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上映的院線新片裡,有一部,一開始我就覺得特別眼熟,那就是《常在你左右》,查了一下,才知道這就是承接當年香港最知名恐怖系列——「陰陽路」的最新一部。
這也讓我對這部香港恐怖片有了更多好奇心。影片昨天已經正式上映,不知道是大家對國產可怕片的慣性反感,還是其他什麼原因,看了下,本片的豆瓣評分並不理想。可能,還是內地恐怖片的種種限制吧,這部《常在你左右》還是被限制住了。不過,相比很多國內可怕片,這部電影,還是能拿出來聊聊的。
尤其是,由這部《常在你左右》,引出的那些,關於曾經的老港恐,以及「陰陽路」的回憶,其實更值得說說。
所以,今天這期,我找來老港恐愛好者、陰陽路粉絲,以及林家棟迷妹一顆卵,來聊聊這部《常在你左右》以及當初的「陰陽路」吧,看看,這個系列曾經帶給她的美好回憶。
某年夏天,和朋友一起去香港畢業旅行。我們聽說中環天橋下現在還流傳打小人的傳統,在吃完宵夜之後畏畏縮縮地摸了過去。
果然那裡坐了有老婆婆,身邊還掛著紙招牌,絮絮叨叨聽不清她們在講什麼。我們雖然是聞名而至來,但又覺得氣氛古怪,並不敢多呆,像做賊一樣左顧右盼,就趕快跑走了。
回酒店一路上,我們都在一邊互相講恐怖故事一邊互相嚇著,講著講著,突然發現酒店已經在眼前了。去時走了二十多分鐘的路程,回來居然轉眼就到了。
這時,遇到一個紅燈,我們在十字路口停下。
迎面開來一輛雙層巴士,夜晚十一點,巴士上還擠滿了人,甚至有不少站得筆直的年邁老人。車裡慘白的燈光照在他們面無表情的臉上,好像在看著我們,又好像沒有。
頓時嚇出一身冷汗。
許鞍華《幽靈人間》
實際上,什麼都沒有發生,看起來也只是一連串巧合,是我自己嚇自己;但是仔細想來,卻又覺得非常詭異,好像冥冥之中真的有什麼,在操縱著一切。
這就是九十年代港式恐怖片最大的魅力。
所以,自從聽說邱禮濤導演要拍這樣一部「致敬陰陽路」的《常在你左右》,一直還有點期待。而成片雖然並不是那麼恐怖,但是整體的質感還是很多當年「陰陽路」的影子的。
無論如何,居然還能在國內的大銀幕上找到久違的九十年代質感,這種稀有的事情,大概只有邱禮濤能做到了吧。
尤其林家棟貢獻不少片中最佳片段
早年的香港電影圈流傳一個經典的笑話:沒有人知道《陰陽路》一共拍了多少集。
一方面說明《陰陽路》有多經典,引領香港恐怖片那麼多年;一方面其實也是個段子,因為這個系列真的是物盡其用,往後一直拍到大家都看吐了還沒結束。
但是由邱禮濤執導的前六部,公認是比較經典的。即使是用現在的眼光來看,也真的是一系列教科書級別的香港恐怖片,不單細思極恐,也有確實設計得很巧妙的橋段。
你會發現,此後的港式恐怖片,幾乎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過這部電影、或者是這個系列的影響。
而看《常在你左右》,最大感受其實也是,真的是非常「陰陽路」。無論是主角的形象、還是片中許多橋段,都在《陰陽路》系列中有跡可循。
《常在你左右》幾乎是《陰陽路》的原班人馬,除了編劇從劉孝偉換成邱禮濤自己之外,導演還是邱禮濤,製片還是南燕,男主角也還是古天樂。
每天都寫blog的古天樂真的好可愛哦
片名「常在你左右」其實就是在致敬《陰陽路2:我在你左右》。
也是這個系列裡我非常喜歡的一部,可以說是童年陰影了。邱禮濤破格將一首甜蜜蜜的老歌《我在你左右》變得鬼氣森森,而且還相當創新地使用了插幀手法。不斷閃現的鬼臉真的非常詭異。
張智霖飾演一個身患絕症的計程車司機,無疑是在對應《陰陽路5:一見發財》中古天樂扮演的欠下巨額賭債、完全走入窮途末路的夜班計程車司機。
林家棟演的是殯儀館的工作人員,而《陰陽路3:升棺發財》的主題就是殯葬業。做這一行的人難免想要從死人身上摳點油水,最後也都不得善終。
《陰陽路3:升棺發財》也是系列中好評頗高的一部。不僅是因為丁子峻的第一個「為死人化妝」的小故事實在讓人不寒而慄、汗毛倒豎,
以至於後來看到這樣長相陰柔的男人都很害怕
這一集裡其實可以看到邱禮濤的轉型。故事拍到最後,已經完全不是想要嚇人,不光講了一通大道理,而且袁潔瑩一段實在是溫情脈脈。
古天樂和佘詩曼演的是警察,《陰陽路6:兇周刊》的主角就是警察。
《陰陽路6:兇周刊》同樣也是風格並不太「陰陽路」的一集,反而更像一部陰沉而潮溼的懸疑電影,也更努力地探討了社會問題。
蔡卓妍開了一間非常詭異的海邊出租屋,不斷有租客住進來自殺。
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陰陽路2:我在你左右》中由黎耀祥和雷宇揚主演,發生在一條遊船上的第二段。
仔細想來,這個遊船上撈起美女的故事頗有幾分《恐怖遊輪》式的死循環感,而蔡卓妍的海邊出租屋也是如此,好像活在一個詭異的輪迴裡,前赴後繼地吞噬人命。
「龍婆」羅蘭不僅扮演了開場角色,說了一些聽起來很恐怖的大道理,就好像《陰陽路》中的雷宇揚一樣。
而且她依然具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正如《陰陽路》系列中,羅蘭扮演的往往都是善良卻詭異的老婆婆。你並不知道她死了沒有,但她總是在對你說「不要走這條路,不然你會死」。
她坐在古天樂的車後座裡的這一幕,有沒有讓大家想到《陰陽路5:一見發財》呢?
故事由一起車禍和一個自殺的女人聯繫起來的。在《陰陽路6:兇周刊》中同樣如此,由一起車禍和黎姿的跳樓開啟了一切。
在《陰陽路6:兇周刊》中,飾演警官的古天樂總覺得自己和黎姿的死也有牽連,但直到片尾才明白當年發生了什麼;《常在你左右》裡同樣也有一個類似的反轉。
不過,這部電影最大的彩蛋,可能還是還原了《陰陽路》的經典一幕,也就是「抄墓碑」裡,古天樂的這個動作。
古天樂自己接受採訪的時候都說,《陰陽路》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一幕了吧,他自己都沒想到這個動作會這麼受歡迎。
為什麼這一幕會變成經典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將《陰陽路》的「疑神疑鬼」發揮到了極致。
正如雷宇揚在片尾鄭重道:其實鬼並不嚇人,最可怕的,是你身邊的人。
古天樂長得這麼帥、還會跟人開玩笑,可是這麼一轉眼,這麼帥的人居然已經死了,還像人偶一樣如此機械地、沒有生命力地招手。他居然是鬼。
這一幕,這種反差感,實在是太詭異了。
鬼越像人,越可怕。
所以你會發現,《陰陽路》系列當中最常見的、也是最嚇人的女鬼形象,往往都不是我們熟悉的一臉血、或者貞子式長發遮臉。
反而就是一張正常的臉,在慘綠或者蒼白的光裡,露出詭異的微笑。
因為有時候,最恐怖的並不是你已經知道對面是一個死人,而是你不知道。
《陰陽路》的另一個恐怖之處,則是在於命運無常。
我們常常在這個系列裡看到諸如車禍、跳樓之類的橋段,然後人被鬼纏住、最終不死不休。但是歸根結底,你做錯了什麼呢?可能只是出門早了那麼幾分鐘,可能只是不小心上錯了一輛車。
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或許我們大多數看完恐怖片半夜瑟瑟發抖的人都是這樣安慰自己。我們這些普通人才不會撞鬼啦。
但是這條規律被《陰陽路》打破了,即使你什麼都沒有做,還是可能被鬼纏上,還是可能白白喪命。
那麼剛剛看完恐怖片、講完恐怖故事、讀完恐怖片影評的你,轉眼是不是會遇到不該遇到的東西呢?
鬼界自有自己的規則,和人的世界截然不同。
後來的香港恐怖片裡讓人津津樂道的橋段,其實不外乎都是這兩種思想的產物。
《Office有鬼》裡說,上廁所千萬不要去最後一格。所有去了那間廁所的人,都會踮起腳尖,臉上露出詭異的微笑,從樓上一躍而下。
這真的是非常生活化、非常具體的細節了吧。
我至今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莫文蔚真的打開了那間廁所門,看到所有死去的同事都站在裡面,微笑著對她說:歡迎加入我們。
《山村老屍》裡,楚人美詛咒了一條河,但凡是喝過河水的人,都會死。
村裡的白髮老人小強是楚人美生前非常疼愛的侄子,甚至小強小時候在她的屍體上戴了鐲子,還壓下了她的怨氣。
可是小強喝過河水之後,也死了。
這是整部電影讓我覺得最不寒而慄的地方。
說了這麼多,《常在你左右》中,其實也可以找到這種港式恐怖的精髓。
雖然我們知道,這部電影裡不可能出現鬼。但是至少他在試圖努力表達出,這個世界上,確實有 許多邏輯不能解釋之事 。
片中的人物,大多不是死於意外,就是死於自殺。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部電影簡直可以說是「花式自殺大全」。這可能也是現在的狀況裡,我們所能想到的,最好打擦邊球的方式了。
而最後的一場反轉,也是很典型的《陰陽路》式「命運無常」。
當然,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還是經常覺得很遺憾。甚至於,其實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就在想,前面鋪墊得這麼好,後面時間都不夠了,怎麼辦啊。
果不其然,最後三條線都是草草收尾。
像林家棟這樣不信命的賭徒,自殺之前居然自我反省說「像我這樣一個對社會沒有貢獻的人」,怎麼看都有點崩人設。
尤其是,他演得真的很好啊,基本上有他的每一場戲我都要睜大了眼睛看。
從一開始根本不信鬼神到後來疑神疑鬼的轉變,絕望的眼神、發紅的眼眶,看得我都為他心疼。
完全還沒有看夠他的表演,居然這一段就結束了。
同樣值得惋惜的也還有蔡卓妍的出租屋這一段,明明是一個很有趣的設定,明明故事剛剛漸入佳境,我們還在等待一個高潮,居然就這樣戛然而止了。
而最後古仔和佘詩曼其實就更不必說了,完全是溫情脈脈的一段。基本不起到嚇人的作用。
但是,某種程度上,其實這種虎頭蛇尾的毛病,也是九十年代港片的通病。
《陰陽路》最早也是小成本港片,請的古天樂、雷宇揚、丁子峻等人,都是當時片酬並不太高的影壇新人。
而這個系列因為是恐怖與搞笑相結合,常常是有各種插科打諢的段子,好久才進入正題。一集分三四個故事,每集也就二三十分鐘,加上總是請一大堆明星,絕對算不上製作精良。
甚至於,你會發現,那時的港片確實經常是故事講著講著就講不下去了,好像編劇突然罷工跑路了,於是故事就這麼結束了。繼承了這一通病的《常在你左右》,雖然看完最大的感受也是遺憾,但是居然也有些瑕不掩瑜的懷念感覺。
而另一點是,在當下,想要讓這樣一部恐怖電影上映,確實是需要很謹慎的。
需要你比拍其他題材的電影,都更加謹慎一點。
雖然很多地方都是戛然收尾,懸疑氣氛也大大少於溫情,當然也還有許多人都在詬病結尾的「精神錯亂」這一國產片必出現套路。
但是,恐怕也只有這種方法了。
重要的是,這樣一個命題作文,卻依然還能讓人憶起二十年前的《陰陽路》,其實也挺難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