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全市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及廣大教師,為疫情防控、「停課不停學」和復學複課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守護校園安全;公安部門堅持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三見」勤務,通過警、家、校聯合,保證了校園及周邊的安全;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加強防範,駐點檢查,確保了師生」舌尖上的安全;按照學生住宿、校車、家長接送、定製公交依次優先的原則,交通運輸部門推出定製公交線路,最大限度降低了學生往返家校與外界接觸的風險;在各部門和家長、師生共同努力下,總體保證了全市校園的安全有序。
6月2日,南海機關第二幼兒園,進園的孩子接受老師晨檢。/佛山日報記者王偉楠攝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但受疫情影響,學生心理思想狀況比較複雜,同時,高考剛剛結束,全市中小學生將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迎來暑期。值此特殊時期,如何幫助學生調整好心理狀態、鞏固學業知識、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帶來的影響,讓學生度過一個平安、快樂、有意義的假期,成為社會各界最關心的問題。對此,佛山市教育局高度重視,早早繃緊了這條安全弦。今年暑期,市教育局、團市委將共同聯合13個相關部門,在全市範圍開展「為了明天——青春自護·益起來」佛山市2020年青少年安全自護教育系列活動,通過各種宣傳教育活動和應急演練的實施,增強青少年的安全防範意識及自護避險技能,從而有效遏制和減少各類安全事故發生,促進平安佛山的建設及和諧社會發展。
此外,佛山市教育部門還對防溺水教育、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管理以及預防突發事件等校園安全重點工作進行部署防控,下發了暑期安全工作指引,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學校紮實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採取有力措施保障學生暑期安全。今日,針對暑期最易發生的幾大安全隱患,市教育局特別聯合《佛山日報》及多部門,在此發出暑期安全提示,呼籲學校、家長、社會三方加強聯繫,互動監護,為全市學生的健康成長築牢安全防護牆,讓孩子過一個安全快樂的暑假。
學校開展「散學禮版」反詐益課堂,向學生們講授防詐騙等方面安全防範知識。/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關鍵詞:心理健康
關注孩子情緒,加強心理疏導
現狀分析:隨著高考、中考、期末考陸續落幕,再加上疫情期間少數學生線上教育效果不夠理想,返校時間短,成績可能差強人意,暑期將是考生各種心理問題的「井噴」期,有的學生或將因成績較好,心情過度放鬆,頻繁參加同學聚會,安全防範意識減弱;有的學生或因考試失意,導致情緒過度低落,自暴自棄,甚至做出不當行為。
安全建議:市教育局安全保衛科相關負責人表示,家長應多關注孩子情緒,與孩子多溝通,教育孩子正確對待考試成敗。一方面,要提醒學生在考後不宜過度放鬆、任意出行,要注意防疫安全、飲食安全、交通安全、旅遊安全,要防溺水、防意外、防傷害。另一方面,家長要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幫助學生慢慢放鬆,不要埋怨、責備、訓斥發揮失常的考生,努力創設良好的親子關係,積極主動配合學校,家校聯手避免發生考後症候群。
針對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舒緩情緒,三水中學附屬初中專職心理教師禤敏麗說,舒緩孩子情緒的同時,家長自己的情緒更重要,改善親子關係是實現有效親子溝通的首要任務。家長首先要調適自己的情緒,不要帶著情緒跟孩子交談或責罵孩子,減少親子衝突,營造良好家庭氛圍。其次,調整教育方式與溝通技巧,要對孩子的不容易和困難表示理解,學會肯定和賞識孩子,儘量避免「不能」「必須要」這樣強硬的語句。「當孩子表現異常時,有必要及時報告班主任和心理老師。」
關鍵詞:預防溺水
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做到「六不」
現狀分析:炎炎夏日,學生防溺水安全管理工作成為重中之重。6月21日,重慶市潼南區8名小學生溺亡,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而截至6月23日,今年佛山110共接報溺水警情14起,全部為野泳溺水,其中成功救援9人,另有5人溺亡,年齡在18至39歲。另據佛山110數據統計顯示,雖然近3年全市溺水警情呈下降趨勢,但溺水死亡率卻居高不下。
安全建議:「預防溺水問題發生,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市教育局安全保衛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暑假來臨,中小學生溺水事故進入易發多發期,全社會應共同建立起學校、家庭、社會共同保護學生生命安全的責任機制。一方面,要積極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普及救援救護知識,引導學生關注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家長也要切實承擔起監護責任,加強對子女的監管,嚴防子女私自下水遊泳,並通過簡訊、家訪、家長會等形式,持續保持密切的家校聯繫,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市教育局建議,暑期,廣大家長要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履行好監管責任,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遊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遊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遊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遊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遇到惡劣天氣不參加涉水活動,在雷雨天氣時,遇到水浸路面,不要隨意趟水和玩耍。此外,家長應創造條件讓孩子掌握遊泳技能,並掌握一些防溺水的自救和互救常識,提高學生避險意識和自護能力。
野泳黑點最新名單
禪城:張槎沙口水閘附近水域、綠島湖溼地公園水域
南海:丹灶金沙橋底水域、西樵環山大道人工湖、平洲五鬥橋一帶
河段
順德:容桂容裡德勝河濱公園對出河段、陳村東平河水閘附近河
段、勒流橋東路勒水人家水閘河段
高明:西江靈龜塔河段
三水:雲東海桂花島人工湖、蘆苞舊車站附近水域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舉辦「安全教育進高校」安全宣傳活動,學生練習用滅火器滅火。/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關鍵詞:網絡安全開
展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
現狀分析:當前,網絡在社會、學校乃至家庭已日益普及,成癮性網路遊戲、不良小說、網際網路賭博以及網絡詐騙等不斷出現,導致一些學生沉湎於網絡,不能自拔,造成學生行為失範、價值觀混亂等問題,嚴重影響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學習進步。而受疫情影響,佛山市開展了一段時期的線上教學,一些學生容易因缺乏自律意識和教師、家長的監管,出現沉迷網絡的現象。此外,高考已過,中考即來,防範考生、家長個人信息安全也刻不容緩,需要考生及家長高度重視。
安全建議:一方面,每位考生要樹立個人信息安全防範意識,考生號、身份證號、網上志願填報密碼等信息是進行志願填報的重要資料信息,務必妥善保管,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不要在朋友圈、微博上曬出準考證、錄取通知書,以防洩露個人信息。另一方面,網絡安全問題需引起家庭的關注,關於如何營造未成年人暑期綠色網絡環境,家長和未成年人需關注以下幾個重點環節:
1.學習教育類網站平臺和其他網站的網課學習版塊生態問題,如網課學習頁面推送網路遊戲、低俗小說等與學習無關的不良廣告信息等。
2.網站平臺少兒、動畫、動漫等頻道的不良動畫動漫產品,如低俗網文、遊戲引流等信息。
3.直播、短視頻網站平臺存在的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
4.密切關注即時通訊工具群圈和論壇社區環節,嚴防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有害信息蔓延。
5.青少年常用的瀏覽器、輸入法等工具類應用程式惡意彈窗問題,如利用彈窗推送低俗庸俗、導向不良、格調不高的小說、遊戲和廣告等。
6.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飯圈互撕等價值導向不良的信息和行為,如誘導未成年人在平臺熱搜榜、排行榜、推薦位等應援打榜、刷量控評、大額消費等行為。
7.網路遊戲平臺實名制和誘導未成年人充值消費等問題,如利用不良信息推廣和誘導未成年人點擊安裝遊戲的行為等。
關鍵詞:交通安全
做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推動者
現狀分析:暑假是發生兒童交通意外傷害的高峰期。近三年來,全國12周歲以下兒童交通事故有以下這些特徵:1.步行時發生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佔總數的49.5%,其中62%的事故中存在兒童過馬路時突然橫穿猛跑、忽然加速或中途折返等行為;2.住宅小區、停車場、路側停車區域等場所兒童交通事故多發,佔兒童交通事故總數的15.9%;3.12周歲以下兒童騎車上道路發生事故導致死亡的人數佔死亡總數的2.3%;4.在兒童交通事故中,因家長(監護人)看護監管不到位導致的事故佔總數的58.9%。
安全建議:學生家長要注意日常和出行的交通安全。家長要教育孩子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學習交通安全常識,不闖紅燈,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鬧,嚴禁乘坐無牌、無證車輛和超載車輛,12歲以下不能騎自行車上路,16歲以下不能騎電動自行車上路,18歲以下不能駕駛機動車。家長和學生要做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推動者,積極倡導汽車駕駛人安裝使用兒童安全座椅,騎乘電動自行車時要佩戴安全頭盔,穿著反光標誌制服,提高安全防護水平,養成良好出行習慣。
5月27日,禪城公安走進同濟小學開展「一盔一帶」交通安全第一課。/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關鍵詞:樹立應急避險意識
時刻保持居安思危的警惕性
暑假期間還要加強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家長要關心孩子的飲食起居,教育孩子科學均衡飲食,不接觸、不食用野生動物,食用肉類和蛋類要煮熟煮透。少吃生冷食品,避免過分油膩的食物。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做好疫情防控和預防季節性疾病的工作。
其次,要加強居家消防安全。建議學生、家長積極參加社區「消防安全家園」主題公益活動,居家期間正確使用燃氣和家用電器,不玩火,防範火災、觸電等事故發生。此外,今年雨水汛期時間長,惡劣災害性天氣多,家長要多留意孩子動向,教育孩子極端天氣注意防大風、雷電,儘量避免出行,外出活動到山區的學生要注意洪水、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最後,市教育局還提醒,學生要樹立應急避險意識,時刻保持居安思危的警惕性,到校外培訓機構、電影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和相對密閉空間活動,應注意應急出口、疏散方向等指引,遇突發情況,冷靜應對。日常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應多留意安全指引,掌握一些消防設施使用、急救常識等關鍵技能。「平安是福,安全第一。經歷疫情這場風雨,希望大家度過一個安全、文明、健康、快樂的暑假!」
燈湖小學周邊交通設施進行了大幅提升改造,拓寬了道路,設置了接送車道。/佛山日報記者王偉楠攝
【來源:佛山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