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巨頭索尼落寞:曾碾壓蘋果、三星,被日本式驕傲絆住了腳

2020-12-24 騰訊網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速度之快,讓產品開發商都始料未及。在31年前,美國蘋果連年虧損,韓國三星還在主營家電,中國華為不過剛剛起步,能夠挑起全球電子產品消費大梁的是日本索尼。

時過境遷,當蘋果、三星、華為成為全球電子產品開發三巨頭,索尼卻黯然退出歷史舞臺,有人說,索尼手機業務虧損,關閉中國工廠,努力了31年卻也沒能搞明白怎麼解決自己的危機,同行三星一針見血,「與技術無關,最大的問題在於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

起初並不被看好卻也做成了行業龍頭

說起隨聲聽,如今大多數人能夠想到的就是蘋果推出的iPod,然而卻鮮少有人知道,索尼公司出品的Walkman才是這個行業的先驅。整整31年,索尼Walkman從卡帶到CD,再從MD到MP3隨聲聽,因為敢於嘗試,成為了業內的龍頭;但卻也因為不願改變,在業內逐漸式微。

索尼隨聲聽

曾經,索尼才是全球電子產品消費發展潮流的領軍人物,涉世之早,研發之端,用戶之廣,蘋果、三星、華為還要等著索尼老大哥來提攜後輩賞口飯吃,索尼可謂是穩坐食物鏈頂端,掌握著行業最核心的科技。

1945年的東京,在二戰後的一片廢墟中, 「東京通信研究所」在一家百貨公司的倉庫裡正式成立,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兩位創始人伴隨著企業共同成長,二人心細如髮,對於公司內部的每位職員事無巨細了如指掌,正是因為如此深刻透徹的了解才讓二人在公司最初的起步階段就能夠擇優而入、掌控全局。

1946年成立的「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是索尼的前身。最初的十年,通信工業這碗飯並不好吃,研發的電晶體技術價高且小眾,用戶普遍接受度不高,公司一度捉襟見肘。

直到1956年研製出產了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電晶體收音機「TR-55」,外觀小巧且方便攜帶,讓日本本土民眾一下子就接受了這樣一個新鮮事物,也正因為此,公司這才擺脫赤字危機慢慢步入正軌。

井深大和盛田昭夫

接下來,井深大和盛田昭夫著力研究特麗瓏映像管技術,發明了全球第一臺針對民生用市場Betamax規格的SL-300,以及順利出產了 Walkman(隨身聽),索尼亦步亦趨穩紮穩打逐漸走向巔峰。

現如今的年輕人無法想像的是,在上個世紀中末期,索尼靠突破性的創新技術將產品做的小而精從而在消費電子領域稱霸全球,簡約而不簡單的理念影響一代又一代人,連賈伯斯在擔任蘋果CEO時都不得不一次次的走訪索尼來取經。

1988年索尼牽手任天堂共同開發遊戲主機,1992年任天堂背叛出走迫使索尼不得不重啟新的遊戲機開發計劃,就是因為這略帶報復性的計劃,PlayStation系列電視遊戲機成為索尼繼Walkman後在全球範圍內熱賣的最為成功的產品。

1996年後,索尼陸陸續續推出了CyberShot數位相機、 VAIO筆記本電腦,投放在市場上都大獲成功,而曾經一度慘賠血虧數年的索尼電影事業群也在請來媒體人霍華德斯金格後扭轉乾坤成為了索尼重要的獲利渠道。

CyberShot數位相機

到2000年時,索尼靠著熱門產品的獲利達到25億美元,在巔峰時期,企業招聘員工都是千挑萬選,只要成績最優秀的本科畢業生。

高光時刻過後是黑暗的無底洞

2000年絕對是索尼的高光時刻,就像拋物線到達頂點急轉直下,2000年後的索尼仿佛是受了詛咒一般,業績直線下滑,從2002年開始受挫,到如今也沒能翻得了身。

2003年時,利潤便銳減了98%,虧損已經達到10億美元,索尼一腳踩進了虧損的泥潭無法自拔,作為索尼的CEO,出井伸之絕對負有無法開脫的責任。蘋果推出了新版iPod,出井伸之觀後大為感慨,Walkman大難將至,史上最強對手還是出現了。

2005年索尼引入了集團首位外籍CEO霍華德·斯金格。斯金格大刀闊斧的想要變革,首先從削減成本開始,然而索尼的高層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並不為所動,體制的僵化讓斯金格的改革寸步難行,試問一個空降的外籍CEO有誰願意買他的帳?斯金格的改革不出意外的最終化為泡影。

霍華德·斯金格

而後,斯金格黯然下臺,平井一夫接替了斯金格的工作,與斯金格並不了解索尼架構不同的是,平井一夫在出任索尼CEO前,是索尼電腦娛樂總裁,對於自家公司的局限性了如指掌。

改革從公司高層開始,面對必然要經歷的陣痛,平井一夫做好了四處得罪人的準備,也正是由於他的強勢與魄力,力挽狂瀾,集團業務開始逐漸復甦,再到後來的扭虧為盈,平井一夫卻在這時功成身退。

儘管平井一夫做出了如此努力,還是沒能救得了垂死掙扎的索尼智慧型手機業務,隨著索尼在中國北京的智慧型手機工廠的關張,索尼的手機業務在中國延續了23年,從最初的新秀到最後了無聲息。

上市晚、系統更新延誤導致了用戶體驗度低下,大家普遍覺得不好用,購買索尼智能機的人自然會減少,在市場競爭的大潮中,索尼出師未捷身先死,陷入了黑暗的無底洞,無法阻止虧損只能關張以止損。

索尼為自身偏執的日本式驕傲買單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與索尼的經歷高度吻合。從二戰過後在經濟蕭條時崛起,到和平年代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驕傲麻痺痛失發展良機,索尼無法避免連續虧損到變賣資產、關張業務、大規模裁員的悲劇,當局者迷,這種近乎於偏執的日本式驕傲是索尼努力了31年,卻始終無法發現的問題。

不走尋常路,舉集團之力偏執於小眾產品

一個產品的研發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索尼近乎於不計成本開發的產品卻不能夠大賣,想要回本近乎於天方夜譚。然而,家大業大的索尼從來沒有思考過,一個無人購買的產品就是無用的發明,不能為公司帶來產值的產品和一件廢品有何差異?

索尼工廠

不願意從市場上下功夫,不願意討好消費者,對於一個研發企業來說,無異於自掘墳墓。要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前提是「酒香」而絕非「小眾」。

集團高層內鬥,一個不團結的企業如何走的遠?

從聘用外籍CEO起,無法掌握集團核心,甚至手中沒有實權,無法開展改革。這樣的領軍人物無異於眼觀鼻鼻觀心的傀儡。集團紛爭內鬥不斷,高層都在為了攫取自身的利益而不斷從下層員工身上壓榨剩餘價值,諂媚者存活,剛直者辭退,不論品行與能力,一概只用自己的人。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所有人都在為了自身利益而犧牲公司利益時,誰還顧索尼集團的每況愈下?

不重視研發,官僚機構如何創造科技產品?

索尼高管

從早開到晚的冗長會議,處理不完的內部郵件,索尼的員工抱怨公司哪裡還像一個電子產品研發企業?更像是政務繁雜的官僚機構!

高層的內鬥,下層的民不聊生。無法保障的員工利益,讓科研人員寒心出走,缺少了核心研發力量,無法抓住潮流,不能夠盈利尚且不談,但連穩定都無法保障,將隨時給索尼以致命一擊。

偏執的日本式驕傲害慘了索尼,不親民、不創新、不改變,完全同日本人推崇的「斷舍離」背道而馳,最終導致了索尼成為無市場、無競爭力、無動力的「三無產品」。儘管如此,31年來積攢的問題始終要解決,儘管前路漫漫,但我們要對索尼有信心。

相關焦點

  • CES2020:蘋果、大疆、索尼、三星發布了什麼新產品
    1 月 7 日-1 月 10 日,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 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在「不夜之城」拉斯維加斯點亮,倍增科技感。時隔 28 年,蘋果重返 CES討論消費者隱私問題,三星「人造人」AI 助理項目上線。4. 索尼跨界來造車,名為 Vision S 的原型車由博世、大陸、黑莓、英偉達和高通等多家公司共同合作開發,擁有 360 度環繞音效,全息影像且後排設大尺寸娛樂屏幕。
  • 日本電子巨頭相繼推出產品 寄望醫療設備行業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日本每年的醫療保健支出穩步增加,從而推高了血液測試設備、除顫器類等醫療設備的需求,生產商得到了絕佳的回報。而相比之下,索尼等電子科技公司近年來卻節節敗退。  根據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日本幾乎四分之一的人口年齡在65歲或以上。在過去10年,醫療設備的巨大需求已幫助這兩家公司的經營利潤提升至少4倍。消費電子製造商索尼公司和夏普公司,由於遭遇韓國電子產品製造商三星電子的激烈競爭,銷售收入大幅下跌,在BRRR排行榜中位列倒數前10位。
  • 索尼被人遺忘的三個產品,見證了日本消費電子產品的衰落時代
    這個創新,是索尼等日本公司完成的。日本人為此驕傲,就連我們中國人也為他們宣傳了好多年,成為一種產品淘汰另一種產品的經典案例。 遠比我們想的強大 被我們中國人熟知的,除了上面講的三款產品,索尼還有手機電視、遊戲機、高端數位相機等產品。索尼的不少產品涼了,但索尼自己可沒有涼涼。據報導,索尼在圖像影音技術方向持續發力,圖像傳感器佔據著全球智慧型手機攝像頭八成以上的市場份額,依託圖像顯示技術優勢,索尼在單眼相機基礎上又推出全新的微單相機品類。與此同時,索尼的遊戲機仍然牢牢佔據全球領先地位。
  • 日本巨頭玩不轉:智慧型手機單季度出貨量僅40萬部,創歷史最低水平
    在科技圈有句話是專門用來描述日本科技巨頭索尼的:索尼除了做手機不行,基本幹啥啥行。原因很簡單,索尼雖然在遊戲、網絡服務、影視、音樂、半導體、傳感器等行業風生水起,甚至穩坐第一把交椅,但在智慧型手機行業,索尼卻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即便在2019年4月索尼將影像部門、 家庭娛樂部門、 音樂部門、 移動通訊部門進行重組、 合併為"消費電子產品與解決方案(EP&S)事業部"。
  • 索尼電視和三星電視「相愛相殺」數十年,終於有一方要認輸了?
    此番,三星不惜重金意在加速QLED和MicroLED兩項顯示技術的發展。顯然,在8K和自發光顯示時代交匯的今天,三星不打算給對手留有機會,試圖直接用技術實力碾壓對手,成為無可爭議的電視霸主。如果站在上帝視角去觀察這家電子行業巨頭在顯示領域的戰略布局,恰如《哈佛商業評論》深入調研後得出的結論: 「三星電子的成功之路頗為奇特,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它沒有引領過任何一次重大技術潮流,但每一次技術浪潮裡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在慢慢爬升到某個節點後,它開始長期佔據最大的電子產品細分市場份額。
  • 日本數碼巨頭奧林巴斯將退出相機市場 三星or索尼接盤
    在數位相機及單反領域,日本廠商可以說獨霸天下,但是近年來相機市場的日子並不好過,中低端市場被智慧型手機侵蝕的厲害,多家日本巨頭的相機業務都在下滑甚至虧損。日前市場傳聞奧林巴斯將退出相機市場,最快明年Q1季度決定,業務會由三星或者索尼接盤。
  • 日本熊本地震:索尼跌倒,三星吃飽
    4月17日消息,本月16日,日本熊本縣發生了7.3級地震。因為熊本縣有很多半導體工廠,所以有著日本矽島之稱。此次地震,對熊本縣的半導體工廠造成了嚴重衝擊。索尼上周日表示,公司位于于日本南部熊本縣的圖像傳感器工廠依舊處於暫時停產狀態,位於長崎和大分的圖像傳感器工廠已恢復運營。
  • 日本三井財團的實力有多強?和韓國三星集團相比如何?
    三井財團對於世界500強排名從來都是不屑一顧,旗下有豐田、索尼、東芝、三井物產、三井住友金融等行業巨頭,儼然成為日本的巨無霸集團。那麼,作為韓國最大的三星集團能否匹敵? 日本和韓國的共同點在於:經濟發展過程中,財團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又一日本手機巨頭敗退:在中國一年虧60億,無奈轉戰東南亞
    而手機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當中最離不開的電子產品。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機消費市場,與此同時國產手機佔據全球手機市場份額40%以上。目前國內最暢銷的手機中,均是華為、小米以及OPPO等國產品牌。在華為、小米崛起之前,有不少外國手機品牌在中國十分流行,其中就包括來自日本的索尼。
  • 繼日本松下夏普日立後,如今韓國雙雄三星LG也兵敗中國家電市場
    過去幾年,從松下、東芝、日立、三洋、夏普等日本企業的電子、電器業務,在中國市場上出現斷崖式下跌,引發一片日企衰退的風潮;不過短短幾年,三星、LG兩大韓國巨頭,再次兵敗中國的電子、電器市場,這背後到底是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強大,還是日韓企業的戰略重心已經不在這一領域?在日韓企業相繼於中國市場衰退、走低背後,又有哪些經驗教訓,值得家電廠商警惕?
  • 國際巨頭擊敗索尼三星,拿下全球第一,獨佔35.7%市場鶴立雞群
    而在國產手機市場,在近幾年發展得非常迅速,小米、華為、魅族以及一加等等,都成為了世界人都認可的品牌,但是其實在九年前,有那麼一個國產手機巨頭鼎盛一時如今卻鮮為人知,國際巨頭擊敗索尼三星,強勢拿下全球第一,獨佔35.7%市場鶴立雞群。
  • 日本電子製造業四十年
    隨著以索尼音樂Walkman、松下超畫彩電為代表的日本電子產品暢銷全球,日本電子產業在這一時期實現了蓬勃發展,不僅孕育了索尼、松下、佳能、夏普、東芝、日立、三洋等國際知名電子企業巨頭,而且成為了世界電子產品的弄潮兒和領頭羊。據統計, 當時世界最大200家電子公司中以美日公司為最多, 美國102家, 日本61 家, 此外, 亞洲其餘17家, 歐洲20家。
  • 索尼5r怎麼樣之細談索尼nex-5r【圖解】
    電子產品現在幾乎人人都在使用,如最常用的手機、 平板電腦 、微單相機等等,電子產品的品牌也越來越多,如索尼、三星、 蘋果 ,國產的還有oppo、華為、魅族等眾多電子產品品牌。索尼這個牌子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相信很多人都一定用過索尼公司的產品,對索尼公司的產品多少都有了解到一些,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索尼公司其中的一款產品——索尼nex-5r。
  • 日媒:PS VR 銷量火爆,索尼有機會追趕蘋果
    索尼PlayStation VR近期在日本開啟預定,行情十分火爆,日本《日經新聞》網站由此撰文稱,PlayStation VR有望成為索尼的iPhone,令索尼有機會追趕蘋果。不過當索尼的PlayStation VR虛擬實境頭盔在10月上市時,這種想法看起來可能將不再那麼牽強:PlayStation VR是一款有潛力成為遊戲規則改變者的產品。當PlayStation VR在6月18號於日本開啟預定時,長長的排隊人群貫穿秋葉原地區的各大電子零售商店,一家又一家商店被搶購一空。「就連我都買不到,」持有索尼股份的一家共同基金投資經理抱怨說。
  • 深耕護城河,索尼/蘋果/微美全息等在AR領域的布局
    當然,像亞馬遜和 Facebook 這樣的商業巨頭也開始認真探索如何更有意義、以更有影響力的方式來使用 AR 工具。日前,日本科技網站Macotakara在援引「Nikkan Kogyo Shimbun(日刊工業新聞)」的一份報導中稱,索尼或以AR/VR微顯示器製造商的身份,再次進入蘋果的OLED面板供應鏈。
  • 中國超日本成第二大電子產品主導國
    美國高德納諮詢公司公布了2015年全球「半導體採購金額」(速報值)的國家和地區排名,中國首次超過日本排名第二,僅次於美洲。所謂「半導體採購金額」指的是硬體廠商設計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以及電視等數碼產品時對半導體零部件的購買能力,是一項購買力指標,能夠直接反映出產品研發的主導方。
  • 三星蘋果出走越南,富士康在印度,製造業的生死博弈,你讀懂了嗎
    去年10月,三星關閉了位於廣東惠州的工廠,這是三星在中國的最後一家手機工廠。至此,三星手機製造業已完全退出中國市場,歷時27年。三星的下一個目的地,是越南。無獨有偶,日本電子巨頭索尼也關閉了其在北京的智慧型手機工廠,將自己的生產線轉移到了泰國。
  • 日媒:中國超日本成第二大電子產品「霸權國」
    【環球科技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經濟新聞》2月22日報導稱,美國高德納諮詢公司公布了2015年全球「半導體採購金額」(速報值)的國家和地區排名,中國首次超過日本排名第二,僅次於美洲。所謂「半導體採購金額」指的是硬體廠商設計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以及電視等數碼產品時對半導體零部件的購買能力,是一項購買力指標,能夠直接反映出產品研發的主導方。在按企業的排名中,韓國的三星電子居全球之首,其次是美國蘋果、中國聯想和美國戴爾緊隨其後。品牌影響力大的企業排名較為靠前,日本排名最高的企業是索尼,位列第7。
  • 2019 年日本智慧型手機市場排名:蘋果第 1,夏普第 2,三星第 3
    IT之家 3月17日消息 三星電子重回日本領獎臺,因為它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方面勝過索尼,並攀升至2019年排名第三的位置。去年三星在日本的市場份額為8.0%,高於前年的7.4%。
  • 崇拜曾經輝煌無比的技術 索尼帝國在迷離中沒落
    但是,索尼的成功卻成為了絆腳石,在三星電子以及LG電子等韓系競爭對手率先推出液晶電視後,索尼依舊執著於平面陰極射線管技術,進入2000年以後,索尼認識到平面陰極射線管已經過時,並迅速作出了調整,但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