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外太空的粒子流,將幫助科學家探索貝里斯金字塔

2020-12-12 騰訊網

憑藉強大的穿透力,來自外太空的μ介子,可幫助科學家掃描地球上的山體和大型建築。現在,科學家們正準備用它來探測貝里斯金字塔,期待從中發現珍貴的古書籍和手稿。

來源 | AIP Inside Science

作者 | Yuen Yiu

每個瞬間都有數以百萬計的粒子會穿過我們的身體。在這其中,有一種基本粒子,名叫μ子(也稱μ介子,但它其實不是介子,而是輕子),它來自外太空。科學家們並沒有讓這種粒子悄無聲息地溜走,而是利用它來觀察地球上大型的物體結構。

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羅伊.施韋特斯給我們介紹說:「μ子是一種亞原子粒子。它與組成原子的電子很像,但質量卻要重幾百倍,而且它們很不穩定。在衰變前,它們只會持續百萬分之一秒左右的時間。同時,在我們看來,μ子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也非常特殊:它們可以直接透過普通的物質,穿透很遠的距離。」

圖註:μ子是一種和電子類似的基本粒子

正是由於μ子可以穿透大型物體(特別是對於泥土和巖石,它們的穿透能力要比X射線強得多),因此科學家們可以利用它來觀察大型的考古結構,比如說金字塔。

這個過程(μ子穿透物體)將產生一個μ子影像,它將直接映射出建築內部的結構。通過在山體或者金字塔之類大型建築的後面或者下方放置介子探測器,科學家們就可以看見這些建築內部的結構。可能聽起來,這種通過外太空粒子來描繪金字塔內部圖像的技術似乎有點「遙不可及」,但事實上,至少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科學家就已經開始這樣做了,而且結果表明這種方法非常有效。

那麼,通過這項技術,科學家們在埃及發現了什麼呢?施韋特斯介紹到:「至今,總共有兩項重大發現。第一個發現是由上一代偉大物理學家路易斯.阿爾瓦雷斯(Luis Alvarez)首次提出的。他在吉薩的第二大金字塔中發現,整座金字塔中沒有隧道,沒有洞穴,也沒有大的房間。而另一個發現就在最近,來自日本和歐洲的研究團體在吉薩大金字塔的研究中基本重複了阿爾瓦雷斯教授有關大型金字塔的實驗結果。同時,他們似乎發現了一個全新的隧道系統和金字塔的內部結構。」

圖註: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

如今,研究人員又試圖通過這種方法來觀察貝里斯的金字塔

施韋特斯總結說:「在貝里斯,我們已經得到一個寶貴機會:只要我們能夠證明,目前所觀察的金字塔裡面存在一個密室,那麼我的那些大學同事們就能得到許可,進到金字塔裡面去一探究竟。這是一件非常令人興奮的事情,因為在金字塔裡面,有可能找到一些珍貴的書籍和手稿,而這些寶物,在該半球的金字塔之外的嚴酷環境裡,是根本沒法留存下來的。」

這項技術不僅能幫助考古學家,讓他們能在不破壞珍貴古代文物的情況下進行歷史遺蹟觀測,也可以幫到地質學家,讓他們不必再爬進危險的洞穴,或是過於靠近那些充滿熱熔巖的巖洞,就能直接觀察洞穴和火山

翻譯 | 谷大春

責編 | 高佩雯

https://www.insidescience.org/video/outer-space-particles-help-image-things-earth

美國物理聯合會(AIP/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InsideScience專欄獨家供稿

相關焦點

  • 金字塔新發現,塔內存有電磁能量,科學家猜測或許與地外文明有關
    研究主管埃尤克博士表示:「吉薩金字塔建在波長較短的石灰巖基底上,因此電磁能量可以在密室中積聚,並產生頻譜最大值的電子磁場,而金字塔分散的電磁能量就聚集在基底區域。這個發現不但讓人們進一步了解金字塔,更對未來科技發展起重要作用,我們只要選擇一種合適電磁能量的材料,便能夠製造錐體奈米粒子,再應用於奈米傳感器及太陽能電池。」
  • 多國科學家聚首吉薩 開啟"掃描金字塔"項目探秘未解之謎
    埃及金字塔2015年10月25日,由來自埃及、法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的科學家及建築師聚集於開羅南部的吉薩召開會議,並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掃描金字塔」(Scan Pyramids)項目正式啟動。科學家們希望通過非入侵性及非破壞性的可視化技術探秘位於開羅南部的四座金字塔。紅外熱影像、粒子探測器和3D雷射掃描技術都將排上用場,以協助尋找金字塔內是否有更多隱藏的密室,以及深入探究金字塔的建築結構。埃及文物局局長長Mamduh al-Damati和旅遊局局長Hesham Zaazou出席了會議。
  • 宇宙射線穿透金字塔,科學家看到了內部結構,大失所望
    金字塔的神秘之處在於我們一直以來無法對其內部結構進行詳細的探究,傳言在它的底部存在密室,裡面藏有失落的寶藏。雖然科學家不是職業的尋寶人,但是對這樣的傳言也是頗有興趣,而且科學家也有很強的意願,想對金字塔的內部結構進行詳細的探究。那麼這些隱藏的密室如何去發現呢?如何對金字塔的內部進行建模呢?我們總不是把金字塔挖開吧,這埃及人也不會同意的。
  • 考古新發現:胡夫金字塔密室能夠匯聚電磁能量,科學家獲得新啟發
    擁有數千年歷史的胡夫金字塔,如今又傳來了令人激動的消息。科學家發現,這座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具有卓越的電磁特性。通過這些發現,研究人員能夠由此獲得靈感,進行納米粒子尺度的設計,從而研發出高效的傳感器和太陽能電池。
  • 金字塔中出土這兩件文物,全都不是地球之物,原材料來自外太空!
    埃及之旅,如果沒有去看看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金字塔,那這趟旅行絕對是不完整帶有遺憾的。埃及共發現金字塔遺蹟九十六座,在尼羅河的下遊,散布著大小不一的八十座金字塔遺蹟,其中最高大的要屬胡夫的三座金字塔,而國王哈佛拉的金字塔前,被一座象徵國王權力與尊嚴的獅身人面像所守護著。古埃及的國王也稱作法老,是埃及最大的奴隸主,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與我們中國以前的皇帝一樣。
  • 科學家揭示埃及吉薩大金字塔之謎:可以聚焦電磁能量
    科學家發現著名的吉薩大金字塔能聚焦電能和磁能鳳凰網科技訊 據《每日郵報》北京時間7月31日報導,埃及吉薩大金字塔的電磁屬性,可能很快幫助我們設計出採用納米技術的高效傳感器和太陽能電池科學家發現,這座著名的金字塔能把電能和磁能聚焦到位於內部和地下的房間。研究人員稱,如果能在納米量級複製它的能量聚焦效應,將催生新一波更高效的傳感器和太陽能電池。這座數千年前為法老胡夫建造的481英尺(147米)高的金字塔,一直因其傳說中的神秘特性激起眾多科學家興趣,這項研究是針對它的眾多研究中的一項。這些研究的目的是搞清楚它的物理特性。
  • 科學家發現埃及金字塔正在收集能量?
    金字塔總是帶著神秘、外星人、機關、木乃伊等話題,著實引人入勝,本來怎麼建造都還沒搞清楚,現在又多了一道謎題!科學家們發現,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具有將電磁波凝聚在金字塔內部的能力,這讓埃及金字塔的結構又多了一道神秘的色彩。
  • 貝里斯大藍洞,科學家派出一艘三人潛艇前往探索「藍洞」底部
    貝里斯海岸附近有一個巨大的水下天坑,由於它的大小、深藍色以及海底數百英尺深處的神秘莫測,多年來越來越受歡迎。這個被稱為「大藍洞」的旅遊景點是一個塌陷的洞穴,大約有984英尺寬,410英尺深。美國宇航局科學家格林·科林森曾將其描述為「可以想像得到的最深的深藍色黑洞」。因此,科學家們渴望更多地了解這個隕石坑也就不足為奇了。這個隕石坑引發了關於海怪和生活在裡面的奇異生物的傳言。2018年11月,總部位於溫哥華的Aquatica潛艇公司的研究人員首次派出一艘三人潛艇前往該地點探索「藍洞」底部。
  • 金字塔密室內發現電磁能量,科學家:對未來科技有啟示
    文/惜談金字塔密室內發現電磁能量,科學家:對未來科技有啟示埃及金字塔憑藉其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意義,還有其特殊的構造原理,引得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都對他興趣滿滿。而俄羅斯的一位研究人員,最近通過對金字塔的研究,卻得到了一個十分驚人的發現。這位科研者來自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國立信息科技機械與光學大學,他對於金字塔的研究也十分特別。它是通過科學模型來對埃及的吉薩金字塔進行分析。而這個分析結果卻顯示,在該金字塔的內部存在著三個特別的密室,在密室裡居然是可以匯聚電磁能量的。
  • 科學家稱發現「上帝粒子」存在的證據
    參與這場追蹤的幾代粒子加速器越變越大,試圖搜尋到一種理論上賦予其他基本粒子以質量的假想粒子的蹤跡。該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它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但在過去的40年裡,科學家們一直未能確認它的存在。去年12月,在位於日內瓦郊外的CERN操作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兩組物理學家匯報說,他們數據中的一個小波動,可能代表的是玻色子的跡象——僅僅是跡象。
  • 胡夫大金字塔內的神秘「空洞」能否破解金字塔之謎?
    幾千年來,吉薩大金字塔一直籠罩著神秘的面紗,但粒子物理學的運用使金字塔結構的奧秘被逐漸揭開。埃及現存最大規模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歷史,位於埃及首都開羅西南約10公裡的吉薩高地。日前,科學家們在胡夫金字塔內部通過物理學探測發現狹長空間,有專家推測這一發現或將對科學家們破解金字塔建造之謎提供幫助。該通道長度超30米,橫截面類似於位於其下方的甬道,這一空間的確切結構和作用仍然未知。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建築缺口」,目的是為了工人在建造金字塔時,方便進入甬道和墓室。該研究小組由法國、日本和埃及研究人員組成,自2015年起利用粒子物理展開探測。
  • 最近的一項研究或將幫助科學家解開埃及金字塔排列之謎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關於金字塔,有太多的未知。埃及人在那個時代怎樣建造巨大金字塔?金字塔的內部結構是怎樣的?金字塔的地理位置怎麼選擇的?金字塔為什麼是這樣排列的?科學家也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而隨著天文學家在宇宙中觀測獵戶座行星,卻發現了在天空中的獵戶座的星星排列,居然跟古埃及的金字塔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旅遊:貝里斯有趣的地方
    導語:坐落在新河畔鬱鬱蔥蔥的叢林中,Lamanai是貝里斯北部最著名的考古遺址,也是其最大的儀式中心之一。Lamanai在瑪雅語中意為「淹沒的鱷魚」,在挖掘的建築物,陶器和小雕像上發現了鱷魚的圖像。前往該網站本身就是一次冒險。
  • 深潛「上帝瞳孔」絕美大藍洞,探索瑪雅文明遺蹟,不負遇見貝里斯
    貝里斯位於其西南側,以墨西哥與瓜地馬拉為界,形成了一個擁有燦爛古文明的熱帶天堂。在中美洲的七個國家內,貝里斯是唯一一個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因為它曾是英屬殖民地,這裡也能聽到西班牙語、瑪雅族的方言,以及一種貝里斯式的克裡奧爾語,與來自非洲的加利福納方言。
  • 金字塔究竟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東西?科學家揭開千年金字塔之謎
    世界上存在著很多未解之謎,埃及的金字塔建築就是其中之一。至今人類也不能理解在3000多年前的埃及人是如何不藉助大型的起重機等機器,就將金字塔身的每一塊平均重量都達到了2.5噸的磚送到130多米的高度的呢?
  • 瑪雅遺址中又現神秘金字塔!科學家猜測:難道與外星文明有聯繫?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新起點談科技,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瑪雅遺址中又現神秘金字塔!科學家猜測:難道與外星文明有聯繫?從古至今,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探索宇宙,而且宇宙也是非常的神秘,非常的浩瀚無邊,人類想要破解宇宙的奧秘,幾乎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但是如果想要破解地球上的奧秘還是有一線希望的。
  • NASA南極發現可疑現象,粒子從冰層下流向太空
    NASA南極發現可疑現象,粒子從冰層下流向太空宇宙太空中有很多的神秘的現象,這都是現在科學家利用現有技術不能夠將其解答的,並且在這種神秘的未知之中,人類的好奇心就像是毒藥一樣,一點一點的侵蝕科學家們的內心。宇宙的存在,地球的存在,和人類的存在究竟有著怎樣的關聯呢?人類在自己族群發展的過程中,是否能夠將這些所有的疑點都解決掉呢?
  • 科學家稱可利用黑洞搜尋未被發現粒子
    軸粒子崩潰時,時空中將出現能夠在地球上探測到的波動  北京時間6月26日消息,維也納技術大學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找到了一種搜尋此前未被發現的粒子的新方式——利用黑洞。他們搜尋的粒子是假設中存在的軸粒子。這種粒子質量很小,在黑洞周圍積聚並從黑洞吸取能量。這一過程會放射出可以進行測量的引力波。  搜尋新粒子通常需要耗費大量能量,這也就是為什麼要製造大型加速器。加速器能夠讓粒子的速度接近光速。然而,研製加速器的成本卻令人望而卻步。以大型強子對撞機為例,研製這臺加速器共歷時30年,耗資大約37億英鎊(約合58億美元)。
  • 來自於貝里斯的著名旅遊景點
    除了所有的天然珠寶,貝里斯友好的人民是其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其起源與景觀一樣多樣。瑪雅人;門諾派教徒;英語;克裡奧爾人;梅斯蒂佐斯人;加裡富納人,屬於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裔混血兒。遊客可以在許多相對未開發的考古遺址上了解到古代瑪雅文化。雖然貝里斯的首都是貝爾莫潘,但貝里斯城是通往該國的大門。大多數旅客在出發去更遠的地方探險之前,都會飛到這裡,探索周圍的景點。
  • 探索貝里斯大藍洞:是否隱藏不為人知的奧秘
    貝里斯大藍洞的成因貝里斯大藍洞藍洞的成因在科學家們無數的勘察和分析下已經大白於天下。研究人員在貝里斯的「大藍洞」——一個400英尺深的珊瑚礁底部的幽深洞穴中提取了一些沉積物樣本,並將其與貝里斯內陸地區石灰石巖坑的沉積物樣本進行比較研究,發現兩種樣本年代處於距今1000—800年間,當時正是瑪雅文明衰落的時期。樣本中鋁和鈦兩種元素的比例與當時熱帶氣旋帶來的暴雨及其引發的水土流失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