的開園,這個如今氣溫已達-30℃的慢生活小鎮,卻因國內外遊客的追捧而火熱起來。&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在冰雪節期間,除了豐富多彩的冰雪娛樂項目外,阿爾山還開展了中國·阿爾山冰雪運動發展論壇、「烏阿海滿」旅遊一體化工作會議等在內的與冰雪產業發展相關的會議。邀請了來自俄羅斯、蒙古國及國內多省市的專家、學者共赴阿爾山,探討阿爾山「冷資源」的「熱發展」。
  • 承德:讓「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承德推動冰雪運動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讓「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這是舉辦過第三屆全國雪地摩託越野錦標賽的承德御道口牧場。資料片河北日報客戶端訊(記者陳寶雲)12月5日,豐寧滿族自治縣第二小學操場上,來自當地多所中小學的孩子們腳踩輪滑鞋你追我趕,給寒冷冬日增添了無限童趣;當天,不少承德市民還發現,微信朋友圈裡一張99元、含當地9個景區的冬季旅遊嘉年華通票,已開始接受預定……為進一步推動冰雪運動發展,培育冬季旅遊市場,入冬後,承德市陸續啟動了
  • 叫響旅遊品牌!黑龍江省推動旅遊強省建設提檔升級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十三五」期間,黑龍江推進綠水青山、冰天雪地生態價值轉換,叫響「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旅遊品牌,不斷推動旅遊強省建設提檔升級。3雪鄉是大自然賦予黑龍江的獨特資源,五年來,為擦亮龍江冬季旅遊這一金字招牌,雪鄉不但建設了智慧管理綜合平臺,生活食品供應中心等硬體設施,還花力氣整治旅遊市場秩序,讓遊客在雪鄉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玩得開心。周大姐說,這幾年雪鄉越來越好,把自家的旅館也帶火了,訂單源源不斷。
  • 《我們走在大路上》第十九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4分鐘速覽 | 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第十九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寧可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因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2020黑龍江冰雪之冠推介會昆明站 推出3條「爆款」旅遊線路
    「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9月18日,聯盟推介會於昆明錦江大酒店隆重開幕,將龍江宛如冰雪童話世界的壯美畫卷呈現給昆明的遊客們。「黑龍江冰雪之冠旅遊聯盟推介會是一場跨越地域的行業聚會,希望通過今天的交流,可以進一步增強彼此的了解,把眾多合作潛力全面轉化為互利共贏的實際成果。」劉明宇說。劉明宇告訴記者,一向以春城著稱的昆明與龍江大地氣候相異,人文互彰,會加深在旅遊方面的資源共享,兩個城市在旅遊優勢上的互補和優化配置上的全方位合作,有共同發展的廣闊前景和良好的合作潛力。
  • 豐富冬季旅遊產品,變「冰天雪地」為「金山銀山」
    我區以冰雪資源為依託,豐富冬季旅遊產品,變「冰天雪地」為「金山銀山」。幾場大雪過後,北疆各地銀裝素裹,分外美麗。12月1日,東方航空開通了北京經西安 至 阿勒泰的新航線,一大批北京、西安遊客搭乘這趟航班前來「人類滑雪起源地」滑雪賞雪,滑雪愛好者騰雪峰:「第一次來到阿勒泰,主要來這兒是滑雪的,希望在這兒玩得開心。」
  • 黑河試車撬動冰天雪地裡的「金山銀山」
    不畏嚴寒、笑傲冰雪的黑龍江人,又撬動起一座「金山銀山」——寒區試車。在北部邊陲黑河市,臥牛湖試車基地,漂移的車影、疾駛的車輪,捲起一陣雪霧……10日,黑河首屆寒區試車節啟幕,開始上演寒區「速度與激情」。
  • 冰天雪地變金山銀山 東北三省冬季旅遊邁向世界級
    黑龍江亞布力雪場中,外國雪友穿上雪板馳騁在林海雪原之間;吉林查幹湖冰面上,南方遊客看著冬捕的大魚嘖嘖稱奇;遼寧營口鮁魚圈的溫泉度假村內,客人們在湯池中感受著冬日裡的溫暖。近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指引下,東北三省不斷努力發展冰雪旅遊,欲把冷資源變身熱業態,打造「世界級冰雪旅遊目的地」。
  • 叫響旅遊品牌!黑龍江省推動旅遊強省建設提檔升級~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十三五」期間,黑龍江推進綠水青山、冰天雪地生態價值轉換,叫響「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旅遊品牌,不斷推動旅遊強省建設提檔升級。江蘇遊客畢秋雨說,去年她就來過雪鄉,住的就是現在的房間,當時的旅行體驗感很好,所以第二次來到雪鄉又選擇了這家旅館。
  • "賞冰雪 泡溫泉 看展演"成黑龍江冬季旅遊特色產品
    中國網1月18日訊 冰雪、溫泉是黑龍江的特色旅遊資源,在全國有獨特的競爭優勢,而展演的加入,無疑對黑龍江冬季旅遊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專業人士指出,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讓黑龍江冬季旅遊優勢越來越明顯。冰雪、溫泉和展演作為黑龍江冬季主打的三大特色旅遊產品,越來越受到國內外遊客的青睞。
  • 新年第一天,黑龍江省長王文濤再度暗訪雪鄉:要愛護雪鄉聲譽
    據微信公眾號「龍視新聞聯播」1月1日報導稱,新年第一天,王文濤深入雪鄉,對這裡的旅遊環境、經營服務等進行暗訪。王文濤向雪鄉旅遊服務人員、經營商戶詳細了解旅遊投訴熱線、以及旅遊規範管理等情況,對雪鄉大力整治旅遊市場秩序表示讚許。報導稱,「王文濤表示,雪鄉是大自然賦予龍江的獨特資源,我們要像愛護生命一樣愛護雪鄉的聲譽,保護好雪鄉這塊金字招牌。
  • 體育旅遊:變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為金山銀山
    體育旅遊:變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為金山銀山 發布時間:2020-04-16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王裕雄 字體:
  • 中國雪鄉開啟「冰雪奇緣,夢幻之旅」
    被譽為「雪之鄉、河之源、山之巔」的雪鄉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黑龍江省大海林林業局施業區內,佔地面積18.6萬公頃,現已建成旅遊設施完備的雪鄉旅遊風景區、二浪河旅遊風景區、太平溝旅遊風景區、亞雪驛站風景區、海浪河漂流風景區等五大景區,其中以雪鄉旅遊風景區最為著名。中國冰雪在龍江、龍江聖雪在雪鄉。
  • 集結龍江冰雪盛景 黑龍江冰雪之冠旅遊聯盟推介會在沈舉行
    黑龍江冰雪之冠旅遊聯盟由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組織,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中國雪鄉國家森林公園、太陽島雪博會、伏爾加莊園、哈爾濱江山國旅參與其中。聯盟特邀嘉賓松花江冰雪嘉年華、牡丹江鏡泊湖、東北虎林園盡情加入,豐富冰雪旅遊產品。聯盟將依託優勢資源,實現服務升級,提升冰雪旅遊體驗,合力打造龍江「冰雪之冠」核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